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AMTS13在儿童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
1
作者 傅玲玲 吴润晖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95-298,共4页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酶(ADAMTS13)基因突变可导致该酶活性严重缺乏,引发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TTP)。儿童cTTP在儿童期发病TTP中的占比可高达30%。ADAMTS13在儿童cTTP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随访监测中...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酶(ADAMTS13)基因突变可导致该酶活性严重缺乏,引发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TTP)。儿童cTTP在儿童期发病TTP中的占比可高达30%。ADAMTS13在儿童cTTP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随访监测中都扮演重要的角色,与ADAMTS13相关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进展。本文将就ADAMTS13在儿童cTTP中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田春雷 孙宗欣 +1 位作者 陈鲁美 冯浩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57-61,共5页
目的 为临床诊治妊娠合并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了1例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治疗的妊娠合并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常规及血涂片检查,血生化检查,血浆ADAMTS13活性及抑制物或... 目的 为临床诊治妊娠合并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了1例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治疗的妊娠合并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常规及血涂片检查,血生化检查,血浆ADAMTS13活性及抑制物或IgG抗体测定,凝血检查,溶血相关检查,ADAMTS13基因检测等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基因测序结果为:基因测序结果显示ADAMTS13基因序列:Exon10 c.1193G>A、Exon28 c.3914G>T复合杂合突变,确诊为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ongenital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TTP),给予血浆输注维持妊娠,至孕26^(+6)周胎死宫内行水囊引产术,患者术后血小板恢复正常。结论 对于妊娠早中期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考虑遗传性TTP的可能,诊断和治疗应同时进行,及时行血浆输注治疗,严密检测血小板水平,适时终止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妊娠 血管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报告
3
作者 万倩 叶瑶 吴崇军 《江西医药》 2024年第11期1083-1086,1094,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TTP)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儿童hTT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溶血现象、乳酸脱氢酶升高、外周血可见破碎红细胞、发热症状。此外,2例患者都曾... 目的探讨儿童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TTP)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儿童hTT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溶血现象、乳酸脱氢酶升高、外周血可见破碎红细胞、发热症状。此外,2例患者都曾被误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然而结合2例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活性均明显降低(均低于10%)且ADAMTS13基因检测均为复合杂合突变,最终均确诊为hTTP。病例1接受血浆输注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缓解;病例2家庭治疗依从性差,目前随访中。结论反复血小板低下同时伴有溶血性贫血,应警惕hTTP,基因检测有助诊断。hTTP可采用输注血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DAMTS13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
4
作者 沈玉红 武双双 +2 位作者 姜昊旻 李春怀 王玥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病例资料1病例1一般资料:患儿,男,6岁,2023年2月16日主因“反复血细胞减少5年余,咳嗽、皮肤瘀点、瘀斑5天,发热3天”入院。患儿于入院前5年余因“发热、血细胞减少”于我院明确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予激素、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后好转,... 病例资料1病例1一般资料:患儿,男,6岁,2023年2月16日主因“反复血细胞减少5年余,咳嗽、皮肤瘀点、瘀斑5天,发热3天”入院。患儿于入院前5年余因“发热、血细胞减少”于我院明确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予激素、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后好转,2岁时于感染后再次出现噬血细胞综合征,之后多次于感染后出现血细胞减少。体格检查:轻度嗜睡,中度贫血貌,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周身皮肤可见散在针尖样大小出血点,未突出于皮面,压之不褪色,肝、脾、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血细胞减少 皮肤瘀点 丙种球蛋白 入院前 明确诊断 瘀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发型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5
作者 方玮玥 姚荣欣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4-66,共3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由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isintegrin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13,ADAMTS13)活性缺乏导致微血管血栓形成.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血管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诱发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6
