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动巷道煤柱分区演化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
1
作者 何建宏 龙鑫 韩连昌 《中国矿山工程》 2025年第1期20-24,43,共6页
本文以某公司110303工作面回风巷道为研究对象,针对采动巷道帮部变形量大、变形持续时间长的问题,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工作面回采对巷道保护煤柱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以巷道保护煤柱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为研... 本文以某公司110303工作面回风巷道为研究对象,针对采动巷道帮部变形量大、变形持续时间长的问题,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工作面回采对巷道保护煤柱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以巷道保护煤柱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为研究对象,进行巷道煤柱应力分区,提出巷道煤柱应力分区判据,并对各分区特征进行描述。根据巷道帮部围岩变形规律受邻近工作面回采影响的特征,分析采动巷道煤柱分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非稳定区向破碎区演化,稳定区向非稳定区演化时采动巷道帮部破坏的根源。提出将锚杆、索锚固段安置于煤柱深部稳定区的控制方案,针对性控制采动巷道大变形的问题,为类似工程条件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巷道 煤柱 分区演化 加强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家崖煤矿重复采动巷道变形特征及控制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杰 张宁波 刘海兵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51,共8页
针对重复采动巷道围岩变形严重、无法复用,重复采动巷道在服务期内具有明显的叠加演化特征的问题,以关家崖煤矿13092巷道为研究背景,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重复采动巷道变形的叠加扩展特征和控制对策进行了研究。... 针对重复采动巷道围岩变形严重、无法复用,重复采动巷道在服务期内具有明显的叠加演化特征的问题,以关家崖煤矿13092巷道为研究背景,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重复采动巷道变形的叠加扩展特征和控制对策进行了研究。重复采动巷道变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一次回采扰动下,重复采动巷道变形呈现分区和非对称破坏特征,可划分为快速变形区、强烈变形区和缓慢变形区;裂纹破坏主要在煤壁帮和煤柱帮,而顶底板较少,表现为巷道两帮显著片帮和内移;煤壁帮与顶板、煤柱帮与底板交汇处变形严重。②二次采动巷道在一次破坏基础上叠加扩展,使得非对称破坏更加显著,形成巷道围岩蝶形叠加塑性破坏区。③重复采动巷道围岩控制的重点时间为一次回采阶段,重点区域为强烈变形区和缓慢变形区的巷道煤柱帮一侧。通过分析采动巷道蝶形变形特征和破坏分区规律,提出了重复采动巷道多层次耦合控制技术,采用浅低压−深高压注浆提高煤柱支撑力,采用锚索补强提高支护体支撑力,实现耦合控制。通过加固前后变形量对比分析验证了多层次耦合控制满足巷道复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采动巷道 变形特征 塑性破坏 叠加扩展特征 多层次耦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迎采动巷道区域应力场演化规律及支护技术
3
作者 邓振宇 王将豪 +1 位作者 张文博 刘涛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1期12-16,共5页
基于昊兴塬矿迎采动巷道的工程背景,介绍了11^(#)煤层11102回风巷道的基本地质特点,设计、研究了巷道迎采动掘进过程中的变形破坏特征,探讨、分析了巷道区域应力场演化规律。采用现场勘测、数值模拟及工程试验等方法,监测分析了巷道迎... 基于昊兴塬矿迎采动巷道的工程背景,介绍了11^(#)煤层11102回风巷道的基本地质特点,设计、研究了巷道迎采动掘进过程中的变形破坏特征,探讨、分析了巷道区域应力场演化规律。采用现场勘测、数值模拟及工程试验等方法,监测分析了巷道迎采对掘时的变形特征,数值计算了巷道区域应力场演化情况,表明巷道迎采对掘时受到上工作面超前、侧向及滞后支承压力影响,且在采动影响阶段围岩动压剧烈,煤柱侧较实体煤侧应力集中更明显。根据巷道迎采对掘时差异化的应力场特征,提出了分段加强支护技术,主要采用高强度锚杆索、π型钢梁与注浆加固等方式联合支护,有效地改善了围岩应力环境,满足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巷道 巷道变形 区域应力场 加强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高应力采动巷道锚注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亓佳利 张建 +3 位作者 宋子鸣 赵仁宝 张假妮 孙稳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7期91-97,共7页
