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阶段空场嗣后回填法的采场结构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洪 孙远江 +4 位作者 杨利军 欧在泽 何建华 万孝衡 刘源 《采矿技术》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为解决杨林坳钨矿大面积采空区带来的地压安全隐患,减少矿产资源损失,基于摩尔库伦准则,建立了三维开挖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两步骤开挖及回填的数值分析,依据围岩的垂直拉应力、最大主应力、塑性区范围和位移的变化规律,确... 为解决杨林坳钨矿大面积采空区带来的地压安全隐患,减少矿产资源损失,基于摩尔库伦准则,建立了三维开挖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两步骤开挖及回填的数值分析,依据围岩的垂直拉应力、最大主应力、塑性区范围和位移的变化规律,确定了两步骤开采的最佳采场结构参数。结果表明:一步骤采场的取值范围为13~18 m,顶板的垂直位移和垂直拉应力随采场跨度的增加而变大;一步骤采场跨度越小,围岩越稳定,确定一步骤采场跨度为13 m,此时的围岩状态最稳定;尾砂充填体受力不均匀,上部所受应力小于下部所受应力,两侧所受应力小于中间所受应力。研究结果为两步骤开采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空区 阶段空嗣后回填 采场结构优化 尾砂充填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的采场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琼琳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10期6-7,共2页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开采时间的增加,浅表层矿产资源日益减少,但在开采埋藏千米的矿山过程中岩爆问题非常严重。采场结构优化研究能够预测、判定岩爆,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选取金属矿山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对采场结构优化参...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开采时间的增加,浅表层矿产资源日益减少,但在开采埋藏千米的矿山过程中岩爆问题非常严重。采场结构优化研究能够预测、判定岩爆,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选取金属矿山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对采场结构优化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分析了初选方案的最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层次分析法 采场结构优化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锡氧化矿试验采场矿岩分级及采场结构优化研究
3
作者 姚改焕 宋战平 +1 位作者 余贤斌 张金仁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2-667,共6页
为确定云南锡业公司计划开采的10-6缓倾斜似层状矿体采场结构尺寸,研究开采期间既定采矿方式条件下采场的稳定性和安全、合理的采场支护参数,在现场地质调查基础上,采用分形理论和Q法对云锡松矿10-6缓倾斜似层状矿矿岩体进行了合理分级... 为确定云南锡业公司计划开采的10-6缓倾斜似层状矿体采场结构尺寸,研究开采期间既定采矿方式条件下采场的稳定性和安全、合理的采场支护参数,在现场地质调查基础上,采用分形理论和Q法对云锡松矿10-6缓倾斜似层状矿矿岩体进行了合理分级,建立了矿岩的初步分级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松矿10-6缓倾斜似层状矿试验采场合理的结构尺寸和支护方案,确保了试验采场回采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采场结构优化 矿岩体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法采场结构优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安平 刘洋树 周明 《现代矿业》 CAS 2014年第7期6-9,共4页
针对新疆阿舍勒铜矿开采技术条件,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采场跨度为10,12,13,15 m时的围岩应力、位移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结果显示,采场跨度是影响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现有条件下,采场跨度在13 m以上是不稳定的,计算结果、... 针对新疆阿舍勒铜矿开采技术条件,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采场跨度为10,12,13,15 m时的围岩应力、位移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结果显示,采场跨度是影响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现有条件下,采场跨度在13 m以上是不稳定的,计算结果、相似模拟实验结果及开采实践对比分析表明,采场最佳跨度为8~1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计算 采场结构优化 VC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矿山南矿深部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5
作者 曹伟 康锡升 +4 位作者 李晓辉 贺巍 黄小红 曾鹏 钟周颖 《采矿技术》 2024年第5期37-43,共7页
