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新疆乳用型褐牛遗传缺陷基因和致死单倍型检测应用效果研究
1
作者 蒋晓新 高翔 +3 位作者 刘棚菲 鞠志花 刘江卫 许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7期98-100,104,共4页
为了提升新疆乳用型褐牛选育水平,应用93种牛遗传缺陷基因和致死单倍型的引物组合及试剂盒,随机抽样296头乳用型新疆褐牛遗传缺陷基因(如脊髓性肌萎缩、髓鞘发育不良、蜘蛛腿综合征等)的因果突变位点(SNP、短片段的插入或缺失)及致死单... 为了提升新疆乳用型褐牛选育水平,应用93种牛遗传缺陷基因和致死单倍型的引物组合及试剂盒,随机抽样296头乳用型新疆褐牛遗传缺陷基因(如脊髓性肌萎缩、髓鞘发育不良、蜘蛛腿综合征等)的因果突变位点(SNP、短片段的插入或缺失)及致死单倍型(BH2、BH6、BH14、OH2、OH4等)进行检测,筛选出具有单基因遗传缺陷基因的携带者及致死单倍型携带者的牛,提示BH2、BH6、BH14和脊髓髓鞘发育异常在新疆褐牛母牛群体中存在一定的比例,对携带遗传缺陷基因和致死单倍型牛只繁殖性能和疾病发病统计分析,其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对携带牛只采用选种、选配手段繁殖产生正常F1代(未检测出缺陷基因和致死单倍型检),分析其繁殖指标,结果表明繁殖性能有明显提升。有必要定期对携带者母牛进行筛查并合理选种选配,为新疆褐牛乳用性能选育、群体遗传改良和地方品种遗传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褐牛 遗传缺陷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荷斯坦种公牛遗传缺陷分子检测
2
作者 彭朋 王思伟 +3 位作者 张毅 阎志刚 赵增元 王昆 《中国奶牛》 2024年第6期13-16,共4页
遗传缺陷病对奶牛的生产和繁殖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如果不及时检测和筛选,可能会导致胚胎死亡和犊牛畸形,进而影响牛场的经济效益。为了保障荷斯坦牛的良种选择和群体遗传改良,加强对遗传缺陷病的检测是非常关键的。本研究利用微流控SNP... 遗传缺陷病对奶牛的生产和繁殖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如果不及时检测和筛选,可能会导致胚胎死亡和犊牛畸形,进而影响牛场的经济效益。为了保障荷斯坦牛的良种选择和群体遗传改良,加强对遗传缺陷病的检测是非常关键的。本研究利用微流控SNP芯片技术,对河北省种公牛站的38头荷斯坦种公牛冻精进行了9种遗传缺陷基因筛查,并对其分布情况进行探析。结果显示,CVM、HH1、HH3、BS、HH5、HH6遗传缺陷的携带率分别为2.60%、2.60%、10.50%、2.60%、7.90%和5.30%,未发现HH4、BLAD和HCD的携带者。结果表明,河北地区种公牛群体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遗传缺陷携带者,为避免遗传缺陷给奶牛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建议牛场在使用冻精时,应采取科学的选种选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荷斯坦种公牛 遗传缺陷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细胞外基质基因调控与遗传缺陷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金渝瑜(综述 )罗飞宏(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0,共7页
生长板软骨的生长发育是一个精密的生物学过程,受到细胞外基质、细胞内信号、旁分泌信号、内分泌信号等综合调控。细胞外基质在软骨细胞的结构支持中起着关键作用,作为传递生长因子与软骨发育相关信号分子的介质,调节软骨细胞的生长发... 生长板软骨的生长发育是一个精密的生物学过程,受到细胞外基质、细胞内信号、旁分泌信号、内分泌信号等综合调控。细胞外基质在软骨细胞的结构支持中起着关键作用,作为传递生长因子与软骨发育相关信号分子的介质,调节软骨细胞的生长发育。文章对软骨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功能,编码软骨细胞外基质基因的致病性变异影响骨骼发育的机制,以及致病性变异与表型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软骨细胞外基质变异造成的遗传缺陷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生长板 细胞外基质 骨骼发育不良 遗传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斯坦牛遗传缺陷单倍型检测准确性研究
4
作者 苏鑫 代冬梅 +6 位作者 李凯扬 赵孝凤 冶倩楠 颜赛娜 司敬方 肖炜 张毅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9-74,共6页
