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源区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韩波 高艳妮 +4 位作者 郭杨 张林波 王德旺 徐良骥 杨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74,共8页
为了发展适用于三江源区高寒草地(包括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模拟的遥感反演模型,基于2006—2014年逐年7—8月三江源区高寒草地70个采样点地上生物量数据与同期MODIS-NDVI和MODIS-EVI数据,通过回归分... 为了发展适用于三江源区高寒草地(包括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模拟的遥感反演模型,基于2006—2014年逐年7—8月三江源区高寒草地70个采样点地上生物量数据与同期MODIS-NDVI和MODIS-EVI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建立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并利用长时间序列MODIS数据对2005—2014年三江源区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的时空格局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EVI建立的乘幂模型对三江源区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的拟合效果最好,其判定系数(R2)最大,达到0.654;均方根误差(RMSEP)最小,仅为27.86 g/m^2.根据三江源区70个采样点的地上生物量数据最终确立的估算模型为y=348.769x0.783(R2=0.655,P<0.001).估算模型模拟结果显示,2005—2014年三江源区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空间特征基本一致,总体表现为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这与该区域的降水量、气温、海拔和植被类型等因素有关;2005—2014年三江源区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平均值为169.25 t/a,最高值为2010年的178.36 t/a,最低值为2008年的162.80t/a,年际变化趋势表现为2005—2008年逐年下降、2008—2014年则在波动中逐年有所上升.研究显示,三江源区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及其确定的模型参数可对该区域草地地上生物量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高寒草地 地上生物量 遥感反演模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平衡的蒸散发遥感反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庞治国 付俊娥 +1 位作者 李纪人 肖乾广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4-369,共6页
提出了基于能量平衡方法遥感反演蒸散发的计算模型。采用经验、半经验公式反演计算了模型中各参数。利用提出的净辐射折算系数、波文比,结合Sequin和Itier理论推导了日蒸散发量计算的经验模型,并考虑了温度对瞬时蒸散发量的的影响,提高... 提出了基于能量平衡方法遥感反演蒸散发的计算模型。采用经验、半经验公式反演计算了模型中各参数。利用提出的净辐射折算系数、波文比,结合Sequin和Itier理论推导了日蒸散发量计算的经验模型,并考虑了温度对瞬时蒸散发量的的影响,提高了全天蒸散发量计算的精度。对于不同地区只要调整净辐射折算系数便可解决由蒸散发瞬时值求算全天值的困难。通过对黑龙江省进行数值试验,证明该模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且可为旱情监测系统运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平衡 蒸散发 遥感反演模型 黑龙江 地表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指数的植被含水率遥感反演模型研究——以岷江上游毛尔盖地区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潘佩芬 杨武年 +1 位作者 简季 戴晓爱 《遥感信息》 CSCD 2013年第3期69-73,共5页
利用研究区植被样本实测含水率和实测光谱数据,基于植被光谱指数法,建立植被含水率与植被光谱指数之间的数学模型,同时利用该模型对研究区的遥感数据进行分析,反演植被含水率。结果证明:简单比值光谱指数与植被含水率有较好的相关性,线... 利用研究区植被样本实测含水率和实测光谱数据,基于植被光谱指数法,建立植被含水率与植被光谱指数之间的数学模型,同时利用该模型对研究区的遥感数据进行分析,反演植被含水率。结果证明:简单比值光谱指数与植被含水率有较好的相关性,线性模型更适合该研究区的植被含水率反演。1999年和2007年两年的植被含水率反演结果显示:9年间植被含水率提高,含水率高的面积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指数 植被含水率 遥感反演模型 毛尔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策略的极地遥感反演模型集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亚文 杨晓梅 +2 位作者 高锡章 朱建钢 刘健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5,共7页
