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4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
作者 杨小娟 毛孝容 +6 位作者 王静 江华 李蓉 樊宇 文青 李林章 陈晓容 《护理学报》 2025年第3期56-61,共6页
目的汇总成人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相关专业网站中有关成人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2024年7月。由4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证据提取。结果... 目的汇总成人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相关专业网站中有关成人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2024年7月。由4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包括6篇系统评价,3篇专家共识,6篇指南,1篇临床决策,8篇证据总结,按组织管理、综合评估、营养计划、并发症管理和效果评价5方面总结出27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成人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以期为成人重度烧伤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提供循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成人 早期肠内营养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烧伤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熊新娟 安娜 +3 位作者 陈翠云 王康康 王庆昕 皮红英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5年第1期31-33,42,共4页
目的分析重度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后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收治的66例进行深静脉置管的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 目的分析重度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后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收治的66例进行深静脉置管的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烧伤总面积、有无吸入性损伤、有无营养不良、是否使用烧伤治疗床、导管留置部位、导管留置时间、置管部位有无创面以及感染情况等相关资料,并根据是否发生CLABSI将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分析重度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后发生CLABS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6例进行深静脉置管的重度烧伤患者中17例(25.76%)发生CLABSI,设为发生组;49例(74.24%)未发生CLABSI,设为未发生组。发生组有营养不良、导管留置部位为股静脉、置管部位有创面的患者明显多于未发生组(χ2=8.848、16.903、5.126,P=0.003、P<0.001、P=0.0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营养不良、导管留置部位为股静脉是重度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后发生CLABSI的独立危险性因素(95%CI为1.233~23.741、0.015~0.435,P=0.025、0.003)。结论营养状态、导管留置部位与重度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后CLABSI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重度烧伤患者的效果
3
作者 王亚强 朱海龙 郑芳芳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重度烧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5月于该院行清创植皮术的78例重度烧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清创植皮术,在此基础上,...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重度烧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5月于该院行清创植皮术的78例重度烧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清创植皮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纳米银敷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预后指标(14 d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创面感染率、色素沉着率)水平,瘢痕严重程度[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4.36%(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4 d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创面感染率、色素沉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SS评分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2、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1/39),低于对照组的20.5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重度烧伤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减轻瘢痕和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纳米银敷料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敷料 湿润烧伤 重度烧伤 瘢痕 炎性因子 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yndecan-1、LRG1、PGC-1α对重度烧伤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
4
作者 张昊飞 高京 梁育儒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57-361,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蛋白聚糖-1(syndecan-1)、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对重度烧伤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就诊的127例重度烧伤患者为... 目的分析血清蛋白聚糖-1(syndecan-1)、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对重度烧伤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就诊的127例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组,根据患者烧伤一周内是否出现AKI分为AKI组(56例)和非AKI组(71例)。另选取在本院体检的102名健康者作为健康组。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因素;ROC曲线评估血清syndecan-1、LRG1、PGC-1α水平对重度烧伤患者发生AKI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组相比,研究组血清syndecan-1、LRG1水平升高,PGC-1α水平降低(P<0.05)。与非AKI组相比,AKI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血清syndecan-1、LRG1水平均升高,PGC-1α水平降低(P<0.05)。重度烧伤AKI患者血清syndecan-1与LRG1水平呈正相关(r=0.463,P<0.001),血清syndecan-1、LRG1与PGC-1α水平均呈负相关(r=-0.512、-0.493,P<0.001)。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清syndecan-1、LRG1水平是重度烧伤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PGC-1α水平是保护因素(P<0.05)。血清syndecan-1、LRG1、PGC-1α三者联合预测重度烧伤患者发生AKI的AUC为0.970,优于syndecan-1、LRG1、PGC-1α单独预测。结论在重度烧伤AKI患者中血清syndecan-1、LRG1水平升高,PGC-1α水平降低,三者联合检测对重度烧伤患者发生AKI具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聚糖-1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 重度烧伤 急性肾损伤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和NGAL预测老年重度烧伤患者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杨佳伟 田野 +2 位作者 蒲丹 任天水 刘金宝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477-481,共5页
