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分黏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被引量:6
1
作者 谭园 薛伟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1-37,共7页
部分黏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中,CFRP筋在梁的两端为有黏结形式,而中间部分为无黏结形式。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与有黏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相比,部分黏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具有较好的延性;与无黏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相比,部分... 部分黏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中,CFRP筋在梁的两端为有黏结形式,而中间部分为无黏结形式。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与有黏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相比,部分黏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具有较好的延性;与无黏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相比,部分黏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对锚具的依赖性大为减小。基于构件整体变形协调与截面内力平衡条件,建立部分黏结预应力CFRP筋极限应力增量的简化分析模型,提出可考虑不同无黏结段长度比例影响的、部分黏结预应力CFRP筋极限应力增量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不同破坏模式下部分黏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黏结 预应力CFRP筋 极限应力增量 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黏结FRP加固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智梅 黄庆彬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65-971,共7页
为研究部分黏结FRP加固方式对加固梁延性等抗弯性能的影响,建立部分黏结FRP加固梁的有限元模型,提出等效完全黏结FRP加固梁理论,即按照总变形相等的原则将部分黏结FRP加固梁转化为等效的完全黏结FRP加固梁。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部分黏结FR... 为研究部分黏结FRP加固方式对加固梁延性等抗弯性能的影响,建立部分黏结FRP加固梁的有限元模型,提出等效完全黏结FRP加固梁理论,即按照总变形相等的原则将部分黏结FRP加固梁转化为等效的完全黏结FRP加固梁。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部分黏结FRP加固方式对加固梁的承载力影响不大,但随着无黏结长度的增加,梁屈服后的刚度有所下降,FRP的利用率和加固梁的延性均明显提高;等效完全黏结FRP加固梁与相应的部分黏结FRP加固试验梁抗弯性能吻合较好,利用等效完全黏结FRP加固梁理论进行部分黏结FRP加固梁的承载力和变形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黏结 外贴FRP加固 混凝土梁 延性 FRP材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部分黏结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梅 张鹏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50-52,56,共4页
在提出"部分黏结"模式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及理论分析,对部分黏结部分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平衡配筋率、破坏模式以及极限承载力,建立相应的建议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对比,计算结果与试... 在提出"部分黏结"模式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及理论分析,对部分黏结部分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平衡配筋率、破坏模式以及极限承载力,建立相应的建议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建议计算方法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筋 部分黏结 平衡配筋率 极限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无黏结螺杆连接梁柱节点的恢复力模型研究
4
作者 程卫红 肖从真 +1 位作者 田春雨 李建辉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7,共10页
为研究部分无黏结螺杆连接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和恢复力特性,基于2榀高性能装配式框架结构的低周往复试验,分析典型边跨梁柱连接节点的破坏现象、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延性和变形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提出了四折... 为研究部分无黏结螺杆连接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和恢复力特性,基于2榀高性能装配式框架结构的低周往复试验,分析典型边跨梁柱连接节点的破坏现象、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延性和变形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提出了四折线的节点弯矩-转角骨架曲线模型,并给出各特征点的计算方法;基于试验滞回曲线的特征分析,构建了节点的恢复力滞回规则,与骨架曲线构成节点的恢复力模型。结果表明:极限状态时,部分无黏结螺杆连接梁柱节点的节点区混凝土损伤程度较轻,节点的主要屈服机制为连接螺杆,节点整体工作状态良好;节点弯矩-转角滞回曲线捏拢明显,呈现出明显的转动变形滑移,节点耗能能力较差;节点转角位移延性系数介于3.94~6.21之间,2榀框架中节点的最大转角分别约为1/58和1/53,节点延性性能和变形能力良好;所提出的节点弯矩-转角骨架曲线模型和恢复力滞回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该恢复力模型可用于应用该类型连接节点的整体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黏结螺杆 梁柱节点 抗震性能 滞回曲线 骨架曲线 恢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纤维筋有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孟履祥 陶学康 +1 位作者 关建光 徐福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8,36,共10页
对以芳纶纤维筋为有黏结预应力筋、环氧涂层钢筋为非预应力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进行研究,共进行了10根梁从混凝土开裂、裂缝开展直至梁受弯破坏的全过程试验。测定了梁的开裂弯矩,梁截面应变分布,变形的发展,裂缝出现、发... 对以芳纶纤维筋为有黏结预应力筋、环氧涂层钢筋为非预应力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进行研究,共进行了10根梁从混凝土开裂、裂缝开展直至梁受弯破坏的全过程试验。测定了梁的开裂弯矩,梁截面应变分布,变形的发展,裂缝出现、发展及分布情况,提出区分芳纶纤维筋破断及混凝土压坏的界限等效配筋率或界限中和轴高度,推导出芳纶纤维筋拉断和混凝土压坏同时发生,混凝土压坏、芳纶纤维筋未拉断及芳纶纤维筋拉断、混凝土未压坏等情况的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并提出芳纶纤维筋有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短期刚度及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筋 环氧涂层钢筋 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 受弯承载力 短期刚度 裂缝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张部分无黏结预应力梁锚固失效下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凌宇 刘家豪 +4 位作者 方蛟鹏 MAHUNON Akim Djibril Gildas 李亚民 黄巍 刘晓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68-2778,共11页
