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0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荞麦食醋酒精发酵工艺 被引量:1
1
作者 杜津昊 季彬 +2 位作者 梁燕 芮文君 王治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167,共6页
为了提高荞麦食醋发酵过程中酒精发酵阶段的乙醇产量,以发酵醪酒精度为响应值,以固液比、酵母接种量、接种温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为自变量,利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荞麦醋酒精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酒精发酵工艺... 为了提高荞麦食醋发酵过程中酒精发酵阶段的乙醇产量,以发酵醪酒精度为响应值,以固液比、酵母接种量、接种温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为自变量,利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荞麦醋酒精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酒精发酵工艺为固液比1∶4(g∶mL)、酵母接种量30%、酵母接种温度30℃,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7 d。在此优化条件下,酒精度为9.52%vol,比优化前(8.51%vol)提高了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食醋 酒精发酵 响应面试验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B淀粉一步酶解产糖优化及酒精发酵
2
作者 张晶晶 陈家新 +7 位作者 冯军伟 胡景婷 马欣荣 张楠 解心月 刘娜 王心 惠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164,共7页
以小麦B淀粉为原料,优化其一步酶解制备可发酵糖的工艺及后续酿酒酵母发酵生产酒精,提高其利用价值。首先对小麦B淀粉基本组分含量进行测定,其次使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组成复合酶对小麦B淀粉进行一步酶解制备可发酵糖,详细考察复合酶用... 以小麦B淀粉为原料,优化其一步酶解制备可发酵糖的工艺及后续酿酒酵母发酵生产酒精,提高其利用价值。首先对小麦B淀粉基本组分含量进行测定,其次使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组成复合酶对小麦B淀粉进行一步酶解制备可发酵糖,详细考察复合酶用量、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pH对还原糖得率影响,对以上参数进行正交优化,获得酶解最佳工艺条件,最后利用酿酒酵母发酵所得酶解糖液生产酒精。结果表明,小麦B淀粉中淀粉含量85.61%,蛋白质和灰分含量都达到2%左右,戊聚糖含量接近5%,通过正交优化确定酶解产糖最佳条件为复合酶用量4 mL,料液比1:25 g/mL,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10 h,pH5.0,在此条件下还原糖得率达到94.6%。利用酵母发酵产酒精,最终酒精浓度达到12.76 g/L,酒精原料得率为31.90%。本研究为小麦B淀粉制备酒精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B淀粉 一步酶解 正交优化 酒精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山西老陈醋和怀仁醋酒精发酵初期酒醅真菌菌群研究
3
作者 杨玲 彭佳伟 +5 位作者 郭旭凯 段冰 邵强 郭睿 温贤将 王琪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4,共6页
该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山西老陈醋工艺(S)和怀仁醋酿造工艺(X)酒精发酵初期酒醅样品真菌菌群多样性,考察不同酿造工艺对酒醅真菌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X酒醅样品真菌菌群的多样性及丰富度更高。两种工艺酒醅样品的真菌菌群... 该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山西老陈醋工艺(S)和怀仁醋酿造工艺(X)酒精发酵初期酒醅样品真菌菌群多样性,考察不同酿造工艺对酒醅真菌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X酒醅样品真菌菌群的多样性及丰富度更高。两种工艺酒醅样品的真菌菌群组成在属水平差别较大;S酒醅样品的真菌绝大部分是待确定分类地位类群(Unclassified)(82.82%),少部分为维克汉姆酵母属(Wickerhamomyces)(7.40%)、红曲霉属(Monascus)(3.12%)等;而X酒醅样品的绝对优势真菌属为哈萨克斯坦酵母属(Kazachstania)(75.08%),其次为Unclassifed(14.21%)、曲霉属(Aspergillus)(3.48%)等。造成两种工艺酒醅样品真菌菌群差异的菌属为Unclassifed、毕赤酵母属(Pichia)、哈萨克斯坦酵母属、Cystofilobasidium、枝孢霉属(Cladosporium)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与其他物种联系密切的菌属为Cystofilobasidium、绿僵菌属(Metarhizium)、柯达酵母属(Kodamaea)、Pseduallescheria和根毛霉属(Rhizomuc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老陈醋工艺 怀仁醋酿造工艺 酒精发酵 真菌菌群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性酿酒酵母的选育及其蔗汁酒精发酵的研究
4
作者 徐日益 《甘蔗糖业》 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
