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柳舟 张亮 +4 位作者 詹丽英 夏文芳 陈伟 王常永 石昭坤 《微循环学杂志》 2021年第2期46-51,56,共7页
目的:分析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20-02-06—2020-03-09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49例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 目的:分析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20-02-06—2020-03-09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49例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危险因素对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共计14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存活组103例,死亡组46例。两组在年龄、既往史、主要症状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高水平的血钾(HR=1.55,95%CI 1.17-2.06,P<0.01)、高尿素氮血症(HR=1.10,95%CI 1.06-1.15,P<0.01)、高乳酸血症(HR=1.14,95%CI 1.01-1.32,P<0.05)是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水平的淋巴细胞计数(HR=0.84,95%CI 0.71-0.99,P<0.05)、动脉血氧分压(HR=0.97,95%CI 0.95-0.99,P<0.05)是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血钾、尿素氮、乳酸、淋巴细胞计数、动脉血氧分压均对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死亡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死亡率较高,低氧血症、低淋巴细胞计数、高乳酸血症、血钾升高以及高尿素氮血症是住院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型 重型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肺康复策略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诚 成颜琦 +3 位作者 唐凌 李少滨 吴银根 方泓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5期24-27,共4页
结合国内外中西医肺康复的研究成果,探讨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肺康复策略。机械通气是治疗重型/危重型肺炎必不可少的支持手段,但可能引起呼吸肌无力,导致痰液排泄障碍,进而影响预后。对于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 结合国内外中西医肺康复的研究成果,探讨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肺康复策略。机械通气是治疗重型/危重型肺炎必不可少的支持手段,但可能引起呼吸肌无力,导致痰液排泄障碍,进而影响预后。对于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而言,及早采取必要的中西医肺康复干预措施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缓解呼吸困难症状,而且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重型 重型 肺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降低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死率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陆富泉 张晓波 刘国成 《右江医学》 2022年第4期245-253,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对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检索并纳入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 目的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对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检索并纳入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分析不同类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对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28天病死率的影响。结果纳入9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共6326例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与对照组比较,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患者28天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8,95%CI 0.61~1.01,P=0.06),使用氢化可的松治疗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28天病死率也无统计学意义(OR=0.82,95%CI 0.37~1.83,P=0.63),使用甲泼尼龙治疗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28天病死率亦无统计学意义(OR=0.65,95%CI 0.27~1.52,P=0.32),而使用地塞米松治疗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可明显降低28天病死率(OR=0.78,95%CI 0.69~0.89,P=0.0003)。结论糖皮质激素不能改善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死率,地塞米松可改善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28天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型/重型 病死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9例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4
作者 张记旺 向淑麟 +6 位作者 陆政 秦文波 黄寨 韦秀甜 庞广保 赵宣亮 熊滨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12期1245-1249,共5页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02-16~2020-03-16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邕武医院收治的9例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病史、实...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02-16~2020-03-16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邕武医院收治的9例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等资料,总结临床诊疗经验。结果9例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年龄41~85岁,男5例,女4例;重型2例,危重型7例。与重型COVID-19患者相比,危重型患者入院时中性粒细胞比例、D-二聚体、降钙素原、乳酸脱氢酶水平相对较高,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水平相对较低。2例重型患者均需鼻导管/面罩吸氧,2例危重型患者需高流量吸氧,5例危重型患者需行有创机械通气。2例危重型患者需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6例危重型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细菌真菌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入院后28 d评估病情转归,痊愈出院7例;截至3月16日,2例危重型患者COVID-19治愈后,因基础疾病转至非负压病房ICU治疗。结论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可有效改善重型、危重型COVID-19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型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超声、X线联合实验室指标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吴明翠 王若雁 +3 位作者 张莉 赵丽娜 李莎 张蓓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370-374,共5页
