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编码荧光激酶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和应用
1
作者 张超 姜斌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4期170-172,共3页
遗传编码荧光激酶生物传感器(genetically-encoded fluorescent kinase biosensors),又被称作为激酶活性报告探针(kinase activity reporters,KARs)。它是由串联的嵌合蛋白组成的FRET生物传感器,属于分子内的FRET荧光探针,它主要对活细... 遗传编码荧光激酶生物传感器(genetically-encoded fluorescent kinase biosensors),又被称作为激酶活性报告探针(kinase activity reporters,KARs)。它是由串联的嵌合蛋白组成的FRET生物传感器,属于分子内的FRET荧光探针,它主要对活细胞内的特定蛋白激酶进行实时监测,在探索酪氨酸激酶和丝/苏氨酸激酶活性研究中的应用广泛。本文收集当前已报道的遗传编码荧光激酶生物传感器并对其发展和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编码荧光激酶生物传感器 酪氨酸激酶 丝/苏氨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刘涛/地大娄筱叮团队联合开发可遗传编码新型荧光分子工具,助力人造荧光蛋白与生物传感器高效构
2
作者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25年第1期86-88,共3页
2024年11月28日,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刘涛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娄筱叮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hemistry上发表了题为“Designing Artificial Fluorescent Proteins and Biosensors by ... 2024年11月28日,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刘涛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娄筱叮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hemistry上发表了题为“Designing Artificial Fluorescent Proteins and Biosensors by Genetically Encoding Molecular Rotor-based Amino Acids”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重点实验室 生物传感器 团队联合 北京大学药学院 遗传编码 荧光分子 荧光蛋白
原文传递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鉴定
3
作者 崔钢华 饶烽 +4 位作者 王琰 曹薇薇 刘伟 王维山 史晨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24-1129,I0012,共7页
目的:构建含有增强型青色荧光蛋白-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作用底物(substrate)-黄色荧光蛋白变体(YPet)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ECFP-uPA substrate-linker-YPet),即uPA的生物传感器。方法:以Src-biosensor为模板,Primer Premier ... 目的:构建含有增强型青色荧光蛋白-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作用底物(substrate)-黄色荧光蛋白变体(YPet)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ECFP-uPA substrate-linker-YPet),即uPA的生物传感器。方法:以Src-biosensor为模板,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YPet引物,设计时5′端引入uPA底物序列及Linker,两端连接酶切位点及保护碱基。以pMDTM-18T为中间载体,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构建含有ECFP-uPA substrate-linker-YPet的真核表达载体。然后转染293T细胞,24h后观察转染效率和融合蛋白表达情况,在荧光显微镜下,应用MetaFlour FRET 4.6软件观察并测量uPA生物传感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结果:经过PCR和双酶切鉴定,克隆片段和酶切片段均与uPA substrate分子大小相符。细胞转染后转染效率达40%。免疫荧光检测,uPA生物传感器在293T细胞膜表达,用重组人uPA(rhuPA)刺激转染细胞可以检测到FRET现象。结论:成功构建uPA生物传感器,该生物传感器能够作为活细胞分子探针用于研究uPA的时空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生物传感器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骨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遗传工程化植物组织构成的生物传感器
4
作者 朱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2-12,共1页
夏威夷大学的研究者A.-J.Wang和G.A.Rechnitz的研究表明,用遗传转化产生的植物代谢途径可使植物组织用作生物传感器。 他们用赋予β-葡糖苷酸酶(GUS)活性的细菌基因转化马铃薯植株。然后将玻璃珠与地上转基因或非转基因马铃薯茎和叶柄... 夏威夷大学的研究者A.-J.Wang和G.A.Rechnitz的研究表明,用遗传转化产生的植物代谢途径可使植物组织用作生物传感器。 他们用赋予β-葡糖苷酸酶(GUS)活性的细菌基因转化马铃薯植株。然后将玻璃珠与地上转基因或非转基因马铃薯茎和叶柄组织的混合物封装于玻璃柱中,构成了原型组织反应器。当微克分子量的葡糖苷酸穿过反应器时,由存在于含GUS基因表达转基因组织的反应器中而不存在于对照反应器中的下游荧光检测器检测GUS活性。转墓因生物传感器的操作寿命在室温下为2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植物组织 工程化 转基因马铃薯 反应器 β-葡糖苷酸酶 遗传转化 荧光检测器 GUS基因 马铃薯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神经元活性和细胞机能的遗传编码光学传感器