作者 仇先明 周蕾 +1 位作者 姜志明 王全珍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16-218,共3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罕见的、危及生命的血栓性疾病,由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 1 motifs 13,ADAMTS13)活性严重缺...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罕见的、危及生命的血栓性疾病,由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 1 motifs 13,ADAMTS13)活性严重缺乏引起[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ADAMTS13 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傅玲玲 吴润晖 《罕见病研究》 2022年第4期400-406,共7页
儿童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TTP)是一种少见但严重时可致命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其病因机制为ADAMTS13基因突变所导致的该酶持续严重缺乏,从而造成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及精神症状、发热和肾脏受累等。相较于成... 儿童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TTP)是一种少见但严重时可致命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其病因机制为ADAMTS13基因突变所导致的该酶持续严重缺乏,从而造成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及精神症状、发热和肾脏受累等。相较于成人,儿童hTTP发病更早,更易出现脑、肾等远期并发症,对预防性替代治疗需求更迫切。本文就儿童hTTP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DAMTS13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与临床预后:单中心回顾性数据分析
8
作者 傅玲玲 马洁 +6 位作者 魏沄沄 马静瑶 姚佳峰 张利强 王瑞欣 杨碧熙 吴润晖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3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 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ongenital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cTTP)是一种罕见疾病,其中儿科患者病情更重,需要预防性替代治疗以避免远期不良预后。本研究旨在通过单中心数据分析,了解儿童cTTP治疗及临床预后... 目的 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ongenital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cTTP)是一种罕见疾病,其中儿科患者病情更重,需要预防性替代治疗以避免远期不良预后。本研究旨在通过单中心数据分析,了解儿童cTTP治疗及临床预后的现状,为开展规范化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儿童医院2015年至2021年间确诊的cTTP的起病情况、治疗模式、发作频率等临床数据,通过随诊了解肾脏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例cTTP患儿(男1例、女6例)均婴幼儿起病(生后数小时至28月龄),ADAMTS13酶活性为零,且均为复合杂合突变,本研究中14个ADAMTS13突变类型中8个为首次报道。中位随访时间为5.2(0.6~6.9)年,末次随访中位年龄为7(3.3~14.5)岁。均应用新鲜冰冻血浆进行替代治疗:2例预防治疗患儿急性发作频率分别为0.7和1.4次/年,无并发症出现;5例按需治疗患儿平均急性发作频率为3.32(1.0~6.0)次/年,其中3例出现肾损伤并发症。结论 本研究表明ADAMTS13酶活性几乎完全缺乏而导致的婴幼儿期cTTP发病病情较重。为控制病情反复发作和预防肾、脑微血管损伤远期并发症发生,需尽早开展更有效的预防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婴幼儿 治疗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例的临床护理要点
9
作者 朱静 李霞 +1 位作者 成雅玲 尹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233-236,共4页
本文针对一例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病例,根据其出现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其孕母病史,结合相关文献,临床探讨并提出与此病例疾病相关的临床护理要点,本着人本主义的原则,以求今后更好的为患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本文针对一例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病例,根据其出现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其孕母病史,结合相关文献,临床探讨并提出与此病例疾病相关的临床护理要点,本着人本主义的原则,以求今后更好的为患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的患儿们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临床护理方案,立志于减轻患儿们的痛苦,为患儿们提供更科学化、优质化、全面化的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临床护理 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冬枝应用小柴胡汤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验案1则
10
作者 韩萍萍 夏欣欣 周冬枝 《山西中医》 2025年第3期38-38,52,共2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和肾脏受累等,其是一种高致死、高风险的临床急症[1]。现将周冬枝教授以小柴胡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血栓性血...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和肾脏受累等,其是一种高致死、高风险的临床急症[1]。现将周冬枝教授以小柴胡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冬枝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小柴胡汤 验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治疗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傅宇欣 陈艳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26-128,共3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T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罕见血栓性微血管病,年发病率为2-6/100万。主要发病机制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裂解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T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罕见血栓性微血管病,年发病率为2-6/100万。主要发病机制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裂解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 1 repeats 13,ADAMTS13)活性缺乏导致内皮细胞释放的v WF不能及时降解,进而导致微血管内血栓形成。ADAMTS13是一种金属蛋白酶,通过切割v WF与血小板相互作用,防止血小板过度聚集和血栓形成,维持出凝血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ADAMTS13 内皮细胞释放 主要发病机制 血栓性微血管病 血管血友病因子 免疫介导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抢救妊娠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样综合征成功并分娩病例1例及文献复习