极地遥感反演模型是极地研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遥感反演模型对极地研究具有重要性,分析遥感反演模型的特点,以持续性、业务化、统一调用为目标,提出极地遥感反演模型集成应用架构。基于该集成方案,提出基于多策略的模型改造方法,... 极地遥感反演模型是极地研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遥感反演模型对极地研究具有重要性,分析遥感反演模型的特点,以持续性、业务化、统一调用为目标,提出极地遥感反演模型集成应用架构。基于该集成方案,提出基于多策略的模型改造方法,并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模型的集成模式。基于可执行程序的模型改造方法对模型进行改造,采用应用端的模型集成模式构建极地遥感反演模型集成原型系统,通过海冰密集度反演模型验证本研究提出的模型集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 遥感反演模型 集成 海冰密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海域海水浊度和悬浮物粒径分布及遥感反演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祥舰 刘洪霞 +3 位作者 张德强 袁圣铭 蔺超 庞重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68,共15页
为拓展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在海上应用的广度和精度,利用2021年1月、3—7月共6个航次的胶州湾海域现场观测数据,采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开展了海水浊度和悬浮物粒径时空分布特征及基于多光谱数据的遥感反演研究。浊度和悬浮物粒径的分... 为拓展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在海上应用的广度和精度,利用2021年1月、3—7月共6个航次的胶州湾海域现场观测数据,采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开展了海水浊度和悬浮物粒径时空分布特征及基于多光谱数据的遥感反演研究。浊度和悬浮物粒径的分析结果表明,胶州湾湾内海域表层浊度冬季偏低,春夏季高,特别是5月浊度最高,是春季水华暴发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的结果。胶州湾悬浮颗粒以极细砂为主;悬浮物粒径冬季较粗、春季较细、夏季最小,与水动力条件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将多光谱数据计算得到的不同波段离水辐照度反射率与浊度和悬浮物粒径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红光波段(660~680 nm)的辐照度反射率对浊度和粒径参数最敏感。基于红光波段的波段组合构建了多种函数类型的浊度反演模型,基于450和660 nm处的离水辐照度反射率构建的多项式模型反演效果最好,预测浊度与实测浊度的相关系数为0.82,预测浊度的均方根误差为1.448 FTU。通过基于红光波段的波段组合以及后向散射系数分别构建平均粒径的反演模型,基于555和660 nm处的离水辐照度反射率构建的多项式模型对平均粒径有较好的预测效果,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0.051φ,平均相对误差为1%。已构建的基于胶州湾海域的两类遥感反演模型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二类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反演模型 多光谱数据 浊度 粒径参数 后向散射系数 胶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遥感反演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都都 张超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3期18-24,共7页
干旱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发生频率高、周期长、影响广泛。传统的干旱监测方法一般以地面台站观测为主,工作量大、时效性不强。利用遥感手段反演和监测干旱,有利于及时掌握和评价旱情的发生发展状况,为准确评估和治理干旱提供辅助决... 干旱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发生频率高、周期长、影响广泛。传统的干旱监测方法一般以地面台站观测为主,工作量大、时效性不强。利用遥感手段反演和监测干旱,有利于及时掌握和评价旱情的发生发展状况,为准确评估和治理干旱提供辅助决策。对传统干旱监测方法进行简要回顾,分别从单层模型(包括热红外反演法、可见光/近红外反演法和微波反演法3个方面)和双层模型(包括经典双层模型和简化双层模型)2个角度对干旱遥感反演算法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各类模型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干旱反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监测 遥感反演模型 单层模型 双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海岸悬浮泥沙遥感反演模型的分析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许大力 李福金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2年第3期65-68,71,共5页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近海岸悬浮泥沙定量化遥感反演的研究进展及悬浮泥沙遥感反演模型的建立方法,通过对国内外近年研究的部分悬浮泥沙遥感反演模型进行简单分类、对比分析得出其优缺点,并针对部分悬浮泥沙遥感反演模型的不足和目前遥感技...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近海岸悬浮泥沙定量化遥感反演的研究进展及悬浮泥沙遥感反演模型的建立方法,通过对国内外近年研究的部分悬浮泥沙遥感反演模型进行简单分类、对比分析得出其优缺点,并针对部分悬浮泥沙遥感反演模型的不足和目前遥感技术在悬浮泥沙定量反演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肤浅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技术 悬浮泥沙浓度 遥感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遥感反演模型技术在水质参数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8
