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侧巷道变形特征及控制研究
1
作者 郑鹏飞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3期220-223,共4页
针对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侧巷道严重的不对称变形破坏,以大同煤矿巷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探讨了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侧巷道变形特征及控制。研究结果表明,空区侧巷道围岩的不对称变形破坏与垮落厚度密切相关,主顶板应力位置... 针对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侧巷道严重的不对称变形破坏,以大同煤矿巷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探讨了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侧巷道变形特征及控制。研究结果表明,空区侧巷道围岩的不对称变形破坏与垮落厚度密切相关,主顶板应力位置随顶煤厚度的变化而变化。针对巷道的非对称变形特征,提出了以非对称高预应力桁架锚索支护为主的控制策略,在巷道修复段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巷道不对称变形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实现了巷道的长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采空区侧巷道 非对称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侧回采巷道锚杆支护的实践
2
作者 王大志 金玉华 张述斌 《锚杆支护》 1999年第3期21-24,共4页
本文根据邻近采空区一侧回采巷道锚杆支护的应用的实际情况,对煤矿井下回采巷道锚杆支护参数设计,锚杆支护效果进行了分析论述,并对沿空掘巷锚杆支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采空区侧 巷道 锚杆支护 矿井 支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面采空区侧巷道大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3
作者 任水泉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1期34-38,共5页
针对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侧巷道变形大、维护效果差等现状,基于采场覆岩空间结构理论和动-静应力场理论,以回风顺槽为工程背景,介绍了专用超前组合支架的组合形式、迈步式移架和支护强度理论计算。实践结果对于类似条件下解决巷道大变形问... 针对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侧巷道变形大、维护效果差等现状,基于采场覆岩空间结构理论和动-静应力场理论,以回风顺槽为工程背景,介绍了专用超前组合支架的组合形式、迈步式移架和支护强度理论计算。实践结果对于类似条件下解决巷道大变形问题提供了技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侧巷道 变形机理 超前组合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侧综采设备安装与大角度调采技术实践
4
作者 杨善冲 丁强 刘思佳 《煤矿开采》 2005年第5期30-31,62,共3页
介绍了采空区侧综采工作面安装空间准备工艺和综采支架安装方法、顺序以及综采工作面大角度调采方法,分析了采空区侧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安装及综采工作面大角度调采的技术要点、安全关键。
关键词 采空区侧 间准备 安装 大角度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开采采空区侧煤巷不对称变形机理及控制研究
5
作者 王培明 《山西冶金》 CAS 2022年第7期71-73,共3页
针对望云煤矿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侧煤巷严重的非对称变形破坏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试验,探讨了煤柱巷的围岩应力状况和变形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综放开采采空区侧煤巷的变形破坏在纵向和水平方向上均表现为“双向”非对... 针对望云煤矿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侧煤巷严重的非对称变形破坏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试验,探讨了煤柱巷的围岩应力状况和变形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综放开采采空区侧煤巷的变形破坏在纵向和水平方向上均表现为“双向”非对称破坏模式,不对称变形的原因是强行开采作用下围岩受力条件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 采空区侧煤巷 不对称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锚索支护在15号煤下层采空区侧巷道中的应用
6
作者 白志明 冯京波 王建华 《阳煤科技》 2006年第C00期34-36,共3页
为了适应高产高效回采工作面的需要,在80104回风顺槽采用全锚索支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回采工作面宪现高产高效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全锚索支护 15^#煤 采空区侧 巷道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采空区侧上方采矿地压安全综合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徐刚 胡静云 李庶林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9-115,共7页
大红山铁矿多个采用崩落法回采的特大采区逐步实现了大范围的贯通,针对贯通采区侧上方待回采矿体的安全生产难题,采用理论分析对采区贯通前后围岩中的次生应力集中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钻孔探测与应力计对围岩中的崩落范围与应力重分布... 大红山铁矿多个采用崩落法回采的特大采区逐步实现了大范围的贯通,针对贯通采区侧上方待回采矿体的安全生产难题,采用理论分析对采区贯通前后围岩中的次生应力集中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钻孔探测与应力计对围岩中的崩落范围与应力重分布进行了监测,加上地表开裂沉降范围的实时动态监测,评估得到了采区贯通对侧上方待采矿体的影响范围与程度,通过理论分析与实测数据,提出了上覆岩层承压拱消失的观点,发现了大红山铁矿崩落法采矿整体进入应力释放与平稳期这一重要现象,这一结论对采空区侧上方待采矿体的地压安全十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侧上方 特大贯通 次生应力分布 钻孔探测 承压拱
原文传递
