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Fe_3O_4对水中Mn(Ⅱ)的快速去除 被引量:9
1
作者 布林朝克 郭婷 +4 位作者 张邦文 戴志安 俞慧涛 邢瑞光 资卢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7-224,共8页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继而用一步共沉淀法制备了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物(PRGO-Fe_3O_4).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EDX)、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继而用一步共沉淀法制备了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物(PRGO-Fe_3O_4).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EDX)、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考察了p H值、接触时间、吸附材料用量、共存物质、GO的还原、循环使用次数等因素对Mn(Ⅱ)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RGO-Fe_3O_4中Fe_3O_4颗粒分布均匀,大小为15~20 nm,剩磁和矫顽力均很小.因Fe_3O_4颗粒的锚定作用,石墨烯片层很薄,使PRGO-Fe_3O_4对Mn(Ⅱ)表现出高效的吸附性能和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当p H=7、PRGO-Fe_3O_4用量为500 mg/g时,对201.3211 mg/L的Mn(Ⅱ)溶液仅3 min即达吸附平衡,吸附率和吸附量分别为99.35%和404.49 mg/g,磁分离仅需10 s,经5次循环吸附后,容量保持率为首次的78%.机理与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吸附为吸热、自发的单层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 Mn(Ⅱ)的快速去除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还原型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磁固相萃取检测食品中的亮蓝和苋菜红 被引量:6
2
作者 秦艳芳 云荣 +1 位作者 杜黎明 常银霞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9-273,共5页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还原型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磁性材料作为磁固相萃取食品中合成色素的吸附剂,建立了一种测定饮料、酒、糖果和果冻中的亮蓝和苋菜红的分析方法.在优化条件下,亮蓝和苋菜红的含量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还原型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磁性材料作为磁固相萃取食品中合成色素的吸附剂,建立了一种测定饮料、酒、糖果和果冻中的亮蓝和苋菜红的分析方法.在优化条件下,亮蓝和苋菜红的含量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和0.9998,线性范围分别为0.6~60μg/L和3~250μg/L,检出限分别为0.012μg/L和0.05μg/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2.19%~98.30%.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成功地应用于食品样品中的亮蓝和苋菜红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蓝 苋菜红 磁固相萃取 还原石墨/氧化三铁 紫外-可见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制备及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白瑞 王震 +4 位作者 卢翠英 慕苗 王金玺 高雯雯 张瑾瑾 《非金属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44,50,共4页
采用共混法及水热法还原制备还原石墨烯/四氧化三铁(RGO/Fe_(3)O_(4))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仪和X射线衍射(XRD)仪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内部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RGO/Fe_(3)O_(4)复合材料中F... 采用共混法及水热法还原制备还原石墨烯/四氧化三铁(RGO/Fe_(3)O_(4))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仪和X射线衍射(XRD)仪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内部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RGO/Fe_(3)O_(4)复合材料中Fe_(3)O_(4)粒子均匀分布在RGO片层之中。以RGO/Fe_(3)O_(4)复合材料为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由于RGO与Fe_(3)O_(4)两组分之间存在协同效应,RGO/Fe_(3)O_(4)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明显高于单独石墨烯和四氧化三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石墨 氧化三铁 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晨晨 严姗 +2 位作者 祁婷婷 李秀娟 潘思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4702-4711,共10页