目的 探讨肺超声(LUS)、X线联合实验室指标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危重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COVID-19危重症患者63例,入院后均行床旁LUS(八分区)、X线检查分别获取LUS评分... 目的 探讨肺超声(LUS)、X线联合实验室指标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危重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COVID-19危重症患者63例,入院后均行床旁LUS(八分区)、X线检查分别获取LUS评分及X线评分。根据入重症监护病房30 d后患者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40例和存活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LUS评分、X线评分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COVID-19危重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影响因素单独及联合应用预测COVID-19危重型患者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 死亡组白细胞计数、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LUS评分及X线评分均高于存活组,血氧饱和度、淋巴细胞百分比(LYM%)、酸碱度(pH值)均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US评分、X线评分、pH值、PCO_(2)、LYM%均为预测COVID-19危重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OR=1.22、1.31、0.00、1.08、0.88,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X线评分、LUS评分、PCO_(2)三者联合应用预测COVID-19危重症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91,均高于其单独应用(0.696、0.708、0.715)。结论 LUS评分、X线评分、PCO_(2)均可用于预测COVID-19危重型患者预后,且三者联合预测的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X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神经系统相关症状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寅旭 苟晨 +6 位作者 彭婷婷 何微微 王晓明 李林 曾俊 罗万红 杨欢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73-877,共5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及特点.方法 纳入2020年1月11日-2020年3月20日经四川省COVID-19定点收治医院确诊的90例重型/危重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 目的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及特点.方法 纳入2020年1月11日-2020年3月20日经四川省COVID-19定点收治医院确诊的90例重型/危重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检验结果、治疗方案及临床转归等.结果 90例COVID-19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为(53.90±16.92)岁.除经典的发热和/或呼吸系统症状外,53例患者还合并多种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包括乏力33例、肌痛21例、头晕12例、头痛8例、精神障碍3例、意识障碍1例、颈痛1例.有神经系统相关症状的患者从入院到确诊的时间较无神经系统相关症状的患者更长(P<0.05),同时接受的抗真菌治疗更多(P<0.05).结论 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在四川省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中较常见,诊疗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神经系统相关症状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重型气管插管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7
作者 伍啟华 陈立 +6 位作者 蔡海荣 蔡鑫桂 刘淑玲 黄妙纯 陈伯钧 叶烨 李庆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924,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重型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重型气管插管患者24例,按照治疗方案分成中西医结合组18例及对照组6例;对照组治疗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均未接受中药鼻饲;中...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重型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重型气管插管患者24例,按照治疗方案分成中西医结合组18例及对照组6例;对照组治疗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均未接受中药鼻饲;中西医结合组辨证治疗,阳证者加予三拗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阴证者予四逆汤加减,每日1剂,疗程14d;所有患者均未接受中成药注射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日、ICU住院日、机械通气时间、14d内及30d内全因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及治疗前后PaO2/FiO2、WBC、hs-CRP、PCT等指标;同时对患者出现的各类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日、ICU住院日、机械通气时间、14d内全因死亡率及14d治疗前后WBC、hs-CRP、PCT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30d内全因死亡率、30d内休克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aO2/FiO2较对照组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出血事件及严重胃肠功能障碍。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气管插管患者确有疗效,能降低死亡率及休克发生率,改善PaO2/FiO2,可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气管插管患者的辅助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四逆汤 三拗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重型 气管插管
原文传递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血栓调节蛋白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高凤威 周琳 +5 位作者 邵小宝 王华 杨圆 陈鑫 刘艺 朱培元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748-753,共6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t-PAIC)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79例COVID-19确诊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危重型(n=51)和危重型... 目的探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t-PAIC)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79例COVID-19确诊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危重型(n=51)和危重型(n=28)2组。比较2组患者凝血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差异,分析TAT、TM和t-PAIC与其他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对危重型COVID-19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危重型患者相比,危重型患者的TAT、TM和t-PAIC水平显著升高(P<0.001)。