12
作者 叶文华 徐进步 《大医生》 2025年第3期123-125,共3页
本研究分析1例因鹦鹉热感染并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样综合征的孕中期产妇的诊治过程并总结经验,同时进行文献复习,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患者为女性,38岁,因停经28+周,发热4 d,于2024年3月8日入院。患者因孕中期感染鹦鹉热诱发... 本研究分析1例因鹦鹉热感染并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样综合征的孕中期产妇的诊治过程并总结经验,同时进行文献复习,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患者为女性,38岁,因停经28+周,发热4 d,于2024年3月8日入院。患者因孕中期感染鹦鹉热诱发TTP样综合征,早期采取血浆置换术,在血浆置换的同时予以甲泼尼龙治疗,顺产分娩后TTP样综合征治愈。临床对妊娠合并TTP样综合征患者实施早期血浆置换疗法配合免疫抑制疗法,可改善母婴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样综合征 血浆置换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误诊分析
13
作者 侯兰芬 李文静 李丽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4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免疫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TP)的临床表现、误诊原因、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的9例iTT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急性起病,表现为典型“三联征”3例,“三联征”合并发... 目的分析免疫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TP)的临床表现、误诊原因、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的9例iTT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急性起病,表现为典型“三联征”3例,“三联征”合并发热1例,合并肾功能损害1例,典型“五联征”4例。9例误诊为HELLP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Evans综合征、溶血尿毒综合征各1例,病毒性脑炎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9例按初诊疾病治疗效果差而转我院,后根据临床症状、外周血红细胞计数、血涂片找红细胞碎片、乳酸脱氢酶、间接胆红素及骨髓象分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13(ADAMTS13)活性及抑制物检测确诊为iTTP。误诊时间3~7 d。9例确诊后均采用治疗性血浆置换,其中7例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经治疗死亡1例,8例随访1年,病情稳定,均无复发。结论iTTP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警惕性,对于高度可疑病例应尽早行ADAMTS13活性及抗体检测,以提高本病的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 误诊 病毒脑炎 肾功能衰竭 EVANS综合征 溶血尿毒综合征 弥散血管内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两种新的ADAMTS13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芳 金洁 +2 位作者 董宁征 王云贵 阮长耿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21-524,共4页
目的对1例高度可疑的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vWF裂解蛋白酶(ADAMTS13,vWF-cp)基因突变进行检测,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方法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residual-collagen binding assay)动态检测1例TTP患者ADAMTS1... 目的对1例高度可疑的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vWF裂解蛋白酶(ADAMTS13,vWF-cp)基因突变进行检测,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方法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residual-collagen binding assay)动态检测1例TTP患者ADAMTS13的活性和抑制物水平。用PCR方法扩增ADAMTS13的29个外显子及外显子邻近处的内含子,并直接测序检测突变。对其亲属的基因组DNA在患者突变区域扩增并测序。结果患者ADAMTS13活性降低,未发现抑制物存在。测序显示患者的ADAMTS13的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基序重复区第21外显子碱基2708处和25号外显子碱基3283处出现C→T的错义突变(均为纯合子),分别导致该碱基参与编码的丝氨酸密码子(TCG)变为亮氨酸密码子(TTG)(S903L),精氨酸密码子(CGG)变为色氨酸密码子(TGG)(R1095W)。患者父母上述突变位置处的基因均呈杂合状态,其兄的该段碱基序列正常,并且在采集的25位家族成员中共发现11名上述突变位点的正常携带者。结论该患者是由于ADAMTS13基因纯合子错义突变导致翻译发生错误所致的遗传性T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遗传性 vWF裂解蛋白酶 基因突变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ADAMTS13 遗传性 患者父母 凝血酶敏感蛋白 碱基序列 动态检测
原文传递
42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15
作者 葛仁英 邓福维 +3 位作者 刘盼 熊婷 张欣 郑静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3期251-254,266,共5页
目的:分析42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治疗及转归,为临床提高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多家三甲医院诊断为TT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转归分为存活组(23例)及死亡组(19例),比较2组患者的... 目的:分析42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治疗及转归,为临床提高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多家三甲医院诊断为TT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转归分为存活组(23例)及死亡组(19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不同血浆治疗方法疗效的差异,并通过计算普拉斯米克(PLASMIC)分数预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活性减少的精确度。结果:42例患者中,男16例(38.1%),女26例(61.9%);中位发病年龄62岁,平均(56.1±16.3)岁。23例(54.8%)表现为“三联征”,18例(42.9%)表现为“五联征”。血小板计数(11.92±9.30)×10^(9)/L;间接胆红素(32.85±29.17)μmol/L、肌酐(110±69)μmol/L、乳酸脱氢酶(955±666)U/L。18例患者有ADAMTS13活性检查报告,其中酶活性<10%者16例(88.9%)。24例患者(57.1%)予以大剂量血浆置换,存活17例(70.8%);18例予以输注少量新鲜冰冻血浆或无血浆治疗,存活6例(33.3%)。PLASMIC评分6~7分33例;6~7分对预测ADAMTS13活性降低的准确性为88.9%。