目的 探讨肌酐(Cr)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预测老年重度烧伤患者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3例老年烧伤患者,烧伤面积均大于20%,根据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AKI)将患者分为AKI组(28例)及非AKI组(25例),在入... 目的 探讨肌酐(Cr)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预测老年重度烧伤患者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3例老年烧伤患者,烧伤面积均大于20%,根据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AKI)将患者分为AKI组(28例)及非AKI组(25例),在入院后的48 h内,每6 h收集1次全血NGAL和Cr的测量值。应用氧化酶法测定血清Cr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NGAL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各指标的诊断能力。结果 AKI组患者烧伤面积明显高于非AKI组患者(P<0.01);年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尿量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患者6 h血NGAL水平明显高于非AKI组患者(P<0.01);AKI组患者12、24 h血NGAL、Cr水平明显高于非AKI组患者(P<0.01、P<0.05)。构建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r、血NGAL截断值为86.08μmol/L、125.75 ng/mL时对烧伤患者AKI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中,血NGAL水平预测烧伤患者AKI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更高。结论 入院48 h内测量血NGAL水平可以预测老年重度烧伤患者是否发生AKI,相较于血清Cr水平,血NGAL水平表现出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老年人 急性肾损伤 肌酐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肝素结合蛋白对重度烧伤患者预后及脓毒症发生的早期预警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宋晨璐 向军 杨惠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4-481,共8页
目的·分析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表达水平,探讨其对患者预后及脓毒症发生的预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2021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52例重... 目的·分析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表达水平,探讨其对患者预后及脓毒症发生的预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2021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52例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烧伤总面积、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否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一般资料。收集患者入院48 h内的HBP、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和白细胞计数,以及入院48 h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和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的评分。根据出院时的状态,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脓毒症,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根据是否发生休克,将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无休克组和脓毒症休克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烧伤患者死亡、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上述指标对患者死亡、脓毒症,以及脓毒症休克的早期预警作用。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烧伤总面积及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在是否发生脓毒症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01)。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血清HBP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与非脓毒症组相比,脓毒症组患者血清HBP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脓毒症无休克组比较,脓毒症休克组患者HBP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P是住院期间重度烧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是重度烧伤后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HBP水平预测住院期间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98;当HBP≥147.03 ng/mL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33%和70.00%。HBP水平预测重度烧伤后脓毒症患者出现脓毒症休克的AUC为0.789;当HBP≥147.03 ng/mL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0%和63.20%。结论·入院48 h内的血清HBP水平可作为重度烧伤患者预后以及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是否发生脓毒症休克的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结合蛋白 重度烧伤 脓毒症 预警指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行为训练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对上肢重度烧伤后整形植皮患者伤残接受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卉 王伟芳 +5 位作者 卢莉莉 王丽晖 藏雪莹 高来娣 朱文静 卢文欣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正念行为训练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对上肢重度烧伤后整形植皮患者伤残接受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上肢重度烧伤后整形植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0... 目的探讨正念行为训练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对上肢重度烧伤后整形植皮患者伤残接受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上肢重度烧伤后整形植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锻炼,观察组采用正念行为训练联合早期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伤残接受度及美观满意度评分、焦虑及抑郁心理评分、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Cooney及改良巴塞尔指数(MBI)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伤残接受度量表(AODS)及数字评分系统(NSS)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行为训练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可以改善上肢重度烧伤后整形植皮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伤残接受度及美观满意度,减轻焦虑和抑郁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行为训练 早期康复锻炼 重度烧伤 植皮 伤残接受度 美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小娟 李蓉 +2 位作者 樊宇 李林章 李巍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99-202,共4页