作者 张子安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年第8期118-118,121,共2页
叶绿素a(Chl-a)是江河湖泊水体水质状况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妫水河为研究区,利用实Chla浓度数据和同步的环境一号卫星(HJ-1A)多光谱数据对妫水河水体Chl-a浓度的遥感反演模型进行研究,结论对于提高遥感反演的精度,并为妫水河的... 叶绿素a(Chl-a)是江河湖泊水体水质状况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妫水河为研究区,利用实Chla浓度数据和同步的环境一号卫星(HJ-1A)多光谱数据对妫水河水体Chl-a浓度的遥感反演模型进行研究,结论对于提高遥感反演的精度,并为妫水河的水质遥感监测提供技术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河沈阳河段 内陆水体 叶绿素a(Chl-a) 遥感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湿润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快速遥感反演模型
9
作者 张丹丹 张志新 田程 《林业世界》 2022年第4期188-192,共5页
植被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叶面积指数(LAI)是表征植被冠层结构的最基本的植被生物物理参量。本文应用WinScanopy林地冠层分析仪(具有180˚鱼眼镜头)对广东省多个地面点进行植被参数测量并建立快速遥感反演模型,结果表明植被叶... 植被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叶面积指数(LAI)是表征植被冠层结构的最基本的植被生物物理参量。本文应用WinScanopy林地冠层分析仪(具有180˚鱼眼镜头)对广东省多个地面点进行植被参数测量并建立快速遥感反演模型,结果表明植被叶面积指数(LAI)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为LAI = −1.3206 ln(1 − Av) − 0.0206,拟合优度R2高达0.933。这可为我国南方湿润地区叶面积指数(LAI)遥感监测业务化提供有力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叶面积指数 遥感反演模型 植被覆盖度 南方湿润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遥感反演模型技术在水质参数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10
作者 辛冬梅 《地下水》 2016年第1期71-72,共2页
叶绿素a(Chl-a)是江河湖泊水体水质状况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妫水河为研究区,利用实Chl-a浓度数据和同步的环境一号卫星(HJ-1 A)多光谱数据对妫水河水体Chl-a浓度的遥感反演模型进行研究,结论对于提高遥感反演的精度,并为妫水河的水... 叶绿素a(Chl-a)是江河湖泊水体水质状况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妫水河为研究区,利用实Chl-a浓度数据和同步的环境一号卫星(HJ-1 A)多光谱数据对妫水河水体Chl-a浓度的遥感反演模型进行研究,结论对于提高遥感反演的精度,并为妫水河的水质遥感监测提供技术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河沈阳河段 内陆水体 叶绿素a(Chl-a) 遥感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NN模型的悬浮物遥感反演研究——以长江城陵矶段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报寅 张文 +1 位作者 乔晓景 苏振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7-742,共6页
遥感反演是监测水体表层悬浮物浓度的有效手段之一.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较其它神经网络具有更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在小样本情况下有更好的推广性能,适用于遥感反演模型.使用长江中游城陵矶段HJ-1BCCD2遥感影像结合实地同步采样数据... 遥感反演是监测水体表层悬浮物浓度的有效手段之一.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较其它神经网络具有更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在小样本情况下有更好的推广性能,适用于遥感反演模型.使用长江中游城陵矶段HJ-1BCCD2遥感影像结合实地同步采样数据分别建立悬浮物GRNN及BP神经网络(BPNN)遥感反演模型,分析对比模型的精度,并使用GRNN模型预测了区域水体悬浮物分布信息.结果表明,相对于BPNN模型,GRNN模型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和较高的反演精度;长江干流的悬浮泥沙浓度总体上明显小于洞庭湖,这主要是三峡工程下泄泥沙大幅减少造成的;洞庭湖浑浊的湖水汇入长江后,在城陵矶至洪湖之间形成明显的混合带;而洞庭湖湖口悬浮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湖区,这可能是该区域采砂活动的强烈扰动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物 遥感反演模型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BP神经网络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主要水文参数遥感反演 被引量:6
12
