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1家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社卿 乔德丽 +3 位作者 蒋德科 郑惠民 丁素菊 余龙 《罕少疾病杂志》 2005年第3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合并肥厚性心肌病的1家系及1例相关电生理检查特征分析
2
作者 崔毅 张永巍 +1 位作者 刘莹 张风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了解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HMSN)合并肥厚性心肌病(HCM)的多谱勒超声心动图(PDE),三维经颅多谱勒(3D-TCD),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心电图(ECG)的变化。方法:对1家3代HMSN合并HCM的12例患者及1例无症状者常规进行这... 目的:了解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HMSN)合并肥厚性心肌病(HCM)的多谱勒超声心动图(PDE),三维经颅多谱勒(3D-TCD),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心电图(ECG)的变化。方法:对1家3代HMSN合并HCM的12例患者及1例无症状者常规进行这5项检查,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PDE,3D-TCD,EEG,BAEP和ECG异常率分别为85.6%,76.9%,92.3%和92.3%。结论:绝大多数HMSN合并HCM患者的PDE,3D-TCD,EEG,BAEP和ECG均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 肥厚性心肌 家系 电生理 心脑血管 HMSN HCM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合并心肌肥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崔毅 郑惠民 +3 位作者 金军 谢惠君 丁素菊 刘莹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55-155,共1页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合并心肌肥大的研究崔毅郑惠民金军谢惠君丁素菊刘莹我们对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MSN)合并肥厚性心肌病(HCM)一家系三代12例患者及1例无症状者进行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大脑...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合并心肌肥大的研究崔毅郑惠民金军谢惠君丁素菊刘莹我们对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MSN)合并肥厚性心肌病(HCM)一家系三代12例患者及1例无症状者进行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大脑局部血流量(γCBF),脑干听觉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感觉神经 遗传性 心肌肥大
原文传递
个体化手术治疗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引起的柔韧性高弓内翻足
4
作者 白文博 李贵民 +2 位作者 鹿军 梁晓军 徐军奎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208-212,共5页
目的评估个体化手术方案对于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MSN)引起的柔韧性高弓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足踝外科2013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HMSN柔韧性高弓内翻足患者共17例(26足)的临床资料,患足均采用个体化的软组织手术(松解、... 目的评估个体化手术方案对于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MSN)引起的柔韧性高弓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足踝外科2013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HMSN柔韧性高弓内翻足患者共17例(26足)的临床资料,患足均采用个体化的软组织手术(松解、延长、转位)与截骨手术(后足、中足和跖骨的截骨术)治疗。测量所有患足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跟骨倾斜角(Pitch角)、跟骨第1跖骨角(Hibb′s角)、距骨第1跖骨角(Meary′s角)与跟骨内外翻角(CVA角)的变化情况,评估术前与末次随访的Maryland评分,采用李克特量表评价患者主观满意度。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3~26(17.2±3.8)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足的Pitch角、Hibb′s角、Meary′s角、CVA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Maryland评分较术前[(88.7±8.2)分vs(67.1±7.9)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李克特量表评价非常满意10例(58.8%),满意5例(29.4%),一般2例(11.7%),主观满意率88.2%。结论对于HMSN引起的柔韧性高弓内翻足,及早的采用个体化手术治疗大多可获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 Charcot-Marie-Tooth疾 高弓内翻足 个体化手术
原文传递
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性疾病的临床电生理学和组织病理学的研究
5
作者 白跃宏 时述山 欧阳颀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57-359,共3页
目的 :评价骨矫形术治疗遗传性运动和感觉周围神经性疾病 (HMSN)的疗效。方法 :应用临床、电生理学和组织病理学的方法研究由HMSNV型所致进行性双足畸形。结果 :HMSNV型临床表现为双足呈马蹄内翻畸形、腓骨肌萎缩并伴有脊髓椎体束征 ;... 目的 :评价骨矫形术治疗遗传性运动和感觉周围神经性疾病 (HMSN)的疗效。方法 :应用临床、电生理学和组织病理学的方法研究由HMSNV型所致进行性双足畸形。结果 :HMSNV型临床表现为双足呈马蹄内翻畸形、腓骨肌萎缩并伴有脊髓椎体束征 ;电生理学检查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不到、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弱 ,上肢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腓肠神经光镜和电镜检查为有髓神经纤维 ,其数量和无髓纤维的直径减少 ,神经轴索和髓鞘再生。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性疾 感觉周围神经性疾 电生理学 组织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运动与感觉神经病
6
作者 王庆然 戴德林 张贵寅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CAS 1991年第6期300-306,共7页