为研究荷斯坦牛隐性遗传缺陷的SNP单倍型检测方法准确性,并探索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单倍型检测结果的策略,本研究共选取500头中国荷斯坦母牛进行基因组芯片检测和单倍型分析,并利用分子直接检测方法进行验证。通过单倍型检测发现86头牛疑... 为研究荷斯坦牛隐性遗传缺陷的SNP单倍型检测方法准确性,并探索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单倍型检测结果的策略,本研究共选取500头中国荷斯坦母牛进行基因组芯片检测和单倍型分析,并利用分子直接检测方法进行验证。通过单倍型检测发现86头牛疑似携带8种不同的遗传缺陷,进而以ARMS-PCR(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 PCR)分子检测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对这些单倍型携带者以及随机选取的64头非单倍型携带者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HH1和HH4位点的单倍型检测与ARMS-PCR结果完全吻合,而对于HH2、HH3、HH5、HH6、HCD和CVM缺陷,单倍型检测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其中HH2和HCD的阳性预测值仅有62.5%和60.0%。研究结果证明单倍型检测对于奶牛遗传缺陷的鉴定尚存在技术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应将单倍型检测与直接分子检测结合,建立高效、准确且低成本的奶牛遗传缺陷筛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P单倍型 荷斯坦牛 ARMS-PCR 隐性遗传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斯坦牛常见单倍型遗传缺陷基因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赵和平 朱梓枫 +3 位作者 武俊明 吕昕哲 陈涛 刘光磊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2期70-73,共4页
基因组选择技术已在荷斯坦牛的遗传改良中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近交的问题导致遗传缺陷的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基因组SNP数据的积累,促进了多种单倍型遗传缺陷的识别,包括HH1至HH7和最近美国荷斯坦协会认证的MW。由于种公牛选择的限制... 基因组选择技术已在荷斯坦牛的遗传改良中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近交的问题导致遗传缺陷的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基因组SNP数据的积累,促进了多种单倍型遗传缺陷的识别,包括HH1至HH7和最近美国荷斯坦协会认证的MW。由于种公牛选择的限制和人工授精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奶牛基因库日趋狭窄,近交速度加快,增加了缺陷基因纯合的概率,提升了胚胎早期死亡和犊牛出生缺陷风险。科学的选种选配措施以及利用基因组信息逐步淘汰遗传缺陷基因携带者显得尤为重要。该文旨在综述荷斯坦牛遗传缺陷基因的类别、发病机理、检测方法及其对生产的影响和经济损失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缺陷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管理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选择 荷斯坦牛 单倍型遗传缺陷 胚胎早期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大自主研发基因检测技术实现奶牛遗传缺陷基因检测全覆盖
6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第12期3-3,共1页
近期,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团队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了多类型遗传位点联合检测的难题,研发出一次性检测奶牛13种遗传缺陷基因的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式反应(ARMSPCR)技术,实现了奶牛常见遗传缺陷基因全覆盖,并开发了检测试剂盒,填补了国... 近期,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团队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了多类型遗传位点联合检测的难题,研发出一次性检测奶牛13种遗传缺陷基因的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式反应(ARMSPCR)技术,实现了奶牛常见遗传缺陷基因全覆盖,并开发了检测试剂盒,填补了国内空白。奶牛作为主要的乳品来源,经长期选育,其产奶性能不断提升。然而在育种过程中,由于种公牛选择集中于少数优秀家系,导致后代近交程度快速增加,隐性有害基因风险凸显。在过去的20多年里,国内外的科学家们在奶牛中先后发现了10余种遗传缺陷基因。这些缺陷基因呈现隐性遗传模式,携带者本身表现正常,但如果携带缺陷基因的公牛和母牛交配,有1/4的后代为隐性基因纯合子,出现胚胎早期死亡、母牛流产、初生犊牛畸形或发育障碍等,对养殖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大学 基因检测技术 中国农大 育种过程 隐性基因 产奶性能 发育障碍 遗传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大自主研发基因检测技术实现奶牛遗传缺陷基因检测全覆盖