重度烧伤患者在烧伤早期存在突出的营养障碍,主要表现为营养消耗过多和营养摄入不足。肠内营养是重度烧伤早期重要的治疗措施,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但在临床实践中,重度烧伤患者早期... 重度烧伤患者在烧伤早期存在突出的营养障碍,主要表现为营养消耗过多和营养摄入不足。肠内营养是重度烧伤早期重要的治疗措施,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但在临床实践中,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依然存在着启动时机、喂养途径、制剂选择、营养目标等不一致的问题。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总结了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实施要点,内容包括实施前评估、实施方案制定、并发症的识别与管理等,以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早期 肠内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治疗重度烧伤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9
作者 赵雅玫 余小平 +2 位作者 张苗苗 付倩倩 周军利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5期367-372,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肠内营养治疗重度烧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等数... 目的系统评价肠内营养治疗重度烧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等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1月公开发表的重度烧伤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改良Jadad量表及漏斗图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4软件对文献进行数据合并及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1篇,包含重度烧伤患者75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肠内营养组重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恢复正氮平衡时间均明显短于肠外营养组(SMD=-1.09、-1.44,95%CI为-1.26~-0.92、-1.67~-1.21,P均<0.00001),第7天及第14天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MD=2.84、2.55,95%CI为1.77~3.92、1.43~3.67,P均<0.00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肠外营养组(RR=0.43,95%CI为0.34~0.55,P<0.00001)。结论与肠外营养治疗相比,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更有利于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恢复正氮平衡时间,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白蛋白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DT的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重度烧伤患者急救中的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尹彤 周天龙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5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综合治疗(MDT)的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重度烧伤患者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6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21例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60例重度烧伤患者纳入对照组,...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综合治疗(MDT)的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重度烧伤患者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6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21例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60例重度烧伤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方案干预。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61例重度烧伤患者纳入观察组,接受基于MDT的急救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抢救时效、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急诊检查用时、会诊医师到场用时、急诊清创用时、创面愈合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92%,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基于MDT的急救护理路径对重度烧伤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时效,促进创面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多学科团队 急救护理路径 抢救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烧伤患者不同时期护理需求与护士认知差异调查分析
11
作者 庄玲玲 江晓声 +1 位作者 庄美平 谢丹妮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684-686,共3页
目的:调查重度烧伤患者不同时期的护理需求与护士认知差异,为实施针对性措施更好地满足重度烧伤患者护理需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重度烧伤成年患者11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一... 目的:调查重度烧伤患者不同时期的护理需求与护士认知差异,为实施针对性措施更好地满足重度烧伤患者护理需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重度烧伤成年患者11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烧伤患者护理需求量表患者分别在住院早期、中期和后期进行护理需求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该科室39名护士进行患者护理需求认知调查,比较不同时期重度烧伤患者需求情况以及护士和患者在不同时期的护理需求认知差异。结果:重度烧伤患者在休克期,患者的允许家属陪伴、心理护理和解决睡眠问题的需求高于护士认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期,患者的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创面瘙痒护理和保护隐私的需求高于护士认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康复期,患者的心理护理、休闲娱乐需求和创面护理的需求高于护士认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期重度烧伤患者的护理需求侧重点不同,在住院早期,患者认为最重要的护理需求为解决疼痛,满足生理需求;在中期,患者认为最重要的护理需求为促进创面恢复的各种护理措施;在后期,患者认为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帮助其掌握抗疤痕方法。重度烧伤患者不同时期的护理需求重点不同,满足情况尚存在差异,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做到有针对性地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护理需求 护士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enKid、IGFBP7对重度烧伤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亮 李沁鹏 +2 位作者 江涛 陈韶青 李明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40-345,共6页