本研究以酿酒酵母AS2.1189为亲株,利用亚硝酸诱变酵母并建立含561株诱变株的菌种库,通过耐性平板点种初筛法,经5次传代培养后筛选得到遗传性能稳定的耐性诱变株,其中Y75、Y226、Y324这3株是耐热、耐渗透压和耐酒精性能都有提高的诱变株... 本研究以酿酒酵母AS2.1189为亲株,利用亚硝酸诱变酵母并建立含561株诱变株的菌种库,通过耐性平板点种初筛法,经5次传代培养后筛选得到遗传性能稳定的耐性诱变株,其中Y75、Y226、Y324这3株是耐热、耐渗透压和耐酒精性能都有提高的诱变株。3株诱变株在亲株极限耐受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和最终细胞浓度都要大于亲株。研究诱变株Y75在胁迫条件下利用蔗汁发酵酒精,结果表明Y75最高菌体浓度高出亲株约2.5个OD600单位;Y75发酵液pH低于亲株约0.4个单位;Y75耗糖速率明显大于亲株,但最终残糖基本相同;发酵20h后Y75的产酒度高于亲株约1%(体积分数,下同),Y75和亲株的最终产酒度为14.82%和1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受性 亚硝酸诱变 酿酒酵母 蔗汁 酒精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原料无蒸煮酒精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薛正莲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1-33,36,共4页
在玉米原料无蒸煮酒精发酵过程中,添加少量的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可提高糖化酶对生淀粉的糖化作用,减少糖化酶用量。在料水比1:2.5,糖化酶加量200u/g,纤维素酶加量5u/g,酸性蛋白酶加量0.01%、30℃、pH3.5条件下,No.2141... 在玉米原料无蒸煮酒精发酵过程中,添加少量的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可提高糖化酶对生淀粉的糖化作用,减少糖化酶用量。在料水比1:2.5,糖化酶加量200u/g,纤维素酶加量5u/g,酸性蛋白酶加量0.01%、30℃、pH3.5条件下,No.2141菌株经96h发酵,浮液酒精度达12.8%。淀粉利用率达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发酵 生料酒精发酵 糖化酶 玉米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生粉酒精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薛正莲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70-73,共4页
利用无蒸煮工艺,探讨玉米生粉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原料加水比为1∶2.5,α-淀粉酶用量为10μ/g原料,糖化酶用量为400μ/g原料,青霉素用量为1600μ/L。在30℃,pH4.2条件下,2141菌株发酵120... 利用无蒸煮工艺,探讨玉米生粉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原料加水比为1∶2.5,α-淀粉酶用量为10μ/g原料,糖化酶用量为400μ/g原料,青霉素用量为1600μ/L。在30℃,pH4.2条件下,2141菌株发酵120h后,酒精度达9.6%,残还原糖0.22%,淀粉利用率82.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发酵 玉米粉 生料酒精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高粱茎秆汁液固定化酵母酒精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40
7
作者 刘荣厚 李金霞 +1 位作者 沈飞 孙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7-140,共4页
本文应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得出了甜高粱茎秆汁液锤度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之间的关系。以甜高粱茎秆汁液为原料,在摇床及流化床反应器上进行了固定化酵母酒精发酵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沈农甜杂2号甜高粱为原料,在摇床上作营养盐配... 本文应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得出了甜高粱茎秆汁液锤度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之间的关系。以甜高粱茎秆汁液为原料,在摇床及流化床反应器上进行了固定化酵母酒精发酵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沈农甜杂2号甜高粱为原料,在摇床上作营养盐配比的正交试验,试验得出对提高酒精得率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NH4)2SO4,K2HPO4,MgSO4。最优组合为:0.125%K2HPO4,0.200%(NH4)2SO4.0.050%MgSO4。加营养盐的酒精得率比不加任何营养盐的酒精得率可提高4.0%~8.0%。K2HPO4,(NH4)2SO4的配比对试验结果影响极显著,MgSO4的配比对试验结果影响显著。在流化床反应器上试验,4种较优营养盐组合酒精得率近乎相等,比不加营养盐空白试验酒精得率高。从降低成本角度来讲,选择0.125%K2HPO4,0.200%(NH4)2S4,0.010%MgSO4作为投产试验。本文为燃料乙醇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茎秆汁液 固定化酵母 营养盐 酒精发酵 流化床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酵母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酒精发酵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叶福 王正祥 +2 位作者 王晨霞 方慧英 诸葛健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4-27,共4页
