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求真的“第二作者”——试析口述史中采访者的功能 |
王军
|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12 |
2
|
|
2
|
论采访者与受访人平等关系的建立——关于提高口述历史访谈质量的思考 |
邓利萍
|
《山东图书馆学刊》
|
2020 |
1
|
|
3
|
基于采访者与被采访者新闻实现的途径探析 |
刘丽娟
|
《科技传播》
|
2013 |
1
|
|
4
|
指责与规避指责:采访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构建 |
叶铁桥
唐惠润
|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5
|
关于采访者变异性的研究 |
胡桂华
白锐锋
|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6
|
从印象不佳到心存戒备——体育新闻被采访者心理状态调查 |
叶志明
|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7
|
浅谈外文文献采访者如何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 |
高维新
|
《晋图学刊》
|
1999 |
0 |
|
8
|
基于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新闻实现途径探析 |
李二
|
《青年记者》
|
2010 |
2
|
|
9
|
隐性采访中被采访者的隐私权 |
崔博远
|
《青年记者》
|
2011 |
3
|
|
10
|
浅谈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心灵沟通 |
姚冬梅
|
《新闻传播》
|
2011 |
6
|
|
11
|
说说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契约” |
高丽丽
张锐
|
《新闻传播》
|
2010 |
0 |
|
12
|
电视人物专访中采访者与嘉宾“心理互动”的触发与推进 |
肖玉梅
刘洋
|
《科技传播》
|
2013 |
1
|
|
13
|
浅析被采访者的隐私权问题——以电视情感类访谈节目为例 |
周莹莹
|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4
|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
张雨涛
|
《记者摇篮》
|
2021 |
1
|
|
15
|
采访者应具备“善问”能力 |
梁宇
|
《新闻传播》
|
2009 |
0 |
|
16
|
要和被采访者“交朋友” |
赵文胜
|
《传媒观察》
|
1995 |
0 |
|
17
|
对中外被采访者心理积淀分析 |
章情
|
《克山师专学报》
|
2004 |
1
|
|
18
|
颤抖的男性风景——采访者札记 |
东径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9
|
采访者的交际策略 |
王泽龙
|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20
|
调好焦距——浅谈与被采访者的关系 |
张庆杰
|
《新闻爱好者》
|
198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