遗传性运动与感觉神经病(HMSN)是一组以常染色体显性、隐性或X连锁型遗传的疾病,以进行性的肌萎缩和肢体远端感觉障碍为特征,这组疾病具有广泛的异质性。应用DNA重组技术及家系调查连锁分析将本病的常见型HMSN I与Duffy血型连锁的HMSNI... 遗传性运动与感觉神经病(HMSN)是一组以常染色体显性、隐性或X连锁型遗传的疾病,以进行性的肌萎缩和肢体远端感觉障碍为特征,这组疾病具有广泛的异质性。应用DNA重组技术及家系调查连锁分析将本病的常见型HMSN I与Duffy血型连锁的HMSNIB定位于1p21-1p23;不与Duffy血型连锁的HMSNIA定位于17p11.2-p12。本病X连锁显性型的基因制图于Xq13,而X连锁隐性型早期研究制图于DXYS1和DXS14之间的X染色体着丝粒区;近期研究表明,有两个位点,即Xp22.2和Xq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运动 感觉神经 HMS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病14例临床、电生理、病理分析
7
作者 温晓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8期160-161,共2页
目的:探讨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病(HMSN)的临床、电生理和病理特征。方法:分析14例患者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电生理和自腓肠神经活检的光镜和电镜观察情况。结果:本组14例均为HMSNⅠ型患者,发病年龄5~37岁;以缓慢双下肢远端无力和萎... 目的:探讨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病(HMSN)的临床、电生理和病理特征。方法:分析14例患者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电生理和自腓肠神经活检的光镜和电镜观察情况。结果:本组14例均为HMSNⅠ型患者,发病年龄5~37岁;以缓慢双下肢远端无力和萎缩起病,双侧对称性大腿下1/3萎缩、足下垂和跟腱反射消失,电生理显示动作电位电压增高和运动、感觉神经传导减慢。病理提示髓鞘脱失和雪旺细胞增生伴轴索损害。结论:本组病例均为HMSNⅠ型,特点为对称性大腿下1/3肌萎缩,跟腱反射消失,周围神经损害以髓鞘脱失为主伴轴索损害,激素治疗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 临床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玉林 俞彰 秦震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1999年第1期31-33,共3页
3例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均在儿童早期缓慢起病,呈肌无力及轻微感觉异常,肌电图显示肌肉失神经改变、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极度减慢、电镜检查腓肠神经显示髓鞘形成不良或脱失。
关键词 遗传性 运动感觉神经 神经传导速度
原文传递
遗传性感觉神经病 被引量:7
9
作者 冯庭怡 赵永波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1-233,共3页
关键词 感觉神经 遗传性 自主神经 遗传学特点 遗传学上 遗传 异基因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运动神经元病患者感觉神经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10
作者 孟春雪 任晓慧 邢介霞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2期107-109,共3页
目的 分析影响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感觉神经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于医院就诊的98例MN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查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根据感觉神经传导是否异常分为异常组(22例)与正常组(76例)。采用... 目的 分析影响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感觉神经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于医院就诊的98例MN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查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根据感觉神经传导是否异常分为异常组(22例)与正常组(76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MND病患者感觉神经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98例患者中感觉神经条数共检测582条,异常率为3.78%(22/582);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起病部位、肌萎缩侧索硬化家族史是影响MND病患者感觉神经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起病部位为延髓是影响MND患者感觉神经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年龄≥60岁及起病部位为延髓为影响MND患者感觉神经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异常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对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的诊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毅 刘莹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23期3509-3510,共2页
目的了解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HMSN)的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方法对一家三代HMSN的12例患者和1例无症状者进行检查。结果MEP和SEP的异常率分别为84.6%,92.3%。结论绝大多数HMSN患者的MEP和SEP均异常。
关键词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 肥厚性心肌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运动感觉性周围神经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翔 赵永波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04-107,共4页
遗传性运动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又称夏科-马里-图思病(Charcot-Maric-Toothdisease,CMT病)及腓骨肌萎缩症,分别由Charcot、Marie及Tooth于1886年首次报道。该病代表了一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典型患者表现为遗传性慢... 遗传性运动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又称夏科-马里-图思病(Charcot-Maric-Toothdisease,CMT病)及腓骨肌萎缩症,分别由Charcot、Marie及Tooth于1886年首次报道。该病代表了一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典型患者表现为遗传性慢性运动和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发病率约为1/2500。临床特点是上下肢远端肌肉进行性无力和萎缩,伴有轻到中度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和弓形足等。目前根据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将CMT分为CMT1、CMT2、CMT3、CMT4、CMTX等型,各型又再分为若干类型。不同类型有其相应的相关基因和特异的临床表现。目前通过遗传连锁研究已成功鉴定出至少22个基因位点和9个相关基因与该病有关。本文就近年来CMT病的致病基因、发病机制、遗传学特征、病理表现、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希望明确CMT病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关系,从而为诊断及治疗该病提供新的依据,现作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运动感觉性周围神经(CMT) 基因位点 基因型 遗传性压迫易感性神经麻痹(HN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自主性感觉神经病麻醉1例报告