5
作者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02年第9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神经元活性 细胞机能 遗传编码 光学传感器 美国 荧光蛋白质 响应 细胞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遗传学
6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12期9-9,共1页
9943343 转移基因小鼠和击昏小鼠[日,英摘]/中鹤阳子∥小儿外科.1997,29(8).-1111~1116 冀医情9943344 FISH(荧光原位杂交法)的原理及其应用[日,英摘]/稻泽让治∥小儿外科.-1997,29(8).-1068~1073 冀医情9943345 原位杂交法的原理及... 9943343 转移基因小鼠和击昏小鼠[日,英摘]/中鹤阳子∥小儿外科.1997,29(8).-1111~1116 冀医情9943344 FISH(荧光原位杂交法)的原理及其应用[日,英摘]/稻泽让治∥小儿外科.-1997,29(8).-1068~1073 冀医情9943345 原位杂交法的原理及其应用[日,英摘]/原正幸∥小儿外科.-1997,29(8).-1062~10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科 荧光原位杂交 原位杂交法 转移基因 小鼠 医学遗传 原理 应用 生物传感器 快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荧光生物感受器研究p38MAPK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曹薇薇 刘伟 +4 位作者 高原 王维山 史晨辉 陈昭 何建伟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90,共5页
[目的]观察生理状态下人骨肉瘤细胞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p38MAPKs)被磷酸化的过程。[方法]先进行ECFP-p38MAPK-Citrine(p38MAPK biosensor)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然后转染MG-63... [目的]观察生理状态下人骨肉瘤细胞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p38MAPKs)被磷酸化的过程。[方法]先进行ECFP-p38MAPK-Citrine(p38MAPK biosensor)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然后转染MG-63细胞24h后观察转染效率和融合蛋白表达情况。在荧光显微镜下,应用Meta Flour FRET 4.6软件测量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MG-63细胞前后p38MAPK biosensor的荧光能量共振转移的变化情况。[结果]p38MAPK biosensor转染效率达30%~40%,均匀分布在胞质和胞核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MG-63细胞后,胞质和胞核内荧光能量共振转移比值(Citrine/CFP)迅速增高,历时约30min达到最大值。特异性p38MAPK抑制剂SB-203580与细胞共孵育后,FRET比值逐渐减小。[结论]应用荧光能量共振转移技术使我们在活细胞生理状态下,实时动态监测p38MAPK被磷酸化的时空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能量共振转移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转移生长因子Β 生物传感器
原文传递
用纳米晶体探测DNA
8
《纳米科技》 2005年第6期68-68,共1页
发出荧光的纳米晶体被称为量子点。研究人员在11月份出版的《自然一材料学》上报告说,这种荧光纳米晶体可成为唾手可得的DNA的传感器。对分子生物学家来说,不经过冗长乏味的分离和增生过程而在溶液中直接探测DNA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新... 发出荧光的纳米晶体被称为量子点。研究人员在11月份出版的《自然一材料学》上报告说,这种荧光纳米晶体可成为唾手可得的DNA的传感器。对分子生物学家来说,不经过冗长乏味的分离和增生过程而在溶液中直接探测DNA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新研究对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来说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体 直接探测 DNA 遗传性疾病 研究人员 生物学家 量子点 材料学 传感器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group of Professor Jing Wang revealed dynamic regulation of the mitochondrial GTP-to-GDP ratio with a genetically encoded fluorescent biosensor
9
作者 王晶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22年第7期558-560,共3页
近日,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晶团队在学术期刊《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了题为“Monitoring the Dynamic Regulation of the Mitochondrial GTP-to-GDP Ratio with a Genetically Enco... 近日,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晶团队在学术期刊《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了题为“Monitoring the Dynamic Regulation of the Mitochondrial GTP-to-GDP Ratio with a Genetically Encoded Fluorescent Biosensor”(开发遗传编码的生物荧光探针监测线粒体中GTP与GDP比值的动态变化)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编码 动态调控 王晶 荧光生物传感器 学术期刊 GT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