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网建模辅助的RTK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
1
作者 赵彩霞 孙蕊 +2 位作者 蒋磊 盛琪 钟德政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51,共13页
针对传统部分模糊度固定(PAR)方法在复杂城市区域中难以准确评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信息的质量,导致单历元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的模糊度固定率和定位精度通常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格网建模辅助的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以提升单历... 针对传统部分模糊度固定(PAR)方法在复杂城市区域中难以准确评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信息的质量,导致单历元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的模糊度固定率和定位精度通常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格网建模辅助的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以提升单历元RTK在城市环境中的精度与可用性:通过多日连续采集相同城市区域内的GNSS先验信息,离线构建一种基于集成装袋树(EBT)的伪距误差格网预测模型,从而获得该格网模型覆盖范围内各观测卫星的伪距误差预测规则;然后,基于用上述规则在线预测得到的伪距误差结果,提出一种格网建模辅助的部分模糊度子集确定方法,用于提升单历元RTK的模糊度固定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相较于传统的全模糊度固定算法和基于卫星高度角辅助的PAR算法,能显著提高单历元RTK在复杂城市区域中的模糊度固定成功率,从传统算法的37.37%和64.95%提高到85.24%,RTK三维定位精度的提升率则分别达到43.56%和3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 格网建模 伪距误差预测 部分模糊固定(p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双频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及性能分析
2
作者 赵琳 孙治国 +3 位作者 杨福鑫 张洁 谭波 李亮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91,共9页
为了全面评估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的性能,本文基于北斗B1I/B3I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PPP-AR)模型,通过设计宽巷、窄巷部分模糊度子集选取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保障模糊度固定的可靠性,对全球36个... 为了全面评估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的性能,本文基于北斗B1I/B3I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PPP-AR)模型,通过设计宽巷、窄巷部分模糊度子集选取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保障模糊度固定的可靠性,对全球36个测站60 d的静态数据进行性能评估。研究表明:在首次固定时间、固定解收敛时间和固定成功率方面,亚太BDS-2/3最好,亚太BDS-3次之,非亚太BDS-3最差。虽然BDS-2/3的平均固定成功率最高,但高度角优先固定方法未顾及固定成功率对PPP-AR核检的影响,使得部分观测时间的固定成功率有所下降。北斗固定解定位精度均为厘米级,以亚太BDS-2/3静态模式为例,北、东、天的均方根值分别为0.7、0.6和1.9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固定 双频无电离层组合 宽巷 窄巷 部分模糊子集选取 质量控制 角优先固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GⅢ抗差估计的GNSS部分模糊度固定改进算法
3
作者 薛佳琦 杜源 +2 位作者 张勤 景策 王梦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5-1160,共6页
针对滑坡等复杂环境下GNSS观测数据受高遮挡、多路径等因素影响,易使模糊度固定成功率降低进而导致定位可靠性变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GGⅢ抗差估计的GNSS部分模糊度固定改进算法。通过引入抗差估计算法,削弱粗差对参数估计的影响,提... 针对滑坡等复杂环境下GNSS观测数据受高遮挡、多路径等因素影响,易使模糊度固定成功率降低进而导致定位可靠性变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GGⅢ抗差估计的GNSS部分模糊度固定改进算法。通过引入抗差估计算法,削弱粗差对参数估计的影响,提升浮点模糊度精度;此外,为避免残余误差对后续整周模糊度解算产生影响,采用基于条件方差矩阵法的部分模糊度固定改进策略,进一步提升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全模糊度固定方法,该算法可显著提高模糊度固定率,3个测站分别提升5.9%、52.7%、48.0%;同时,相比于传统的卡尔曼滤波算法,改进的抗差估计算法可明显改善模糊度固定错误的情况,极大提升GNSS定位精度,水平方向RMS优于1cm,高程方向RMS优于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监测 抗差估计 GNSS部分模糊固定 成功率指标法 条件方差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模糊度固定的GNSS高精度定位方法及地灾监测应用
