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7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知识图谱的精密传动部件工艺路线推荐模型
1
作者 刘利军 高亚楼 +1 位作者 曹永鹏 刘凯星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6,共11页
针对精密传动部件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工艺路线设计低效、知识重用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精密传动部件工艺路线推荐模型。首先,利用本体方法构建精密传动部件工艺知识模式层;其次,利用Electra+BiLSTM+CRF模型和BiLSTM+Se... 针对精密传动部件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工艺路线设计低效、知识重用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精密传动部件工艺路线推荐模型。首先,利用本体方法构建精密传动部件工艺知识模式层;其次,利用Electra+BiLSTM+CRF模型和BiLSTM+Self-Attention模型分别实现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并基于达梅劳编辑距离进行知识融合,完成数据层构建;然后,基于构建的工艺知识图谱,结合部件工艺单元以及工艺路线结构的相似度实现工艺路线推荐;最后,开发工艺路线推荐系统,并以某型号滚珠丝杠为例展示工艺路线推荐功能。经实验验证表明:推荐准确率达到89.5%,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能够提高知识重用性和工艺路线设计效率,为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传动部件 知识图谱 工艺设计 工艺路线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需求驱动的产品零部件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2
作者 苏珂 臧荣荣 +1 位作者 张楠楠 杨忠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6-759,共14页
针对产品零部件服役过程碳排放难以量化和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低碳需求驱动的产品零部件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基于零部件服役过程中的能量动态交互演变特性,建立零部件设计参数碳排放递归量化模型;应用Morris全局筛选分析法表征零部件参... 针对产品零部件服役过程碳排放难以量化和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低碳需求驱动的产品零部件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基于零部件服役过程中的能量动态交互演变特性,建立零部件设计参数碳排放递归量化模型;应用Morris全局筛选分析法表征零部件参数敏感度与耦合强度,以筛选关键低碳设计参数;以零部件服役过程碳排放量最低为目标,建立基于改进平衡优化器算法的低碳优化模型,引入Metropolis准则构造概率适应度选择策略,改善候选解选择方法以降低优化偏差,从而获得最佳参数设计方案。最后以电动拖拉机为例进行零部件低碳设计参数优化,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需求 产品零部件 参数优化 改进平衡优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形图像技术的鞋类部件样式效果仿真设计研究
3
作者 刘昭霞 彭飘林 +1 位作者 魏书涛 康盾 《中国皮革》 2025年第2期66-76,共11页
在分析常见图形图像仿真设计系统的特点与造型仿真设计体系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基于图形图像技术的鞋类部件样式效果仿真设计原理,选择成熟的图形图像仿真设计系统作为技术开发的平台,提出鞋类部件样式效果仿真设计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图形图像技术 鞋类部件 样式效果 仿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因素综合风险影响的民机系统部件机会维修决策优化方法
4
作者 李耀华 郭雅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95-2604,共10页
针对民机维修中对系统部件风险影响分析不够深入、分类管理不细而导致部件运行中出现突发故障的问题,通过引入综合风险影响度因子对民机系统部件的重要度和潜在隐患进行准确评估,建立了考虑多因素综合风险影响的部件预防性维修策略。以... 针对民机维修中对系统部件风险影响分析不够深入、分类管理不细而导致部件运行中出现突发故障的问题,通过引入综合风险影响度因子对民机系统部件的重要度和潜在隐患进行准确评估,建立了考虑多因素综合风险影响的部件预防性维修策略。以民机系统部件维修成本优化为目标,建立了一种考虑部件多因素综合风险影响的民机系统机会维修决策模型,综合考虑了系统部件间的时间相关性和部件的多因素综合风险影响产生的成本。实例验证表明,相较于不考虑部件风险影响的预防性维修决策,本文提出的维修决策使民机系统的总维护成本降低约20.20%,预防性维修与更换次数减少率约为4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件重要度 部件潜在隐患 预防性维修 机会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舱内部件的协作机器人辅助装配系统
5
作者 杨波 韦发明 +1 位作者 管雅娟 刘‧驰 《自动化与仪表》 2025年第3期34-38,共5页
通过调研协作机器人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现状,基于产品特点和现有装配工艺的分析,设计了一套协作机器人辅助装配系统,对协作机器人的选型、末端夹具设计、协作装配工艺流程、协作轨迹等关键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开展了装配工艺应用... 通过调研协作机器人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现状,基于产品特点和现有装配工艺的分析,设计了一套协作机器人辅助装配系统,对协作机器人的选型、末端夹具设计、协作装配工艺流程、协作轨迹等关键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开展了装配工艺应用试验,提出了后续的优化展望。该系统的应用,既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提升了装配效率,整体上提高了部装装配的自动化水平,对进一步实现全自动化装配作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机器人 辅助装配 舱内部件 装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行业变革下的零部件技术趋势及产业链应对