作者 江东 王建华 +2 位作者 杨小唤 王乃斌 Rosema A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36-739,共4页
以土壤、大气和植被系统(SPAC)能量流动与物质转换机理为指导,建立了黄河流域主要水文参数的遥感反演模型,利用静止气象卫星GMS 5和风云2号数据,对黄河流域的降水量、蒸散量进行了反演,利用地面资料对降水量反演结果进行了校验;利用大... 以土壤、大气和植被系统(SPAC)能量流动与物质转换机理为指导,建立了黄河流域主要水文参数的遥感反演模型,利用静止气象卫星GMS 5和风云2号数据,对黄河流域的降水量、蒸散量进行了反演,利用地面资料对降水量反演结果进行了校验;利用大孔径闪烁仪对蒸散量反演结果进行了多方位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文参数 降水量 蒸散量 植被系统 遥感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森林群落和光谱曲线特征分异的福建省森林生物量遥感反演 被引量:4
13
作者 苏华 李静 +2 位作者 陈修治 廖吉善 温达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5742-5755,共14页
基于福建省Landsat8 OLI影像,利用混合像元分解模型筛选出"纯净"的植被像元,提取296个调查样地对应植被像元的红光和近红外波段的中心波长(分别CWR和CWNIR)及其对应的反射率(分别R和NIR),构建以(NIR-R)/(CWNIR-CWR)为特征指... 基于福建省Landsat8 OLI影像,利用混合像元分解模型筛选出"纯净"的植被像元,提取296个调查样地对应植被像元的红光和近红外波段的中心波长(分别CWR和CWNIR)及其对应的反射率(分别R和NIR),构建以(NIR-R)/(CWNIR-CWR)为特征指数的叶生物量回归模型。然后根据针叶林、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叶生物量与干、枝、叶所组成的地上生物量的关系方程,结合福建省植被覆盖分类数据,估测了整个福建省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的地上生物量,并绘制了福建省地上生物量分布图。结果表明:红光和近红外两个波段反射率和其中心波长所组成的斜率与叶生物量相关性显著,与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叶生物量的精度分别达到70.55%、68.89%、51.75%,采用这种方法对福建省叶生物量和地上总生物量进行估算,并进行精度验证,其中,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叶物量的模型误差(RMSE)分别达到29.2467 t/hm^2(R^2=66.64%)、14.0258 t/hm^2(R^2=61.13%)、10.1788 t/hm^2(R^2=55.43%),地上总生物量的模型精度分别达到49.8315 t/hm^2(R^2=54.65%)、45.1820 t/hm^2(R^2=49.01%)、41.5131 t/hm^2(R^2=38.79%),这说明,采用红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与其中心波长所组成的斜率估测森林叶生物量,进而估算其地上总生物量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生物量 叶生物量 光谱斜率 Landsat8 OLI 遥感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农业生态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遥感反演 被引量:3
14
作者 廖清飞 张鑫 崔晨风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25,共5页
根据青海省农业生态区15个气象站2003年气象资料,应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方程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利用MODIS高程(DEM)、地表温度(LST)及法国SPOT卫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遥感影像资料,提取遥感数据并耦合到时间分辨率为旬... 根据青海省农业生态区15个气象站2003年气象资料,应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方程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利用MODIS高程(DEM)、地表温度(LST)及法国SPOT卫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遥感影像资料,提取遥感数据并耦合到时间分辨率为旬,空间分辨率为1km,将其与计算所得ET0进行相关分析,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模型拟合,获得该地区的ET0遥感反演模型及其适用条件,使用Arcgis9.3对利用该模型反演的结果进行了空间分布规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7—11月各旬遥感因子DEM、NDVI和LST与ET0的线性关系显著,其中DEM与ET0呈显著负相关关系,NDVI和LST与ET0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获得了该地区基于遥感数据的旬ET0三元线性遥感反演模型,该模型通过α=0.01的F和t显著性检验,模型效果极显著,适用期为7—10月;对2004年计算及反演结果表明,ET0空间分布从西北往东南方向递增,低海拔处往高海拔处递减;模型反演平均相对误差为-1.9%,有较好的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参考作物蒸散量(ET0) 遥感反演模型 青海省农业生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流域枯水资源遥感反演 被引量:1
15
作者 贺中华 梁虹 +1 位作者 黄法苏 赵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5-139,F0003,共6页