7
《北方牧业》 2024年第24期3-3,共1页
近日,记者从中国农业大学获悉,该校研究团队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了多类型遗传位点联合检测的难题,研发出一次性检测奶牛13种遗传缺陷基因的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式反应(ARMS-PCR)技术,实现了奶牛常见遗传缺陷基因全覆盖,并开发了检... 近日,记者从中国农业大学获悉,该校研究团队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了多类型遗传位点联合检测的难题,研发出一次性检测奶牛13种遗传缺陷基因的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式反应(ARMS-PCR)技术,实现了奶牛常见遗传缺陷基因全覆盖,并开发了检测试剂盒,填补了国内空白。奶牛作为主要的乳品来源,经长期选育,其产奶性能不断提升。然而在育种过程中,由于种公牛选择集中于少数优秀家系,导致后代近交程度快速增加,隐性有害基因风险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大学 基因检测技术 中国农大 育种过程 产奶性能 遗传缺陷 聚合酶链式反应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荷斯坦公牛CN和DUMPS遗传缺陷检测及系谱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谢岩 范学华 +7 位作者 吴晓平 张毅 刘林 公维嘉 陈绍祜 孙东晓 张胜利 张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6-381,共6页
旨在研究中国荷斯坦牛中瓜氨酸血症(Citrullinemia,CN)和尿苷酸核酶缺乏症(Deficiency of uridinemonophosphate synthase,DUMPS)2种遗传缺陷的携带者比率及系谱来源,并构建更简便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PCR-RFLP方法对参加我国联合青... 旨在研究中国荷斯坦牛中瓜氨酸血症(Citrullinemia,CN)和尿苷酸核酶缺乏症(Deficiency of uridinemonophosphate synthase,DUMPS)2种遗传缺陷的携带者比率及系谱来源,并构建更简便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PCR-RFLP方法对参加我国联合青年公牛后裔测定和良种补贴项目的591头荷斯坦公牛进行了大规模CN和DUMPS的遗传缺陷检测,并构建了奶牛CN隐性有害基因的AS-PCR检测技术。结果,共发现2头CN和1头DUMPS隐性有害基因携带者公牛,携带者比例分别为0.34%和0.17%。经过系谱追溯,2头CN携带者公牛均为澳大利亚公牛Linmack Kriss King-CN后代,DUMPS携带者公牛为美国公牛Skokie sensation Ned后代。基于此,我国有必要尽快建立荷斯坦牛隐性遗传缺陷监控体系并进行系谱标注,通过青年公牛预选和选种选配,避免携带者公牛进入后裔测定和良种补贴项目,以逐步降低我国奶牛群体中隐性有害等位基因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牛 CN DUMPS 遗传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荷斯坦牛繁殖力及犊牛健康的遗传缺陷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毅 孙东晓 +1 位作者 肖炜 张胜利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共8页
荷斯坦牛经高强度选育,其产奶性能不断提升,但近交导致遗传缺陷问题凸显。近年来,基因组SNP芯片广泛应用于奶牛基因组选择育种,随着大规模的基因组标记数据积累,新的遗传缺陷基因定位策略被提出,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荷斯坦牛中鉴定... 荷斯坦牛经高强度选育,其产奶性能不断提升,但近交导致遗传缺陷问题凸显。近年来,基因组SNP芯片广泛应用于奶牛基因组选择育种,随着大规模的基因组标记数据积累,新的遗传缺陷基因定位策略被提出,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荷斯坦牛中鉴定出多种遗传缺陷单倍型和基因,均导致胚胎早期死亡或犊牛出生缺陷。本文概述了荷斯坦牛遗传缺陷的种类、基因定位、分子检测和经济影响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缺陷基因研究及育种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致死突变 隐性遗传缺陷 荷斯坦牛 近交 纯合子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荷斯坦母牛群体HH1遗传缺陷基因抽样调研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吕小青 劳兰兰 +3 位作者 赵凤 李艳华 麻柱 刘林 《中国奶牛》 2019年第1期12-14,共3页