6
作者 《汽车制造业》编辑部(整理) 《汽车制造业》 2025年第1期15-17,共3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从传统燃油汽车到新能源汽车,从交通工具到智能移动空间,汽车产业的每一次革新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场变革中,零部件产业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从传统燃油汽车到新能源汽车,从交通工具到智能移动空间,汽车产业的每一次革新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场变革中,零部件产业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产业 行业变革 部件技术 新能源汽车 燃油汽车 智能移动 社会经济的发展 部件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假体清创联合更换组配式部件治疗全髋关节置换后急性假体周围感染
7
作者 潘希安 张远金 +4 位作者 张国富 李俊 刘炳霞 周定康 孙法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4499-4505,共7页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是影响假体使用寿命的常见原因,保留假体清创联合更换组配式组件成为治疗全髋关节置换后急性期假体周围感染的新方法。目的:观察采用保留假体清创联合更换组配式部件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急性期假体...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是影响假体使用寿命的常见原因,保留假体清创联合更换组配式组件成为治疗全髋关节置换后急性期假体周围感染的新方法。目的:观察采用保留假体清创联合更换组配式部件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急性期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2年2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22例初次全髋置换后急性期假体周围感染患者,所有患者感染时间均为初次置换3周以内,术中取关节液及感染滑膜行细菌培养均证实为急性期感染,采用保留假体清创联合更换组配式组件治疗。术前、术后3,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以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评价感染情况,以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价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以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了解患者疼痛缓解情况,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手术前后各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1)非假体周围感染原因死亡1例后失访,予以排除,其余21例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均在1年以上,平均随访时间为(19.52±3.88)个月,其中20例患者手术治疗成功,1例失败,感染控制率为95%;(2)患者术后3,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的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术前下降(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提高(P<0.05),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术前下降(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后急性期假体周围感染患者选择保留假体清创联合更换组配式组件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控制髋关节感染,改善髋关节功能,缓解感染导致的髋部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保留假体清创 假体周围感染 组配式部件 髋关节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电装备关键部件高性能制造新技术新工艺
8
作者 蒋元龙 王星星 +10 位作者 彭岩 张雷 温暖 刘怀亮 石如星 耿在明 潘昆明 陈小明 马怀立 土比木乃 张雷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101,共12页
大型水电装备中转轮、水斗、叶片等关键部件在水电机组稳定高效运行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满足这些部件在极端工况下的性能要求,高性能制造技术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先进锻焊工艺、焊接与增材制造、激光熔覆技术、喷涂技... 大型水电装备中转轮、水斗、叶片等关键部件在水电机组稳定高效运行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满足这些部件在极端工况下的性能要求,高性能制造技术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先进锻焊工艺、焊接与增材制造、激光熔覆技术、喷涂技术等制造技术在水电装备关键部件领域的应用成效显著。本文概述了大型水电装备关键部件高性能制造技术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锻造、焊接与增材制造、激光熔覆、喷涂等技术在转轮、水斗、叶片等关键部件中的应用现状。通过对水电装备关键部件锻造工艺参数、焊接残余应力、激光熔覆及喷涂表面强化效果等进行系统探讨,深入分析了这些技术工艺在部件性能提升方面的优势与挑战。锻造工艺能够有效改善材料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提高部件抗疲劳性和冲击韧性;焊接与增材制造工艺有助于降低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与变形,提升部件连接质量;激光熔覆及喷涂技术则能有效增强部件表面耐磨性、抗腐蚀性及抗氧化性,从而延长使用寿命。此外,还指出现阶段大型水电装备关键部件制造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对相关领域的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装备关键部件 锻造 焊接与增材制造 激光熔覆 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道路高精地图建设为例的部件级实景三维探索
9
作者 曾诗晴 陈凯 +3 位作者 陈文典 张勇 曾浩炜 吴亮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7,共5页
