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ll》:某些遗传性眼病中的视力丧失可能是由于肠道细菌进入眼睛引起
1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26-26,共1页
近日,一篇发表在《Cell》上的研究显示,该研究在小鼠中发现,某些遗传性眼病中的视力丧失可能是由肠道细菌引起的,而且可能可以通过抗菌剂治疗。CBR1(Crumbs homolog 1)基因在视网膜(位于眼球后部的一个较薄的细胞层)中表达,对于建立血液... 近日,一篇发表在《Cell》上的研究显示,该研究在小鼠中发现,某些遗传性眼病中的视力丧失可能是由肠道细菌引起的,而且可能可以通过抗菌剂治疗。CBR1(Crumbs homolog 1)基因在视网膜(位于眼球后部的一个较薄的细胞层)中表达,对于建立血液-视网膜屏障以调节哪些物质进出眼球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丧失 肠道细菌 遗传性眼病 CELL 抗菌剂 视网膜 HOMOLO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及遗传性眼病所致视力残疾患者的视觉康复 被引量:3
2
作者 郑远远 孙葆忱 +3 位作者 崔彤彤 鹿庆 盛欢 陈建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分析低视力门诊常见的 3种先天及遗传性眼病患者配用助视器后的视功能改善及视觉康复情况。方法 对 6~ 6 8a的 113例 (2 2 2眼 )视力残疾患者 ,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 5 6例 ,先天性小眼球小角膜 31例 ,白化病 2 6例 ,其中盲 37眼 ... 目的 分析低视力门诊常见的 3种先天及遗传性眼病患者配用助视器后的视功能改善及视觉康复情况。方法 对 6~ 6 8a的 113例 (2 2 2眼 )视力残疾患者 ,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 5 6例 ,先天性小眼球小角膜 31例 ,白化病 2 6例 ,其中盲 37眼 ,低视力 178眼。全部采用国产助视器为 2 .5倍的单筒或双筒望远镜助视器 ,近用为 + 6~ + 32 D眼镜助视器。结果 配用远用助视器后的脱盲率为 78.4% ,脱残率为 70 .2 % ,远视力≥ 0 .5共 5 1眼 ,占2 3.0 % ,8只眼为 1.0 ;配用近用助视器后 130眼视力≥ 0 .5 ,占 75 .1% .结论 远用和近用助视器可以有效地改善视力残疾患者的视功能 ,使视觉康复 ,从而提高工作学习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眼病 遗传性眼病 视力残疾 助视器 视觉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DNA提取法在遗传性眼病DNA库中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黎仕强 张清炯 +3 位作者 肖学珊 贾小云 郭向明 申煌煊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7-38,共2页
目的 通过对低渗溶血法、盐酸胍法、氯化钠法、NP- 40法提取人类基因组 DNA的比较 ,以得到一种最稳定、可靠、实用的 DNA提取方法 ,应用于遗传性眼病 DNA库的建立。方法 用四种方法提取眼遗传性疾病患者的血液基因组 DNA,紫外分光光... 目的 通过对低渗溶血法、盐酸胍法、氯化钠法、NP- 40法提取人类基因组 DNA的比较 ,以得到一种最稳定、可靠、实用的 DNA提取方法 ,应用于遗传性眼病 DNA库的建立。方法 用四种方法提取眼遗传性疾病患者的血液基因组 DNA,紫外分光光度测定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 PCR扩增鉴定提取的基因组 DNA。结果 低渗溶血法提取基因组 DNA量最多 ,纯度最高 ,PCR扩增效果最好 ,有利于遗传性眼病 DNA库的建立。结论 低渗溶血法是一种实用、可靠、稳定的提取方法 ,在眼遗传性疾病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溶血法 盐酸胍法 氯化钠法 NP-40法 遗传性眼病DNA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眼病致病基因突变分析中应重视临床表型的评估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73-676,共4页
一代测序(Sanger测序)技术可对候选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其测序读长较长,准确性高,是过去三四十年里常用的基因突变分析方法,但因其存在测序通量小及成本高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疾病及大样本量基因突变分析中的应用... 一代测序(Sanger测序)技术可对候选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其测序读长较长,准确性高,是过去三四十年里常用的基因突变分析方法,但因其存在测序通量小及成本高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疾病及大样本量基因突变分析中的应用。二代测序(NGS)技术是2005年以来发展起来的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基因测序技术,测序通量高,费用较低,自动化程度高,为遗传性眼病的基因诊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实际上,单基因遗传性眼病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和临床异质性,在应用NGS技术对遗传性眼病的分析过程中过度依赖基因突变分析技术而忽略患者复杂临床表型的评估可能在基因测序检测方法的选择上出现偏差,造成检测结果判断的失误或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目前,单基因遗传性眼病基因突变分析方法主要是NGS分析结合Sanger测序验证,在此过程中应重视患者临床表型的准确评估,以确保准确选择基因检测方法和合理判定致病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应用 分子诊断技术/方法 突变 DNA测序分析/应用 遗传性眼病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眼发育的特点与先天性遗传性眼病 被引量:3
5
作者 阴正勤 《继续医学教育》 2006年第21期5-12,共8页
关键词 眼发育 遗传性眼病 儿童 先天性 生长发育 眼前节 出生时 眼后节 新生儿 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漱口法在遗传性眼病DNA标本收集中的应用