喀斯特流域是由独特的地貌、水系结构及水文动态过程组成的地域综合体。影响喀斯特流域持水供水能力的因素复杂多样,除岩性、地貌、植被等因素外,喀斯特流域地貌特征也是影响喀斯特流域持水、保水和供水的重要因素。根据贵州省ASTER影像... 喀斯特流域是由独特的地貌、水系结构及水文动态过程组成的地域综合体。影响喀斯特流域持水供水能力的因素复杂多样,除岩性、地貌、植被等因素外,喀斯特流域地貌特征也是影响喀斯特流域持水、保水和供水的重要因素。根据贵州省ASTER影像,利用RS和GIS技术,提取了DEM数据。以DEM数据、TM影像和CBERS影像为基础,选取28个喀斯特流域,分析了影响喀斯特流域持水供水的十大因素,并进行量化处理。借助MATLAB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构建了喀斯特流域枯水资源遥感反演模型,通过方差分析和样区检验,取得了很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流域 ASTER影像 DEM RS和GIS技术 遥感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大襟岛海域叶绿素a反演及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一璇 麻书畅 +3 位作者 张霄宇 黄国容 陈嘉星 韩亚超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51,共9页
本研究基于实测的Chl-a质量浓度和海表面光谱数据,构建了适用于CASI(Compact Airborne Spectrographic Imager)航空高光谱和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卫星遥感影像的Chl-a反演模型,并在研究海域开展了Chl-... 本研究基于实测的Chl-a质量浓度和海表面光谱数据,构建了适用于CASI(Compact Airborne Spectrographic Imager)航空高光谱和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卫星遥感影像的Chl-a反演模型,并在研究海域开展了Chl-a质量浓度的反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ASI影像的波段比值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演出研究海域的Chl-a质量浓度,研究海域内Chl-a含量为0.1~4.4μg/L,平均相对误差为14.58%;基于MODIS卫星影像反演获得的珠江口Chl-a质量浓度为0~8μg/L,平均相对误差为17%。总体而言,大襟岛海域整体Chl-a质量浓度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含量较低;基于Chl-a质量浓度计算获得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表明,研究海域处于贫营养化和中营养化水平,复杂水动力环境和高浊度可能是抑制研究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I航空高光谱数据 MODIS卫星遥感影像 大襟岛海域 Chl-a遥感反演模型 富营养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绿心区公益林生物量遥感反演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瑞禛 王光军 《湖南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68-78,共11页
以2019年的Landsat 8 OLI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同期地面样地调查数据,以6个波段信息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构建多元线性回归遥感估测模型,并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和标准误差(S)对反演模型进行精度评价,再对长株潭生态公益林的生物量进行反... 以2019年的Landsat 8 OLI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同期地面样地调查数据,以6个波段信息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构建多元线性回归遥感估测模型,并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和标准误差(S)对反演模型进行精度评价,再对长株潭生态公益林的生物量进行反演,估算长株潭生态公益林的生物量。结果表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R=0.49,判定系数R 2=0.24,调整的判定系数R 2 adjusted=-0.055,回归估计的标准误差S=84.77。这说明,采用遥感数据估测生态公益林地上总生物量的方法是可行的。利用该模型对研究区生物量进行反演得出长株潭生态公益林面积为11747 hm 2,地上总生物量为134.6万t;生物量较高的林种为风景林,生物量较低的林种为水源涵养林和环境保护林;各龄组中,中龄林生物量水平较高;丘陵地区公益林各生物量区间的小班数量相对均匀,而平原地区公益林小班的生物量水平集中在最高生物量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反演模型 LANDSAT 公益林生物量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号卫星WFV数据反演玉米叶面积指数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立辉 杜军 +2 位作者 黄进良 杨瑞霞 黄维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27,共8页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描述作物生长状况的重要生理生态参数之一.该文以河南封丘县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高分一号(GF-1)WFV数据,计算4种常用的植被指数,包括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描述作物生长状况的重要生理生态参数之一.