随着“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目标的深入推进,部件级实景三维产品需求日益增长。本文从顶层设计出发,研究了以道路高精地图为典型代表的部件级实景三维产品全流程建设思路和快速构建方法,阐述了道路高精地图产品的实体化、语义化、三维化... 随着“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目标的深入推进,部件级实景三维产品需求日益增长。本文从顶层设计出发,研究了以道路高精地图为典型代表的部件级实景三维产品全流程建设思路和快速构建方法,阐述了道路高精地图产品的实体化、语义化、三维化特征的关键技术,构建具有“一码多态”特征的道路部件级实景三维产品,并以成都高新南区5 km道路路段作为研究区,验证了该技术架构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最终的道路高精地图部件产品精度、完整性、一致性等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产效率,也为其他城市部件级实景三维发展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件级实景三维 道路高精地图 实体化 一码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德合作模式下滚动功能部件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10
作者 杨小华 刘飞 +2 位作者 谢志波 朱凌宏 吴小明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丽水经开区是浙江“415X”产业集群关键核心零部件协同区,针对丽水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已取得的中德合作“双元制”办学的经验,地方职院结合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学院,采用“双元制”模式积极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协同... 丽水经开区是浙江“415X”产业集群关键核心零部件协同区,针对丽水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已取得的中德合作“双元制”办学的经验,地方职院结合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学院,采用“双元制”模式积极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协同育人,更快培养具有滚动功能部件产业专精特质的技能人才。文章阐述了地方职院“双元制”本土化,并结合当地区域特色产业,介入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后技能人才培养的一些做法,包括培养策略、课程体系设计、跨企业培训中心的运作以及校企合作机制等。在“双元制”模式下,产业学院为培养丽水滚动功能部件产业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有效路径,有利于促进产业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德合作办学 双元制 产业学院 滚动功能部件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知识图谱和小目标改进的RCNN电力杆塔部件识别方法
11
作者 张锴 贾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9-309,共11页
电力巡检是输电线路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利用无人机对电力杆塔进行巡检,并使用深度学习辅助技术人员进行智能决策,能够减少漏检率,提高巡检效率。已有方法大多无法做到对无人机影像中电力部件进行多尺度识别,或无法适应电力杆塔影像复杂... 电力巡检是输电线路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利用无人机对电力杆塔进行巡检,并使用深度学习辅助技术人员进行智能决策,能够减少漏检率,提高巡检效率。已有方法大多无法做到对无人机影像中电力部件进行多尺度识别,或无法适应电力杆塔影像复杂场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知识图谱和小目标改进的RCNN电力杆塔部件识别方法。在Reasoning-RCNN模型基础上引入了空间知识图谱模块,对图像目标框间的空间关系建模;针对小目标问题构建了ROI上下文特征融合模块,并引入基于图像切分的小目标识别策略。对电力杆塔影像数据进行人工标注,并在此数据集上对模型进行实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实现了对复杂场景下的电力杆塔部件的多尺度识别,且精度超越了其他基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巡检 深度学习 电力杆塔部件识别 知识图谱 小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块交叉信赖域法的航空发动机部件级模型精修方法研究
12
作者 张书博 郑前钢 +1 位作者 陈铖 张海波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7-218,共12页
为了解决传统修模方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交叉信赖域法的航空发动机部件级模型精修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修正函数法进行粗略地缩放,解决原始通用特性图与其真实特性差距较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特性图分块策略... 为了解决传统修模方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交叉信赖域法的航空发动机部件级模型精修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修正函数法进行粗略地缩放,解决原始通用特性图与其真实特性差距较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特性图分块策略,利用试车稳态点数据对特性图进行局部修正,并进一步提出交叉信赖域方法求得其局部区域的修模参数空间,以实现在不同发动机状态下适应性调节优化空间。最后,引入对不同修正区域选取特定的优化空间,避免了单一优化区间带来的局部最优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修正函数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使模型各个稳态工况点平均误差从1.13%降低到了0.51%左右,平均精度提升了54%,显著提高了航空发动机数学模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涡扇部件级模型 修正函数法 特性图 修正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关键切割部件研究现状及趋势
13
