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际地形面上的负荷重力效应近似计算
1
作者 温志强 唐河 孙文科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455,共12页
在SNREI模型下,计算地表和内部质量负荷作用产生形变的负荷理论已得到充分研究.而实际地球不仅具有复杂三维内部结构,还具有复杂地表地形.因此,SNREI假设已不能满足地表重力观测中负荷重力效应计算的高精度需求,迫切需要发展考虑地形起... 在SNREI模型下,计算地表和内部质量负荷作用产生形变的负荷理论已得到充分研究.而实际地球不仅具有复杂三维内部结构,还具有复杂地表地形.因此,SNREI假设已不能满足地表重力观测中负荷重力效应计算的高精度需求,迫切需要发展考虑地形起伏的负荷理论.负荷重力效应包含质量源的直接引力效应g^(N)、地球形变产生的附加效应g^(E).本文给出实际地形面上计算直接引力效应的方法和公式,并近似考虑地球形变产生的附加效应.通过Green函数以及两个实例,对比了地形面上直接引力和附加效应的差异,证明了考虑地形对负荷重力计算的重要性.本文利用青藏高原地区1 km×1 km分辨率SRTM地形起伏模型,正演计算2002-2021年空间分辨率0.125°的地表质量长期变化引起的负荷重力效应.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南缘冰川亏损明显的区域,地形效应引起的负荷重力速率的最大差异达-1.8μGal·a^(-1),其绝对值是球模型下负荷重力(1.98μGal·a^(-1))的91%.此外,以一次强降雨对山洞中的超导重力仪的影响为例,发现使用考虑地形效应的负荷理论能使得原始重力残差数据的标准差由0.288μGal减小至0.076μGal,有效改正了降雨的干扰.本文结果强调了区域负荷重力效应计算中考虑地形起伏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地形 负荷重力效应 青藏高原 超导重力 强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首区蓄放水重力效应模型的构建与观测
2
作者 李晖 刘子维 +2 位作者 江颖 张晓彤 周浩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7-872,共6页
通过高分遥感影像精确提取三峡库首区水体边界,对水体部分构建精密的离散化数值模型,模拟计算三峡库首区在不同蓄放水位产生的重力效应,并对秭归站2017年gPhone 101重力仪与茅坪站2019~2021年gPhone 113重力仪的连续观测数据进行精细预... 通过高分遥感影像精确提取三峡库首区水体边界,对水体部分构建精密的离散化数值模型,模拟计算三峡库首区在不同蓄放水位产生的重力效应,并对秭归站2017年gPhone 101重力仪与茅坪站2019~2021年gPhone 113重力仪的连续观测数据进行精细预处理。结果表明,在145~175 m蓄水过程中,模拟得到不同蓄水高度(间隔5 m)对岸边的重力变化值分别为0~28μGal、0~47μGal、0~60μGal、0~97μGal、0~170μGal、0~210μGal。当蓄水位升高5 m时,离岸2 km范围内存在10~20μGal的影响;当蓄水位升高30 m时,离岸5 km范围内存在30~40μGal的影响。重力残差主要反映水文重力效应信息,秭归站重力残差记录到约40μGal的重力变化,茅坪站重力残差记录到约50μGal的重力变化,重力变化趋势和水位变化呈现非常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模型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可为三峡库首区及其岸边稳定性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首区 gPhone重力 重力效应 数值模拟 流动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微重力效应下IL-4促进大鼠骨膜成骨
3
作者 鲁飞翔 刘理金 +2 位作者 吴欣童 杨肖 孙联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1-41,共1页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模拟微重力效应(SMG)下骨膜干细胞(PSCs)的成骨分化能力增加,骨膜成骨活动增强,这可能有助于解释微重力下航天员皮质骨的相对稳定性,但其中机制尚未阐明。白介素-4(IL-4)与骨膜成骨存在明显相关性,而PSCs是骨膜成...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模拟微重力效应(SMG)下骨膜干细胞(PSCs)的成骨分化能力增加,骨膜成骨活动增强,这可能有助于解释微重力下航天员皮质骨的相对稳定性,但其中机制尚未阐明。白介素-4(IL-4)与骨膜成骨存在明显相关性,而PSCs是骨膜成骨活动的主要细胞来源。目的探索微重力下IL-4水平变化及其对PSCs的增殖及分化的影响将有助于揭示骨膜成骨的变化机制。方法在体内实验中,对8周龄大鼠尾吊21 d,利用多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检测比目鱼肌的肌力,ELISA法检测血清、比目鱼肌IL-4水平,免疫组化检测骨膜表面IL-4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骨膜表面骨膜蛋白的水平。在体外实验中,对PSCs加入重组IL-4,Alamar blue法检测PSCs的增殖,ELISA法检测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q RT-PCR检测成骨向分化相关因子;此外,旋转培养PSCs,同时加入重组IL-4,利用Ed U染色检测PSCs增殖能力,q RTPCR检测成骨向分化潜能。结果体内实验显示:尾吊大鼠比目鱼肌的肌力下降,比目鱼肌及骨膜表面的IL-4水平升高,血清IL-4无明显变化;骨膜表面骨膜蛋白水平增加。体外实验显示:IL-4促进PSCs的增殖及成骨向分化能力,且在SMG下,IL-4对PSCs也具有类似的促进作用。结论模拟微重力效应下IL-4促进PSCs的增殖及分化能力,进而促进大鼠骨膜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微重力效应 骨膜成骨 比目鱼肌 体内实验 体外实验 重力 相对稳定性 皮质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微重力效应通过Piezo1和YAP诱导间充质干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并导致其衰老