定向水力致裂技术对采空区侧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 被引量:7
8
作者 楚旭峰 谢群 +1 位作者 窦林名 王桂峰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8-120,共3页
采空区侧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大,不仅影响工作面的正常回采,更有发生冲击矿压危险的可能性。为了控制采空区侧巷道围岩变形量,以某矿7521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研究采空区侧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大的机理,利用定向水力致裂技术,达到控制7521工... 采空区侧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大,不仅影响工作面的正常回采,更有发生冲击矿压危险的可能性。为了控制采空区侧巷道围岩变形量,以某矿7521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研究采空区侧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大的机理,利用定向水力致裂技术,达到控制7521工作面采空区侧巷道围岩变形量的目的。定向水力致裂措施的成功实施,不仅实现了7521工作面的正常回采,也为该矿提供了一项降低采空区侧巷道围岩应力集中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侧巷道 围岩变形 定向水力致裂技术 应力集中
原文传递
采空区边缘煤层顶板的断裂与垮落探查 被引量:1
9
作者 何炳银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5-67,共3页
在上阶段采空区内的综放面上风巷中,论文采用巷探和钻探的方法,对采空区边缘附近煤层顶板的断裂、垮落与沉降形态进行探查,获得了在具体的地质、采矿条件下煤层回采后采空区边缘附近煤层顶板断裂、垮落的实际资料,包括顶板岩层的断裂线... 在上阶段采空区内的综放面上风巷中,论文采用巷探和钻探的方法,对采空区边缘附近煤层顶板的断裂、垮落与沉降形态进行探查,获得了在具体的地质、采矿条件下煤层回采后采空区边缘附近煤层顶板断裂、垮落的实际资料,包括顶板岩层的断裂线位置、断裂高度、断裂角以及沿煤层倾斜方向顶板岩层的垮落形态等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留巷 采空区侧顶板垮落 断裂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面沿空侧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洋 董小明 +2 位作者 吴建宾 吴明明 郭睿智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3-199,共7页
为研究沿空掘巷工作面在不同开采时期沿空侧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以营盘壕煤矿2202工作面和沿空侧2201采空区为例,采用煤自然发火实验分析2201采空区遗煤自燃极限参数,提出沿空侧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别条件,通过保护煤柱施工钻孔监... 为研究沿空掘巷工作面在不同开采时期沿空侧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以营盘壕煤矿2202工作面和沿空侧2201采空区为例,采用煤自然发火实验分析2201采空区遗煤自燃极限参数,提出沿空侧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别条件,通过保护煤柱施工钻孔监测沿空侧2201采空区内气体体积分数和温度,利用Fluent数值模拟研究沿空侧2201采空区氧气体积分数分布规律,划分出沿空侧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结果表明:2202工作面回采期间,保护煤柱应力集中导致煤体破碎,沿空侧采空区氧气体积分数在10.1%~13.8%范围;工作面停采前沿空侧采空区氧气体积分数在10.3%~15%之间,回采期间,沿空侧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为2202工作面前部45 m至后部119 m宽55 m靠近煤柱侧的狭长区域;停采前,沿空侧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为2202工作面前部63 m至后部107 m宽42 m靠近煤柱侧的狭长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 煤自燃 危险 氧气体积分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采空区下薄煤层螺旋钻采留巷稳定性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丽兵 《石化技术》 CAS 2019年第12期114-115,共2页
针对薄煤层采用螺旋钻采作业过程中,双侧采空区留巷可能会产生较为更严重的变形现象,对煤炭的安全生产带来威胁。本文对双侧采空区留巷数值模拟,把得到的结果与工业现场试验进行对比,把充填体宽度设置为1m时,可以保证留巷围岩处于较好... 针对薄煤层采用螺旋钻采作业过程中,双侧采空区留巷可能会产生较为更严重的变形现象,对煤炭的安全生产带来威胁。本文对双侧采空区留巷数值模拟,把得到的结果与工业现场试验进行对比,把充填体宽度设置为1m时,可以保证留巷围岩处于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煤层 螺旋钻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帮采空区煤柱完整性瞬变电磁法探查评价
12
作者 吴章涛 《价值工程》 2023年第20期160-162,共3页
煤矿回采工作面侧帮留设的隔水煤柱是防止采空区积水涌入正在回采工作面的重要手段。针对留设防隔水煤柱完整性的快速探查问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采用多方向小线圈的瞬变电磁法;通过在小庄矿40307回风顺槽对外... 煤矿回采工作面侧帮留设的隔水煤柱是防止采空区积水涌入正在回采工作面的重要手段。针对留设防隔水煤柱完整性的快速探查问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采用多方向小线圈的瞬变电磁法;通过在小庄矿40307回风顺槽对外侧帮留设煤柱探查,结果表明:留设煤柱在完整时瞬变电磁法等值线由近到远均匀变化,当煤柱局部破碎含水时,等值线在对应区域会有较明显畸变,视电阻率值变小。该研究成果为矿井治理水害提供了参考资料,也说明了多方向小线圈瞬变电磁法是探查留设煤柱完整性的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 留设煤柱 瞬变电磁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残煤回收装置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剑峰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1-161,共1页
