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林 曹阳 张少清 《中国科技产业》 2003年第12期55-57,共3页
在对部分高新区和国家大学科技园产业发展战略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技术与人才优势、政策和地域优势,确立了以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技术等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 在对部分高新区和国家大学科技园产业发展战略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技术与人才优势、政策和地域优势,确立了以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技术等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及六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发展战略 高新技术产业 风险投资 技术创新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西永科技工业园更名的通知
2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06年第1期37-37,共1页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西永科技工业园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立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西永科技工业园的批复》(渝府〔2003〕290号)批准设立的特色工业园区。为突出产业发展...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西永科技工业园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立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西永科技工业园的批复》(渝府〔2003〕290号)批准设立的特色工业园区。为突出产业发展方向,根据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5—174和市政府办公厅渝办〔2005〕55号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西永科技工业园更名为重庆西永微电子工业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科技 重庆大学 科技工业 重庆 政府办公厅 标准化工作 市人民政府 市政府 特色工业 产业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计分卡在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绩效中的应用研究——以重庆大学科技园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林 耿伶利 王永宁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4-49,共6页
在探析平衡计分卡引入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创新性应用的基础上,研究平衡计分卡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构建修正后的平衡计分卡基本框架;以重庆大学科技园为例探索国家大学科技园应用平衡计分卡的设计思路,从财务、孵化、... 在探析平衡计分卡引入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创新性应用的基础上,研究平衡计分卡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构建修正后的平衡计分卡基本框架;以重庆大学科技园为例探索国家大学科技园应用平衡计分卡的设计思路,从财务、孵化、内部流程和员工的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进行指标设置,采用权值因子法分配指标权重,并展示考核量表的数据处理过程,旨在持续提高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绩效管理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科技 平衡计分卡 指标体系 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权值因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建跨越科技成果转化“死亡之谷”桥梁——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职能定位
4
作者 王发银 狄洋 《中国科技产业》 2025年第1期36-39,共4页
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桥梁,而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这一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然而,现实中大学科技园却面临着科技属性缺失、大学属性不明显、服务区域经济偏离成果转化主线等问题。本文... 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桥梁,而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这一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然而,现实中大学科技园却面临着科技属性缺失、大学属性不明显、服务区域经济偏离成果转化主线等问题。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现状与未来定位,提出深化其机制体制创新策略,并强化其桥梁作用,以期推动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和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国家大科技 机制体制创新 桥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实践探索
5
作者 刘宏珍 陈夙 《中国高新科技》 2025年第1期47-49,共3页
“十四五”时期,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其显著特征是依靠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创新体系的关键一环,致力于构建和完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与科技创新优势,提升校企协同创... “十四五”时期,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其显著特征是依靠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创新体系的关键一环,致力于构建和完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与科技创新优势,提升校企协同创新效率,对国家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国外大学科技园建设经验与国内现状,结合北京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实践探索,提出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科技 成果转化 校企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对国家大学科技园支撑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东 王智超 于修莉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推动产学研结合的重要载体。实验室作为高校科学研究的基地,对加快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大学科技园的相关理论出发,探讨高校实验室对国家大学... 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推动产学研结合的重要载体。实验室作为高校科学研究的基地,对加快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大学科技园的相关理论出发,探讨高校实验室对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以及新时期两者的创新发展路径,以进一步促进科技、教育、经济的融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科技 高校实验室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能力的量化方法及应用——以上海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
7
作者 吴保根 张琪 +1 位作者 杨淼 李桂花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158,共8页