利用FLAC^(3D)内置的Fish语言编程,提取巷道围岩位移量与塑性区范围,揭示不同断面形状与埋深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和塑性区扩散随应力释放率的演化规律,优化了锚注支护参数(锚杆和锚索的长度、间排距、预紧力,注浆范围),提出了锚注分步联... 利用FLAC^(3D)内置的Fish语言编程,提取巷道围岩位移量与塑性区范围,揭示不同断面形状与埋深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和塑性区扩散随应力释放率的演化规律,优化了锚注支护参数(锚杆和锚索的长度、间排距、预紧力,注浆范围),提出了锚注分步联合支护技术,模拟分析不同支护参数对围岩稳定的控制效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锚注分步联合支护技术,可有效控制深部高应力采动巷道围岩大变形破坏,可保证巷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的长期稳定及使用安全,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高应力 采动巷道 锚网索注支护 支护参数优化 FLAC^(3D)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禾浦溪井采动巷道破坏机理与支护优化研究
5
作者 龙州进 舒仕海 苏小伟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4期12-16,共5页
针对嘉禾矿浦溪井2152底板巷围岩受采动影响变形破坏极难控制难题,采用现场调研、数值计算等方法,查找围岩变形破坏的主因;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得出该底板巷两帮的塑性破坏大于顶底板、帮部锚杆锚固位置处于塑性区之内,锚杆容易出现... 针对嘉禾矿浦溪井2152底板巷围岩受采动影响变形破坏极难控制难题,采用现场调研、数值计算等方法,查找围岩变形破坏的主因;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得出该底板巷两帮的塑性破坏大于顶底板、帮部锚杆锚固位置处于塑性区之内,锚杆容易出现失效现象,原支护方案亟待优化改进;拟定“以变形锚杆、金属网、喷浆、锚索、全断面注浆”的一体化支护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其支护技术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巷道 破坏机理 数值模拟 支护技术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采动巷道卸压演化特征数值模拟
6
作者 刘勋 张玲 +1 位作者 刘云强 郭文婷 《新疆钢铁》 2024年第2期17-19,共3页
强采动巷道卸压是常用的巷道保护措施,本文以某矿沿空留巷切顶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 3D软件建立沿空留巷切顶卸压模拟模型,对不同切顶高度和切顶后形成的悬臂长度下强采动巷道卸压效果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沿空留巷靠近采空区一侧围岩应... 强采动巷道卸压是常用的巷道保护措施,本文以某矿沿空留巷切顶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 3D软件建立沿空留巷切顶卸压模拟模型,对不同切顶高度和切顶后形成的悬臂长度下强采动巷道卸压效果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沿空留巷靠近采空区一侧围岩应力受采空区影响较小,会出现类似“杠杆效应”现象;切顶卸压效果与切顶高度呈明显线性关系,切顶3m是最优切顶高度;卸压效果与悬臂长度关系较为复杂,且受采空区顶板变形后挤压充填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巷道 卸压 沿空留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采动巷道围岩流变和结构失稳大变形理论 被引量:115
7
作者 黄炳香 张农 +5 位作者 靖洪文 阚甲广 孟波 李楠 谢文兵 焦金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11-926,共16页
与浅部相比,深部巷道特别是千米深井采动巷道,地应力高、采动影响强烈,导致巷道围岩变形大、持续时间长、破坏严重,目前的理论不能科学解释深井采动巷道的围岩劣化、大变形与破坏机理。深部开采条件下的巷道围岩大变形破坏理论已经成为... 与浅部相比,深部巷道特别是千米深井采动巷道,地应力高、采动影响强烈,导致巷道围岩变形大、持续时间长、破坏严重,目前的理论不能科学解释深井采动巷道的围岩劣化、大变形与破坏机理。深部开采条件下的巷道围岩大变形破坏理论已经成为煤炭深部开采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为此,采用现场调研与试验、实验室实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方法,从应力强度比出发,并考虑偏应力和梯度应力,提出了采动系数的概念;从力学本质和工程应用的角度明确了巷道强采动和大变形的概念,探讨了其科学内涵,并初步提出确定了强采动和大变形的量化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深井强采动巷道围岩所处应力环境及其大变形特征,初步提出了深部采动巷道围岩流变和结构失稳大变形理论框架。其核心思想是巷道围岩结构运动、围岩劣化、梯度应力和偏应力诱导围岩裂隙扩展、软岩流变与结构性流变大变形、破裂岩体长时扩容;基本问题包括深井采动巷道围岩应力路径、考虑应力路径的偏应力和梯度应力对巷道围岩的作用机理、巷道围岩锚固承载结构流变大变形、巷道围岩结构失稳大变形等。偏应力和梯度应力导致巷道浅部围岩张拉劈裂扩容和承载区围岩剪切滑动,且承载区围岩剪切滑动对浅部张拉劈裂围岩产生向巷道内的推力,扩容与推力导致浅部锚固体出现结构体滑移流变和整体性的挤入。由传统的软岩流变上升至软岩流变与锚固体结构性流变大变形。巷道围岩结构失稳大变形包括上覆岩层大结构失稳导致的整体移动大变形和松动圈内破裂岩体运动失稳大变形。提出的深部采动巷道围岩流变和结构失稳大变形理论从深部环境、深部岩体及强烈施工扰动相互作用出发,揭示深部巷道围岩应力场时空演变规律和大变形与破坏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 采动巷道 大变形 流变 结构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采动巷道顶板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199