为了提高综采放顶煤开采的顶煤回收率,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南屯煤矿研制出了一种采空区残煤回收装置。 这是一个利用钢板焊接而成的钢制框架,由连接板、后溜托板和盖板3个部分组成,拖装在后部输送机采空区侧,与后部输送机共用一... 为了提高综采放顶煤开采的顶煤回收率,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南屯煤矿研制出了一种采空区残煤回收装置。 这是一个利用钢板焊接而成的钢制框架,由连接板、后溜托板和盖板3个部分组成,拖装在后部输送机采空区侧,与后部输送机共用一个动力源,跟后部输送机一起移动。后部输送机前移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煤回收装置 采空区侧 放顶煤开 顶煤回收率 输送机 南屯煤矿 钢板焊接 连接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顶煤综放开采变形机理及控制研究
14
作者 吴玉泉 《煤》 2024年第8期95-97,共3页
针对不同顶煤情况下综放开采顶板变形破坏现象,文章从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试验三个方面,对煤巷的围岩应力状况和变形破坏模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综放开采采空区侧煤巷的变形破坏,在纵向和水平方向上均表现为非对称破坏模式,... 针对不同顶煤情况下综放开采顶板变形破坏现象,文章从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试验三个方面,对煤巷的围岩应力状况和变形破坏模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综放开采采空区侧煤巷的变形破坏,在纵向和水平方向上均表现为非对称破坏模式,不对称变形是在强行开采情况下,围岩受力条件不均匀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 采空区侧煤巷 不对称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空留巷U型通风瓦斯时空分布及治理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泽宇 谯永刚 +3 位作者 李豪君 雒铜童 郭强 李亮红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59,共9页
针对明鑫煤矿沿空留巷单U型通风回采初期回风巷和上隅角瓦斯蓄积问题,建立瓦斯对流和扩散数学方程,构建强耦合物理模型;对通风稳定阶段,上隅角埋管联合高位钻孔抽采和纯风排条件下瓦斯时空分布进行研究,并通过现场实践进行验证。研究结... 针对明鑫煤矿沿空留巷单U型通风回采初期回风巷和上隅角瓦斯蓄积问题,建立瓦斯对流和扩散数学方程,构建强耦合物理模型;对通风稳定阶段,上隅角埋管联合高位钻孔抽采和纯风排条件下瓦斯时空分布进行研究,并通过现场实践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回采距离为20 m时,采空区流场形成B型和D型复合分布,使工作面瓦斯体积分数出现峰值现象,存在抽采条件下沿空留巷侧采空区2/5区域形成截流影响区,1/7区域形成三角回流区,表明抽采作用可减弱留巷侧采空区流线向上隅角闭合和采空区流线向留巷侧采空区发展的趋势;抽采条件下,上隅角位置采空区走向方向瓦斯体积分数上升起始点较纯风排滞后4.7 m,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峰值和工作面平均值、回风巷平均值分别下降了86%、69%、37.7%。现场实践表明:治理前后回风巷瓦斯体积分数平稳区延长60 m,上隅角与回风巷瓦斯体积分数峰值下降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留巷 流场 瓦斯蓄积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采空区下薄煤层螺旋钻采留巷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涛 《煤矿安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5-237,共3页
为解决薄煤层螺旋钻采时双侧采空区留巷变形严重等问题,运用FLAC^(3D)软件模拟并分析了不同充填体宽度下留巷围岩变形特征和应力变化,提出了采用充填体来加强留巷围岩稳定性的方法,计算出不同充填体宽度下对应的围岩应力大小、顶板及两... 为解决薄煤层螺旋钻采时双侧采空区留巷变形严重等问题,运用FLAC^(3D)软件模拟并分析了不同充填体宽度下留巷围岩变形特征和应力变化,提出了采用充填体来加强留巷围岩稳定性的方法,计算出不同充填体宽度下对应的围岩应力大小、顶板及两帮位移变形量、顶板覆岩破坏高度等参数,指出了充填体宽度与留巷围岩变形特征和应力分布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充填体宽度。结果表明,当充填体宽度1.0 m时,能满足薄煤层双侧采空区留巷围岩稳定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煤层 螺旋钻 留巷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突出煤层回风巷合理位置确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振峰 郭亚龙 +1 位作者 刘三朝 周红星 《中州煤炭》 2010年第5期31-32,34,共3页
突出危险煤层采空区侧煤体内存在着瓦斯自然排放的"自消除突出危险区",其范围应与矿山压力在煤体内形成的塑性区范围相当。在对突出煤层采空区侧煤体瓦斯排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保护层开采、封闭采空区、巷道支护和煤炭采... 突出危险煤层采空区侧煤体内存在着瓦斯自然排放的"自消除突出危险区",其范围应与矿山压力在煤体内形成的塑性区范围相当。在对突出煤层采空区侧煤体瓦斯排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保护层开采、封闭采空区、巷道支护和煤炭采出率等因素,提出了突出危险煤层采空区侧巷道留设3~5 m的小煤柱比较合理。最后通过713工作面回风巷掘进的现场试验验证了巷道位置选择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出煤层 回风巷 采空区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围岩变形机理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路红日 《煤》 2022年第3期61-63,87,共4页
针对综放采空区侧煤巷的非对称变形破坏现象,文章从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试验3个方面,对煤巷的围岩应力状况和变形破坏模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综放开采采空区侧煤巷的变形破坏,在纵向和水平方向上均表现为非对称破坏模式,不对... 针对综放采空区侧煤巷的非对称变形破坏现象,文章从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试验3个方面,对煤巷的围岩应力状况和变形破坏模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综放开采采空区侧煤巷的变形破坏,在纵向和水平方向上均表现为非对称破坏模式,不对称变形的原因是在强行开采情况下,围岩受力条件不均匀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 采空区侧煤巷 不对称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煤动压巷道使用全锚索+帮钢带支护的技术革新
19