TAT、TM和t-PAIC与多项生物标志物呈正相关,其中TAT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最强(r=0.786,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AT(OR=1.346,P<0.05)和t-PAIC(OR=1.128,P<0.05)是危重型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TAT、TM和t-PAIC联合诊断危重型COVID-19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18,诊断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4.1%。结论联合检测TAT、TM和t-PAIC可有效辅助诊断危重型COVID-19,对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型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血栓调节蛋白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46例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单臂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素云 谢洋 +9 位作者 王佳佳 张晓菊 付丽丽 孙杰 赵金岭 张华茹 贾奎 赵清霞 李彬 李建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单臂临床研究设计,纳入2020年1月21日至2月24日河南省8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收治的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采用西...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单臂临床研究设计,纳入2020年1月21日至2月24日河南省8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收治的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采用西医联合中医辨证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于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全程治疗。观察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情况、疾病转归情况、住院时间以及肺部影像学变化,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天、14天对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结果纳入分析46例。病毒核酸转阴41例(89.1%),转阴时间中位数为12天;出院41例(89.1%),死亡5例(10.9%);住院时间中位数为12天;与治疗前比较,治疗7天、治疗14天的发热、胸闷、气短、乏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14天咳嗽评分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14天咳嗽评分较治疗7天明显下降(P<0.01)。完成出院时影像学检查的患者胸片影像学好转率为58.3%(7例/12例),CT影像学好转率为66.7%(16例/24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具有较好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但尚需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型 重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 住院时间 肺部影像学
原文传递
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心脏表现 被引量:6
10
作者 童裕维 谢志伟 +4 位作者 李粤平 吕明芳 邓西龙 张复春 雷春亮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心脏表现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20年1月21日至2月24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分型将患者分为重型组和危重型组... 目的探讨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心脏表现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20年1月21日至2月24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分型将患者分为重型组和危重型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如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钠尿肽(BNP)以及心电图变化。结果共入选55例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危重型15例,重型40例。重型/危重型患者以男性为主(占61.8%),平均年龄(61.2±13.0)岁,83.6%(46例)有湖北接触史,38.2%(21例)合并高血压。危重型组与重型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型/危重型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以LDH升高患者最多(重型20例,危重型7例),其次是AST(重型16例,危重型5例);重型组与危重型组心肌损伤标志物中仅CK升高患者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例:1比4,P=0.027)。42例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中有39例表现异常,最常见的为非特异性T波改变。治疗前后进行过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的15例患者中,有9例氧合指数<100 mmHg(1 mmHg=0.133 kPa),突出的心电图改变为心率较前增快和ST-T段改变。结论心肌损伤标志物和心电图异常对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相关心肌损伤的诊断缺乏特异性,但同时观察两者动态演变更能反映心肌受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型 重型 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电图
原文传递
基于“细胞因子风暴”探讨中医药治疗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利 许言午 何建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22,I0012,共6页
"细胞因子风暴"发病机制复杂,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疾病迅速加重、恶化,死亡率高。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疫情中,患者病情急剧恶化乃至死亡,与其体内爆发"细胞因子风暴"密切相关。《新型冠状... "细胞因子风暴"发病机制复杂,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疾病迅速加重、恶化,死亡率高。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疫情中,患者病情急剧恶化乃至死亡,与其体内爆发"细胞因子风暴"密切相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以下简称《诊疗方案》)制定了重型、危重型COVID-19的中医药方案,中医药以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整体治疗优势而受到了关注。基于"细胞因子风暴",结合《诊疗方案》中对重型、危重型辨证分型及推荐处方,探讨中医药治疗重型、危重型COVID-19的可能作用及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细胞因子风暴 重型、危重型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体外膜氧合临床救治与转运的经验及建议 被引量:8
12