4
作者 黄蕾 吕文君 +2 位作者 黄睿 宋关斌 罗庆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48-448,共1页
目的研究模拟微重力效应(simulated microgravity,SMG)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衰老的影响及相关力信号转导机理。方法通过扁平腔式旋转培养系统模拟微重力效应,采用SA-β-gal阳性细胞率和衰老标志蛋白p5... 目的研究模拟微重力效应(simulated microgravity,SMG)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衰老的影响及相关力信号转导机理。方法通过扁平腔式旋转培养系统模拟微重力效应,采用SA-β-gal阳性细胞率和衰老标志蛋白p53和p16表达量评价细胞衰老情况。通过细胞及线粒体ROS、线粒体膜电位和ATP产量评价线粒体功能。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考察YAP表达和亚细胞定位。通过Piezo1表达和胞内钙离子浓度评价Piezo1离子通道的激活情况。结果SMG提高了BMSCs中SA-β-gal阳性细胞率和衰老标志蛋白p53和p16表达量,提示SMG诱导BMSCs衰老。SMG增高了BMSCs中ROS和线粒体ROS含量,降低了线粒体膜电位和ATP产量,通过Mito-TEMPO(MT)处理恢复了线粒体功能并回救SMG诱导的细胞衰老,提示SMG通过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诱导BMSCs衰老。进一步研究发现,SMG促进Piezo1表达及YAP表达和核定位,通过Verteporfin(VP)抑制YAP表达或Gs MTx4抑制Piezo1离子通道活性均能回救SMG诱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细胞衰老,提示Piezo1和YAP介导了SMG诱导的BMSCs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细胞衰老。结论模拟微重力效应通过Piezo1和YAP诱导BMSCs线粒体功能障碍并导致其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功能障碍 模拟微重力效应 阳性细胞率 线粒体膜电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衰老 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大陆及周边海域地形和均衡重力效应的计算 被引量:2
5
作者 高金耀 杨春国 +3 位作者 张涛 吴招才 沈中延 王威 《海洋测绘》 CSCD 2015年第3期1-7,共7页
使用BEDMAP2关于南极大陆及周围海域和JGP95E关于全球表面高程、冰厚和冰下及水深地形数据,采用球坐标系下的扇形球壳块重力效应公式,在极方位投影直角坐标网格节点上计算了南极大陆及周围海域的近区及远区的地形和艾黎均衡重力效应。... 使用BEDMAP2关于南极大陆及周围海域和JGP95E关于全球表面高程、冰厚和冰下及水深地形数据,采用球坐标系下的扇形球壳块重力效应公式,在极方位投影直角坐标网格节点上计算了南极大陆及周围海域的近区及远区的地形和艾黎均衡重力效应。南极大陆冰盖带来可观的正重力效应,南大洋负重力效应又影响到了南极内陆,全球地形/均衡重力效应与局部地形高低有关联性,而低负值区主要分布在环南极的陆坡。获得的约1n mile间距的地形和艾黎均衡重力效应网格数据可用于南极大陆及周边海域的重力改正,提供准确、一致的布格重力异常和艾黎均衡重力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重力效应 均衡重力效应 BEDMAP2 南极 冰盖 布格改正 均衡改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饱和层地下水重力效应的水文地质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6
作者 王万豪 贺前钱 《江西科学》 2024年第3期612-617,共6页
为了分析局部水文重力效应对哪些参数敏感,基于虚拟仿真抽水试验模拟具有解析解的局部水文模型,进行水文地质参数的全局敏感性分析,可定量研究各个参数对模拟水文重力效应的直接影响及参数间相互耦合作用的间接影响。研究使用Sobol法,... 为了分析局部水文重力效应对哪些参数敏感,基于虚拟仿真抽水试验模拟具有解析解的局部水文模型,进行水文地质参数的全局敏感性分析,可定量研究各个参数对模拟水文重力效应的直接影响及参数间相互耦合作用的间接影响。研究使用Sobol法,针对特定水文场景对局部饱和层地下水重力效应的水文地质参数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案例中,储水系数对于局部饱和层地下水重力效应影响最大,渗透率次之,仪器距离初始水平面的距离影响最小。各参数间交互敏感度较低,“异参同效”性较低。2)参数的变化区间选择应根据现实情况选取适当的范围,选择不当的变化范围对敏感性分析具有较大影响。3)当样本达到一定数量时,样本量的增加对其全局敏感性分析结果并无较大影响,应选择合适的样本量以提高工作效率。研究结果为后续挑选重力敏感参数组,进行基于合成重力观测约束下的水文地质多参数反演以及模拟不同多参数组合的反演结果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敏感性分析 Sobol法 地下水重力效应 水文地质参数 局部饱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重力效应的单层球面网壳抗冲击荷载性能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多智 范峰 +1 位作者 支旭东 沈世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23,共5页