作者 刘继峰 宋月鹏 高昂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9,共8页
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对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研究现状与趋势,分别总结国内外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与国外相比,我国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在于国产机... 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对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研究现状与趋势,分别总结国内外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与国外相比,我国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在于国产机械的关键切割部件可靠性低、作业效果差、使用寿命短,成为我国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卡脖子”技术难题。分别从关键切割部件材料研究与应用、结构及工作参数优化设计及切割过程仿真模拟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当前我国研究学者在关键切割部件材料研究与应用、结构及工作参数优化设计及切割过程仿真模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当前关键切割部件研究的突破与局限,提出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关键切割部件对饲草料高效率切割、低功耗切割、低损伤切割的三方面研究趋势,对提高国产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产品质量,突破关键零部件“卡脖子”技术瓶颈,促进我国畜牧业快速高效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料收获加工机械 关键切割部件 高效率切割 低功耗切割 低损伤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空间土壤-触土部件相互作用SPH模型与试验验证
14
作者 任逸 方瀚祯 +3 位作者 刘航 刘鹏 李守太 胡嫚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2,共10页
触土部件在耕作、翻土和深松等作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传统的力学分析方法难以准确量化土壤微观运动形态及三维空间中土壤-触土部件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耕作效果的评估和触土部件的设计优化。该文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 触土部件在耕作、翻土和深松等作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传统的力学分析方法难以准确量化土壤微观运动形态及三维空间中土壤-触土部件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耕作效果的评估和触土部件的设计优化。该文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在三维空间中构建了土壤-触土部件相互作用模型,研究基于土壤弹塑性本构理论,提出了基于虚拟平面和罚函数的三维接触算法,用于处理复杂空间触土部件的接触问题。采用C++语言借助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加速技术在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并行计算平台上实现了算法的数值求解。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首先通过砂土坍塌试验验证了三维空间土壤弹塑性本构模型,并设计制作了小型土壤切削试验装置进行砂土切削试验,对比分析了数值模拟和物理试验中砂土切削力的变化规律。该研究还讨论了不同耕作深度、耕作速度、触土部件入土角对触土部件切削力的影响,探讨了模型在农业实践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不仅能够准确描述土壤切削形态,在切削力数值预测方面的相对误差仅为7.02%,展现出较高的精度。研究结果可为土壤-触土部件相互作用模型的建立提供思路,为农业机械触土部件的设计优化提供了新的数值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切削 弹塑性本构模型 触土部件 三维接触算法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遥感卫星多载荷转动部件动态磁场对卫星磁矩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吴卫权 撒文彬 +4 位作者 董房 孙晓春 张国升 吴东 周舒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卫星多载荷转动部件工作态下,磁性呈多极化形态,产生动态磁场。多个动态磁场叠加后,会导致卫星整器各向磁矩发生周期性变化,即磁矩波动。磁矩波动的振幅取决于各器载转动部件的数量、转动频率、固有磁矩大小以及载荷工作电流。文章以某... 卫星多载荷转动部件工作态下,磁性呈多极化形态,产生动态磁场。多个动态磁场叠加后,会导致卫星整器各向磁矩发生周期性变化,即磁矩波动。磁矩波动的振幅取决于各器载转动部件的数量、转动频率、固有磁矩大小以及载荷工作电流。文章以某遥感卫星动态磁场数据为模型,通过测试分析卫星整星及主要转动部件的磁场和磁矩,掌握了卫星及转动部件单机动态磁场的变化规律和特征,揭示了动态磁场导致磁矩波动的原因。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多转动部件遥感卫星的磁性设计和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卫星 多载荷转动部件 动态磁场 磁矩波动 测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汽车零部件微结构阵列的超精密加工方法与技术
16
作者 孙豪 顾卓淳 +1 位作者 段继承 董小金 《时代汽车》 2025年第8期148-150,共3页
微结构阵列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显著改善汽车零部件的摩擦性能、润滑性能、视觉性能等,在汽车工业中广泛应用。本文研究微沟槽的表面形貌的生成机理和微沟槽的超精密车削加工方法,通过Matlab仿真得到了表面形貌,控制进给速度并进行实验... 微结构阵列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显著改善汽车零部件的摩擦性能、润滑性能、视觉性能等,在汽车工业中广泛应用。本文研究微沟槽的表面形貌的生成机理和微沟槽的超精密车削加工方法,通过Matlab仿真得到了表面形貌,控制进给速度并进行实验,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找到最优进给速度,有利于提高微沟槽加工精度,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阵列 汽车零部件 加工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RAMS的动车组部件预防性维修策略