HH1(holstein haplotype1)是近年来在荷斯坦牛群中发现的一种遗传缺陷,其致病机理是牛5号染色体APAF1(apoptotic peptidase activating factor 1)基因上的C/T突变,导致编码谷氨酰胺的密码子突变为终止密码子,纯合时个体致死,大多数表现... HH1(holstein haplotype1)是近年来在荷斯坦牛群中发现的一种遗传缺陷,其致病机理是牛5号染色体APAF1(apoptotic peptidase activating factor 1)基因上的C/T突变,导致编码谷氨酰胺的密码子突变为终止密码子,纯合时个体致死,大多数表现为妊娠早期流产。本研究运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方法,共随机检测了北京地区158头荷斯坦母牛,发现HH1携带者20头,携带率为12.66%,提示HH1在我国荷斯坦母牛群体中存在一定的比例,牛场有必要定期对HH1携带者进行筛查并合理选种选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母牛 遗传缺陷 HH1 APAF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荷斯坦公牛脊椎畸形综合征和尿苷酸合酶缺乏症遗传缺陷检测 被引量:9
11
作者 梁若冰 谢岩 +3 位作者 范学华 张毅 孙东晓 张胜利 《中国奶牛》 2014年第7期22-26,共5页
本研究旨在研究中国荷斯坦公牛脊椎畸形综合征(Complex vertebral malformation,CVM)和尿苷酸合酶缺乏症(Deficiency of uridine monophosphate synthage,DUMPS)两种遗传缺陷的携带者及系谱来源。通过PIRA-PCR和PCR-RFLP方法对参加全国... 本研究旨在研究中国荷斯坦公牛脊椎畸形综合征(Complex vertebral malformation,CVM)和尿苷酸合酶缺乏症(Deficiency of uridine monophosphate synthage,DUMPS)两种遗传缺陷的携带者及系谱来源。通过PIRA-PCR和PCR-RFLP方法对参加全国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和国家良种补贴项目的、来自全国27个公牛站的691头荷斯坦公牛分别进行了CVM和DUMPS的遗传缺陷检测,共发现34头CVM和1头DUMPS隐性有害基因携带者公牛,携带者比例分别为4.92%和0.14%,隐性有害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46%和0.07%。经过系谱分析发现,其中28头CVM携带者均为美国公牛Carlin-M Ivanhoe Bell的后代,另外6头因系谱不完整而无法查询1头DUMPS携带者为美国公牛Skokie Sensation Ned后代因此,我国有必要尽快建立荷斯坦牛隐性遗传缺陷监控体系并进行系谱标注,通过青年公牛预选和选种选配,避免携带者公牛进入后裔测定和良种补贴项目,以逐步降低我国奶牛群体中隐性有害等位基因频率,为提高奶牛群体质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M DUMPS 遗传缺陷 中国荷斯坦公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昌平地区荷斯坦母牛脊椎畸形综合征(CVM)遗传缺陷检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若冰 许令娜 +3 位作者 孙东晓 张毅 张胜利 王天坤 《中国奶牛》 2018年第2期25-28,共4页
牛脊椎畸形综合征(Complex vertebral malformation,CVM)是荷斯坦牛群中发现的一种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缺陷,该病的发生会导致母牛早期流产和非计划性淘汰,给奶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PIRA-PCR方法对北京昌平... 牛脊椎畸形综合征(Complex vertebral malformation,CVM)是荷斯坦牛群中发现的一种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缺陷,该病的发生会导致母牛早期流产和非计划性淘汰,给奶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PIRA-PCR方法对北京昌平地区1 465头中国荷斯坦母牛进行了CVM有害等位基因检测,共发现CVM携带者34头,对CVM有害基因在该地区的分布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并针对携带者个体制定了合理的选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母牛 CVM 遗传缺陷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荷斯坦种公牛BLAD遗传缺陷的分子检测及系谱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范学华 张毅 +5 位作者 孙东晓 石万海 陈绍祜 公维嘉 张胜利 张沅 《中国奶牛》 2011年第8期1-4,共4页
