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价语法理论视域下维吾尔语后置词教学探析
1
作者 尼扎米丁·尼亚孜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4期84-89,共6页
维吾尔语后置词没有词汇意义,但其句法构式和句法功能比较丰富,这给维吾尔语教学带来一定困难。本文通过分析发现配价语法理论在维吾尔语后置词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根据维吾尔语后置词需带不同的格范畴... 维吾尔语后置词没有词汇意义,但其句法构式和句法功能比较丰富,这给维吾尔语教学带来一定困难。本文通过分析发现配价语法理论在维吾尔语后置词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根据维吾尔语后置词需带不同的格范畴词缀、拥有与名词格范畴词缀同样的语义功能、同义异形后置词较多、与其他词性同形(音)、部分后置词是多元后置词等特点进行语法教学设计,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训练,进行任务型教学训练,以此达到学生能够分类记忆、提高运用能力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价语法理论 维吾尔语 后置词 语言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配价理论与认知语法配价理论的差异——以动词配价为例
2
作者 慕晨 《湖北农机化》 2020年第7期131-131,共1页
众所周知,随着Tesniere对“价”的引进,“配价”这一概念开始逐渐应用于语言研究领域中。传统配价理论以动词为核心,认知语法配价理论则打破了这一规则,通过对比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体现在多方面。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具体实例重点研究二... 众所周知,随着Tesniere对“价”的引进,“配价”这一概念开始逐渐应用于语言研究领域中。传统配价理论以动词为核心,认知语法配价理论则打破了这一规则,通过对比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体现在多方面。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具体实例重点研究二者在动词配价方面的不同之处,从而为语言教学中语法研究者提供些许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认知语法理论 传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N_1+的+N_2”结构歧义问题的配价分析
3
作者 何雪莲 《科教文汇》 2010年第13期76-76,81,共2页
本文尝试运用配价语法理论,探讨了"对+N1+的+N2"这一结构引发的歧义问题。首先分析了"对+N1+的+N2"的内部语义关系,并由此提出了几点假设,说明了该结构产生歧义的语义条件。
关键词 配价语法理论 名词 语义类型 语义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介语中动词句的配价偏误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方绪军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47,共9页
本文以配价语法理论为背景 ,以汉语中介语中带有偏误的动词句为研究对象 ,分析带有偏误的动词句中动词或补足语的偏误现象 ,探求偏误产生的原因 ,寻求减少偏误现象的教学对策。文章主要考察两种带有偏误的动词句 :一种是使用动词的偏误 ... 本文以配价语法理论为背景 ,以汉语中介语中带有偏误的动词句为研究对象 ,分析带有偏误的动词句中动词或补足语的偏误现象 ,探求偏误产生的原因 ,寻求减少偏误现象的教学对策。文章主要考察两种带有偏误的动词句 :一种是使用动词的偏误 ,另一种是使用补足语的偏误。针对学习者使用动词句产生配价偏误的多方面原因 ,提出了减少配价偏误产生的若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价语法理论 中介语 偏误 动词句 补史语 汉语语法 对外汉语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