6
作者 黎仕强 郭向明 +3 位作者 贾小云 肖学珊 曾美珍 张清炯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第11期46-47,38,共3页
目的通过对来自漱口法和外周静脉血提取的人类基因组DNA的比较,确定漱口法和外周静脉血提取的基因 组DNA是相同的,漱口法可应用于遗传性眼病DNA标本的收集。方法 用常规的酚/氯仿方法分别提取来自2例视网膜色 素变性患者的外周静脉血... 目的通过对来自漱口法和外周静脉血提取的人类基因组DNA的比较,确定漱口法和外周静脉血提取的基因 组DNA是相同的,漱口法可应用于遗传性眼病DNA标本的收集。方法 用常规的酚/氯仿方法分别提取来自2例视网膜色 素变性患者的外周静脉血和漱口法获取的样本的DNA,紫外分光光度测定,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扩增以及非变性聚丙烯 胺凝胶电泳(SSCP)分析鉴定提取的基因组DNA,DNA测序进一步分析鉴定。结果与结论 来自同一个体,采用漱口法和外周 静脉血提取的人类基因组DNA是相同的,两者可互相代替。由此可见,漱口法可应用于遗传性眼病DNA标本的收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漱口法 DNA标本收集 遗传性眼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兴地区遗传性眼病病例登记和分析
7
作者 程凯尧 顾扬顺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24期2035-2037,共3页
遗传性眼病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不仅病种多、发病率高,而且对患者的视力影响大,致盲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后代的身心健康。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遗传性眼病发生率较高的国家,收集、研究和保存致病基因的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遗传性眼病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不仅病种多、发病率高,而且对患者的视力影响大,致盲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后代的身心健康。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遗传性眼病发生率较高的国家,收集、研究和保存致病基因的资源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自2011年下半年起,收集绍兴地区各类遗传性眼病患者109例,进行临床检查和部分家系调查以及基因学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眼病 绍兴地区 病例登记 眼病患者 视力影响 身心健康 致病基因 家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色市儿童遗传性眼病的调查与分析
8
作者 骆鸿烈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358-360,共3页
对百色市2166名儿童进行眼病普查,共检出有遗传性眼病511人,发病率为23.59%。多见的为内眦赘皮、近视、远视、共同性斜视和先天性上睑下垂。同时对发病率、与遗传及其他因素的关系、遗传方式和预防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先天性眼病 遗传性眼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早发性高度近视的遗传性眼病基因型与表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芮雪 任英华 +3 位作者 杨尚英 程婉玉 容维宁 盛迅伦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62-674,共13页
目的分析伴有早发性高度近视(eoHM)的遗传性眼病基因型及其与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宁夏眼科医院就诊的伴有eoHM家系,详细询问并记录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的病例资料,完善相关眼科检查。抽取患者及家属外周静脉血,... 目的分析伴有早发性高度近视(eoHM)的遗传性眼病基因型及其与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宁夏眼科医院就诊的伴有eoHM家系,详细询问并记录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的病例资料,完善相关眼科检查。抽取患者及家属外周静脉血,提取全基因组DNA,应用目标序列捕获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致病基因突变筛查,对检测到的可疑致病位点进行Sanger验证及家系共分离分析。根据ACMG指南对新发现基因变异进行致病性评估。检索既往已报道的伴有eoHM的遗传性眼病原始文献。分析突变基因及临床表型的关系。结果共收集到伴有eoHM家系20个,其中8个家系检测到与遗传性眼病相关的致病性基因变异,8个先证者中诊断为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2个,X-连锁隐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先天性静止性夜盲、Stickler综合征、全色盲、Leber先天性黑矇和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GA)各1个。8个家系的先证者首诊年龄4~7岁,均诊断为高度近视,屈光度均≤-6.00 DS。基因检测8个家系的先证者分别携带FZD4基因杂合性变异c.313A>G(p.Met105Val)、TSPAN12基因变异c.14_(1)5insAAGA (p.Asp5fs*)、RPGR基因杂合性移码变异c.2234_(2)237del (p.Arg745fs*)、GPR179基因复合杂合性变异c.481C>T (p.Gln161Ter*)和c.355>T (p.Arg119Cys*)、COL2A1基因移码变异c.1659_(1)660insACGGTGACC CTGGCCGTCCTGG (p.Pro554fs*)、PDE6B复合杂合性变异c.1811C>T(p.Thr604Ile*)和c.967G>A (p.Gly323Ser)、GUCY2D基因复合杂合性变异c.604_(6)19delTCCACGGCACTCAGGG (p.Ser202fs*)和c.995G>C (p.Arg332P)、OAT基因纯合性变异c.772C>T (p.Pro241Leu),其中7个为新发现的突变位点。与既往文献相比,本研究详细分析了8个家系的临床及基因表型,为伴有eoHM的遗传性眼病的诊断提供依据。结论 eoHM与一些遗传性眼病密切相关,可能是儿童最早就诊的原因,也是临床医生发现潜在的遗传性眼部疾病的重要线索。建议对eoHM患儿进一步行眼科结构和功能的临床评估及遗传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眼病 基因突变 早发性高度近视 Ret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性眼病患者外显子测序数据的拷贝数变异检测工具的比较研究