作者 覃涛 王晓源 +3 位作者 刘永春 温汉春 张剑锋 卢俊宇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466-469,共4页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湖北省武汉市爆发,并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防治形势十分严峻。面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救治的难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订了相关的诊疗方案,提出对常规治疗手段无效的危重型患者可采用体外膜氧合(EC...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湖北省武汉市爆发,并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防治形势十分严峻。面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救治的难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订了相关的诊疗方案,提出对常规治疗手段无效的危重型患者可采用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进行挽救性治疗。本团队根据区域特征,总结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ECMO的临床救治及转运的经验,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此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重型患者 体外膜氧合 临床救治 转运 经验 建议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功救治经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余追 姚兰 +3 位作者 姜洁 冯丽芝 侯果 唐媛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0-203,共4页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20年1月6日收治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经过30d的抢救治疗,患者转危为安,最终出院.从治疗结果来看,无论临床治疗反应、体温变化、还是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均表明本中心的整...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20年1月6日收治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经过30d的抢救治疗,患者转危为安,最终出院.从治疗结果来看,无论临床治疗反应、体温变化、还是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均表明本中心的整体治疗方案有效.因此,对于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尽早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改善机体氧合,纠正顽固性低氧血症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恰当时机使用甲泼尼龙,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营养治疗等整体措施,是救治成功的保障.经检索,本例患者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第1例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救治成功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型 机械通气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人工气道规范化管理的实施 被引量:10
14
作者 武淑萍 罗淑平 +3 位作者 袁熹娜 杨阳 于江丽 张昕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2-75,78,共5页
目的探讨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方法。方法查阅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文献及人工气道护理相关文献,以护理技术专业化为前提,结合人工气道专项护理技术的管理经验,提出危重型新型冠状病... 目的探讨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方法。方法查阅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文献及人工气道护理相关文献,以护理技术专业化为前提,结合人工气道专项护理技术的管理经验,提出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期间人工气道专项护理技术的实施方法,并在38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进行实践应用。结果在人工气道固定、湿化、排痰及气囊管理等四个重点环节实施规范化管理,应用于38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有创通气时的呼吸道管理,未发生意外脱管、皮肤黏膜损伤、痰痂或黏痰堵管、气囊压力性损伤等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人工气道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及科学性,可为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 人工气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情式心理干预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维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敏娜 杨娟娟 +2 位作者 赵璇 马佳佳 李洁琼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3期3499-3501,共3页
目的分析共情式心理干预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维护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收治的40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 目的分析共情式心理干预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维护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收治的40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共情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医学应对问卷(MCMQ)、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MCMQ中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评估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共情式心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危重型新型冠状肺炎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积极应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型 共情式心理干预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护理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20
16
作者 任卫红 沈利汉 +2 位作者 赵妙玲 周欢 陈军华 《护理学报》 2020年第5期68-71,共4页
目的总结1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出现难点及对策。方法 2020年1月28日-2月23日,收治1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存在护理评估、护理观察、护理操作、隔离防护院感4方面的护理难点,分别对应提出护理对策,包... 目的总结1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出现难点及对策。方法 2020年1月28日-2月23日,收治1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存在护理评估、护理观察、护理操作、隔离防护院感4方面的护理难点,分别对应提出护理对策,包括评估体温、指尖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护理举措;记录液体平衡、中医中药的运用和用药观察等护理对策;吸痰、CRRT、ECMO等护理操作对策以及隔离防护对策。结果 12例患者经过治疗,1例出院,5例转出,1例死亡,5例正在治疗中,其中2例病情危重,3例治疗好转中。结论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护理难点存在于各个护理环节,应区别于ICU其他疾病的危重症患者对待,做好细节护理和难点护理,以提高患者的救治率,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型 护理难点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救治与医务人员的防护 被引量:2
17
作者 佘君 刘洁 +3 位作者 李佳旻 叶伶 蒋进军 宋元林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3-206,共4页