从 38 1个自然样品中筛选得到 2株耐高温酵母THFY 4和THFY 1 6。THFY 4能够在51℃ ,含 30 %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 ;THFY 1 6能够在 45℃ ,30 %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经初步鉴定 ,THFY 4为克鲁维属酵母 ,THFY 1 6为酵母属酵母。进一步的... 从 38 1个自然样品中筛选得到 2株耐高温酵母THFY 4和THFY 1 6。THFY 4能够在51℃ ,含 30 %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 ;THFY 1 6能够在 45℃ ,30 %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经初步鉴定 ,THFY 4为克鲁维属酵母 ,THFY 1 6为酵母属酵母。进一步的 37℃发酵实验证明 ,THFY 4在静置条件下的发酵性能很差 ,发酵 60h只能从 2 0 %的葡萄糖产生 4 88% (v v)的酒精 ;而THFY 1 6在相同的条件下从 2 0 %的葡萄糖中产生 1 1 44% (v v)酒精。以THFY 1 6为发酵菌种 ,以芭蕉芋糖化液为培养基进行酒精发酵 ,2 4h发酵结束 ,从含 1 6 1 %葡萄糖的糖液得到 9 43 % (v v)的酒精 ,达到理论产量的 91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酵母 克鲁维酵母属 酵母属 酒精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汁酒精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19
9
作者 化志秀 鲁周民 +1 位作者 芦艳 李新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5-179,共5页
为研究红枣汁酒精发酵规律,以清涧木枣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红枣汁酒精发酵中的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原汁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酒精度的影响极显著(P&l... 为研究红枣汁酒精发酵规律,以清涧木枣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红枣汁酒精发酵中的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原汁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酒精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接种量影响不显著(P>0.05);各因素对酒精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接种量。优化出枣醋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发酵温度31℃、酵母菌接种量0.8%、发酵时间43h,此条件下酒精度为9.6%以上。通过验证实验可知,建立的数学模型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酒精发酵 酒精 工艺参数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源与无机盐对高浓度酒精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43
10
作者 吕欣 段作营 毛忠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9-162,共4页
在完全合成培养基条件下 ,就尿素、硫酸铵 2种氮源和硫酸镁、磷酸二氢钾、氯化钙 3种无机盐对 1株产高浓度酒精的酿酒酵母的间歇发酵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与尿素相比硫酸铵是较好的无机氮源 ,发酵终了酒精浓度可达 119.9g/L;... 在完全合成培养基条件下 ,就尿素、硫酸铵 2种氮源和硫酸镁、磷酸二氢钾、氯化钙 3种无机盐对 1株产高浓度酒精的酿酒酵母的间歇发酵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与尿素相比硫酸铵是较好的无机氮源 ,发酵终了酒精浓度可达 119.9g/L;并初步得到该株酵母发酵所需各无机盐的临界浓度分别为 :硫酸镁 5 g/L,磷酸二氢钾 5 g/L(或 <5 g/L) ,氯化钙 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源 无机盐 浓度 酒精发酵 影响因素 培养基 临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浓度对酒精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吕欣 李永飞 +1 位作者 段作营 毛忠贵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1-23,78,共4页
研究了 1株酿酒酵母在清液发酵过程中不同基质浓度对发酵的影响。研究发现 ,在初糖质量分数 >15 %时 ,该酵母的生长开始受到抑制 ;在初糖质量分数为 3 5 %时 ,可达最大发酵酒精体积分数 16 5 %。将平均对基质菌体得率与初糖浓度进行... 研究了 1株酿酒酵母在清液发酵过程中不同基质浓度对发酵的影响。研究发现 ,在初糖质量分数 >15 %时 ,该酵母的生长开始受到抑制 ;在初糖质量分数为 3 5 %时 ,可达最大发酵酒精体积分数 16 5 %。将平均对基质菌体得率与初糖浓度进行关联 ,描述了基质与菌体生长之间的关系 ;而在葡萄糖质量分数≤ 15 %时 ,产物浓度与初糖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清液发酵 基质浓度 酒精发酵 产物浓度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甜菜酒精发酵的工艺优化及数学模型 被引量:7
12
作者 史淑芝 程大友 +5 位作者 徐德昌 马凤鸣 鲁兆新 董爱军 代翠红 罗成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4-218,共5页