10
作者 兰远铮 许晶乔 +1 位作者 王大利 陈雪莉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2年第6期579-583,共5页
目的通过对现有4种拷贝数变异(CNV)分析工具CODEX、CONTRA、cn.MOPS和VarScan 2的评估,找到检测CNV的最适工具,以更好地进行眼遗传学研究。方法我们同时采用由软件模拟的数据、2组含有144个眼病基因的靶向二代测序和1组遗传性眼病患者-... 目的通过对现有4种拷贝数变异(CNV)分析工具CODEX、CONTRA、cn.MOPS和VarScan 2的评估,找到检测CNV的最适工具,以更好地进行眼遗传学研究。方法我们同时采用由软件模拟的数据、2组含有144个眼病基因的靶向二代测序和1组遗传性眼病患者-正常对照的全外显子测序(WES)数据来分析评价CNV检测软件,以灵敏度(sensitivity)和错误发现率(FDR)作为评价指标。结果4种工具均有较高的灵敏度(70%~90%)和较低的FDR(30%左右),且都能很好地检测扩增情况。cn.MOPS(灵敏度88.70%)和VarScan2(灵敏度80.26%)分别在检测扩增和缺失时有良好的表现。cn.MOPS虽然在算法上降低了FDR且在检测扩增时稍优于其他软件,但是在检测缺失情况时的效果相对较差。结论用于评估的CNV分析软件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合适的CNV检测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眼病 CNV检测工具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眼病的基础与临床》出版发行
11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0-120,共1页
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夏眼科医院盛迅伦和庄文娟教授共同主编的《遗传性眼病的基础与临床》一书于2019年11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是关于遗传性眼病研究和诊疗的专著,全书分为七章,涵盖遗传性眼病诊断的基本知识和... 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夏眼科医院盛迅伦和庄文娟教授共同主编的《遗传性眼病的基础与临床》一书于2019年11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是关于遗传性眼病研究和诊疗的专著,全书分为七章,涵盖遗传性眼病诊断的基本知识和基因诊断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各种遗传性致盲眼病的诊断、遗传学研究进展以及遗传性眼病的治疗和优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盲眼病 眼科医院 人民卫生出版社 遗传性眼病 遗传学研究 基础与临床 基因诊断技术 出版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眼病流行病学研究
12
作者 孙吉庆 张莉 《武汉市医学科研》 1995年第1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眼病 遗传性眼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型高度近视伴遗传性眼病患者基因变异及临床表型分析
13
作者 李文静 齐小龙 +6 位作者 史宝玉 崔茜玮 王政来 李瑞 刘科言 张少弛 庄文娟 《中华眼底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0-212,共13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早发型高度近视(eoHM)伴遗传性眼病患者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家系调查研究。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eoHM的30个家系中伴遗传性眼病的7个家系(23.3%,7/30)7例患者(均为先证者)及其父... 目的观察并分析早发型高度近视(eoHM)伴遗传性眼病患者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家系调查研究。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eoHM的30个家系中伴遗传性眼病的7个家系(23.3%,7/30)7例患者(均为先证者)及其父母14名纳入研究。患者来自7个无血缘关系家庭。详细收集患者病史、家族史;患者以及父母均行最佳矫正视力、色觉、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底自发荧光检查;行全视野视网膜电图检查4例。采集患者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提取全基因组DNA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筛选潜在致病位点,进行致病性分析和Sanger测序验证。依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发布的相关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对新发现基因变异进行致病性评估。检索既往已报道的eoHM伴遗传性眼病相关文献,分析变异基因与临床表型的关系。结果7个家系中,X连锁、常染色体隐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分别为3、2、2个家系。7例患者均为男性;分别确诊为先天性静止性夜盲(CSNB)、博恩霍尔姆眼病、X连锁-色素性视网膜炎(XL-RP)、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Knobloch综合征、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Stickler综合征综合征。