为了研究部分无黏结及锚固系统失效对后张预应力梁受力性能的影响,以4根后张法施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为试验对象,分析后张法预应力梁在相同无黏结率下,跨中、梁端部分无黏结以及锚固系统失效时的受力过程、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曲线、... 为了研究部分无黏结及锚固系统失效对后张预应力梁受力性能的影响,以4根后张法施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为试验对象,分析后张法预应力梁在相同无黏结率下,跨中、梁端部分无黏结以及锚固系统失效时的受力过程、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曲线、延性等指标和抗弯性能的变化规律。基于部分无黏结预应力梁的试验结果,采用考虑锚固失效损失的截面应变协调黏结折减系数计算抗弯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无黏结与锚固失效均降低试验梁的抗裂性能;在锚具失效条件下,跨中纯弯段无黏结显著降低试验梁的刚度和承载力,而梁端无黏结对梁刚度影响较小,承载力略降低;在锚固失效下,跨中段无黏结和梁端无黏结的梁与正常状态下的梁相比,延性指标分别提高6.3%和21.1%;在加载过程中,跨中控制截面满足平截面假定;采用考虑锚固失效损失的截面应变协调黏结折减系数计算抗弯承载力与试验值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梁 部分黏结 锚固失效 抗弯承载力 黏结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结部分预应力砼梁恢复力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唐昌辉 倪佳 程明慧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5-60,共6页
基于OpenSEES软件的二次开发平台,对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截面恢复力模型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统计和理论分析,建立了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截面弯矩-曲率滞回模型,并通过编制Visual C++程序,将其植入到OpenSEES软件的材料子... 基于OpenSEES软件的二次开发平台,对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截面恢复力模型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统计和理论分析,建立了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截面弯矩-曲率滞回模型,并通过编制Visual C++程序,将其植入到OpenSEES软件的材料子类中,用于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计算,分析过程中无需迭代计算无黏结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量,解决了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受力分析的关键问题.利用OpenSEES软件,基于已建立的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截面恢复力模型,选用基于柔度法的非线性梁柱单元,采用位移控制,计算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弯矩-挠度滞回曲线,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说明已建立的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截面恢复力模型的可靠性,为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部分预应力砼梁 低周反复荷载 OPENSEES 恢复力模型 弯矩-挠度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置HRB600级高强钢筋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变形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赵少伟 宋昌 师长磊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6年第2期46-50,共5页
对5根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抗弯试验,分析了预应力度和非预应力筋强度等级对构件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置HRB600部分预应力的混凝土桥梁构件开裂前刚度按照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对5根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抗弯试验,分析了预应力度和非预应力筋强度等级对构件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置HRB600部分预应力的混凝土桥梁构件开裂前刚度按照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相关公式计算是合理的;预应力度的提高可以延缓试验梁开裂后挠度的发展,但对极限破坏时的挠度变化影响不大;提高钢筋等级可延缓构件开裂后刚度下降速率;提高预应力度和增加钢筋等级都会提高梁体的延性,增加其恢复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B600级钢筋 黏结部分预应力 混凝土梁 受弯性能试验 变形性能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毅 刘晓东 刘凌锋 《中国港湾建设》 2019年第1期35-40,共6页
为解决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结构受力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部分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既能通过预应力保证结构全断面受压,并以此来提高接缝处节段接头的抗剪和防水能力;又能通过节段接头毫米级张开来释放弯矩内... 为解决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结构受力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部分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既能通过预应力保证结构全断面受压,并以此来提高接缝处节段接头的抗剪和防水能力;又能通过节段接头毫米级张开来释放弯矩内力,降低预应力用量。该新型结构形式已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图设计,并有效支撑了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半刚性管节结构体系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沉管隧道 部分黏结预应力混凝土 半刚性管节 节段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无黏结复合筋混凝土梁变形能力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祥 孙泽阳 +2 位作者 孙运楼 何小元 吴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0-26,共7页
钢-连续纤维复合筋(SFCB)由内芯钢筋和外侧复合材料(FRP)组成,具有高耐久、可控的屈服后二次刚度等优点。由于FRP的极限延伸率较低,SFCB混凝土构件的极限状态往往由FRP断裂应变控制。为了提高SFCB混凝土梁的变形能力,针对变化无黏结长度... 钢-连续纤维复合筋(SFCB)由内芯钢筋和外侧复合材料(FRP)组成,具有高耐久、可控的屈服后二次刚度等优点。由于FRP的极限延伸率较低,SFCB混凝土构件的极限状态往往由FRP断裂应变控制。为了提高SFCB混凝土梁的变形能力,针对变化无黏结长度的SFCB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测量了构件表面位移场,研究了无黏结长度对SFCB混凝土梁变形能力、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无黏结长度增大,SFCB混凝土梁的裂缝高度、宽度和间距逐渐增加,受压区混凝土将更早被压溃;SFCB混凝土梁的屈服后刚度与开裂后刚度的比值比较稳定,约为22%;跨中设置无黏结段后,跨中混凝土表面平均应变依然符合平截面假定;适当设置无黏结段有利于降低受拉筋材应变,提升SFCB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黏结混凝土梁 钢-连续纤维复合筋(SFCB) 数字图像相关(DIC) 变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置600MPa钢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少伟 高洪健 +1 位作者 赵文志 李春明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6年第1期69-74,共6页