利用菌种ADY(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对能源甜菜NY0503进行酒精发酵。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从底物浓度、料液比、加菌量、营养盐添加量、加磷量、pH值、转速、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9个因素中筛选出了加磷量、发酵温度和底物浓度... 利用菌种ADY(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对能源甜菜NY0503进行酒精发酵。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从底物浓度、料液比、加菌量、营养盐添加量、加磷量、pH值、转速、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9个因素中筛选出了加磷量、发酵温度和底物浓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并用响应面分析法求出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经优化后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12%、料液比(质量比)1︰1、加菌量15%、营养盐添加量0.5、加磷量1.9%、pH5.0、转速130r/min、发酵温度31℃和发酵时间44h,共进行5批次验证试验,结果为酒精转化率的平均值为95.48%,与模型的理论值96.54%的差值仅占理论值的1.09%,进一步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发酵 工艺优化 数学模型 能源甜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酒酵母对甘蔗汁的酒精发酵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赶林 林波 +1 位作者 孙健 李杨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34,共3页
以新鲜甘蔗压榨汁为原料,常温下用果酒酵母液态深层发酵酿制甘蔗果酒中间制品,探讨甘蔗汁酒精发酵过程中反应特性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使用0.15~0.30 g/L的果酒酵母作用甘蔗汁,发酵周期为14~20 d,发酵汁乙醇体积分数为4.5%,酸度为1.8... 以新鲜甘蔗压榨汁为原料,常温下用果酒酵母液态深层发酵酿制甘蔗果酒中间制品,探讨甘蔗汁酒精发酵过程中反应特性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使用0.15~0.30 g/L的果酒酵母作用甘蔗汁,发酵周期为14~20 d,发酵汁乙醇体积分数为4.5%,酸度为1.8%-2.4%,总糖为0.1%,发酵汁呈棕黄色,澄清透亮,酒香浓郁,味道柔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蔗汁 果酒酵母 酒精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料及发酵条件对食醋酒精发酵工艺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滕占才 李志江 +1 位作者 王波 杨宏志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40,共4页
以高粱为主要原料,大曲和蜂蜜为辅助原料,利用单因素实验方法,以酒精度和还原糖含量为指标,确定了食醋酒精发酵阶段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大曲添加量为60%,蜂蜜添加量为10%;发酵时间为7d,发酵温度25℃~30℃,酵母接种量... 以高粱为主要原料,大曲和蜂蜜为辅助原料,利用单因素实验方法,以酒精度和还原糖含量为指标,确定了食醋酒精发酵阶段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大曲添加量为60%,蜂蜜添加量为10%;发酵时间为7d,发酵温度25℃~30℃,酵母接种量为2×10^7个馆,初始pH值为4.5最佳发酵参数,经验证试验,最终得到的酒精度为7.38%v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蜂蜜 食醋 酒精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纤维素酒精发酵菌种的筛选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素玉 陈新芳 +2 位作者 田沈 王菊 杨秀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8-221,共4页
为对木质纤维素水解糖液进行酒精发酵 ,同时代谢葡萄糖和木糖成酒精的 9个菌种以木糖为唯一碳源进行驯化 ,从中选出 3个菌株。并对 3个菌株进行固定化 ,进行酒精发酵研究 ,以进一步阐明该菌株代谢葡萄糖和木糖成酒精的能力。以总糖利用... 为对木质纤维素水解糖液进行酒精发酵 ,同时代谢葡萄糖和木糖成酒精的 9个菌种以木糖为唯一碳源进行驯化 ,从中选出 3个菌株。并对 3个菌株进行固定化 ,进行酒精发酵研究 ,以进一步阐明该菌株代谢葡萄糖和木糖成酒精的能力。以总糖利用率、葡萄糖和木糖利用率、酒精产率为指标 ,3株菌具有较好的同时发酵葡萄糖和木糖成酒精的能力。PachysolentannophilisATCC 32 72 8的总糖 (5 %葡萄糖和 2 %木糖 )利用率达到了 85 .0 8% (36h) ,葡萄糖的利用率为99.2 1% (36h) ,木糖利用率 80 .38% (36h) ,菌株CadidashehataeATCC 34887的酒精产率达到理论值的 82 .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和木糖 酒精发酵 菌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蜜酒精发酵液对甘蔗生长的效应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丽涛 莫凤连 +3 位作者 朱秋珍 李楠 欧宗喜 李杨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糖蜜酒精发酵液蔗田施用对甘蔗生长的影响,为甘蔗增产增糖、消除糖蜜酒精发酵液对环境的污染及发展蔗糖业循环经济提供参考,并为在试验地蔗区推广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把糖蜜酒精发酵液作为液肥与... 