4
作者 李鹏程 师芸 +2 位作者 束远明 董伟龙 周翱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4年第6期84-88,共5页
针对GNSS在地质灾害监测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观测值质量较低的问题,采用依据卫星高度角选择模糊度子集的方式实现部分模糊度固定(partial ambiguity resolution,PAR)算法,使用快速静态模式对地灾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并与全模糊... 针对GNSS在地质灾害监测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观测值质量较低的问题,采用依据卫星高度角选择模糊度子集的方式实现部分模糊度固定(partial ambiguity resolution,PAR)算法,使用快速静态模式对地灾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并与全模糊度固定(full ambiguity resolution,FAR)算法对比,从不同时长解算的时效性、模糊度固定率、Ratio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模糊度固定能有效改善固定率,提高Ratio值.两种固定策略的解算结果在精度上十分接近,并在水平方向精度都优于5 mm,垂直方向精度优于10 mm.部分模糊度固定能有效提高GNSS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领域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部分模糊固定 定位精 时效性 地灾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模糊度固定技术的RTK定位改进算法 被引量:6
5
作者 熊杰 马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3-917,共5页
差分卫导实时动态定位(RTK)的定位精度取决于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的成功率。LAMBDA(Least-Squares Ambiguity Decorrelation Adjustment)算法作为最有效的模糊度在航固定算法,其效能易受卫星故障、多径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L... 差分卫导实时动态定位(RTK)的定位精度取决于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的成功率。LAMBDA(Least-Squares Ambiguity Decorrelation Adjustment)算法作为最有效的模糊度在航固定算法,其效能易受卫星故障、多径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LAMBDA算法的成功率,引入部分模糊度固定技术。改进后的RTK定位算法以模糊度方差值为序,逐步剔除具有相对最大方差的模糊度并利用LAMBDA算法固定剩余的模糊度,直至模糊度固定成功。双动运动平台实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RTK定位的模糊度固定成功率达到100%,其中首次固定成功率达到98.3%。与导航领域公认的事后处理软件定位结果相比,改进后的RTK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卫导 实时动态定位 部分模糊固定 模糊固定 首次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模糊度固定的多基线解算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建 向常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53-1256,共4页
采用非差观测值构建误差方程,通过等价变换消除卫星钟差参数和接收机钟差参数,建立多个测站的联合等价双差观测方程。针对联合方程等价模糊度个数较多、相关性较强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部分模糊度固定(PAR)方法。该方法将等价模糊度... 采用非差观测值构建误差方程,通过等价变换消除卫星钟差参数和接收机钟差参数,建立多个测站的联合等价双差观测方程。针对联合方程等价模糊度个数较多、相关性较强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部分模糊度固定(PAR)方法。该方法将等价模糊度按照方差大小升序排列,通过循环剔除最大方差模糊度并进行Ratio检验,最终实现部分模糊度的固定。实例计算表明,相比完全模糊度固定(FAR)方法,PAR方法不仅具有更高的模糊度固定率和成功率,且提高了多基线精密定位的可用性,其坐标解算精度与FAR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价模糊 等价观测方程 多基线 部分模糊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模糊度固定技术在动态精密单点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丁赫 孙付平 +2 位作者 刘帅 门葆红 刘婧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16年第2期32-37,共6页