8
作者 马念杰 赵希栋 +2 位作者 赵志强 李季 郭晓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287-2295,共9页
深部采动巷道冒顶事故是当前煤炭资源开采中面临的重大难题。基于深部采动巷道围岩应力环境,分析了双向非等压条件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形成的力学机制及其形态特征,并对顶板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深部采动巷道围岩双向压力... 深部采动巷道冒顶事故是当前煤炭资源开采中面临的重大难题。基于深部采动巷道围岩应力环境,分析了双向非等压条件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形成的力学机制及其形态特征,并对顶板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深部采动巷道围岩双向压力比值λ(0<λ<1)较小时,围岩塑性区形态不再是圆形和类椭圆形,而呈现出蝶形分布的特征,当碟叶位于巷道顶板上方时,容易发生冒顶;2采动应力方向决定围岩最大破坏深度的位置,并控制潜在冒落区的范围,当围岩最大破坏深度与潜在冒落高度相同时,顶板稳定性最差。要保持顶板围岩稳定,支护体必须要有足够的长度和延伸性能,据此,提出了可接长锚杆支护技术,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可接长锚杆较好地适应了顶板围岩的剧烈下沉,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 采动巷道 塑性区 可接长锚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巷道岩体变形与锚杆锚固力变化规律 被引量:37
9
作者 陆士良 付国彬 汤雷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1-203,共3页
阐述了采动巷道围岩的变形规律,探讨了低阻力端锚和高阻力全锚锚杆在巷道围岩变形损伤过程中锚固力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锚杆支护与围岩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采动巷道 围岩变形 锚杆锚固力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巷道矿压显现特征及力构协同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赵善坤 苏振国 +4 位作者 侯煜坤 赵斌 徐阳 王宏伟 莫云龙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71,共11页
以西北地区典型冲击地压矿井为工程背景,研究采动巷道冲击地压力构协同防控技术的有效性,通过对典型厚硬顶板条件下重复采动巷道冲击地压显现特征及主控因素的分析,采用"点-面-区"相结合的方式对深部厚硬顶板采动巷道应力分... 以西北地区典型冲击地压矿井为工程背景,研究采动巷道冲击地压力构协同防控技术的有效性,通过对典型厚硬顶板条件下重复采动巷道冲击地压显现特征及主控因素的分析,采用"点-面-区"相结合的方式对深部厚硬顶板采动巷道应力分布进行了探测,确定了回风巷冲击地压严重的主要原因为区段煤柱侧向覆岩结构破断和采动应力的叠加作用。提出冲击地压防治要从采动巷道围岩结构和应力环境双方面入手,通过调整采动巷道围岩应力环境,人为干预高低位岩层破断位态,增加高低位厚硬顶板破断所释放弹性能量的传递损耗,优化巷道围岩支护参数,提高工作面超前应力峰值附近巷道刚性支护系统瞬时吸能让压能力,并根据采场煤层赋存条件、围岩结构特征和应力环境不断改变的特点,动态调整各种措施的时空组合方式进而实现采动巷道的围岩稳定性控制。通过典型冲击地压工作面现场防冲实际,验证了采动巷道冲击地压力构协同防控技术的有效性,为西北地区深部厚硬顶板条件下采动巷道冲击地压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力构协同防控 采动巷道 厚硬顶板 深部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尔台矿采动巷道顶板变形破坏特征与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贾后省 乔安震 江文渊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8-344,共7页
针对神东集团布尔台矿二次釆动回采巷道顶板破裂深度大、变形量严重、冒顶事故频发等问题,采用现场观测、数值模拟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采动巷道顶板变形破坏特征和工程可控性。结果表明:巷道二次采动影响期间顶板变形破坏严... 针对神东集团布尔台矿二次釆动回采巷道顶板破裂深度大、变形量严重、冒顶事故频发等问题,采用现场观测、数值模拟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采动巷道顶板变形破坏特征和工程可控性。结果表明:巷道二次采动影响期间顶板变形破坏严重,增加支护强度对顶板变形的控制效果极为有限,顶板下沉量远远超出锚索的承受能力,顶板破裂深度高达4 m左右,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试图通过高强支护来限制顶板下沉是达不到的,须采用以控制冒顶为主的高延伸率、大锚固范围支护材料。据此,对锚杆接长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在布尔台矿42105回风巷进行了支护补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接长锚杆支护技术能够有效防止巷道冒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巷道 顶板下沉 冒顶 接长锚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湾图沟煤矿高强度采动巷道稳定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凯 勾攀峰 《能源与环保》 2020年第1期150-155,共6页