为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下网壳结构的动力响应,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60m跨度K8型单层球面网壳的冲击模型并进行数值分析,计算对比是否考虑重力效应两种情况下,网壳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得出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网壳结构... 为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下网壳结构的动力响应,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60m跨度K8型单层球面网壳的冲击模型并进行数值分析,计算对比是否考虑重力效应两种情况下,网壳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得出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网壳结构的自重敏感性、离心力效应与几何大变形.由此得出结论:只有考虑重力效应,即冲击荷载与重力荷载同步施加到结构时,所得的动力响应才是准确的.在上述基础上,对135个K8型网壳算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网壳竖向变形和主要杆件受力随着冲击质量与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当质量与速度增加到一定值后,二者均不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网壳 冲击 动力响应 重力效应 离心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地区水循环的重力效应 被引量:12
8
作者 贾民育 孙少安 +1 位作者 项爱民 刘冬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40-346,共7页
精密重力测量是研究地球动力学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水循环是精密重力测量的主要干扰源.曾有一些学者对地表河湖水位变化、地下水活动对重力场的扰动进行了研究.本文将水循环作为一个整体,结合滇西山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实测重力资料... 精密重力测量是研究地球动力学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水循环是精密重力测量的主要干扰源.曾有一些学者对地表河湖水位变化、地下水活动对重力场的扰动进行了研究.本文将水循环作为一个整体,结合滇西山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实测重力资料,研究大气圈、地表、地下3个不同空间水循环的特点、相互联系及其对重力测量结果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有:大气圈水循环对重力场的直接扰动不大;地表湖水水位变化可引起(10—20)×10-8m·s-2的重力效应;地下水种类多样、变化复杂、应逐点分析,一般来说对重力场的扰动小于平原地区,在10×10-8m·s-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实验场 重力效应 云南 水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多样本模拟微重力效应的细胞实验装置研制 被引量:5
9
作者 谭映军 于建茹 +7 位作者 聂捷琳 王春艳 杨芬 丁柏 顾寅 曲丽娜 万玉民 李莹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研制一种具有动态样本对照和组合式细胞培养能力的细胞实验装置,以满足地面开展航天医学细胞学微重力效应模拟研究的要求。方法通过研制新颖细胞样本组合支持系统与可变向同步传动系统,实现地面细胞微重力效应的可靠模拟,并开展流... 目的研制一种具有动态样本对照和组合式细胞培养能力的细胞实验装置,以满足地面开展航天医学细胞学微重力效应模拟研究的要求。方法通过研制新颖细胞样本组合支持系统与可变向同步传动系统,实现地面细胞微重力效应的可靠模拟,并开展流体力学环境验证试验检验细胞培养环境力学条件。同时进行细胞学验证实验并与空间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试验证明,多个独立样本在同步传动系统驱动下运转协调统一,样本可自由变向运转,细胞培养瓶内力学环境良好;模拟微重力效应实验中细胞生长增殖和微重力效应与空间实验结果一致。结论双向多样本细胞实验装置可用于地面开展细胞微重力效应模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效应 细胞 双向多样本回转器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素和模拟微重力效应对大白菜不定根形态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小方 何玉科 汤章城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79-187,共9页