为研究配置600MPa高强钢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构件的受力性能及适用性,对四根配置HRB600级钢筋作为非预应力筋的有黏结与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分别进行静载及疲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循环加载前梁体是否开裂对梁体混凝土的疲劳性... 为研究配置600MPa高强钢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构件的受力性能及适用性,对四根配置HRB600级钢筋作为非预应力筋的有黏结与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分别进行静载及疲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循环加载前梁体是否开裂对梁体混凝土的疲劳性能有明显影响,非预应力高强钢筋变形恢复能力没有受到疲劳荷载作用影响,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和有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疲劳性能都较好,配置600MPa钢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 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 疲劳试验 静载试验 应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置高强钢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梁受弯试验研究及有限元模拟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文忠 陈向伟 戎贤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79-84,共6页
通过对3根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受弯性能试验,对比分析混凝土强度等级对配置600 MPa钢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抗弯承载力的影响。采用ANSYS软件对试验梁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较为吻合。用ANSYS有限... 通过对3根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受弯性能试验,对比分析混凝土强度等级对配置600 MPa钢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抗弯承载力的影响。采用ANSYS软件对试验梁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较为吻合。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研究非预应力筋配筋率,非预应力钢筋强度等级及预应力度对梁挠度、极限应力增量及抗弯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非预应力筋钢筋强度可以提高梁的极限承载能力和极限应力增量;提高非预应力筋的配筋率或者增大预应力度可以提高梁的极限承载能力但不会提高粱的极限应力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部分预应力 极限应力增量 有限元分析 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结预应力砼矩形截面梁裂缝的研究
13
作者 王云来 林燕 《活力》 2011年第5期249-249,共1页
本文首次将裂缝开展的概念引入无黏结部分预应力砼结构。通过对一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和10根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导出了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截面塑性系数的表达示:探讨了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公式。建立了将名义拉... 本文首次将裂缝开展的概念引入无黏结部分预应力砼结构。通过对一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和10根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导出了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截面塑性系数的表达示:探讨了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公式。建立了将名义拉应力控制裂宽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名义拉应力 裂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置600MPa钢筋的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戎贤 刘旭 刘平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9-63,共5页
对5根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受弯性能试验,研究配置600 MPa钢筋的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梁的受弯性能。分析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对试验梁挠度、极限应力增量及抗弯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可以... 对5根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受弯性能试验,研究配置600 MPa钢筋的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梁的受弯性能。分析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对试验梁挠度、极限应力增量及抗弯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可以提高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配置600 MPa钢筋的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仍可用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推荐的算式进行计算;600 MPa钢筋的屈服强度设计值取520 MPa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部分预应力 600 MPa钢筋 挠度 极限应力增量 抗弯承载力
原文传递
高轴压比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廖显东 胡翔 +2 位作者 马荣全 苗冬梅 薛伟辰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2-89,共8页
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由预制柱、预应力T形叠合梁和现浇节点核心区组成,其中,预应力T形叠合梁采用穿过节点核心区的后张预应力筋(全黏结和部分黏结)。对2个高轴压比(0.68)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中节点和1个现浇对比中... 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由预制柱、预应力T形叠合梁和现浇节点核心区组成,其中,预应力T形叠合梁采用穿过节点核心区的后张预应力筋(全黏结和部分黏结)。对2个高轴压比(0.68)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中节点和1个现浇对比中节点足尺模型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均发生梁端弯曲破坏,柱纵筋和核心区箍筋未屈服;试件滞回曲线均较饱满,表现出较好的耗能能力;3个试件的刚度退化规律基本一致,残余变形较小,变形恢复能力良好;与现浇对比中节点试件和全黏结预应力中节点试件相比,部分黏结预应力中节点试件的承载力分别高6%和1.5%,位移延性系数分别高11.8%和1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 中节点 部分黏结预应力 高轴压比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