针对高强度采动巷道围岩控制难题,从实验室岩样尺度和现场巷道尺度研究了湾图沟煤矿13405工作面回风平巷围岩稳定性特征。结合单轴压缩试验和声波测试分析了干燥、自然及饱和状态下3组岩样的力学行为差异特征。利用钻孔成像,分析了高强... 针对高强度采动巷道围岩控制难题,从实验室岩样尺度和现场巷道尺度研究了湾图沟煤矿13405工作面回风平巷围岩稳定性特征。结合单轴压缩试验和声波测试分析了干燥、自然及饱和状态下3组岩样的力学行为差异特征。利用钻孔成像,分析了高强度采动影响巷道围岩裂隙发育分段特征。结果表明:干燥、自然及饱和状态下岩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依次降低,水分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岩石的强度和刚度。实煤体段围岩仅在深度1 m范围内发现少量纵向裂隙。高静压段两帮维护效果较差,煤帮裂隙极为发育,存在高量值的离层。动压段巷道顶板完整性较好,两帮均发现较大离层,且超出了锚杆正常锚固范围,严重影响了巷道锚固结构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巷道 稳定性评价 高强度开 湾图沟煤矿 钻孔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胶结富水顶板采动巷道全锚索支护技术 被引量:13
13
作者 朱先龙 杨张杰 +2 位作者 潘忠德 赵均 杨至超 《煤炭技术》 CAS 2020年第3期26-30,共5页
为解决弱胶结富水顶板采动巷道支护难题,以色连二矿12307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钻孔窥视及现场实测等方法,研究了采动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及顶板岩层破坏特征,分析了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原因,提出了"钢筋网护顶+横向布置... 为解决弱胶结富水顶板采动巷道支护难题,以色连二矿12307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钻孔窥视及现场实测等方法,研究了采动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及顶板岩层破坏特征,分析了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原因,提出了"钢筋网护顶+横向布置的M钢带组合长短锚索+纵向布置的槽钢梁组合加固锚索"相结合的顶板全锚索支护技术。工程实践表明,采用上述支护方法,不仅可以防止顶板出现撕网及网兜现象,而且还有效控制了顶板下沉及离层,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胶结富水顶板 采动巷道 全锚索支护 顶板裂隙 钻孔窥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喷支护在采动巷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天刚 黄玉诚 吕艳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0,共2页
根据锚喷支护巷道在受采动影响下变形及受损的机理分析 。
关键词 锚喷支护 采动巷道 变形 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巷道侧向高低位厚硬顶板破断模式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善坤 赵阳 +1 位作者 王寅 陈增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120,共10页
陕蒙地区冲击地压显现大多发生在二次采掘扰动影响下,煤层上方厚硬岩层结构破断诱发工作面采场附近动压显现已成为煤矿生产中重大安全隐患。为阐明采动巷道上覆高低位厚硬岩层破断对区段煤柱受力以及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建立高低位厚... 陕蒙地区冲击地压显现大多发生在二次采掘扰动影响下,煤层上方厚硬岩层结构破断诱发工作面采场附近动压显现已成为煤矿生产中重大安全隐患。为阐明采动巷道上覆高低位厚硬岩层破断对区段煤柱受力以及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建立高低位厚硬岩层破断结构的力学模型,得到破断扰动影响下区段煤柱结构变形特征及应力分布特征,以巴彦高勒煤矿11盘区煤样试样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设计的高位岩层模拟加载装置,借助非接触式全场应变测量系统的数字散斑相关分析方法,对高低位厚硬岩层在区段煤柱上方不同破断位置组合下区段煤柱及低位岩层的应力变形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上覆高低位厚硬岩层侧向不同断裂位置组合下区段煤柱受力特征及应力传递机制,建立了巷道上部厚硬顶板不同断裂位置与结构整体失稳荷载的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高低位厚硬顶板岩层破断将会引起煤柱采空区应力集中,高低位厚硬岩层不同的破断位置组合,对下部岩层的运动变形和区段煤柱应力分布和巷道围岩稳定影响显著。