在精密单点定位中,模糊度固定是一个难点问题,而由于窄巷模糊度波长较短,对其进行固定更为困难。本文采用逐级模糊度固定的策略,利用整数相位钟法实现了GPS PPP模糊度固定。在此基础上,改进传统LAMADA方法所采用的全部模糊度固定(FAF)技... 在精密单点定位中,模糊度固定是一个难点问题,而由于窄巷模糊度波长较短,对其进行固定更为困难。本文采用逐级模糊度固定的策略,利用整数相位钟法实现了GPS PPP模糊度固定。在此基础上,改进传统LAMADA方法所采用的全部模糊度固定(FAF)技术,采取了一种部分模糊度固定(PAF)技术,并将其应用到窄巷模糊度固定中。该方法综合考虑位置精度因子、连续观测历元数、模糊度精度因子和Ratio值等因素,在兼顾模糊度固定可靠性的同时去提升模糊度固定率。通过4个MGEX站的实测数据进行动态PPP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FAF方法,PAF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模糊度的固定率并进一步改善了定位精度;在观测条件较少或者残余误差较大时,部分模糊度固定可减少首次固定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整数相位钟法 部分模糊固定 全部模糊固定 模糊固定 首次固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动态环境下GNSS RTK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性能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胡楠楠 章红平 +1 位作者 李团 谢兰天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3-267,共5页
针对当前GNSS RTK算法在城市环境下可用率较低,特别是动态条件下满足cm级精度定位的观测历元少的现状,将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应用于城市动态环境GNSS RTK定位,并采用城市环境下车载数据验证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的可用性。测试结果证明,该... 针对当前GNSS RTK算法在城市环境下可用率较低,特别是动态条件下满足cm级精度定位的观测历元少的现状,将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应用于城市动态环境GNSS RTK定位,并采用城市环境下车载数据验证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的可用性。测试结果证明,该算法能显著提高城市环境下GNSS RTK模糊度固定率,增加cm级定位历元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RTK 城市环境 LAMBDA方法 模糊分组 部分模糊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步组合的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治鑫 黄劲松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2年第5期113-120,共8页
针对高精度定位中模糊度固定率与正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步组合的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丹麦法对双差观测值随机模型进行调整,并依据标准化残差选出相位观测值明显异常的模糊度子集;然后基于降相关模糊度方差法进行... 针对高精度定位中模糊度固定率与正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步组合的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丹麦法对双差观测值随机模型进行调整,并依据标准化残差选出相位观测值明显异常的模糊度子集;然后基于降相关模糊度方差法进行精筛选;同时顾及模糊度浮点解信息,优先剔除最优和次优解不一致的模糊度;采用最小二乘降相关平差(LAMBDA)法进行固定。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全模糊度固定法,部分模糊度固定法可有效地提升模糊度固定率,提升了大概13.8%~37.0%;分步组合的部分模糊度固定法,有效减小了实际观测值中未探测到偏差对模糊度固定的影响,对于部分观测值异常的场景也能较好适用,较原始的部分模糊度固定法,动态场景下平均改善61.5%,并提升了模糊度固定解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实时动态定位 模糊解算 部分模糊固定 丹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模糊度解算的BDS/GPS组合RTK算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伟 李长庚 满小三 《测绘工程》 CSCD 2018年第9期11-15,共5页