目的研究重度烧伤患者血清脑啡肽原A 119-159(penKi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水平及对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急诊科收治重度烧伤患者98例为烧伤组,根据是否发生... 目的研究重度烧伤患者血清脑啡肽原A 119-159(penKi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水平及对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急诊科收治重度烧伤患者98例为烧伤组,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亚组(n=30)与非AKI亚组(n=68),以医院同期体检的健康人6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患者伤后24 h内血清penKid、IGFBP7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烧伤患者AKI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penKid、IGFBP7及二者联合预测重度烧伤患者AKI发生的价值。结果烧伤组血清penKid、IGFBP7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P=36.873/<0.001、35.841/<0.001)。AKI亚组入院24 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血肌酐、penKid、IGFBP7均高于非AKI亚组(t/P=4.405/<0.001、14.070/<0.001、12.055/<0.001、8.939/<0.001、7.827/<0.001)。随着重度烧伤患者AKI分期升高,血清penKid、IGFBP7依次升高(F/P=11.922/<0.001、17.381/<0.001)。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血肌酐、血清penKid、IGFBP7升高是影响重度烧伤患者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605(1.168~2.205)、1.765(1.233~2.526)、1.859(1.317~2.625)、1.602(1.268~2.022)、1.594(1.252~2.028)]。血清penKid、IGFBP7及二者联合预测重度烧伤发生AK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4、0.840、0.890,二者联合预测重度烧伤患者的AUC高于单项检测(Z=4.348、3.847,P均<0.001)。结论重度烧伤患者血清penKid、IGFBP7水平升高是影响AKI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二者联合对重度烧伤患者AKI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急性肾损伤 脑啡肽原A 119-15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应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晓燕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8期992-99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应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7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84例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 目的:探讨基于应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7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84例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应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中的反复重现体验、警觉性增高、回避症状、社会功能受损、主观评价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04、8.546、9.793、8.020、9.233,P<0.05);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08、5.105,P<0.05);两组患者健康调查问卷(SF-36)中的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命活力、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99、6.491、4.175、7.316、4.954、4.625、5.655、5.614,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0,P<0.05)。结论:基于应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重度烧伤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改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应激系统理论 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烧伤患者入院时尿[TIMP-2]×[IGFBP7]水平与早期肾损伤的关系
14
作者 杨孟 郭佳 孟祥林 《西部医学》 2024年第2期228-231,共4页
目的 探讨重度烧伤患者入院时尿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水平与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77例重度烧伤患者设为重度组、77例轻中度烧伤患者设为轻中... 目的 探讨重度烧伤患者入院时尿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水平与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77例重度烧伤患者设为重度组、77例轻中度烧伤患者设为轻中度组,另选取同期77例体检正常者为正常组。比较3组尿[TIMP-2]×[IGFBP7]水平及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根据重度烧伤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肾早期损伤分为非肾损伤组(45例)和肾损伤组(32例),比较非肾损伤组、肾损伤组重度烧伤患者尿[TIMP-2]×[IGFBP7]水平及血清CysC水平。分析入院时尿[TIMP-2]×[IGFBP7]、血清CysC对重度烧伤患者并发肾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 重度组烧伤患者尿[TIMP-2]×[IGFBP7]水平及血清CysC水平高于正常组、轻中度组(P<0.05),轻中度组烧伤患者尿[TIMP-2]×[IGFBP7]水平及血清CysC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肾损伤组重度烧伤患者尿[TIMP-2]×[IGFBP7]、血清CysC水平高于非肾损伤组(P<0.05)。入院时尿[TIMP-2]×[IGFBP7]、血清CysC预测重度烧伤患者并发肾损伤的AUC分别为0.873、0.699,截断值分别为1.06 [(ng/mL)^(2)/1000]、5.52 mmol/L,灵敏度分别为84.4%、59.4%,特异度分别为89.9%,73.3%。结论 发生早期肾损伤的重度烧伤患者入院时尿[TIMP-2]×[IGFBP7]水平及血清CysC水平较高,[TIMP-2]×[IGFBP7]水平或可成为预测重度烧伤患者并发肾损伤的潜在指标,为临床评估重度烧伤并发肾损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 早期肾损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管理模式在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培聪 师静 +1 位作者 沈晴 杨卫东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3期88-90,共3页
目的探究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管理模式在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徐州仁慈医院收治的84例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就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各4... 目的探究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管理模式在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徐州仁慈医院收治的84例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就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3周后,观察组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体重均重于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相较于干预前,2组的上述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均更优(P均<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肠内营养不耐受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结论将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管理模式应用于重度烧伤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提升免疫功能,促进创面恢复和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肠内营养不耐受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护士主导 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管理模式 康复护理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自体皮移植术后的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益伟 杨新蕾 +1 位作者 雷磊 张新合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自体皮移植术后的重度烧伤疗效.