【目的】探讨糖蜜酒精发酵液蔗田施用对甘蔗生长的影响,为甘蔗增产增糖、消除糖蜜酒精发酵液对环境的污染及发展蔗糖业循环经济提供参考,并为在试验地蔗区推广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把糖蜜酒精发酵液作为液肥与常规施肥作比较试验,糖蜜酒精发酵液施用量为120t/ha,锤度为7.0~7.5。试验期间调查不同处理甘蔗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常规施肥(CK)相比,喷施糖蜜酒精发酵液提高了甘蔗出苗率、分蘖率、叶绿素和田间锤度,甘蔗株高、茎径、有效茎数也有一定的提高,产量比对照增加30.2%。【结论】喷施糖蜜酒精发酵液对甘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增产增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蜜酒精发酵 甘蔗 生长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酒精发酵过程建模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冲伟 丛丽娜 +1 位作者 张小愚 李宪臻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4-47,共4页
运用BP神经网络对酒精的发酵过程进行建模并预测,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比较精确地模拟菌体生长,底物浓度消耗,以及发酵酒精度等过程的变化。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酒精发酵过程的模拟与预测是实现酒精发酵在线监测的一种可行的手段。
关键词 酒精发酵 人工神经网络 建模 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沼气双发酵偶联工艺中沼液有机酸对酒精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翟芳芳 张静 +3 位作者 张建华 孙付保 张宏建 毛忠贵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2-436,共5页
木薯酒精蒸馏废液经厌氧沼气发酵后的沼液全部回用作为酒精发酵配料的工艺用水,形成酒精沼气双发酵偶联工艺。研究发现,乙酸和丙酸是抑制酒精发酵的主要的小分子有机酸。乙酸对酒精发酵产生抑制的有效质量浓度为0.4g/dL,丙酸对酒精发酵... 木薯酒精蒸馏废液经厌氧沼气发酵后的沼液全部回用作为酒精发酵配料的工艺用水,形成酒精沼气双发酵偶联工艺。研究发现,乙酸和丙酸是抑制酒精发酵的主要的小分子有机酸。乙酸对酒精发酵产生抑制的有效质量浓度为0.4g/dL,丙酸对酒精发酵产生抑制的有效质量浓度为0.1g/dL,乳酸质量浓度达到2.5g/dL时才会对酒精发酵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酒精发酵 沼气发酵 有机酸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渣分批补料酶水解及酒精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龚信芳 李平 +1 位作者 梁磊 朱明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2-116,共5页
木薯渣是木薯淀粉加工后的废弃物,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实验利用复合酶对木薯渣中淀粉和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非热水解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木薯渣具有较好的酶解性能;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酶解液糖浓度也不断提高,酶解得率逐渐降低;与间歇... 木薯渣是木薯淀粉加工后的废弃物,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实验利用复合酶对木薯渣中淀粉和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非热水解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木薯渣具有较好的酶解性能;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酶解液糖浓度也不断提高,酶解得率逐渐降低;与间歇糖化工艺相比,16%底物在相同的水解条件和相同的酶添加量的条件下,采用4%的起始底物浓度,每隔12 h进行补料,葡萄糖得率从53.6%提高到72.4%;以不添加任何营养物质的水解液为原料进行酒精发酵,24h乙醇浓度达到24.9 g/L,乙醇得率达到42%,发酵效率为82%,乙醇产率达到1.04 g/(L.h),葡萄糖利用率达到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渣 复合酶 分批补料糖化 酒精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甘蔗汁酒精发酵酒度的实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易弋 容元平 +2 位作者 程谦伟 黎娅 伍时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7-249,共3页
为了提高甘蔗汁酒精发酵的酒度,选择甘蔗汁浓缩、以及向甘蔗汁中添加蔗糖、糖蜜和木薯粉水解液4种方法进行酒精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总糖在18%~20%(m/v)范围时,使用前三种方法都能获得11%(v/v)左右的发酵酒精度和90%以上的发酵效... 为了提高甘蔗汁酒精发酵的酒度,选择甘蔗汁浓缩、以及向甘蔗汁中添加蔗糖、糖蜜和木薯粉水解液4种方法进行酒精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总糖在18%~20%(m/v)范围时,使用前三种方法都能获得11%(v/v)左右的发酵酒精度和90%以上的发酵效率;最后一种方法由于菌种不能同时利用蔗糖和淀粉糖而导致发酵效率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汁 酒精发酵 糖蜜 木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