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RGO/Fe_3O_4)纳米复合物是一种新型的磁性纳米材料,集Fe_3O_4和RGO的优点于一体,具备高比表面积、高稳定性、超顺磁性等优越的机械、电、热、光学特性,充分展现其在理论研究以及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和潜力。... 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RGO/Fe_3O_4)纳米复合物是一种新型的磁性纳米材料,集Fe_3O_4和RGO的优点于一体,具备高比表面积、高稳定性、超顺磁性等优越的机械、电、热、光学特性,充分展现其在理论研究以及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和潜力。本文对近几年RGO/Fe_3O_4磁性纳米复合物材料在磁性固相萃取、锂电子电池、传感器材料、电磁波吸收、催化剂、酶的固定化、药物传输以及磁控开关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综述了RGO/Fe_3O_4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在磁性固相萃取方面的应用研究,分析对象包括染料、金属离子、农兽药、增塑剂、抗生素以及生物大分子,展现出其在分离富集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最后,提出RGO/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材料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氧化三铁纳米复合物 石墨 材料 磁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氧化石墨烯基17β-雌二醇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颖 雷蕊 +2 位作者 徐文凯 朱小雪 黄艳凤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0-177,共8页
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eversible addition 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RAFT)聚合技术,以氧化石墨烯/Fe_(3)O_(4)(GO@Fe_(3)O_(4))为载体,内分泌干扰素17β-雌二醇为模板分子,成功制备磁性氧化石墨烯基17β-雌二醇分子印迹复合膜... 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eversible addition 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RAFT)聚合技术,以氧化石墨烯/Fe_(3)O_(4)(GO@Fe_(3)O_(4))为载体,内分泌干扰素17β-雌二醇为模板分子,成功制备磁性氧化石墨烯基17β-雌二醇分子印迹复合膜(GO@Fe_(3)O_(4)-MIP)。高倍透射电镜(HRTEM)、原子力显微镜(AF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GO@Fe_(3)O_(4)-MIP的磁强度为12.89 A·m^(2)·kg^(-1),其厚度均一,约为6.45 nm。吸附性能实验研究表明,GO@Fe_(3)O_(4)-MIP对17β-雌二醇的吸附平衡时间为30 min,最大吸附量为28.62 mg/g,证实了GO@Fe_(3)O_(4)-MIP对17β-雌二醇具有较高的吸附效率和良好的吸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RAFT聚合 氧化石墨 氧化三铁 17Β-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石墨烯纳米复合物在菊酯类农残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邱霞琴 岳都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6-79,93,共5页
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制备出了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物(Reduced graphene oxide/iron oxide,RGO/Fe3O4),并将其用作磁固相萃取(magnetic solid-phase extraction,MSPE)的吸附剂,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检测复杂果蔬... 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制备出了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物(Reduced graphene oxide/iron oxide,RGO/Fe3O4),并将其用作磁固相萃取(magnetic solid-phase extraction,MSPE)的吸附剂,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检测复杂果蔬样品中的菊酯类农药,探讨了不同萃取因素对MSPE萃取效率的影响,确立了最优复合物用量、盐浓度、萃取时间、丙酮用量,并在最优条件下建立了果蔬中菊酯类农药残留的MSPE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8-0.999之间,连续5次检测的RSD值在4.3%-8.9%之间,方法精密度高,检测限低至2.05μg/kg。对于不同添加水平的所有分析物,本方法测定的回收率在83.49%-117.38%之间。结果表明该磁性固相萃取吸附剂在农药的富集分离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氧化三铁 气相色谱-质谱法 菊酯类农药 果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对多烯紫杉醇的高效装载和缓释性能及其经皮给药的渗透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申玉坤 申玉璞 +1 位作者 潘一峰 石春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30-2834,共5页
目的合成新型的功能性氧化石墨烯-β-环糊精/多烯紫杉醇包合物(GO-DEX-β-CD/DOC)和四氧化三铁/氧化石墨烯-萘磺酸钠/多烯紫杉醇包合物(Fe3O4/GO-Na/DOC),并研究其对多烯紫杉醇(docetaxel,DOC)的装载、释放和经皮给药的渗透性能。方法以... 目的合成新型的功能性氧化石墨烯-β-环糊精/多烯紫杉醇包合物(GO-DEX-β-CD/DOC)和四氧化三铁/氧化石墨烯-萘磺酸钠/多烯紫杉醇包合物(Fe3O4/GO-Na/DOC),并研究其对多烯紫杉醇(docetaxel,DOC)的装载、释放和经皮给药的渗透性能。方法以HPLC法测定DOC含量,并对制剂的高效装载和缓释性能进行研究,以离心法测定GO-DEX-β-CD/DOC和Fe3O4/GO-Na/DOC的包封率及载药率。将含药载体应用于离体和在体雌鼠皮肤,研究GO-DEX-β-CD/DOC和Fe3O4/GO-Na/DOC经雌鼠皮肤给药的渗透性。结果 Fe3O4/GO-Na/DOC的包封率和载药率更高,其释放具有较好的缓释性,经皮给药的渗透性能更好。结果显示,应用Fe3O4/GO-Na/DOC后90 h累积渗透量是(22.512±0.715)μg,15 min时皮肤内DOC浓度达峰值。给药5 h后,雌鼠血液中检测出DOC质量浓度达到(76.886±1.232)μg/mL。结论 Fe3O4/GO-Na/DOC制备工艺可行,其缓释性及透皮效果更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氧化三铁/氧化石墨-萘磺酸钠/多紫杉醇包合物 功能性氧化石墨-β-环糊精/多紫杉醇包合物 经皮给药 缓释