方法:将我院(2021年07月—2022年11月)收治以重度烧伤为诊断并接受自体皮移植的术后患者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20例,术后接受纳米银敷料包扎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自体皮移植术后的重度烧伤疗效.方法:将我院(2021年07月—2022年11月)收治以重度烧伤为诊断并接受自体皮移植的术后患者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20例,术后接受纳米银敷料包扎为对照组,在纳米银辅料外接受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自体皮移植术后第1d、第4天、8天、10天的植皮存活率,统计创面干燥、创面愈合时间(50%愈合与基本愈合),统计自体皮移植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的第4天、8天、10天较术后1d的植皮存活率均有所提升,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术后4天、8天、10天与术后1d组内比较与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干燥、创面50%愈合与基本愈合的时间,研究组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自体皮移植术后不良反应率更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自体皮移植术后的重度烧伤患者中,以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可提升术后植皮存活率,缩短患者在创面干燥、创面50%愈合与基本愈合的时间,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自体皮移植术后 重度烧伤 成纤维细胞数 毛细血管数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多基因编辑猪皮救治特重度烧伤患者获成功
17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0-100,共1页
2023年10月19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在中国科学院窦科峰院士指导下,异种移植临床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将多基因编辑猪皮移植给一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并取得良好效果,推动异种移植研究向临床迈出重要一步。经文献检索,未见同类报道。
关键词 西京医院 军医大学 异种移植 基因编辑 中国科学院 文献检索 重度烧伤患者 空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18
作者 田莹 张潇琳 屈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4期2635-2639,共5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重度烧伤患者免疫功能、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74例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临床资料,接受肠道外营养支持的98例患者纳入B组,将接受肠内营...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重度烧伤患者免疫功能、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74例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临床资料,接受肠道外营养支持的98例患者纳入B组,将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76例患者纳入A组,比较两组创面恢复情况、营养指标、炎症指标、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供皮区、植皮区、深二度、浅二度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创面基本愈合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入院后7、14 d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水平高于B组(P<0.05);A组入院后7、14 d病原菌定植率25.00%、15.79%,低于B组的39.80%、29.59%(P<0.05);A组入院后7、14 d 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B组(P<0.05);A组入院后7、14 d细胞免疫指标CD4^(+)、CD4^(+)/CD8^(+)水平高于B组,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水平高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促进重度烧伤患者创面尽快愈合,增进营养,减少病原菌定植,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肠内营养支持 免疫功能 创面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烧伤患者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对比研究
19
作者 王淑雅 张盼 林子曦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75-78,共4页
目的 探讨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两种方式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非休克期所用输血策略,将其分为观察组(限制性输血,n=42)与对照组(开放... 目的 探讨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两种方式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非休克期所用输血策略,将其分为观察组(限制性输血,n=42)与对照组(开放性输血,n=42)。比较两组输血情况、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不良事件发生率。另对两组输血有效性进行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均完成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血细胞比容(Haematocrit,Hct)水平检测,计算每单位红细胞输注对应变化量△RBC、△Hb、△Hct。结果 观察组红细胞用量为(11.67±4.23)U,低于对照组的(20.85±5.38)U;观察组血浆用量为(40.62±11.35)U,低于对照组的(68.05±13.27)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93,10.180,P均<0.05)。观察组△RBC、△H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观察组PT、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度烧伤患者输血期间,限制性输血的总有效性较高,可降低红细胞、血浆用量,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输血治疗 限制性输血 输血量 输血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中重度烧伤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依从性影响的Meta分析
20
作者 喻悦 李鑫滟 +3 位作者 杨艾影 赵丹娜 于明珠 李晶晶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6期49-56,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心理护理对中重度烧伤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检索时限自建库起至2023年4月19日止,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及Embas... 目的系统评价心理护理对中重度烧伤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检索时限自建库起至2023年4月19日止,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及Embase中英文数据库里有关心理护理对中重度烧伤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表明,心理护理对缓解中重度烧伤患者的焦虑情绪[MD=-12.94,95%CI(-16.94,-8.94),P<0.001]、抑郁情绪[MD=-16.32,95%CI(-19.82,-12.81),P<0.001]以及提高中重度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SMD=1.78,95%CI(0.78,2.79),P=0.0005]和治疗依从性[OR=5.06,95%CI(3.21,7.97),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心理护理对中重度烧伤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性优势,不仅可以缓解中重度烧伤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心理护理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治疗依从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