在生长素诱导下,大白菜(Brassicaampestris.spp.pekinensis)的下胚轴切段显示了一定的发根能力,其中,0.4—1.0mg/L IAA显著地促进大白菜不定根的发生。在生长素诱导24h后,可借助显微切片观察到下胚轴切面明显的解剖学变化:首先是中柱鞘... 在生长素诱导下,大白菜(Brassicaampestris.spp.pekinensis)的下胚轴切段显示了一定的发根能力,其中,0.4—1.0mg/L IAA显著地促进大白菜不定根的发生。在生长素诱导24h后,可借助显微切片观察到下胚轴切面明显的解剖学变化:首先是中柱鞘内靠近韧皮部的薄壁细胞的细胞质与细胞核变浓,染色加深,部分细胞分裂;随后是分裂的细胞团增大,逐渐形成根原基并分化出根冠。当下胚轴切段培养5天后,大量不定根穿破皮层,达到肉眼可见的程度。同一外植体中不定根的发育是不同步的,下胚轴不同部位的切段具有不同的发根能力;当下胚轴切段在培养基上反插时,提高外源IAA可修饰根发生的极性,提高蔗糖浓度能增强IAA的修饰作用;在模拟微重力效应条件下,不定根发生的极性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增加了外植体对IAA诱导发根的敏感性。本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不定根发生的分子机制建立了试验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不定根 生长素 模拟微重力效应 下胚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气空泡重力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世良 鲁传敬 潘展程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6-792,共7页
该文基于VOF方法和有限体积法,求解气水多相流动的RANS方程及标准k-ε湍流模式,研究了通气空泡的重力效应。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绕圆盘通气空泡的重力效应与Buyvol的分类准则吻合,通过数值模拟复演了通气空泡的双涡管泄气模式;证实由于... 该文基于VOF方法和有限体积法,求解气水多相流动的RANS方程及标准k-ε湍流模式,研究了通气空泡的重力效应。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绕圆盘通气空泡的重力效应与Buyvol的分类准则吻合,通过数值模拟复演了通气空泡的双涡管泄气模式;证实由于与尾空泡的相互作用,重力作用下绕航行体通气空泡在尾部附近出现下沉,航行体上的空泡截面呈现出"月牙"形;阻力随空化数而减小,并在空泡完全包裹住航行体前部锥段时出现突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空泡 重力效应 VOF 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叶准直器重力效应对调强放射治疗剂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晓光 王峻峰 +3 位作者 刘飞 李定宇 梅齐 胡广原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7年第3期90-93,共4页
目的:研究多叶准直器重力效应对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剂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MatriX X二维电离室矩阵测量IMRT射野在不同机架和准直器角度下等中心平面的剂量,以3%/3 mm和1%/1 m... 目的:研究多叶准直器重力效应对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剂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MatriX X二维电离室矩阵测量IMRT射野在不同机架和准直器角度下等中心平面的剂量,以3%/3 mm和1%/1 mm为γ通过率分析标准,比较机架角度G=270和0°下相同射野的剂量分布。结果:10 cm×10 cm射野下,3%/3 mm的γ通过率均超过99%,1%/1 mm的γ通过率接近95%。在3%/3 mm标准下,当准直器角度C=0°时,静态调强射野的平均γ通过率为(96.46±0.33)%,动态调强射野的平均γ通过率为(94.67±0.54)%;当C=90°时,静态调强射野的平均γ通过率为(94.59±0.47)%,动态调强射野的平均γ通过率为(92.60±0.52)%。在1%/1 mm标准下,当C=0°时,静态调强射野的平均γ通过率为(89.83±1.06)%,动态调强射野的平均γ通过率为(85.84±0.57)%;当C=90°时,静态调强射野的平均γ通过率为(86.91±1.71)%,动态调强射野的平均γ通过率为(83.89±0.69)%。结论:重力效应会影响IMRT剂量,而且对动态调强射野的影响比静态调强射野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准直器 重力效应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 γ通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气泡池沸腾传热中的重力效应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建福 张良 +1 位作者 杜王芳 李会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9-137,I0003,共10页