原文传递
rGO-Fe_3O_4活化过硫酸盐处理酸性红73 被引量:5
8
作者 尹飞 王翠 童少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7-213,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还原石墨烯纳米片和磁铁矿复合材料(rGO-Fe_3O_4)。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镜(TEM)对其进行了表征。以酸性红73 (AR73)为目标物,研究了rGO-Fe_3O_4活化过硫酸盐(PS)处理酸性红73的效能,考...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还原石墨烯纳米片和磁铁矿复合材料(rGO-Fe_3O_4)。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镜(TEM)对其进行了表征。以酸性红73 (AR73)为目标物,研究了rGO-Fe_3O_4活化过硫酸盐(PS)处理酸性红73的效能,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PS浓度、溶液初始pH以及反应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催化剂投加量为1.0 g/L、PS的浓度为1.0 g/L及初始pH为6.9时,10 min内50 mg/L酸性红73的脱色率达到100%。淬灭实验结果表明rGO-Fe_3O_4/PS反应体系同时存在SO4-?、·OH和单线态氧1O2,其中1O2的氧化反应起主导作用。复合材料rGO-Fe_3O_4不但活性高,而且便于分离,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石墨 氧化三铁 高级氧化 单线态氧 过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固相萃取-热脱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水中六氯苯、六六六和滴滴涕 被引量:3
9
作者 付善良 陆静 +6 位作者 陈练 成婧 朱绍华 罗芳 符琼 易锡 梁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66-568,共3页
利用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GO-Fe3O4)磁性吸附剂进行磁固相萃取(MSPE),结合在线热脱附-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系统(TD-GC-MS/MS)建立了一种免有机溶剂的定量检测水中六氯苯、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方法.优化了GO-Fe3O4的用量、萃取时... 利用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GO-Fe3O4)磁性吸附剂进行磁固相萃取(MSPE),结合在线热脱附-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系统(TD-GC-MS/MS)建立了一种免有机溶剂的定量检测水中六氯苯、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方法.优化了GO-Fe3O4的用量、萃取时间及溶液pH等影响磁固相萃取效率的关键因素.在优化的条件下,六氯苯、六六六和滴滴涕在2—100 ng·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0.99.检测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为0.04—0.26 ng·L-1和0.13—0.86 ng·L-1.2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8.1%—105.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11.3%.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环保,可用于水样中痕量六氯苯、六六六和滴滴涕污染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固相萃取 氧化石墨-氧化三铁 热脱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Fe_3O_4/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催化降解水中17β-雌二醇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霞 郭云红 +1 位作者 赵泉林 叶正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37-2143,共7页
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磁性四氧化三铁/石墨烯(Fe3O4/GE)纳米复合材料,并将其与H2O2构成非均相Fenton体系用于催化降解水中微量的17β-雌二醇(E2),研究了初始p H值,初始H2O2浓度,催化剂用量对E2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Fe3O4/GE纳米复合材料... 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磁性四氧化三铁/石墨烯(Fe3O4/GE)纳米复合材料,并将其与H2O2构成非均相Fenton体系用于催化降解水中微量的17β-雌二醇(E2),研究了初始p H值,初始H2O2浓度,催化剂用量对E2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Fe3O4/GE纳米复合材料在无需外加光源的条件下能够有效催化降解E2。在p H 7.0,E2初始浓度为1 mg/L,初始H2O2浓度为15 mmol/L,Fe3O4/GE投加量为15 mg/L的条件下,反应8 h后可去除92.9%的E2。Fe3O4/GE具有便捷的磁分离特性和稳定的催化活性,经过7次循环使用后对E2的降解效率仍保持在91.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铁/石墨 17Β-雌二醇 非均相FENTON
原文传递