本试验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RFLP-PCR)方法,检测我国荷斯坦种公牛白细胞粘附缺陷(bovine leukocyte adhesion deficiency,BLAD)基因的携带频率。共检测了来自全国14个公牛站的587头种公牛,发现BLAD携带者8头,携带率... 本试验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RFLP-PCR)方法,检测我国荷斯坦种公牛白细胞粘附缺陷(bovine leukocyte adhesion deficiency,BLAD)基因的携带频率。共检测了来自全国14个公牛站的587头种公牛,发现BLAD携带者8头,携带率为1.36%。对现有公牛系谱信息分析显示,携带者公牛来自美国、加拿大和中国,其中6头携带者公牛可以追溯到共同祖先Osborndale Ivanhoe。此外,本研究还对我国荷斯坦牛遗传缺陷的控制和携带者公牛的利用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缺陷 牛白细胞粘附缺陷(BLAD) 分子检测 系谱追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隐性遗传缺陷脊椎畸形综合征的SSCP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通广 李艳华 +1 位作者 郑维韬 张胜利 《中国奶牛》 2009年第5期25-28,共4页
丹麦科学家1999年首先发现了荷斯坦牛中存在的、造成大量流产和畸形犊牛的脊椎畸形综合征(CVM)遗传缺陷。全世界奶牛业已经验证并认同丹麦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对付这种有史以来因遗传原因给荷斯坦牛造成巨大损失的疾... 丹麦科学家1999年首先发现了荷斯坦牛中存在的、造成大量流产和畸形犊牛的脊椎畸形综合征(CVM)遗传缺陷。全世界奶牛业已经验证并认同丹麦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对付这种有史以来因遗传原因给荷斯坦牛造成巨大损失的疾病。我国奶牛群中也同样存在着隐性遗传缺陷CVM问题,可能已经给奶牛场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介绍了奶牛CVM的概况和CVM隐性遗传缺陷基因的分子检测方法,分析了其遗传机理和传递规律,以及国外对CVM的发现、检测和处理办法,介绍了控制CVM的关键点。北京奶牛中心在国内率先对本单位的150头荷斯坦种公牛和140头荷斯坦母牛进行DNA测定,对种公牛和母牛的DNA样品进行了SSCP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150头种公牛中,有16头是CVM携带者,携带率为10.7%;140头母牛中,17头是携带者,携带率为12%。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对种公牛进行选择,向养牛户提供CVM非携带者的公牛精液,避免CVM隐性遗传缺陷基因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提高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畸形综合征(CVM) 隐性遗传缺陷 DNA测定 携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密云地区荷斯坦母牛脊椎畸形综合征(CVM)遗传缺陷检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梁若冰 赵晓琳 +3 位作者 孙东晓 张毅 张胜利 温富勇 《中国奶牛》 2015年第19期15-18,共4页
牛脊椎畸形综合征(Complex vertebral malformation,CVM)是由牛3号染色体上SLC35A3基因第4外显子上的单碱基突变引起的隐性遗传疾病,其隐性纯合子可以造成妊娠母牛早期流产、死胎或出生犊牛畸形,而携带者表型正常。本研究利用PIRA-PCR... 牛脊椎畸形综合征(Complex vertebral malformation,CVM)是由牛3号染色体上SLC35A3基因第4外显子上的单碱基突变引起的隐性遗传疾病,其隐性纯合子可以造成妊娠母牛早期流产、死胎或出生犊牛畸形,而携带者表型正常。本研究利用PIRA-PCR方法对北京密云地区500头荷斯坦母牛样本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的样本中,无CVM携带者。通过对调查地区荷斯坦母牛CVM携带情况的筛查,对该遗传缺陷在北京密云地区荷斯坦母牛群中的分布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并为CVM遗传缺陷的监控和合理选种选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母牛 CVM 遗传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抗坏血酸(维生素C)遗传缺陷学说暨人类第一病因学说(上)——五个关于维生素C的重大发现及其对人类健康的深远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科生 黄山鹰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5-58,共4页
通过对维生素C发现历程的分析,提出并阐述了人类抗坏血酸遗传缺陷学说。由于人类普遍存在这一遗传缺陷,因此进而提出,抗坏血酸遗传缺陷是人类全部遗传缺陷中第一位的遗传缺陷,也是人类全部病因中第一位的病因。