锡矿山南矿深部矿体为薄至中厚矿体,矿体下盘中等稳固以上,上盘围岩存在断层稳固性差的问题,采用FLAC3D对盘区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采用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进行回采。结果表明:针对Ⅱ盘区矿体,随着采场宽度的增加,采场... 锡矿山南矿深部矿体为薄至中厚矿体,矿体下盘中等稳固以上,上盘围岩存在断层稳固性差的问题,采用FLAC3D对盘区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采用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进行回采。结果表明:针对Ⅱ盘区矿体,随着采场宽度的增加,采场塑性区逐渐增加,顶板位移逐渐增大,最大主应力也随之增加,在采场宽度为8 m时较为合适;针对Ⅰ盘区矿体,随着采场长度的增加,采场塑性区和顶板位移逐渐增大,最大主应力也随之增加,当采场长度增加到70 m时,采场变形破坏急剧增加,因此,在采场长度为60 m时较为合适。研究结果为锡矿山南矿深部矿体回采采场结构参数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也可为类似条件下矿山回采采场结构参数确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矿法 结构参数优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SOL的杨林坳钨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峰宾 李铭杨 +5 位作者 王贻明 程超 焦华喆 何建华 王维 田胜平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12期81-86,共6页
通过COMSOL数值模拟软件,针对杨林坳钨矿充填法采场安全性问题,基于围岩失稳和矿壁失稳判据,分别确定一步骤采场跨度区间和矿壁厚度区间。对比不同采场结构参数无支护情况下围岩的应力、塑性应变以及顶板垂直位移,同时考虑矿山开采的安... 通过COMSOL数值模拟软件,针对杨林坳钨矿充填法采场安全性问题,基于围岩失稳和矿壁失稳判据,分别确定一步骤采场跨度区间和矿壁厚度区间。对比不同采场结构参数无支护情况下围岩的应力、塑性应变以及顶板垂直位移,同时考虑矿山开采的安全经济性能,确定最优采场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①结合岩体的抗拉、抗压强度,确定一步骤采场跨度安全区间为13~18m;②结合等效应力场、塑性区、位移场等对比分析,确定一步骤采场最优跨度为13m;③矿壁厚度为4.5m时可保证现场施工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稳判据 二步骤开 数值模拟 采场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矿区L23矿体采场结构参数的模糊综合评价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饶运章 郑长龙 +2 位作者 汪弘 舒太镜 金鑫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5-98,共4页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龙门山矿区L23矿体采场宽度12m、13m、14m三种方案进行优选。通过建立采场结构参数的层次分析模型及其隶属度矩阵,结合现场调查确定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并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获得最大主应力、剪应力、顶板位移等...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龙门山矿区L23矿体采场宽度12m、13m、14m三种方案进行优选。通过建立采场结构参数的层次分析模型及其隶属度矩阵,结合现场调查确定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并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获得最大主应力、剪应力、顶板位移等6个安全指标;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和总排序权重,再经多因素(指标)、多目标(方案)模糊综合评判,得出采场宽度13m为最优结构参数。熵值计算结果表明,两帮位移是方案比较中的最重要指标,故开挖后应对采场两帮进行喷混支护。该措施对龙门山矿区L23矿体安全开采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参数优化 模糊综合评价 权重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锡卡房新山矿段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秋 施雄斌 陈峰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7年第1期46-49,共4页
经过加密钻孔勘探后,发现云锡卡房新山矿段的矿体赋存条件有显著变化。采用MIDAS软件对依据原来赋存条件设计的采场结构参数是否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进行验证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选取采场宽度35 m、人工矿柱15 m的采场结构参数作为云锡... 经过加密钻孔勘探后,发现云锡卡房新山矿段的矿体赋存条件有显著变化。采用MIDAS软件对依据原来赋存条件设计的采场结构参数是否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进行验证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选取采场宽度35 m、人工矿柱15 m的采场结构参数作为云锡卡房新山矿段在矿体赋存变化条件下的实际工程参数,不仅可保持采场稳定性,而且有利于生产中矿石的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锡卡房新山矿段 结构参数优化 MIDA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破碎矿体采场稳定性分析及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罗淦华 吴爱祥 王贻明 《中国钨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18,共6页