学术界对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探索一种评价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能力的量化模型和研究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借鉴广泛用于分析企业集群竞争力的GEM模型,并在其基础上改进并构建大学科技园GEM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和... 学术界对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探索一种评价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能力的量化模型和研究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借鉴广泛用于分析企业集群竞争力的GEM模型,并在其基础上改进并构建大学科技园GEM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和定量研究等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和量化处理,并以上海地区14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对其知识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评价结果与实例中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较为相符,进一步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可靠性和量化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科技 知识创新能力 GEM模型 大学科技GEM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时代辽宁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思路及模式的建议
8
作者 王晓楠 张慧 《辽宁经济》 2024年第5期35-39,共5页
本文在对辽宁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情况深入调研基础上,汲取了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辽宁省发展现状提出了新时代辽宁省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和建议,为辽宁省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和今后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国家大科技 发展思路及模式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效率模型用于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效率关键因素分析
9
作者 李瑞宝 周勇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3-649,共7页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中的交叉效率模型对影响国家大学科技园效率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不同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创业孵化效率进行测度,探索我国不同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效率的提升路径.然后建立逐步回归模型...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中的交叉效率模型对影响国家大学科技园效率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不同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创业孵化效率进行测度,探索我国不同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效率的提升路径.然后建立逐步回归模型研究投入指标对综合产出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效率区域不均衡现象显著,东部地区的创业孵化效率普遍高于中西地区,中西部地区创业孵化效率具体较大改进空间;2)大多数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没有充分发挥资源效用,并且部分地区的国家大学科技园需要进一步提升其产出水平,需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精细化财务预算控制,促进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3)从业人员总数、孵化基金总额的回归系数分别为22.624 4和2.364 7,即从业人员总数与孵化基金总额增加时,综合产出也将随之增加.研究结果有助于促进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科技 创业孵化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10
作者 姚磊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9期20-24,共5页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承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主阵地,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但是,对标全球最高标准,依然存在孵化项目超前挖掘机制尚未健全、高端项目孵化人才队伍不够精干、融入全球科...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承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主阵地,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但是,对标全球最高标准,依然存在孵化项目超前挖掘机制尚未健全、高端项目孵化人才队伍不够精干、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程度较低、科技金融赋能产业发展有待加强、区域创新集聚辐射能力还需提升等问题。为更好地支撑科技自立自强,国家大学科技园宜采取积极探索前沿科技成果超前孵化新模式、努力锻造高端成果项目孵化人才新团队、奋力开拓全面融入世界科技创新网络新局面、加快构建科技金融赋能创新发展新机制、不断增强环高校区域创新集聚辐射新势能等有力举措,加快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科技 科技成果孵化 创新创业教育 区域创新辐射 科技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链接创新源头 凸显原始创新能力--国家大学科技园助力厦门科学城抢跑未来产业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军 《厦门科技》 2024年第1期1-2,共2页
中关村大学科技园联盟是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教育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设立的,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国家大学科技园、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15家中关村地区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立... 中关村大学科技园联盟是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教育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设立的,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国家大学科技园、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15家中关村地区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立的非营利性的自主联盟。目前,所属科技园区总面积累计超过232.6万平方米;人园企业累计超过6000家;吸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累计超过8.4.万个,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累计超过120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科技 原始创新能力 科技成果转化 未来产业 技术委员会 科技 深度链接 抢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优化策略研究
12
作者 姚磊 《化工高等教育》 2024年第4期45-50,共6页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但是,目前国家大学科技园存在对前沿科技成果转化的引领性不足、创新创业辅导人才队伍尚不健全、全球创新创业网络融入程度较低、科技金融支持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为更好地支撑人才...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但是,目前国家大学科技园存在对前沿科技成果转化的引领性不足、创新创业辅导人才队伍尚不健全、全球创新创业网络融入程度较低、科技金融支持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为更好地支撑人才强国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应采取推动成果转化孵化、锻造创新创业辅导人才队伍、融入世界创新创业网络、健全科技金融赋能机制等多元化举措,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首选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科技 创新创业教育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3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武汉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创建于2000年6月,是武汉大学和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共同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过近24年发展,已成为湖北省创新创业创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汉大学实现产学研结合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我国创新... 武汉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创建于2000年6月,是武汉大学和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共同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过近24年发展,已成为湖北省创新创业创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汉大学实现产学研结合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我国创新创业企业样本、战略性新兴产业样本和国家级众创空间样本等三大类“三创”(创新创业创造)样本最全的高新技术产业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众创空间 创新创业 国家大科技 研结合 企业样本 武汉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对国家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启示和思考