13
作者 刘凌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4期381-381,共1页
1病例资料 患儿,女,5岁,体重15k,因左肘关节肿胀,活动受限10d入院.入院诊断为左肘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患儿为二胎顺产,父母非近亲结婚,出生后常出现不明原因的体温升高,需物理降温方可恢复,智弱,语言能力差,常发生自我伤害,体表受伤及跌... 1病例资料 患儿,女,5岁,体重15k,因左肘关节肿胀,活动受限10d入院.入院诊断为左肘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患儿为二胎顺产,父母非近亲结婚,出生后常出现不明原因的体温升高,需物理降温方可恢复,智弱,语言能力差,常发生自我伤害,体表受伤及跌伤后无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自主性感觉神经 麻醉 无痛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元病家系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师蕊婷 周建文 +4 位作者 邓素雯 蒋嵩山 何姝婧 宋新明 陈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报告1例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元病(d HMN)家系,对家系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探寻致病基因,并探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在临床诊断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家系进行临床及电生理检查,在排除与临床诊断相关已知基因的突变后... 【目的】报告1例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元病(d HMN)家系,对家系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探寻致病基因,并探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在临床诊断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家系进行临床及电生理检查,在排除与临床诊断相关已知基因的突变后,先对该家系的先证者和另一旁支的患者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对采集到血样的22名家系成员,包括10例患者进行突变筛查及突变与疾病共分离分析。【结果】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突变筛查及突变与疾病共分离分析结果显示该家系先证者和患者BSCL2基因3号外显子糖基化位点发生p.Ser90Leu突变,为国内首次报导。【结论】d HMN是一类临床和遗传异质性都很强的遗传病,外显子测序是诊断d HMN的有效方法。在研究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的遗传病时,运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发现致病性突变比常规的PCR加产物测序更为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 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V型 BSCL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神经肌肉病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翠洁 熊晖 《北京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390-392,共3页
神经肌肉病即运动单位病,指运动单位通路上的各个部位发生的病变,包括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常于儿童期起病,多由遗传因素所致。主要表现为肌无力,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包括步态异常、关节挛缩、骨骼畸形、呼... 神经肌肉病即运动单位病,指运动单位通路上的各个部位发生的病变,包括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常于儿童期起病,多由遗传因素所致。主要表现为肌无力,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包括步态异常、关节挛缩、骨骼畸形、呼吸衰竭,根据受累部位还可伴随感觉异常、心脏受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 遗传性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 治疗 神经肌肉接头 运动单位 周围神经 遗传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神经病
16
作者 JoseBerciano 0nofreCombarros +1 位作者 杜娟 张微微 《世界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20-25,共6页
目的:本综述主要阐述近年来Charcot-Marie-Tooth病以及相关疾病的基因、临床电生理、病理以及病生理研究进展。近年来的发现:遗传性神经病始终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近几个月来又发现了Charcot-Marie-Tooth病的3个新基因,提示基因... 目的:本综述主要阐述近年来Charcot-Marie-Tooth病以及相关疾病的基因、临床电生理、病理以及病生理研究进展。近年来的发现:遗传性神经病始终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近几个月来又发现了Charcot-Marie-Tooth病的3个新基因,提示基因研究的飞速发展。这些不断新发现的基因为髓鞘和轴索病变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更多试验依据。由于Charcot-Marie-Tooth病约有26个基因位点,它的分类日趋复杂。对于临床医生,简化的分类迫在眉睫。目前基因型与表型关联的研究仍然很不完全,需要更进一步研究,包括从纯粹的分子研究到详尽的临床资料,电生理和病理研究。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了,Charcot-Marie-Tooth病是遗传性神经病中最普通的类型。尽管Charcot-Marie-Tooth病的分子基因学有很大的进展,仍然有些重要的基本问题尚不明确,例如目前修改过的Charcot-Marie-Tooth病的分类,如何更好地描述表型一基因型的关联,以及更进一步的基因和基因突变的定位,需做深入研究。本文就CMT的分型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神经 CHARCOT-MARIE-TOOTH 脱髓鞘 轴索变性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血色病与运动障碍无关
17
作者 Russo N. Edwards M. +2 位作者 Andrews T. K.P. Bhatia 江山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1期12-13,共2页
