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数西算背景下内蒙古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路径探析
1
作者 张嫄 《时代经贸》 2024年第10期164-167,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东数西算作为我国优化东西部算力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东数西算作为我国优化东西部算力资源布局,推动数字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对内蒙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不断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重大意义。内蒙古应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围绕新型算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势产业为基础,在打造数字经济飞地和探索区域间的数字治理合作等方面进行系统布局,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要素和算力平台的战略价值,提高与京津冀等东部地区的互联互通水平和协同发展能力,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数西算 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新质生产力 算力网络平台 数字经济飞地 区域数字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视角下“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对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郝洁 《中国物价》 2019年第9期21-24,共4页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管总规划,也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总抓手。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管总规划,也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总抓手。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关键与腹地支撑。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担当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改革龙头;长江经济带贯通东中西的经济大动脉与"一带一路"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带一路"巨型门户和世界级的经济平台。"一带一路"建设同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对接,应突出重点方向,推进三大战略深度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切实推进三大战略区域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着力打造三大战略对接"一带一路"的关键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建设 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对接 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下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区域空间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06—2021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实证
3
作者 代刚 郭育竹 《中国体育科技》 2025年第4期84-96,F0003,共14页
为进一步挖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空间分布,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我国国家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综合利用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分析涉及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带、长三角地区和... 为进一步挖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空间分布,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我国国家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综合利用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分析涉及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带、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5个区域的我国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空间分异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这5个区域内的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量占全国总数量的76.7%,说明现阶段我国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基本满足我国国家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布局的需求。2)虽然现阶段我国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比较明显,并呈现出集聚的空间分布形态,但是区域内发展不平衡,尤其是长江经济带下游区域和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带中上游区域呈现出的次冷区和冷区空间分布特征。3)长三角地区只有浙江省完成高效型区域的跃迁,京津冀地区中北京市和河北省完成了高效型区域的跃迁,长江经济带上游区域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完成了高效型区域的跃迁,黄河生态经济带以四川省、山东省和山西省为代表的区域实现了高效型区域的跃迁,粤港澳大湾区只有广东省完成了高效型区域的跃迁。4)从影响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差异的因素来看,整个民族文化因素影响力最大,其中地区国家级传统村落数影响力最大,自然地理因素中的地形地貌因素影响力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区域重大发展战略 区域空间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的耦合协调评价——兼论区域发展重大战略
4
作者 檀菲菲 赵雨萱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34,共18页
本文基于2013—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的耦合协调评价,考虑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借助泰尔指数和空间自相关等模型方法对其时空演化特征及差异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实现较快增长,在空间上... 本文基于2013—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的耦合协调评价,考虑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借助泰尔指数和空间自相关等模型方法对其时空演化特征及差异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实现较快增长,在空间上呈现出从沿海沿江省份推向全国的动态过程,五个区域间发展差异明显并已形成三个发展阶梯;耦合协调发展基本面向好,由严重失衡改善为轻度失衡,但长期存在发展极化现象,粤港澳大湾区断层式领先其他四区;耦合协调发展的整体差异有所改善,区域内差异是整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区的省际差异最大,长江经济带对整体差异的贡献率最高;耦合协调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但自相关性强度有所减弱,长江经济带下游出现显著的高值聚集区,黄河流域中上游形成显著的低值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创新 耦合协调 区域发展重大战略
原文传递
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功能平台的联动发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久文 张皓 王邹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2年第5期41-48,共8页
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功能平台的联动发展,是进一步提高开发开放水平、促进区域网络化建设、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文章在辨析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功能平台的概念、背景、作用和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功能平台联动发展的要求和瓶颈... 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功能平台的联动发展,是进一步提高开发开放水平、促进区域网络化建设、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文章在辨析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功能平台的概念、背景、作用和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功能平台联动发展的要求和瓶颈,重点探讨了联动发展的合作、竞争、分享和激励机制与资源要素、产业链和跨区域联动模式。最后,从开发开放、网络化格局、城市群都市圈、区域发展战略、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市场经济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平台 联动发展 特殊经济功能区
原文传递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上当好排头兵
6
作者 孙爱军 《山东宏观经济》 2024年第3期5-9,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切实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山东必须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切实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山东必须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加快推动各项改革任务扎实落地,加快塑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在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实施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上勇争先,推动更多改革举措走在全国前列、更多改革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在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上当好排头兵,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 全国统一大市场 新质生产力 宏观调控 区域重大发展战略 双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