截至2020年2月15日24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的5万余例患者中,重型患者达1万余例,占19.6%。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是COVID-19的救治重点。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截至2020年2月15日24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的5万余例患者中,重型患者达1万余例,占19.6%。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是COVID-19的救治重点。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为依据,加强支持治疗、积极氧疗和呼吸支持(呼吸机辅助通气和体外膜肺氧合)是救治重型和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重要手段。目前,一些抗病毒药物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以明确其是否有效。在常规的治疗不能阻止COVID-19病情进展时,可推荐小剂量、短疗程使用糖皮质激素,但目前尚无循证医学依据的支持;血必净注射液对重型COVID-19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证实。严格坚持科学施救原则,做好在隔离留观病房、隔离病房、隔离ICU等区域救治重型和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医务人员的防护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型 重型 治疗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采用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的机械通气策略探讨:附1例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支永乐 胡晓旻 +4 位作者 李建国 吴鹏 稂与恒 王志勇 徐磊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8-531,共4页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治疗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机械通气策略.方法 天津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截至2020年3月23日对收治的2例机械通气失败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实施静脉-静脉(VV)-ECMO支持,后成功撤除ECMO....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治疗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机械通气策略.方法 天津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截至2020年3月23日对收治的2例机械通气失败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实施静脉-静脉(VV)-ECMO支持,后成功撤除ECMO.笔者作为支援天津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医疗队成员时参与了此2例患者的救治,现总结其中1例的救治经过,分享经验教训.结果 患者男性,53岁,于入院前1d出现发热、干咳,胸部CT显示右肺上叶斑片状高密度影;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呈阳性,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于入院后第7天氧合指数下降,转为危重型,给予紧急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双肺斑片状实变影,氧合指数<60mmHg(1mmHg≈0.133kPa)持续5h,立即行VV-ECMO支持,同时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调整容量.ECMO支持期间采用肺休息策略,根据影像学变化及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参数.经治疗患者病情改善,ECMO支持11d后成功撤除.结论 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机械通气策略应充分考虑保护性通气,避免进一步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型 体外膜肺氧合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9例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2
19
作者 戴新贵 邝代斌 +4 位作者 罗庆凯 曹媛媛 胡青 曾拓业 李云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的分析49例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笔者作为驰援湖北医疗队成员支援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期间收治的47例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重型和... 目的分析49例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笔者作为驰援湖北医疗队成员支援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期间收治的47例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①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平均年龄为(72±12)岁,且43例合并基础疾病,其中糖尿病17例(34.7%)、高血压15例(30.6%)、冠心病15例(30.6%)、脑血管疾病9例(18.4%)、恶性肿瘤2例(4.1%)、精神疾病1例(2.0%);患者主要症状有发热12例(24.5%)、咳嗽8例(16.3%)、气短7例(14.3%)、咳痰4例(8.2%)、意识障碍5例(10.2%)、头痛3例(6.1%)、腹泻3例(6.1%).入住ICU时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0.90±0.03比0.95±0.03)、动脉血氧分压[PaO_(2)(mmHg,1 mmHg≈0.133 kPa):75±11比85±17]、氧合指数(mmHg:202±67比282±87)、淋巴细胞计数[LYM(×10^(9)/L):0.6±0.3比0.9±0.3]、淋巴细胞比例[(10.5±1.8)%比(16.7±2.3)%]下降程度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分):5.2±2.6比4.2±2.0)、C-反应蛋白(CRP(mg/L):232±84比124±64)、D-二聚体(mg/L:9897±1432比4020±830)升高程度均较入院时明显(均P<0.05).②影像学表现:胸部CT显示31例患者肺部均有典型的斑片状磨玻璃样高密度影,逐渐进展为肺实质和间质炎症反应.③治疗:主要给予抗病毒、抗菌、抗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治疗,同时辅以中药和雾化吸入治疗,必要时行气管插管.④并发症:部分病例出现脓毒症、院内获得性肺炎、急性肾损伤(AKI)、消化道出血、气胸、心力衰竭.⑤预后:转入普通病房15例,出院4例,转入定点医院治疗基础疾病19例,死亡11例(病死率22.4%).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病死率,防止普通型新冠肺炎向重型、危重型转化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型和危重型 临床特点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被引量:31
20
作者 赵建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0-313,共4页
为规范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诊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该文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型及危重型诊疗方案(... 为规范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诊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该文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型及危重型诊疗方案(试行第一版)》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前期医疗救治工作实践经验制订重症及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诊疗方案,内容包括重症及危重症患者诊断标准、临床预警指标、诊疗流程及护理方案等,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诊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