采场结构参数是软弱破碎矿体开采的关键问题,对采矿各指标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合理的结构参数可能造成灾难性安全事故。以汤丹铜矿4#软弱破碎厚大矿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岩体分类统计、工程类比、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等手段对顶柱、矿房及矿... 采场结构参数是软弱破碎矿体开采的关键问题,对采矿各指标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合理的结构参数可能造成灾难性安全事故。以汤丹铜矿4#软弱破碎厚大矿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岩体分类统计、工程类比、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等手段对顶柱、矿房及矿柱进行参数优化,并对比各研究方法的优劣。研究表明:汤丹铜矿4#矿体围岩岩体质量为Ⅲ级,矿体为Ⅳ级,矿房最大暴露面积为300 m^2;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矿房极限跨度是顶板厚度或矿柱宽度的单因素函数,且呈线性正比关系,矿房跨度为10-14 m,矿柱为14-18 m,顶柱为18-25 m,但各理论计算结果差别较大;应用ANSYS与FLAC3D对矿体开挖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从地表岩移、顶板位移、塑性区分布及矿柱最大主应力四个角度进行全面分析,最终得出顶柱高25 m,矿柱宽16 m,矿房跨度12 m为最优结构参数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破碎矿体 结构参数优化 岩体质量评价 理论计算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山岭铁矿地应力分布规律与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闫广亮 李真 +2 位作者 张芫涛 林卫星 张凤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共9页
采用水压致裂法分别测量思山岭铁矿围岩与矿体地应力,分析围岩与矿体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围岩与矿体地应力均随埋深增加近线性增大,水平最大主应力始终为第一主应力,方向近NEE向;围岩与矿体水平主应力差值均较大,埋深超... 采用水压致裂法分别测量思山岭铁矿围岩与矿体地应力,分析围岩与矿体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围岩与矿体地应力均随埋深增加近线性增大,水平最大主应力始终为第一主应力,方向近NEE向;围岩与矿体水平主应力差值均较大,埋深超千米时最大与最小主应力比值分别为1.58与1.46,思山岭铁矿处于强各向异性高应力状态。围岩地应力略高于矿体地应力,千米以深时围岩水平主应力约是矿体水平主应力的1.06倍。基于地应力分布规律与矿体层理,将思山岭铁矿40 m×40 m×60 m(长×宽×高)的方形采场优化为80 m×20 m×60 m的长条形采场,模拟结果显示长条形采场开挖后的应力、位移、塑性区分布均优于方形采场,进一步提出了深埋高应力层状矿体的采场结构参数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山岭铁矿 深部开 水压致裂法 地应力 结构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穰家垅银矿大规模充填采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苏怀斌 张钦礼 +2 位作者 张德明 曾长根 朱晓江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年第4期550-557,共8页
穰家垅银矿存在大量采空区和尾砂堆积等问题,矿山采用的空场法已不能满足持续发展的需求。为提高采场作业安全性,缓解地表尾砂排放压力,拟采用二步骤空场嗣后充填法进行回采,以期处理地表堆积的尾砂,保证采场安全稳定,为此亟待确定采场... 穰家垅银矿存在大量采空区和尾砂堆积等问题,矿山采用的空场法已不能满足持续发展的需求。为提高采场作业安全性,缓解地表尾砂排放压力,拟采用二步骤空场嗣后充填法进行回采,以期处理地表堆积的尾砂,保证采场安全稳定,为此亟待确定采场结构参数。研究建立了5种不同跨度的采场结构模型,利用有限元仿真模拟软件分析二步回采后顶柱、充填体人工矿柱的应力及位移,综合对比不同方案下的顶柱和充填体间柱的安全性,得出采场跨度为15~25 m时,采场安全稳定。考虑到矿山经济效益,最终确定合理的采场跨度为20~25 m。这对同类工程地质条件下的矿山开采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方法 二步骤空嗣后充填 结构参数优化 数值模拟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倾斜极薄矿体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永文 吴炳书 +2 位作者 李官兵 李正灿 刘允秋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2-57,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山东黄金矿业(鑫汇)金矿缓倾斜极薄矿体采场结构的稳定性,对双侧抛掷嗣后充填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FLAC^(3D),并结合矿体实际情况,设计了1.0、1.5、2.0、2.5、3.0 m采场宽度结构等5个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山东黄金矿业(鑫汇)金矿缓倾斜极薄矿体采场结构的稳定性,对双侧抛掷嗣后充填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FLAC^(3D),并结合矿体实际情况,设计了1.0、1.5、2.0、2.5、3.0 m采场宽度结构等5个方案,计算并分析不同条件下开挖后的最大主应力及最大位移来实现采场结构参数优选。研究表明:随着回采宽度增大,第1步回采后产生的应力和破坏范围明显增大,顶板的下沉位移逐渐增大,在采幅为2.5 m和3.0 m的方案中,在第4步和第5步回采完成应力重新分布后,周边围岩应力呈现上升趋势,有潜在的岩爆风险。在不同的回采过程中,围岩中的应力存在释放的过程,使应力分布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同时经过数据对比分析,针对采用双侧抛掷嗣后充填采矿法的缓倾斜极薄矿体,采场结构参数设置为1.5 m为最佳方案,可确保矿山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极薄矿体 结构参数优化 数值模拟 FLAC3D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展的Mathews稳定图法的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嘉伟 黄明清 谭伟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3,共8页