该文以河南封丘县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高分一号(GF-1)WFV数据,计算4种常用的植被指数,包括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比值植被指数(simple ratio,SR)、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SAVI)和修正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odified 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MSAVI).结合地面同步实测的玉米LAI数据,建立各植被指数与实测LAI的统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玉米LAI和4种植被指数之间均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MSAVI-LAI的指数模型相关系数达到了0.842 6,LAI反演精度最高.使用独立的野外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平均相对误差为4.85%,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仅为0.183,表明该文建立的LAI经验统计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利用GF-1 WFV影像可以快速、准确地监测河南封丘玉米LAI,GF-1影像用于LAI等地表参量遥感定量反演具有巨大的潜力.2014年8月中旬,封丘大部分地区玉米LAI大于4,玉米长势较好.该研究结果可为利用经验统计模型反演河南玉米LAI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一号(GF-1) 叶面积指数(LAI) 植被指数 玉米 遥感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中下游典型河段水环境遥感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肖潇 徐坚 +3 位作者 赵登忠 胡承芳 汪朝辉 程学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7,共7页
选择汉江中下游典型河段作为研究区域,利用2012年春、夏、秋3季水质采样结果及HJ1A卫星CCD同步多光谱数据,建立了研究区总氮浓度BP神经网络反演模型,并根据反演结果对研究区进行水质状况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弹性BP训练算法(启发式... 选择汉江中下游典型河段作为研究区域,利用2012年春、夏、秋3季水质采样结果及HJ1A卫星CCD同步多光谱数据,建立了研究区总氮浓度BP神经网络反演模型,并根据反演结果对研究区进行水质状况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弹性BP训练算法(启发式训练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反演精度高,适用性强,可真实反映研究区总氮浓度在不同河段及不同季节中的变化情况,可较好地利用国产卫星数据开展流域水质评价工作。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区域水质差异较大,研究区春季总氮指标严重超标,夏、秋2季指标优于春季,下游指标优于上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中下游 典型河段 水质评价 神经网络 多光谱数据 遥感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城区草地地上生物量时空格局及其与气候因子关系
20
作者 何昭鑫 吴连峰 +4 位作者 王永喆 顾云杰 赵凤伟 王兴昌 王晓春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4,共11页
草地是大庆市最主要的土地类型之一,掌握草地生物量的时空动态对了解大庆地区的碳汇潜力具有重要意义。运用MODIS-NDVI遥感数据和草地地上生物量实测数据,结合回归分析构建大庆城区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使用趋势分析及相关分析... 草地是大庆市最主要的土地类型之一,掌握草地生物量的时空动态对了解大庆地区的碳汇潜力具有重要意义。运用MODIS-NDVI遥感数据和草地地上生物量实测数据,结合回归分析构建大庆城区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使用趋势分析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大庆草地地上生物量过去20余年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其与主要气候因子(降水量、温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构建的指数函数反演模型对大庆草地地上生物量解释度最高,其决定系数R^(2)为0.77,均方根误差为38 g⋅m^(-2)。2000—2023年大庆城区草地生物量表现为波动增加的趋势,2019年达到最高314 g⋅m^(-2);大部分区域草地地上生物量呈显著上升趋势,最大值为423 g⋅m^(-2),平均值为280 g⋅m^(-2),其空间特征呈现为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增加的分布格局,北部集中、南部分散。降水量对生物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r=0.584,P<0.05),月均温对生物量作用不明显。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为大庆草地科学设置载畜量和采油区、优化草地资源利用策略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城区 草地 遥感反演模型 草地地上生物量 归一化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