作者 高峰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年第21期116-117,共2页
为了适应高产高效回采工作面的需要,在80704回风顺槽采用全锚索支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回采工作面实现高产高效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全锚索支护 15#煤 采空区侧 巷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overlying strata movement and fracture evolution in pillarless stress-relief mining 被引量:23
20
作者 Junhua Xue Hanpeng Wang +3 位作者 Wei Zhou Bo Ren Changrui Duan Dongsheng D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2015年第1期38-45,共8页
In multiple seams mining, the seam with relatively low gas content (protective seam) is often extracted prior to mining its overlying and/or underlying seams of high gas content and low permeability to minimize the ... In multiple seams mining, the seam with relatively low gas content (protective seam) is often extracted prior to mining its overlying and/or underlying seams of high gas content and low permeability to minimize the risk of high gas emission and outbursts of coal and gas. A key to success with this mining sequence is to gain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movement and fracture evolution of the overlying and underlying strata after the protective seam in extracted. In Zhuji mine, the No. 11-2 seam is extracted as a protective seam with the pillarless mining method by retaining goal-side roadways prior to its overlying No. 13-1 seam. An investigation has been undertaken in the panel 1111 (1) of Zhuji mine to physically simulate the movement and fracture evolution of the overlying strata alter the No. 1 I-2 seam is extracted. In the physical simulation, the displacement, strain, and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process of the model for simulation were acquired with various means such as grating displacement meter, strain gauges, and digital photography. The 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1) Initial caving interval of the immediate roof was 21.6 m, the first weighting interval was 23.5-37.3 m with the average interval of 33.5 m, and the periodic weighting interval of the main roof was in a range of 8.2-20.55 m and averaged at 15.2 m. (2) The maximum height of the caving zone after the extraction of No. 11-2 seam was 8.0 m, which was 4 times of the seam mining height and the internal strata of the caving zone collapsed irregularly. The mining-induced fractures developed 8-30 m above the mined No. 11-2 seam, which was 7.525 times of the seam mining height, the fracture zone was about 65° upward from the seam open-off cut toward the goaf, the height of longitudinal joint growth was 4-20 times of the mining seam height, and the height of lateral joint growth was 20-25 times of the mining seam height. (3) The "arch-in-arch"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l goaf was bounded by an expansion angle of broken strata in the lateral direction of the retained goaf-side roadway.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regularities of over- burden's displacement field and stress field, dynamic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distribution of fracture field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several goaf drainage methods, i.e. gas drainage with buried pipes in goaf, surface goaf gas drainage, and cross-measure borehol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to ensure the safe mining of the panel 1111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permeability coal seam Pillarless stress-relief mining Overburden movement Fracture evolution Phys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