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效能感:概念、测量和相关研究
1
作者 刘小双 《智库时代》 2019年第49期259-260,共2页
道德效能感是个体坚持面对道德困境时,对自己去组织和调动动机、认知资源、手段、行为过程以实现既定领域的道德目的这一能力的信任感。本研究介绍了道德效能感的概念、测量及相关研究,并指出未来的研究应完善道德效能感的测量工具,增... 道德效能感是个体坚持面对道德困境时,对自己去组织和调动动机、认知资源、手段、行为过程以实现既定领域的道德目的这一能力的信任感。本研究介绍了道德效能感的概念、测量及相关研究,并指出未来的研究应完善道德效能感的测量工具,增加实验室研究,扩展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效能感 道德行为 道德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场所中道德效能感的形成与作用:研究回顾与展望
2
作者 张慕凡 姜福斌 +1 位作者 孙健敏 王震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54,共18页
在工作中,员工的道德举动不仅取决于其对道德问题是否注意和看重等动机因素,还取决于他们对自己处理道德问题能力的信念,这种信念被称为道德效能感(moral efficacy)。道德效能感不仅直接影响个体的道德认知和行为,还会影响组织的道德决... 在工作中,员工的道德举动不仅取决于其对道德问题是否注意和看重等动机因素,还取决于他们对自己处理道德问题能力的信念,这种信念被称为道德效能感(moral efficacy)。道德效能感不仅直接影响个体的道德认知和行为,还会影响组织的道德决策和结果。尽管道德效能感对个体和组织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对道德效能感的研究还较为零散,研究间缺乏一定程度的对话,这既不利于后续研究开展,也不利于商业伦理实践。为此,本文系统梳理了道德效能感的68项研究,旨在回答“道德效能感是什么”,“有何作用”,“受何影响”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总体而言,道德效能感是一般自我效能感在道德领域内的体现;领导、组织、人际和个体因素均会塑造员工的道德效能感;道德效能感会影响道德相关产出,也会带来道德领域外的影响。未来研究应思考道德效能感测量与内涵的匹配,识别并干预抑制道德效能感的负面情境因素,关注影响道德效能感的个体差异,探究个体与团队道德效能感的演化机制,以及关注道德效能感的变化与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效能感 道德行为 商业伦理 道德潜能
原文传递
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影响:道德效能感与责任型领导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马苓 范玉晶 严小强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8-70,共13页
随着社会各界对伦理道德问题的日益重视,如何防范和抑制员工非伦理行为逐渐引起研究者关注。本研究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探究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内在机制。通过对104家企业高管和1004名员工的配对数据进行跨层次实证分析,研... 随着社会各界对伦理道德问题的日益重视,如何防范和抑制员工非伦理行为逐渐引起研究者关注。本研究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探究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内在机制。通过对104家企业高管和1004名员工的配对数据进行跨层次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非伦理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道德效能感在其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即企业社会责任会通过强化员工的道德效能感来抑制其非伦理行为;责任型领导正向调节员工道德效能感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非伦理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有利于深入认识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内在机制,为企业如何通过践行社会责任来抑制员工非伦理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员工非伦理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 道德效能感 责任型领导
原文传递
儒家价值观对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史江涛 赵佳丽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55-67,128,共14页
基于价值观和行为一致性的观点,以284名中国员工为样本探讨世俗、精英儒家价值观对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机理,并在此之前创建世俗、精英儒家价值观量表。研究结果表明,世俗、精英儒家价值观都正向影响亲社会违规行为;世俗儒家价值观经... 基于价值观和行为一致性的观点,以284名中国员工为样本探讨世俗、精英儒家价值观对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机理,并在此之前创建世俗、精英儒家价值观量表。研究结果表明,世俗、精英儒家价值观都正向影响亲社会违规行为;世俗儒家价值观经由移情,激发道德勇气,促动亲社会违规行为;精英儒家价值观经由道德效能感,激发道德勇气,促动亲社会违规行为;亲社会违规行为的亲社会动机、违规动机可以被逐步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俗儒家价值观 精英儒家价值观 亲社会违规行为 移情 道德效能感 道德勇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型领导与员工自主行为: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27
5
作者 范恒 周祖城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4-173,共10页
本研究根据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一个跨层中介模型,旨在揭示伦理型领导对下属员工的自主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道德效能感和道德勇气所起的跨层中介作用。研究提出,团队伦理型领导和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显著正相关,和员工的工作场所偏常行为... 本研究根据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一个跨层中介模型,旨在揭示伦理型领导对下属员工的自主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道德效能感和道德勇气所起的跨层中介作用。研究提出,团队伦理型领导和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显著正相关,和员工的工作场所偏常行为显著负相关;员工的道德效能感和道德勇气分别跨层中介伦理型领导和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工作场所偏常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技术制造型民营企业的130个工作团队的500名员工及其直属主管进行调研,本研究的假设均得到观测数据的支持。本研究提出的跨层中介模型将有助于企业界进一步了解影响员工自主行为发生的机制,以期有效地促进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并抑制他们的偏常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型领导 道德效能感 道德勇气 组织公民行为 工作场所偏常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