GNSS多频率组合RTK定位逐步进入实际应用,存在模糊度维数增多、搜索空间增大,导致模糊度搜索运算量增大及模糊度固定效率低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多星座部分模糊度解算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卫星高度角、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及Ratio值来筛选... GNSS多频率组合RTK定位逐步进入实际应用,存在模糊度维数增多、搜索空间增大,导致模糊度搜索运算量增大及模糊度固定效率低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多星座部分模糊度解算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卫星高度角、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及Ratio值来筛选卫星进行模糊度解算。通过一组动态跑车实验分析表明:相比于全模糊度解算(FAR),部分模糊度解算(PAR)可以有效地提高BDS/GPS组合RTK的模糊度固定率,其模糊度固定率从79.9%(FAR)提高到99.1%(PAR),且PAR算法定位结果可靠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模糊固定成功率 部分模糊解算 RT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网络RTK参考站模糊度快速解算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守华 吴黎荣 +2 位作者 尤志奇 付文涛 纪元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24-2333,共10页
针对由于存在大气因素的干扰,网络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参考站模糊度解算会受到影响,同时当新卫星升至预先设置的截止高度角以上时,需要较长的初始化收敛时间,该文提出一种网络RTK参考站模糊度快速解算方法。该方法先利用电离层加权策... 针对由于存在大气因素的干扰,网络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参考站模糊度解算会受到影响,同时当新卫星升至预先设置的截止高度角以上时,需要较长的初始化收敛时间,该文提出一种网络RTK参考站模糊度快速解算方法。该方法先利用电离层加权策略,辅助基线模糊度的快速解算,再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技术估计浮点模糊度,利用部分模糊度解算方法,最后通过最小二乘模糊度降相关(LAMBDA)算法和比率(RATIO)检测对模糊度进行固定解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网络RTK参考站模糊度的固定率和缩短初始化收敛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RTK 模糊解算 部分模糊固定 电离层加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频多系统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祝会忠 郑建行 路阳阳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针对GNSS多频多系统的定位模式使得整周模糊度的维数急剧增加,导致很难快速准确地固定所有模糊度,引起显著RTK定位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GPS/BDS/Galileo组合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对原始误差方程进行参数重组,将窄巷模糊... 针对GNSS多频多系统的定位模式使得整周模糊度的维数急剧增加,导致很难快速准确地固定所有模糊度,引起显著RTK定位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GPS/BDS/Galileo组合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对原始误差方程进行参数重组,将窄巷模糊度组合形成宽巷以及超宽巷模糊度;采用多重约束检验取整超宽巷、宽巷模糊度并依次对待估参数进行更新;对窄巷模糊度子集进行筛选,缩小模糊度的搜索空间;结合历元间差分,提供当前历元先验位置解,对模糊度进行检验。经实验表明:在长距离静态实验中,该算法在定位精度E、N和U方向上相较于常规部分模糊度固定分别提升32%、42%和28%。在模糊度固定正确率和收敛速度方面也有显著的提升,且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其优势越明显;在短距离动态实验中,该算法在较为复杂的城市道路中定位精度、可靠性以及重收敛速度同样具有出色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多系统 GNSS 部分模糊固定 参数重组 卡尔曼滤波 历元间差分
原文传递
基于部分固定策略的多系统长距离基准站间模糊度快速解算 被引量:16
13
作者 高旺 高成发 +2 位作者 潘树国 尚睿 邓家栋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8-562,共5页
基准站间整周模糊度的快速准确固定是实现网络RTK高精度快速定位的前提。对于GPS/GLONASS/BDS组合系统长基线,模糊度维数大幅度增加,加之观测噪声、大气残余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快速准确地固定所有模糊度,尤其是低高度角卫星模糊度。... 基准站间整周模糊度的快速准确固定是实现网络RTK高精度快速定位的前提。对于GPS/GLONASS/BDS组合系统长基线,模糊度维数大幅度增加,加之观测噪声、大气残余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快速准确地固定所有模糊度,尤其是低高度角卫星模糊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部分固定策略的GPS/GLONASS/BDS组合网络长基线部分模糊度快速解算方法,以截止高度角、模糊度固定成功率以及Ratio值为主要参数,优选模糊度固定子集,以实现长距离基准站间模糊度快速固定。通过实测GPS/GLONASS/BDS三系统长基线数据的实验验证,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可有效避免低高度角卫星对模糊度固定的影响,从而显著提高模糊度固定时的成功率及Ratio值,缩短长距离基准站间模糊度准确固定所需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GLONASS/BDS组合 部分模糊固定 网络RTK 长基线