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检测到与表型高度相关的9个基因变异,包括NYX基因c.647A>T(p.N216I)半合子错义变异(M1)、OPN1LW基因LIAVA单倍体变异(M2)、RPGR基因c.3096_3097del(p.E1033RfsTer45)半合子移码变异(M3)、TTLL5基因c.1588_1589del(p.L531EfsTer24)和c.850G>C(p.D284H)复合杂合变异(M4、M5)、COL18A1基因c.2118dup(p.G707RfsTer23)和c.3523_3524del(p.L1175VfsTer72)复合杂合变异(M6、M7)、FZD4基因c.1499C>T(p.T500I)杂合错义突变(M8)、COL11A2基因c.966dup(p.T323HfsTer19)杂合移码变异(M9)。其中,M2、M4、M5、M8、M9为新发现变异位点,M1、M3、M6、M7为已知变异位点。根据ACMG发布的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M2、M3、M4、M6、M7、M9被判定为致病性变异,M1、M5、M8属于临床意义未明的变异。通过文献复习发现,CSNB、Stickler综合征、FEVR、XL-RP等4类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临床表型中,eoHM更为常见。结论eoHM与遗传性眼病密切相关,或许是此类遗传性眼病最早出现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高度近视 遗传性眼病 基因变异 先天性静止性夜盲 Stickler综合征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色素性视网膜炎
原文传递
DNA甲基化在遗传性眼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单 于志强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696-699,704,共5页
表观遗传学作为近几年兴起的遗传学分支,受到越来越多关注。表观遗传学指基因序列未改变,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微小RNA等修饰作用使细胞功能发生改变。其中以DNA甲基化的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现有大量关于眼部遗传疾病的发生... 表观遗传学作为近几年兴起的遗传学分支,受到越来越多关注。表观遗传学指基因序列未改变,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微小RNA等修饰作用使细胞功能发生改变。其中以DNA甲基化的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现有大量关于眼部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的研究,除了筛选出越来越多的致病基因外,研究者也发现DNA甲基化在遗传性眼病的发病机制中有着复杂而重要的作用。笔者旨在对各种遗传性眼病发病机制中DNA甲基化的作用做一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遗传性眼病 机制
原文传递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遗传学进展
15
作者 贺江梅 郑梅玲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8期3-4,共2页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遗传 线粒体遗传 Theodor 母系遗传性疾病 LHON 突变位点 基因位点 遗传性眼病 种族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外显子组测序和目标序列靶向捕获测序在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基因诊断中的差异
16
作者 柳小珍 李莹莹 杨丽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36-844,共9页
目的:对比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和目标序列靶向捕获测序检测中国遗传性视网膜变性(inherited retinal dystrophies,IRDs)患者致病基因变异的差异。方法:收集182例IRDs家系,所有先证者均接受系统的眼科检查和必要的... 目的:对比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和目标序列靶向捕获测序检测中国遗传性视网膜变性(inherited retinal dystrophies,IRDs)患者致病基因变异的差异。方法:收集182例IRDs家系,所有先证者均接受系统的眼科检查和必要的全身检查,采集患者及家属血样并提取基因组DNA。按照就诊的时间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91例接受WES,另一组91例应用本课题组设计并定制的“遗传性眼病基因诊断芯片”(hereditary eye disease enrichment panel,HEDEP)进行IRDs致病基因外显子区域靶向捕获测序。对候选致病基因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并对家系成员进行共分离分析,使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对拷贝数变异进行验证,针对二代测序捕获效率低的区域如RPGR ORF15区,应用Sanger测序补充检测。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和分子病理学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 and the Association for Molecular Pathology,ACMG/AMP)制定的《ACMG/AMP基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将检测到的所有基因变异进行分类,本文只包含“致病的”、“可能致病的”的基因变异,不包含“意义不明确的”、“可能良性的”和“良性的”基因变异。结果:应用HEDEP确诊的家系共51例,阳性率为56.04%(51/91);应用WES确诊的家系共30例,阳性率为33.00%(30/91);总阳性率44.51%(81/182)。平均测序深度以及测序覆盖度方面,HEDEP优于WES,此外HEDEP具有检测拷贝数变异潜力。本研究共检测到29个IRDs基因的致病突变,最常见的致病基因为USH2A、ABCA4和RPGR,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11.54%(21/182)、6.59%(12/182)、3.85%(7/182);共发现43个新的致病突变,并检测到6例家系携带RPGR ORF15区的突变。结论:针对临床确诊的IRDs病例,HEDEP较WES能获得更高的基因诊断阳性率和更精确的诊断结果,可作为IRDs基因诊断的首选方法,WES可作为其他基因诊断方法的补充手段。同时,本研究丰富了IRDs致病基因的突变频谱,为将来IRDs基因诊断、遗传咨询和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视网膜变性 全外显子组测序 遗传性眼病基因诊断芯片 基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遗传因素及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查屹 陈瑶瑶 蔡剑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95-1496,共2页