Fe_(3)O_(4)-BiOBr/Graphene磁性气凝胶的构筑与Cr(VI)污水净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铁伟伟 邱帅彪 +3 位作者 王红霞 袁双义 董旭 何伟伟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87-1996,共10页
为改善单一半导体粉体材料的光生电子-空穴分离和回收能力,基于功能协同效应,采用共沉淀法,将Fe^(3+)/Fe^(2+)盐在一定浓度的氨水作用下制备出纳米Fe_(3)O_(4),并分散于含有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的正辛烷中,提供Br-的同时,在室温下... 为改善单一半导体粉体材料的光生电子-空穴分离和回收能力,基于功能协同效应,采用共沉淀法,将Fe^(3+)/Fe^(2+)盐在一定浓度的氨水作用下制备出纳米Fe_(3)O_(4),并分散于含有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的正辛烷中,提供Br-的同时,在室温下与水溶液中的硝酸铋和柠檬酸相互作用,利用非互溶体系,制备出Fe_(3)O_(4)-BiOBr;最后,将Fe_(3)O_(4)-BiOBr分散于含有赖氨酸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Fe_(3)O_(4)-BiOBr协同修饰的磁性石墨烯气凝胶(Fe_(3)O_(4)-BiOBr/Graphene)。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特征和催化活性通过XRD、Raman、XPS、SEM、TEM、UV-Vis光谱等综合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分析。Fe_(3)O_(4)-BiOBr/Graphene复合材料中的Fe_(3)O_(4)呈类球状,尺寸约10~25 nm,均匀镶嵌于BiOBr片层中间,并与石墨烯之间相互作用,整体呈现球-片-空洞构造。Fe_(3)O_(4)-BiOBr/Graphene复合材料显示出良好的可见光吸收性和Cr(VI)还原活性,30 min内可去除Cr(VI)至100%,高于单一组分的磁性Fe_(3)O_(4),这可能与Fe_(3)O_(4)-BiOBr异质结构、石墨烯导电材料的引入及Fe_(3)O_(4)-BiOBr/Graphene三者之间良好的界面相互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效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氧化三铁 石墨气凝胶 六价铬 磁性回收 光催化还原
原文传递
Fe3O4/GO对水溶液中Cd(Ⅱ)去除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先亮 黄先飞 张珍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11-2421,共11页
为探索高效且快速去除水溶液中Cd(Ⅱ)污染方法,采用自制磁性四氧化三铁负载氧化石墨烯(Fe3O4/GO)纳米复合材料对水溶液中Cd(Ⅱ)进行去除,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因素水平范围(初始Cd(Ⅱ)浓度、温度、反应时间、初始pH值),并采用响应面法... 为探索高效且快速去除水溶液中Cd(Ⅱ)污染方法,采用自制磁性四氧化三铁负载氧化石墨烯(Fe3O4/GO)纳米复合材料对水溶液中Cd(Ⅱ)进行去除,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因素水平范围(初始Cd(Ⅱ)浓度、温度、反应时间、初始pH值),并采用响应面法(RSM)及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ANN-GA)对去除水溶液中Cd(Ⅱ)的影响因素(4因素3水平)进行优化,利用等温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参数研究吸附剂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及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QUID)对复合材料表征.结果表明,平均粒径为30.9nm的磁性Fe3O4/GO纳米复合材料被成功制备.RSM用于磁性Fe3O4/GO纳米复合材料对水溶液中Cd(Ⅱ)去除条件优化,预测去除率达到86.451%,验证试验为82.220%,对应条件:温度为20.14℃,反应时间为57.78min,初始pH值为6.41和初始Cd(Ⅱ)浓度为11.18mg/L;ANN-GA优化条件后的预测去除率为89.722%,验证试验为87.723%,相应条件:温度为29.96℃,pH值为5.49,初始Cd(Ⅱ)浓度为28.36mg/L,反应时间为65.78min.根据模型R2值,预测的最大去除率及验证试验,ANN-GA模型性能及预测能力均高于RSM.RSM方差分析表明4个因素对磁性Fe3O4/GO纳米复合材料去除水溶液中Cd(Ⅱ)的影响大小为:初始Cd(Ⅱ)浓度>温度>反应时间>pH值.吸附机理分析结果显示,Fe3O4/GO纳米复合材料对Cd(Ⅱ)吸附过程同时存在着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结合ANN-GA优化,利用磁铁实现且快速分离,磁性Fe3O4/GO纳米复合材料用于去除Cd(Ⅱ)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Ⅱ) 氧化三铁负载氧化石墨 单因素实验 响应面法 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Fe_3O_4/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玉江 黄威 +4 位作者 黄玉炜 魏世丞 王博 梁义 徐滨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24-1629,共6页
通过二次水热法合成SiC/Fe_3O_4/氧化还原石墨烯(SiC/Fe_3O_4/rGO)复合材料。借助SEM、XRD、XPS、VSM和VNA对材料的形貌、物相、成分、磁性及吸波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iC/Fe_3O_4/rGO复合材料的电磁损耗机制主要为界面极化、涡流损... 通过二次水热法合成SiC/Fe_3O_4/氧化还原石墨烯(SiC/Fe_3O_4/rGO)复合材料。借助SEM、XRD、XPS、VSM和VNA对材料的形貌、物相、成分、磁性及吸波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iC/Fe_3O_4/rGO复合材料的电磁损耗机制主要为界面极化、涡流损耗和自然共振,其电磁损耗能力较中空结构Fe_3O_4显著增强;当复合材料的匹配厚度为2 mm时,呈现出最大反射损耗为-30.3 dB;当其匹配厚度为1.5 mm时,有效带宽超过6.65 GHz,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氧化三铁 还原氧化石墨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Fe_3O_4/CRGO复合物的制备及其酶的固定化(英文)