17
作者 伊成山 王红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9-319,共11页
为保证动车组部件安全可靠工作,实现维修部门安全和效益目标,本文针对运行里程达到四级修后进行更换的动车组部件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考虑RAMS指标的动车组部件预防性维修策略,该策略考虑了RAMS指标对部件维修策略的影响,采用初级修、... 为保证动车组部件安全可靠工作,实现维修部门安全和效益目标,本文针对运行里程达到四级修后进行更换的动车组部件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考虑RAMS指标的动车组部件预防性维修策略,该策略考虑了RAMS指标对部件维修策略的影响,采用初级修、高级修和发生故障进行小修的维修方式,引入了役龄递减因子和故障率递增因子来描述不同维修方式的维修效果。以动车组部件的可靠度阈值为决策变量,可用度要求为约束条件,将维修性和安全性指标量化为成本和时间,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分析安全性风险因子和维修性损失因子对部件可靠度阈值的敏感性,并探究不同优化目标对维修策略优化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RAMS指标应用于动车组部件的维修策略后,采取较高的可靠度阈值能有效控制部件小修次数;安全性风险因子和维修性损失因子对策略优化结果具有显著影响;调整目标函数加权因子取值,可使策略具有较强的优化倾向;考虑RAMS指标预防性维修策略更具经济性,为动车组部件维修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维修 动车组部件 可靠度、可用度、维修性、安全性 可靠度阈值 层次分析法 维修成本 维修时间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的工业机器人路径规划与仿真研究
18
作者 何贤海 徐善永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1期112-114,共3页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在汽车零部件加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些机器人必须满足高精度、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等要求,以适应复杂的加工工艺。路径规划是工业机器人在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要求机器人能够高效、安全地完成任务。...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在汽车零部件加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些机器人必须满足高精度、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等要求,以适应复杂的加工工艺。路径规划是工业机器人在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要求机器人能够高效、安全地完成任务。路径规划方法包括基于优化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模型,这些模型能够提高路径规划的效率和准确性。仿真系统开发是确保机器人性能的重要环节,它涉及系统架构设计、动力学建模、路径规划算法实现以及界面设计和功能实现。通过仿真系统,可以在实际应用前对机器人进行测试和优化,确保其在汽车零部件加工中的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汽车零部件加工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标准体系研究
19
作者 何亚楠 薛金泽 +2 位作者 付玉 王慧 周正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2期73-76,共4页
在循环经济、高效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汽车产业的研究,指出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存在的问题,旨在从标准化视域构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标准体系模型、提出标准子体系建设重点以及保障措施,整合和完善我国汽车零部件再... 在循环经济、高效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汽车产业的研究,指出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存在的问题,旨在从标准化视域构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标准体系模型、提出标准子体系建设重点以及保障措施,整合和完善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标准体系,完善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开发环节,形成产业发展闭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部件再制造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协机器人在汽车零部件柔性装配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姚仪遵 李斌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1期207-209,共3页
针对汽车零部件柔性装配中存在的难点,研究臂协机器人的应用路径。首先分析臂协机器人的技术特点,包括灵活性、协作性和安全性。其次剖析汽车零部件装配领域的痛点,包括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带来的柔性化需求、复杂装配工艺导致的质量管控... 针对汽车零部件柔性装配中存在的难点,研究臂协机器人的应用路径。首先分析臂协机器人的技术特点,包括灵活性、协作性和安全性。其次剖析汽车零部件装配领域的痛点,包括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带来的柔性化需求、复杂装配工艺导致的质量管控难题、人机交互效率不足以及工艺知识传承困境。最后系统阐述臂协机器人的应用路径,包括通过与机器视觉融合实现自动化上料,利用多传感器反馈实现自适应装配过程控制,将装配工艺知识嵌入机器人程序实现知识机器人化,以及借助灵活的人机协同提高装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协机器人 汽车零部件 柔性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