关键词 维生素C 遗传缺陷 低抗坏血酸症 肠道耐受量 脂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哮喘α_1-抗糜蛋白酶遗传缺陷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尹晓娟 李为明 魏红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 评估儿童哮喘α1 抗糜蛋白酶 (α1 ACT)杂合缺失频率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应用火箭免疫电泳技术对 90例哮喘儿童、195例健康儿童及 198例健康成人血浆α1 ACT含量进行检测 ;经家系调查确定 3组α1 ACT杂合缺失频率 ;分析了哮喘... 目的 评估儿童哮喘α1 抗糜蛋白酶 (α1 ACT)杂合缺失频率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应用火箭免疫电泳技术对 90例哮喘儿童、195例健康儿童及 198例健康成人血浆α1 ACT含量进行检测 ;经家系调查确定 3组α1 ACT杂合缺失频率 ;分析了哮喘组α1 ACT杂合缺失和非杂合缺失患儿的有关临床资料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技术对 5例α1 ACT杂合缺失个体的α1 ACT基因外显子Ⅱ和Ⅲ进行了检测。结果 哮喘组、儿童对照组以及成人对照组α1 ACT杂合缺失频率依次为 4 .4 % ,0 ,0 .5 % ,哮喘组较儿童及成人对照组明显增高(P <0 .0 5 ) ;α1 ACT杂合缺失哮喘患儿初发年龄早、住院次数多、放射性过敏原吸附试验阳性率显著增高 (P <0 .0 1或 0 .0 5 )。基因分析未找到Bonn 1和Bochum 1变异体。结论 α1 ACT杂合缺失与儿童哮喘发病及其严重性存在一定的联系 ;Bonn 1和Boch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缺陷 哮喘 Α1-抗糜蛋白酶 儿童 杂合缺失频率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抗坏血酸(维生素C)遗传缺陷学说暨人类第一病因学说(下)——五个关于维生素C的重大发现及其对人类健康的深远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科生 黄山鹰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1-64,共4页
关键词 维生素C缺乏 人类健康 病因学说 遗传缺陷 抗坏血酸 冠心病 科学发现 20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斯坦牛遗传缺陷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凯 刘光磊 +3 位作者 张长斌 顾垚 张琨 赵晓铎 《中国奶牛》 2014年第5期17-20,共4页
本文综述了荷斯坦牛白细胞黏附缺陷症、牛尿苷合酶缺乏症、瓜氨酸败血症、脊椎畸形综合征和凝血因子XI缺乏症等数十种常见遗传缺陷病的症状、危害及遗传基础,并对几种已成熟的遗传缺陷病分子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荷斯坦牛 遗传缺陷 遗传基础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荷斯坦公牛CVM、DUMPS和CN遗传缺陷检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若冰 谢岩 +5 位作者 范学华 张毅 孙东晓 张胜利 马毅 吴周良 《中国奶牛》 2014年第1期11-15,共5页
本文旨在研究天津地区中国荷斯坦公牛脊椎畸形综合征(Complex?vertebral?malformation,CVM)、尿苷酸合酶缺乏症(Deficiency?of?uridine?monophosphate?synthase,DUMPS)和瓜氨酸血症(Citrullinemia,CN)3种遗传缺陷的携带者比率及系谱来... 本文旨在研究天津地区中国荷斯坦公牛脊椎畸形综合征(Complex?vertebral?malformation,CVM)、尿苷酸合酶缺乏症(Deficiency?of?uridine?monophosphate?synthase,DUMPS)和瓜氨酸血症(Citrullinemia,CN)3种遗传缺陷的携带者比率及系谱来源。通过PIRA-PCR和PCR-RFLP方法分别对天津奶牛发展中心参加全国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和国家良种补贴项目的110头荷斯坦公牛进行了CVM、DUMPS和CN三种遗传缺陷检测。共发现6头CVM隐性有害基因携带公牛,携带者比例为5.45%,隐性有害等位基因频率为2.72%。经过系谱分析,其中4头CVM携带者均为美国公牛Carlin-M?Ivanhoe?Bell的后代,另外2头因系谱不完整而无法查询。未检测到DUMPS和CN隐性有害基因携带者。基于此,我国有必要尽快建立荷斯坦牛隐性遗传缺陷监控体系并进行系谱标注,避免携带公牛进入后裔测定和良种补贴项目,以逐步降低我国奶牛群体中遗传缺陷隐性等位基因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荷斯坦公牛 CVM DUMPS CN 遗传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