14
作者 吴晓晨 张艳 +1 位作者 吴从宇 吴海霞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12年第S1期162-168,共7页
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颗粒可通过水热法一步复合在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CRGO)表面,得到的复合物Fe3O4/CRGO用于固载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 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及振动样品磁强计对Fe3O4/CRGO的表观形貌及结构进行测试和表征... 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颗粒可通过水热法一步复合在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CRGO)表面,得到的复合物Fe3O4/CRGO用于固载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 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及振动样品磁强计对Fe3O4/CRGO的表观形貌及结构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显示:Fe3O4纳米颗粒随机分散在CRGO表面,Fe3O4 纳米颗粒的平均直径约 260 nm。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研究Fe3O4/CRGO 复合物的酶固定化性能。HRP 的饱和固载量为23.3mg/g,固定化后的酶在重复利用10次后依然保留原始酶活性的70%。固载后的HRP显示出更宽的pH耐受范围及很好的重复利用性,表示 Fe3O4/CRGO复合物可作为固载酶的良好基底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还原氧化石墨 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辣根过氧化物酶 酶固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N-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晓娟 石彦龙 +1 位作者 蔺旺梅 金小青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76,共6页
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Fe_3O_4/氮掺杂还原石墨烯(Fe_3O_4/N-r GO)复合物电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和恒电流充放电等方法研究... 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Fe_3O_4/氮掺杂还原石墨烯(Fe_3O_4/N-r GO)复合物电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和恒电流充放电等方法研究了所制备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Fe_3O_4/N-rGO具有更高的比电容和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在0.5A/g的电流密度下,其比电容高达291.7F/g,远高于纯的Fe_3O_4和纯的NrGO的比电容。这是由于小粒径Fe_3O_4的加入大大降低了石墨烯的团聚,两者间的协同作用使复合物的比电容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铁 氮掺杂还原石墨 水热法 电化学电容
原文传递
Co掺杂对RGO/Fe3O4复合材料组织结构和吸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玉炜 王玉江 +4 位作者 魏世丞 梁义 王博 黄威 徐滨士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49-856,共8页
研究了Co掺杂对还原氧化石墨烯(RGO)/Fe3O4复合材料结构、形貌和吸波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一步水热法分别制备RGO/Fe3O4和Co掺杂的RGO/Fe3O4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Co掺杂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 研究了Co掺杂对还原氧化石墨烯(RGO)/Fe3O4复合材料结构、形貌和吸波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一步水热法分别制备RGO/Fe3O4和Co掺杂的RGO/Fe3O4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Co掺杂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相组成及表面元素价态的影响;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定两种复合材料在2-18 GHz频率范围内的相对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模拟计算了Co掺杂对RGO/Fe3O4复合吸波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部分Co参与了水热反应生成了CoCO3、Co3O4和Co2O3,还有部分Co以单质形式存在,其通过正负电荷吸引机制,影响Fe3+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的配位,使得负载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表面的Fe3O4纳米颗粒部分迁移至RGO片层间;Co掺杂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导电能力和磁损耗能力,使复合材料的吸波能力显著增强.反射率模拟结果表明:掺杂后与掺杂前相比,当匹配厚度d=2.00 mm时,最大反射损耗提高3.44 d B,有效吸收频带拓宽2.88 GHz;当匹配厚度d=2.50 mm时,最大反射损耗提高8.45 dB,有效吸收频带拓宽2.73 GHz.Co掺杂对RGO/Fe3O4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有显著影响,并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RGO) 氧化三铁 CO掺杂 复合材料 吸波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