合理的采矿结构参数是保障金属矿地下开采的前提。为了优化缓倾斜破碎金矿体的采场结构参数,以采场稳定概率大于95%为目标,引进拓展的Mathews稳定图法来优化采场最大跨度和暴露面尺寸,并采用考虑岩梁自重的弹性力学简支梁等理论进行验... 合理的采矿结构参数是保障金属矿地下开采的前提。为了优化缓倾斜破碎金矿体的采场结构参数,以采场稳定概率大于95%为目标,引进拓展的Mathews稳定图法来优化采场最大跨度和暴露面尺寸,并采用考虑岩梁自重的弹性力学简支梁等理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采场长度80 m时,回采进路跨度小于4.36 m时即可保证采场不会破坏;当采场长度80 m时,采场顶板跨度为4.3 m,采场上盘跨度为3.0 m,采场稳定概率能达到95%;优化后的上向进路充填法采场结构参数为3 m×3.5 m。现场工业试验表明:采场结构参数条件下回采过程中采场顶板及围岩未发生垮落及剥落现象,采场稳定性良好。因此,基于拓展的Mathews稳定图法适用于缓倾斜破碎矿体的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破碎矿体 拓展的Mathews稳定图 稳定概率 结构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采场结构参数优化与自适应表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纪伟 胡建华 +1 位作者 亓中华 任启帆 《中国矿山工程》 2018年第5期51-55,共5页
复杂矿体条件下的采矿结构参数是矿山合理安全开采的关键。以卧虎山矿29线附近矿体为研究对象,运用3DMine-Midas-Flac3D耦合建模数值模拟技术,精细化构建三维实体和网格模型,考虑采场跨度和高度,均匀设计15组试验方案,以岩体力学参数的... 复杂矿体条件下的采矿结构参数是矿山合理安全开采的关键。以卧虎山矿29线附近矿体为研究对象,运用3DMine-Midas-Flac3D耦合建模数值模拟技术,精细化构建三维实体和网格模型,考虑采场跨度和高度,均匀设计15组试验方案,以岩体力学参数的中间值为计算基础参数,获得不同采场跨度和高度下采场的拉压应力、位移和塑性区分布规律,从复杂条件的参数区间自适应优化采场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①矿体开挖后,采空区顶底板出现了拉应力集中,特别是在两个采空区之间所留下的间柱之间、回采采场中间的矿柱是塑性区集中区域;②分析各方案中一步骤采场回采完毕后采空区的稳定性状况,确定方案七和方案十二的采场稳定性较好;③对采场不同结构参数下自适应性表征分析,得出方案七的自适应性更强,为最佳采场结构参数,即采场长30m,跨度12. 5m,高度12. 5m,预控顶高度3. 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稳定性 结构参数优化 自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MINE-MIDAS-FLAC3D的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韦文蓬 覃金字 +3 位作者 唐忠辉 贤梁明 黎兆明 张丽云 《中国锰业》 2017年第4期75-78,共4页
以大新锰矿西北380矿段,29~35线范围内的矿房为研究对象,运用3DMINE-MIDASFLAC3D耦合建模技术,进行精细化建模,提出九种采场结构参数方案,实现了不同采场矿柱结构参数下的优化模拟,获得了不同矿柱尺寸及间距下,矿柱、顶底板及围岩的力... 以大新锰矿西北380矿段,29~35线范围内的矿房为研究对象,运用3DMINE-MIDASFLAC3D耦合建模技术,进行精细化建模,提出九种采场结构参数方案,实现了不同采场矿柱结构参数下的优化模拟,获得了不同矿柱尺寸及间距下,矿柱、顶底板及围岩的力学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安全开采的前提下,矿柱的沿走向的尺寸应控制在3m及以上,矿柱垂直走向方向的尺寸应控制在3 m及以上,综合考虑矿山安全高效开采,确定方案4位最优,即矿柱沿走向长3 m,矿柱垂直走向长3 m,矿柱沿走向间距11.25 m,矿柱沿倾向的间隔6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新锰矿 浅空凿岩房柱法 结构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岭铅锌矿采场结构参数数值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杜永亮 包东程 《采矿技术》 2019年第3期7-9,共3页
为优化红岭铅锌矿阶段空场采矿法采场结构参数,选取采场长度、间柱宽度和顶柱厚度3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用正交试验原理设计了9个数值模拟方案。对每一个方案用Midas耦合Flac3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用不同采场结构参数开采过程... 为优化红岭铅锌矿阶段空场采矿法采场结构参数,选取采场长度、间柱宽度和顶柱厚度3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用正交试验原理设计了9个数值模拟方案。对每一个方案用Midas耦合Flac3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用不同采场结构参数开采过程中采场最大主应力、z方向最大位移、间柱和顶柱塑性区贯通状况等力学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顶柱安全厚度随采场长度增加而增高,最大主应力位置发生在采场角点位置,最大位移位于采场顶板中央,若间柱发生破坏,上盘围岩最大位移会向间柱方向移动,相邻两矿房塑性区有贯通的趋势。综合分析9个方案的数值模拟结果,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采场长度50m、间柱宽度10m、顶柱厚度15m为红岭铅锌矿最优采场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岭铅锌矿 正交试验 数值模拟 结构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的房柱法采场人工矿柱参数优化模拟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进 王晓军 《中国钨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36,共5页