原文传递
基于BDS/GPS组合定位的部分模糊度固定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舒宝 刘晖 +2 位作者 张晋升 潘国富 蒋军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89-994,1001,共7页
多系统组合有利于提高卫星导航定位的精度及可靠性,然而对于载波差分定位由于模糊度维数的陡增、观测噪声、大气残余误差等原因用传统的Lambda方法很难得到所有模糊度的固定解,采用部分模糊度方法固定最优的模糊度子集则相对容易。总结... 多系统组合有利于提高卫星导航定位的精度及可靠性,然而对于载波差分定位由于模糊度维数的陡增、观测噪声、大气残余误差等原因用传统的Lambda方法很难得到所有模糊度的固定解,采用部分模糊度方法固定最优的模糊度子集则相对容易。总结了现有的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特点,并用实测数据分析了BDS/GPS组合动态定位时部分模糊度固定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部分模糊度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模糊度固定时的成功率及Ratio值,并且可以缩短RTK定位时的初始化时间,加快坐标的收敛速度,提高组合系统动态定位结果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模糊固定 BDS/GPS组合 成功率 RTK LAMBDA
原文传递
针对消电离层组合FCB的非组合PPP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祯强 柴洪洲 +2 位作者 潘宗鹏 石明琛 齐文龙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3-919,共7页
非差模糊度经过未校准硬件延迟小数部分(fractional cycle bias,FCB)产品改正后恢复整周特性,能够显著缩短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的初始化时间。服务端采用非组合模型估计FCB产品时,由于电离层误差的影响,原始频... 非差模糊度经过未校准硬件延迟小数部分(fractional cycle bias,FCB)产品改正后恢复整周特性,能够显著缩短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的初始化时间。服务端采用非组合模型估计FCB产品时,由于电离层误差的影响,原始频点L1和L2的FCB无法准确分离,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消电离层组合FCB产品的非组合PPP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由于传统服务端消电离层组合FCB产品算法与用户端非组合模糊度固定算法具有一致性,可采用星间单差的宽巷和原始频点模糊度构建窄巷模糊度,利用消电离层组合FCB产品进行分步模糊度固定。采用全球120个MGEX(multi-GNSS experiment)测站作为服务端生成消电离层组合FCB和非组合FCB产品,再选取全球未参与服务端解算的10个测站进行评估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使用传统非组合FCB的模糊度固定方法,静态情况下,所提方法收敛精度平均提升25.0%,收敛时间缩短21.1%;仿动态条件下,所提方法收敛精度平均提升26.7%,收敛时间缩短1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非差非组合 FCB 部分模糊固定 消电离层组合
原文传递
分步组合部分模糊度固定法在中短基线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邵晓东 陈源军 +1 位作者 史小雨 单弘煜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19,共5页
针对模糊度的固定率不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分步式组合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首先,通过信噪比、高度角以及卫星连续追踪的历元数筛选可固定的模糊度;然后,采用LAMBDA方法对其进行固定,如果固定失败则依据卫星的连续跟踪数、模糊度浮... 针对模糊度的固定率不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分步式组合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首先,通过信噪比、高度角以及卫星连续追踪的历元数筛选可固定的模糊度;然后,采用LAMBDA方法对其进行固定,如果固定失败则依据卫星的连续跟踪数、模糊度浮点解方差以及浮点解相位残差选择模糊度最优子集重新搜索固定;最后,在Ratio检验的基础上,增加模糊度历史信息检验。采用自主编制的软件对低纬度地区静态与动态中短基线双频GPS/BDS/GLONASS实测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研究的方法能够一定程度上控制未收敛的模糊度影响,提高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同时尽可能地保证了模糊度固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短基线 模糊固定 部分固定 分步式组合
原文传递
一种机载GNSS高精度定位算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符彦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19年第2期38-45,共8页