14
作者 朱纪聪 朱小月 朱召进 《产业科技创新》 2024年第4期23-26,共4页
2022年11月份,科技部与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批复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的函》,该文件批准了10个未来产业科技园作为建设试点项目。同时,对于这些试点未来产业科技园以及其依托和建设单位,也提出了一些发展性的要求。透过试点未来产... 2022年11月份,科技部与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批复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的函》,该文件批准了10个未来产业科技园作为建设试点项目。同时,对于这些试点未来产业科技园以及其依托和建设单位,也提出了一些发展性的要求。透过试点未来产业科技园的发展要求,本文对国家大学科技园如何在新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试点要求给予的启示,提出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功能定位再强化、成果转化再精准等举措,进一步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 国家大科技 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 企业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大学科技园中试基地建设优化策略研究
15
作者 姚磊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13期47-50,共4页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的重要阵地,中试基地建设是有效提升科技成果孵化成功率的关键环节之一。但是,国家大学科技园在中试基地建设方面发展步伐较为缓慢,存在科技成果孵化项目来源不够畅通、中试专业队伍建设较为滞后...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的重要阵地,中试基地建设是有效提升科技成果孵化成功率的关键环节之一。但是,国家大学科技园在中试基地建设方面发展步伐较为缓慢,存在科技成果孵化项目来源不够畅通、中试专业队伍建设较为滞后、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撑不够、与地方政府合作有待深化等问题。为加快建设步伐,国家大学科技园中试基地建设宜采取理顺科技成果孵化项目来源、健全中试基地专业队伍、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支撑水平、全面增强地方政府合作等有力举措,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科技 中试基地 科技成果孵化 科技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交叉效率DEA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荣 喻登科 涂国平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67-72,共6页
国家大学科技园在推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传统DEA模型和交叉效率DEA模型基础上做改进,提出加权交叉效率DEA模型;然后,从投入与成效两方面分析我国历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进而,从时间序列上和横截面上... 国家大学科技园在推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传统DEA模型和交叉效率DEA模型基础上做改进,提出加权交叉效率DEA模型;然后,从投入与成效两方面分析我国历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进而,从时间序列上和横截面上两方面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评价,并评价得到基于知识创新视角的57家国家大学科技园2012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值;最后,根据效率评价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科技 科技成果转化 效率 评价 加权交叉效率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大学科技园入园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西萍 郑玮 李徽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4-38,共5页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结合了高校、企业、政府三方面的优势,以加强产学研合作为目的的区域创新系统。设计了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入园机制,其中包括:大学科技园产学研进入机制、大学科技园风险基金筹措机制、受孵企业技术价值评估机制、国家大...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结合了高校、企业、政府三方面的优势,以加强产学研合作为目的的区域创新系统。设计了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入园机制,其中包括:大学科技园产学研进入机制、大学科技园风险基金筹措机制、受孵企业技术价值评估机制、国家大学科技园风险规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科技 机制 风险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国家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 被引量:15
18
作者 蔡固顺 王方 裴云龙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70,共4页
国家大学科技园在促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校企资源融合共享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然面临着服务体系有待完善、高端团队建设滞后、协调发展略显不足、管理体制不够顺畅等问题。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大学科技园应以新发展... 国家大学科技园在促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校企资源融合共享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然面临着服务体系有待完善、高端团队建设滞后、协调发展略显不足、管理体制不够顺畅等问题。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大学科技园应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创新发展是大学科技园强基蓄能的核心支撑,协调发展是大学科技园提质增效的客观要求,绿色发展是大学科技园实现价值的应有之义,开放发展是大学科技园永葆活力的重要保障,共享发展是大学科技园服务社会的根本遵循,实现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科技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体系建构 被引量:5
19
作者 蒋言斌 勾瑞波 吴爱祥 《现代大学教育》 2003年第2期96-99,共4页
国家大学科技园包括作为前提和条件的创新导引系统 ,作为动力的创新激励系统和作为背景的创新环境支撑系统、作为创新源头的人才支撑系统。创新人才向创业人才的升华 ,导引系统向激励系统的延展 。
关键词 国家大科技 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大学科技园助推区域创新发展研究——以辽宁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德玲 纪友乐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0-32,共3页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大学科技园应加快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与技术融合创新、文化创新和集群创新,大力助推区域创新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创新驱动区...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大学科技园应加快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与技术融合创新、文化创新和集群创新,大力助推区域创新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创新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科技 区域经济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