基于某矿的开采现状,根据采场顶板围岩的应力分布和破坏机理,得出不同开采深度条件下的矿房宽度,根据覆载下充填体人工矿柱的力学分布特征,综合考虑采场与矿柱的几何特征、力学性质、原岩应力场的变化等因素得出各中段合理矿柱宽度,并... 基于某矿的开采现状,根据采场顶板围岩的应力分布和破坏机理,得出不同开采深度条件下的矿房宽度,根据覆载下充填体人工矿柱的力学分布特征,综合考虑采场与矿柱的几何特征、力学性质、原岩应力场的变化等因素得出各中段合理矿柱宽度,并借助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分析人工矿柱结构参数对房柱法采场稳定性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最终确定出合理的人工矿柱合理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D 房柱矿法 人工矿柱 结构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拉铜矿堑沟式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及胶结矿柱结构参数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正奇 李广涛 廉柏栋 《采矿技术》 2023年第3期34-37,共4页
针对拉拉铜矿倾斜矿体的采矿方法和采场结构参数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一种堑沟式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拉拉铜矿堑沟式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采用“隔一采一”的方式进行两步骤开采,即超前回采一步骤矿房,嗣后尾砂胶结充填,形成充填间柱支... 针对拉拉铜矿倾斜矿体的采矿方法和采场结构参数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一种堑沟式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拉拉铜矿堑沟式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采用“隔一采一”的方式进行两步骤开采,即超前回采一步骤矿房,嗣后尾砂胶结充填,形成充填间柱支撑顶板,再造二步骤矿房回采环境;同时采用堑沟式底部结构,利用矿石自重进行出矿。经普氏地压理论和有效区域强度理论的Bieniawski公式计算得出:随矿体厚度增加,即胶结矿柱高度增加,在达到一定安全系数的条件下其宽度也要增加。为保证胶结矿柱的稳定,其安全系数不能低于1。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采切比减少,由原来的6.5 m/kt降至4.5 m/kt;损失率由原设计的30%降低至10%以内,贫化率由23%降低至1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空嗣后充填矿法 结构参数优化 有效区域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铁矿床充填采矿方案优选及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19
作者 梅林芳 邓朋 +2 位作者 何志义 毛少波 宋卫东 《矿业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共8页
为优选某高价值铁矿床的充填采矿方案及优化采场结构参数,结合该矿床-120~-180 m阶段的开采技术条件,将采矿方案优选视作一个典型模糊决策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的11个指标权重,结合模糊数学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出某铁矿采矿方案为分... 为优选某高价值铁矿床的充填采矿方案及优化采场结构参数,结合该矿床-120~-180 m阶段的开采技术条件,将采矿方案优选视作一个典型模糊决策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的11个指标权重,结合模糊数学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出某铁矿采矿方案为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基于数值模拟对优选的采矿方案的4种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模拟结果表明:在矿房回采过程中,各方案拉伸破坏明显,矿柱与顶板汇合处均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方案Ⅱ的采场两帮中心监测点最大水平位移和顶板中心监测点最大垂直位移分别为9.4 mm、9.6 mm;在矿柱回采过程中,各方案剪切破坏明显,方案Ⅱ的采场顶板中心最大垂直位移为28.0 mm。从安全、经济角度比较出某铁矿最优采场结构参数为矿房宽度15 m、矿柱宽度15 m。该方案与优化的采场结构参数在矿山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价值铁矿 模糊综合评价 数值模拟 结构参数优化
原文传递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的优化研究与应用实践
20
作者 杨智勇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23期214-216,共3页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作为一种高效的采矿技术,在复杂多变的金属矿床开采中确实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该采矿方法在某锡矿体开采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其应用现状及面临的技术难题,重点从采场结构参数、充填...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作为一种高效的采矿技术,在复杂多变的金属矿床开采中确实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该采矿方法在某锡矿体开采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其应用现状及面临的技术难题,重点从采场结构参数、充填、通风系统等方面进行优化研究,提出了一套高效率、低贫损的技术方案,并在某锡矿开采过程中成功应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矿法 结构参数优化 充填 通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