提出部分模糊度固定的加权电离层模型提高大范围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航空定位的精度、可靠性及连续性.该方法的主要思路包括:自适应调整大气扰动等误差影响以实现短基线与长基线两类解算模式之间的灵活切换;施加虚拟电离层观测约束信... 提出部分模糊度固定的加权电离层模型提高大范围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航空定位的精度、可靠性及连续性.该方法的主要思路包括:自适应调整大气扰动等误差影响以实现短基线与长基线两类解算模式之间的灵活切换;施加虚拟电离层观测约束信息,提高基线动态定位的浮点解精度;采用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有效挖掘若干模糊度参数的整周约束.试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可提高模糊固定效率与定位精度,克服传统方法有效观测信息利用率不足、定位精度较差、可靠性不高以及连续性较差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可在2 min内固定95%以上宽巷模糊度解算与80%以上窄巷模糊度,约20 min后可固定所有模糊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航空 部分模糊固定 GNSS 动态定位 电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GNSS系统组合PPP定位精度评估 被引量:3
18
作者 邵先锋 刘流 贾雪 《地理空间信息》 2021年第4期44-50,I0006,共8页
采用MGEX网提供的GPS、GLONASS、BDS、GALILEO四系统双频观测数据,以CODE、GBM、WUM、GRG精密产品进行了静/准动态模式下多系统组合无电离层延迟PPP浮点解与整数钟法固定解实验。结果表明多系统的组合提升了定位精度,尤其是GLONASS的加... 采用MGEX网提供的GPS、GLONASS、BDS、GALILEO四系统双频观测数据,以CODE、GBM、WUM、GRG精密产品进行了静/准动态模式下多系统组合无电离层延迟PPP浮点解与整数钟法固定解实验。结果表明多系统的组合提升了定位精度,尤其是GLONASS的加入效果最明显,CODE与GBM产品的解算精度优于WUM、GRG产品。部分模糊度固定相比全模糊度固定的效果显著,模糊度固定明显缩短了PPP收敛时间,在静态模式下相对浮点解精度提升10%以内,动态模式下E方向与U方向精度提升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 浮点解 整数钟法 固定 部分模糊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贯平差的长距离基准站间模糊度快速固定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明 刘晖 +2 位作者 丁志刚 汤晟佳 范城城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6-371,共6页
序贯平差方法是长距离网络RTK基准站间模糊度固定中的常用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卫星间的相关信息以及多余观测量,是理论严密且十分有效的方法。一般文献中只给出了参数不变的序贯平差公式。但是,观测过程中的参数是不断变化的,参数不... 序贯平差方法是长距离网络RTK基准站间模糊度固定中的常用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卫星间的相关信息以及多余观测量,是理论严密且十分有效的方法。一般文献中只给出了参数不变的序贯平差公式。但是,观测过程中的参数是不断变化的,参数不变的序贯平差公式并不适用于网络RTK系统。此外,对于序贯平差而言,由于一般不存储历史观测值,因此,模糊度固定后无法将其带入原观测方程重新平差,这导致法方程更新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给出了参数变化的序贯平差公式及严密的推导过程,并给出了模糊度固定后法方程的更新方法。结合长距离网络RTK基准站间模糊度固定问题,通过实验,证明了给出的序贯平差公式和法方程更新方法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平差 基准站 长距离 模糊固定 模糊部分搜索 法方程更新
原文传递
一种新的中长基线GPS RTK解算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盛传贞 高彦丽 +2 位作者 贾丹 肖根如 张京奎 《中国科技论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9-595,共7页
为了消弱站间星间双差(以下简称双差)对流层延迟和电离层延迟的影响,减小中长基线下卫星升降对模糊度固定成功率的影响,实现中长基线实时动态高精度定位,设计了1种新的中长基线RTK解算方法。该方法以双差非组合观测量为基础,将残余的相... 为了消弱站间星间双差(以下简称双差)对流层延迟和电离层延迟的影响,减小中长基线下卫星升降对模糊度固定成功率的影响,实现中长基线实时动态高精度定位,设计了1种新的中长基线RTK解算方法。该方法以双差非组合观测量为基础,将残余的相对电离层和对流层天顶延迟视为高斯马尔科夫过程进行估计,在卡尔曼滤波方程中,同步估计用户站位置、相对对流层延迟、相对电离层延迟和双差模糊度,设计了部分模糊度固定策略及固定的模糊度进行强制约束,以提高模糊度解算的成功率和可靠性。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该方法在模糊度固定和RTK定位精度等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改善中长基线模糊度固定的有效性,可提高实际环境的模糊度固定比率,改善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基线 实时动态定位 部分模糊固定 模糊子集 系统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