高度近视,通常指屈光度大于6.00D以上的近视。高度近视常伴有一系列损伤视力的病理性改变。包括眼轴的增长、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性等退行性病变,视力可呈进行性下降。高度近视是导致低视力及盲的遗传性眼病之一。研究表明。高度... 高度近视,通常指屈光度大于6.00D以上的近视。高度近视常伴有一系列损伤视力的病理性改变。包括眼轴的增长、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性等退行性病变,视力可呈进行性下降。高度近视是导致低视力及盲的遗传性眼病之一。研究表明。高度近视在整个近视中占27%-33%。在人群中患病率高(约1%左右),且有种族差异。本文就高度近视的遗传因素、遗传方式及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等方面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遗传因素 基因 病理性改变 退行性病变 眼底视网膜 遗传性眼病 分子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求再生育家庭眼病患儿808例分析
18
作者 崔蓉 李平华 +4 位作者 李家菊 李川海 杨皓 傅新云 马明福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16-618,共3页
目的:了解要求再生育家庭眼病患儿疾病种类及病因,为预防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市要求再生育家庭眼病患儿80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盲148例(18.32%),其中眼外伤致盲48例(32.43%)。眼遗传病626例(77.48%),其中单基因遗传病25... 目的:了解要求再生育家庭眼病患儿疾病种类及病因,为预防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市要求再生育家庭眼病患儿80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盲148例(18.32%),其中眼外伤致盲48例(32.43%)。眼遗传病626例(77.48%),其中单基因遗传病256例(40.89%);多基因遗传病370例(59.11%)。非遗传性眼病182例(22.52%),以后天性眼病(87.36%)为主,其中眼外伤占43.40%。结论:要求再生育家庭眼病患儿以遗传性眼病为主,但眼外伤是致盲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其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眼病 遗传性眼病 预防 再生育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遗传学调查
19
作者 彭清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0-13,共4页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遗传性眼病,典型病例一般在6~8岁以前开始出现夜盲症状,数年后,在眼底赤道部血管周围可以看到星状或骨细胞样色素沉着。
关键词 视网膜变性 遗传 遗传性眼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MG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解读 被引量:6
20
作者 盛迅伦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98-903,共6页
随着高通量二代测序(NGS)技术的不断完善, 其在临床的应用和研究逐渐普及, 越来越多的眼科医生及医疗机构开始应用该项技术进行单基因遗传眼病的筛查及分子诊断和遗传学研究, 并已逐渐成为单基因遗传眼病患者疾病诊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随着高通量二代测序(NGS)技术的不断完善, 其在临床的应用和研究逐渐普及, 越来越多的眼科医生及医疗机构开始应用该项技术进行单基因遗传眼病的筛查及分子诊断和遗传学研究, 并已逐渐成为单基因遗传眼病患者疾病诊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检测项目, 而如何专业性解读这些变异是这个环节中的关键。NGS可检测出大量的变异数据, 如果没有严格的标准将致病序列变异与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的许多潜在功能变异区分开来, 可能会加速出现因果关系的假阳性判断, 阻碍基因诊断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和推广及对疾病的生物学理解。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编写和发布了《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 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组织多位遗传咨询领域专家共同编译了该指南的中文版, 是帮助我们解读遗传变异的参考依据之一。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解读, 以期为中国眼科医生对遗传变异的分类、致病变异的确定、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相关遗传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眼病 遗传变异 分类标准 临床指南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