区段煤柱整体结构稳定性与破断点位置密切相关,煤体在回转作用下破坏所需的应力大小与高位岩层顶板破断点对采空区顶煤的力矩负相关。随着破断点远离区段煤柱,区段煤柱受力由压剪逐渐转化为采空区煤顶传递的压弯作用。高低位厚硬岩层顶板破断的相对位置影响低位顶板的破断情况,当低位破断点处于高位破断点以内,低位顶板随高位顶板破断1次,反之则低位岩层顶板将会随着高位岩层破断回转发生2次破断。随着高位顶板的破断,采动巷道及煤柱上覆岩层应力减小,区段煤柱稳定性下降,冲击地压风险增大。试验研究为陕蒙地区深部厚硬顶板条件下采动巷道动力灾害防治和区段煤柱设计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巷道 冲击地压 区段煤柱 高低位厚硬岩层 破断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采动巷道应力演化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海韦 李宝玉 石小刚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1,共5页
为有效控制深部采动巷道围岩变形,针对某煤矿典型巷道工程地质条件,模拟研究了采动影响下巷道围岩应力及变形的演化规律,提出了深部采动巷道围岩强化控制技术,并开展工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工作面推进,巷道表面位移与其对应的应力... 为有效控制深部采动巷道围岩变形,针对某煤矿典型巷道工程地质条件,模拟研究了采动影响下巷道围岩应力及变形的演化规律,提出了深部采动巷道围岩强化控制技术,并开展工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工作面推进,巷道表面位移与其对应的应力变化趋势一致,大巷保护煤柱尺寸以105 m为合理;采用重型U型钢壁后充填+锚杆锚索协同承载+巷道滞后注浆技术,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巷道 应力演化 控制技术 协同承载 巷道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巷道锚喷支护浅析
17
作者 杨惠波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23,共2页
结合生产实际 ,分析了锚喷支护在不同岩性、不同生产周期的支护情况 。
关键词 采动巷道 锚喷支护 岩性 生产周期 支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巷道底鼓机理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亚军 《煤炭与化工》 CAS 2017年第10期31-33,共3页
为了加强底鼓治理在巷道底板和角部的研究,通过对采动巷道底鼓机理的分析和对其治理方法的研究,重点阐述了加固底板及底角控制巷道底鼓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底鼓治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采动巷道 底鼓机理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巷道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贾照远 尚剑飞 刘金辉 《建井技术》 2019年第6期39-43,38,共6页
阐述了岩体变形时的能量转化过程,指出巷道围岩体的失稳破坏是能量耗散与可释放应变能积聚共同作用的结果,提出以虚拟拉动力来表征掘进巷道围岩体表面径向支撑力的改变。引入能量密度概念,借助FLAC 3D软件,对付村煤矿采动巷道稳定性进... 阐述了岩体变形时的能量转化过程,指出巷道围岩体的失稳破坏是能量耗散与可释放应变能积聚共同作用的结果,提出以虚拟拉动力来表征掘进巷道围岩体表面径向支撑力的改变。引入能量密度概念,借助FLAC 3D软件,对付村煤矿采动巷道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出结论:工作面推进时,巷道围岩实帮肩部产生能量积聚核区,并向巷道表面扩展;采后稳定时,核区能量密度增加,有引起巷道围岩产生塑性大变形甚至引发冲击地压的可能。建议采用柔性刚性联合支护的方法,控制围岩塑性圈厚度和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巷道 稳定性 能量密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采动巷道底鼓控制技术及治理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苏科舜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0-35,共6页
针对开滦集团东欢坨矿8#煤层深部开采动压回采巷道剧烈底鼓现象,本文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对不同底鼓治理措施(底板卸压槽、底板锚杆及底板钻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各种防治措施下巷道底板位移及应力分布特征,提出卸压法(底板卸压槽)与... 针对开滦集团东欢坨矿8#煤层深部开采动压回采巷道剧烈底鼓现象,本文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对不同底鼓治理措施(底板卸压槽、底板锚杆及底板钻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各种防治措施下巷道底板位移及应力分布特征,提出卸压法(底板卸压槽)与加固法(底角锚杆)相结合的底鼓控制措施。继而将"卸压与加固"联合控制底鼓方案应用于一条典型的回采巷道底鼓地段,治理效果表明底鼓量及变形速率均在可控范围之内,该联合技术控制底鼓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巷道 联合控制底鼓 底角锚杆 卸压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