本文数值模拟了不同重力条件下饱和状态的FC-72在厚度5 mm的SiO2固壁上的单气泡池沸腾传热现象及相应的气泡动力学和传热性能。固壁底面给定均匀过热度10 K,其瞬态热响应被考虑在内。通过多个气泡周期的计算,得到了准稳态的沸腾过程。... 本文数值模拟了不同重力条件下饱和状态的FC-72在厚度5 mm的SiO2固壁上的单气泡池沸腾传热现象及相应的气泡动力学和传热性能。固壁底面给定均匀过热度10 K,其瞬态热响应被考虑在内。通过多个气泡周期的计算,得到了准稳态的沸腾过程。结果表明,在小热流密度下,气泡脱落直径Db反比于重力的1/2次方,且与Fritz模型一致;气泡脱落频率f则正比于重力。传热特性存在2个明显不同的区域,即重力相关区和重力无关区,其分界位置约为0.03g0:高于该临界重力时,热流密度与重力相关,恒定过热度下热流密度与重力呈确定的指数函数关系;小于该临界重力时,热流密度与重力无关。临界重力值对应于基于Laplace长度的无量纲加热器长度约2~3之间,与Raj-Kim-McQuillen重力标度模型建议的2.1相近。重力相关区标度指数随着过热度增大而单调增大,但明显大于Raj-Kim-McQuillen重力标度模型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还表明固壁瞬态热响应对重力无关区传热性能的影响比重力相关区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态池沸腾 重力效应 传热 气泡脱落尺寸 气泡脱落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效应对煤层气水平井固井顶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东 包莉军 +3 位作者 张毅 张慧 刘富 魏凯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27,I0002,共5页
水平井技术是高效开发煤层气资源的重要方式,受水平段套管自重和下套管工艺的影响,水平段环空偏心问题严重,固井质量难以保证,严重影响了煤层气水平井后期的压裂、排水采气等工序。针对水平井偏心环空注水泥顶替时的偏心特点和重力效应... 水平井技术是高效开发煤层气资源的重要方式,受水平段套管自重和下套管工艺的影响,水平段环空偏心问题严重,固井质量难以保证,严重影响了煤层气水平井后期的压裂、排水采气等工序。针对水平井偏心环空注水泥顶替时的偏心特点和重力效应,基于Level Set理论建立了水平井固井注水泥顶替界面控制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分析了重力效应对顶替界面形态变化的影响,为水平井固井注水泥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偏心环空注水泥时存在着严重的上部指进、下部滞流现象,随着顶替时间的增加,指进高度增大;重力效应能够降低偏心效应引起的指进现象,水泥浆与前置液的相对密度越大,偏心效应引起的指进现象越不明显;但对于煤层气储层来说,水泥浆密度过大容易导致煤层伤害,仅仅依靠提高水泥浆密度无法实现稳定顶替,还需要通过水泥浆流变性的调整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井工程 煤层气 水平井固井 两相顶替 重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大陆重力潮汐观测看印尼Ms8.7地震的重力效应 被引量:5
15
作者 喻节林 王晓权 +1 位作者 张新林 李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6期67-69,128,共4页
对2004年12月26日印尼Ms8.7地震前后中国重力台站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根据M2波潮汐因子的月变化曲线及加卸载响应比讨论了该次地震可能引起的重力趋势性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印尼Ms8.7地震引起的M2波潮汐因子趋势性变化是明显的,但在... 对2004年12月26日印尼Ms8.7地震前后中国重力台站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根据M2波潮汐因子的月变化曲线及加卸载响应比讨论了该次地震可能引起的重力趋势性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印尼Ms8.7地震引起的M2波潮汐因子趋势性变化是明显的,但在不同地区趋势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Ms8.7地震 重力效应 重力观测资料 M2波潮汐因子 加卸载响应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活动的重力效应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赤军 刘根友 方剑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4年第3期1-8,共8页
地球内部的热应力和重力是驱动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的主要力源,而这些构造应力往往在地壳薄弱处──断层带发生作用。本文从断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有关参数发生变化这一情况出发,讨论它们的重力效应,所得结果表明,断层的几何参数和物... 地球内部的热应力和重力是驱动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的主要力源,而这些构造应力往往在地壳薄弱处──断层带发生作用。本文从断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有关参数发生变化这一情况出发,讨论它们的重力效应,所得结果表明,断层的几何参数和物性参数发生变化时,重力场将产生相应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活动 重力效应 地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聚束质子激发X射线研究超导材料合成中的重力效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詹秀春 邓赛文 +3 位作者 马光祖 朱牌然 翟永亮 葛培文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4,共14页