Hereditary haemochromatosis (HH) is a common autosomal recessive systemic iron overload disorder in which CNS manifestations, particularly movement disorders, have been reported. We report a 63 year old woman with fam... Hereditary haemochromatosis (HH) is a common autosomal recessive systemic iron overload disorder in which CNS manifestations, particularly movement disorders, have been reported. We report a 63 year old woman with familial HH with a four year history of progressive gait disturbance, chorea, and mild cervical and laryngeal dystonia. Her movement disorder was thought to be related to the haemochromatosis. On further investigation, analysis for the Huntington’ s disease expansion was positive. A review of the seven published cases of movement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HH as well as data concerning brain iron deposition in this condition leads us to debate the causal link between movement disorders and HH. We suggest that ovement disorders are rare in association with HH, and that such patients should be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for another cause for their movement dio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血色 运动障碍 肌张力障碍 舞蹈症 喉肌 颈肌 族性 进行性加重 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弥漫性脑白质病变合并球状轴索临床特点
18
作者 刘洪泱 徐薛芬 +1 位作者 朱品颐 陈道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8-224,共7页
目的探讨遗传性弥漫性脑白质病变合并球状轴索(hereditary diffuse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spher⁃oids,HDLS)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为临床正确诊断HDLS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21年11月基因检测确诊的3例HDLS临床表现、体... 目的探讨遗传性弥漫性脑白质病变合并球状轴索(hereditary diffuse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spher⁃oids,HDLS)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为临床正确诊断HDLS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21年11月基因检测确诊的3例HDLS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神经影像、治疗、预后等资料,结合文献分析HDLS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3例HDLS患者中,男1例,女2例。发病年龄分别为41岁、47岁、46岁。2例患者以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起病,1例以行动迟缓起病。2例病程中出现锥体系受累症状。3例患者头颅MRI均提示双侧侧脑室旁、半卵圆中心脑白质病变。1例DWI序列持续高信号。2例出现脑萎缩,脑室扩大。3例患者均完善脑白质病相关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例患者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CSF1R)基因突变。结论HDLS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对以神经精神症状和运动障碍起病且头颅MRI示双侧脑白质病变的中青年患者,需考虑CSF1R基因突变所致HDLS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 遗传性 认知障碍 精神症状 运动障碍 CSF1R 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病临床、肌电图和病理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叶静 贾建平 +1 位作者 李存江 陈彪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7-339,共3页
目的 探讨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病 (HMSN)的临床、电生理和病理特征。方法 通过家系调查和病例收集 ,分析HMSN的遗传形式、临床特征性症状和体征以及合并症、鉴别诊断 ,部分病例做了电生理和腓肠神经活检的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本组... 目的 探讨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病 (HMSN)的临床、电生理和病理特征。方法 通过家系调查和病例收集 ,分析HMSN的遗传形式、临床特征性症状和体征以及合并症、鉴别诊断 ,部分病例做了电生理和腓肠神经活检的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本组 32例均为HMSNⅠ型患者 ,2 7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5例为散发 ;发病年龄 3~2 7岁 ;94%以缓慢双下肢远端无力和萎缩起病 ,1 0 0 %有双侧对称性大腿下 1 / 3萎缩、足下垂和跟腱反射消失 ,感觉障碍常被忽略 ;特殊改变有双上肢反射活跃 (1 2 / 32 ) ,双侧Hoffmann征阳性 (1 2 / 32 ) ,脑脊液蛋白升高 4例 ,均误诊为慢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合并指趾畸形 5例 ,合并糖尿病 1例、弓形足 1 5例 ,脊柱侧弯 3例 ;电生理显示动作电位电压增高和运动、感觉神经传导减慢。腓肠神经活检光镜和电镜提示髓鞘脱失和雪旺氏细胞增生伴轴索损害 ,与以往观察不同。结论 本组病例均为HMSNⅠ型 ,特点为对称性大腿下 1 / 3肌萎缩 ,跟腱反射消失 ,脑脊液蛋白可升高 ,可合并指趾畸形和糖尿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运动 感觉神经 临床 肌电图 腓骨肌萎缩症
原文传递
DNAJB2基因c.91C>T突变相关的远端遗传性运动神经病和早发型帕金森病一家系
20
作者 苏羽 刘玲春 +3 位作者 杨瑞晗 张明智 刘达 孟强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89,共7页
报道1个携带DNAJB2基因c.91C>T(p.His31Tyr)纯合变异的远端遗传性运动神经病(dHMN)合并早发型帕金森病的家系。先证者病程早期表现为远端肢体无力、萎缩,10余年后出现了帕金森症状,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存在运动及感觉神经轴索受累的... 报道1个携带DNAJB2基因c.91C>T(p.His31Tyr)纯合变异的远端遗传性运动神经病(dHMN)合并早发型帕金森病的家系。先证者病程早期表现为远端肢体无力、萎缩,10余年后出现了帕金森症状,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存在运动及感觉神经轴索受累的表现。该突变位点尚未被报道,排除其他可引起早发型帕金森病的突变,考虑为dHMN的新发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 夏科-马里-图斯 肌萎缩 脊髓性 帕金森 DNAJB2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