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血肌酐水平更高(P均<0.05)。结论:大部分TTP患者会表现为三联征,ADAMTS13活性检测对TTP的诊断具有一定提示作用,无条件时可使用PLASMIC评分进行早期拟诊。血浆置换治疗可明显降低TTP患者的死亡率,无条件者可输注少量新鲜冰冻血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临床分析 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芳 董宁征 +3 位作者 金洁 Feys B.Hendrik 白霞 阮长耿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2-484,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1例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血小板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活性和抗原水平、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凝血酶敏感蛋白(TSP1)等指标在治疗中的变化,并与原发性TTP比较,深入研究遗传性TTP发病... 目的通过观察1例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血小板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活性和抗原水平、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凝血酶敏感蛋白(TSP1)等指标在治疗中的变化,并与原发性TTP比较,深入研究遗传性TTP发病的特点。方法使用血细胞仪计数、ADAMTS13检测试剂盒、残余胶原结合实验、细胞ELISA、TSP1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遗传性TTP患者血小板数呈周期性变化,但周期可逐渐延长;ADAMTS13抗原含量治疗前和发病间期为(22.79±14.61)U/L,活性缺乏;该例遗传性TTP患者AECA的吸光度(A)值为0.58±0.06;TSP1治疗前为(4.67±1.62)mg/L。原发性TTP治疗前此三项指标分别为(116.89±69.53)U/L、0.89±0.19、(6.18±2.37)mg/L。结论遗传性TTP发病规律并非一成不变,其特点也不同于原发性TTP,ADAMTS13和AECA含量均远低于原发性TTP,TSP1水平与原发性TTP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 yon Willebrand病 血小板吸附蛋白1
原文传递
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薛美娟 石艳 +3 位作者 邵琳琳 王琳 张昀 张阿敏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124,共4页
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ongenital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TTP)也称Upshaw-Schulman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 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ongenital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TTP)也称Upshaw-Schulman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 1 motifs 13,ADAMTS13)活性降低和缺乏[1]。患者体内缺乏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裂解蛋白酶,因此表现为消耗性血小板减少、微血管内血栓形成、机械性溶血性贫血,严重者出现多脏器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DAMTS13 基因突变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ADAMTS13基因突变致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春燕 方晓燕 +5 位作者 沈茜 孙利 李国民 吴冰冰 刘海梅 徐虹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7-388,共2页
患儿男,11岁,5岁起病,表现为发热后出血性皮疹伴血小板减少,不伴神经系统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70g/L,血小板9×10^9/L,血涂片见裂红细胞,尿常规示尿蛋白(++~+++),自身抗体阴性,Coomb’S实... 患儿男,11岁,5岁起病,表现为发热后出血性皮疹伴血小板减少,不伴神经系统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70g/L,血小板9×10^9/L,血涂片见裂红细胞,尿常规示尿蛋白(++~+++),自身抗体阴性,Coomb’S实验阴性,肾功能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ADAMTS13 基因突变 遗传性 自身抗体阴 神经系统症状 出血皮疹 肾功能正常
原文传递
妊娠合并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成功分娩一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建妹 王志华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792-794,共3页
孕妇27岁,孕3产0。主因"停经16周,恶心呕吐2月,加剧2 d"于2015年5月11日入住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5年1月15日,停经40 d B超提示宫内早孕,停经50 d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较明显,于当地... 孕妇27岁,孕3产0。主因"停经16周,恶心呕吐2月,加剧2 d"于2015年5月11日入住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5年1月15日,停经40 d B超提示宫内早孕,停经50 d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较明显,于当地医院补液治疗2次,效果不佳。患者既往有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病史25年,PLT可自行恢复,未治疗。8年前当地医院骨髓穿刺结果提示粒、巨核两系成熟障碍,定期随访。5年前尿常规检查提示有隐血及尿蛋白,未进一步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遗传性 分娩 妊娠 恶心呕吐 末次月经 补液治疗
原文传递
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刘阳 王娴静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386-387,392,共3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典型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疾病,以广泛的微循环中透明血栓形成后导致相关组织、器官缺血为病理特征[1]。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经典的五联征:发热、血小板减少、...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典型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疾病,以广泛的微循环中透明血栓形成后导致相关组织、器官缺血为病理特征[1]。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经典的五联征:发热、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肾功能损害和神经系统障碍。TTP分为遗传性TTP和获得性TTP,我们通过分析1例长期误诊的遗传性TTP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DAMTS13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