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PIXE)分析技术,以能量为2.0MeV的质子束为激发源,利用单元四极磁透镜对带电粒子束的单向聚束本领,对超导材料样品CaSr2Bi2Cu2O8进行了扫描PIXE分析,获得了其中元素X射线强度的垂... 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PIXE)分析技术,以能量为2.0MeV的质子束为激发源,利用单元四极磁透镜对带电粒子束的单向聚束本领,对超导材料样品CaSr2Bi2Cu2O8进行了扫描PIXE分析,获得了其中元素X射线强度的垂向分布数据。在没有质子数数据参数的情况下,针对这种样品组成已知的特殊性,采用了内标迭代定量分析方法,获得了各元素的垂向浓度分布结果。强度和浓度数据均表明,元素Ca主要分布在样品的顶部表层,证明人们关于超导材料合成过程中存在重力效应影响的推断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激发X射线 重力效应 内标迭代 超导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重力效应的挠性航天器姿态控制及振动抑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福才 陈鑫 贾晓菁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03-712,共10页
以单轴转动的挠性航天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重力效应的挠性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并对该航天器在地面调试阶段和空间应用阶段的振动特性和姿态控制精度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重力项对挠性航天器的振动特性和姿态控制精度均有影... 以单轴转动的挠性航天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重力效应的挠性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并对该航天器在地面调试阶段和空间应用阶段的振动特性和姿态控制精度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重力项对挠性航天器的振动特性和姿态控制精度均有影响。为了使挠性航天器在不同重力环境下均达到较高的姿态控制精度和理想的振动抑制效果,设计了自抗扰控制器(ADRC),ADRC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能够应用于不同的重力环境。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实现挠性航天器在地面调试与空间应用阶段的姿态控制及振动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航天器 重力效应 姿态控制 振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车辆广义轮轨重力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开文 严隽耄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7-43,共7页
机车车辆轮轨接触关系中重力效应是影响动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将轮轨接触关系中轨道的含义由传统的平直轨道延伸到具有一定半径的轨道轮。探讨典型的轮轨型面匹配在各种接触条件下的重力效应。以我国广泛应用的TB锥形踏面和... 机车车辆轮轨接触关系中重力效应是影响动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将轮轨接触关系中轨道的含义由传统的平直轨道延伸到具有一定半径的轨道轮。探讨典型的轮轨型面匹配在各种接触条件下的重力效应。以我国广泛应用的TB锥形踏面和LM磨耗形踏面为算例,着重分析比较重力刚度和重力角刚度特性以及与轨道轮轮径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 车辆 轮轨关系 重力效应 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重力效应的物理解释及其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奚日升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6-356,共11页
讨论了微重力效应及其分子物理学解释,万有引力的单极性决定了它的累积性和宏观性,重力对自由分子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然而在流体,特别是在液体内部的具体条件下,重力对流体内部分子集团产生明显影响,以宏观的静压强形式表现出来.而当... 讨论了微重力效应及其分子物理学解释,万有引力的单极性决定了它的累积性和宏观性,重力对自由分子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然而在流体,特别是在液体内部的具体条件下,重力对流体内部分子集团产生明显影响,以宏观的静压强形式表现出来.而当重力变小,变微,流体内部的静压强也就趋于消失,由静压强产生的二级现象,如异相沉降或浮泛,同相的浮泛对流,液体自约束成球形,也就消失,这些就是微重力的一,二级物理效应.本文认为,Bossinesq近似对于流体而言实质上是线性热力学假设或近乎衡态假设,可以用初始平衡态的物性参量表征临界点时的无量纲数.提出一种重力消失诱发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蜕变的猜想,从文中导出的瑞利数Ra的表达式可以看出,重力加速度的消失,可以使瑞利数的值从远离平衡态的湍流蜕变到稳定流动的瑞利-贝纳对流胞,甚至是没有宏观流动的平衡态.最后,将本文给出的理论解释模型应用到空间材料加工所需微重力水平的估算、空间材料加工工艺的微重力利用准则和空间装置中气体自然对流传热状态模拟的低真空和微重力的互换性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效应 物理模型 流体物理 Bossinesq近似 空间试验 材料加工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