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亮 王静成 +6 位作者 冯新民 陶玉平 杨建东 张圣飞 蔡俊 黄吉军 张志强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7期577-581,共5页
目的对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高黏度骨水泥及普通黏度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本院的确诊为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具备椎体成形术手术指证且... 目的对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高黏度骨水泥及普通黏度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本院的确诊为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具备椎体成形术手术指证且患者本人同意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32例病例,随机分为高黏度骨水泥组(14例)及普通骨水泥组(18例),手术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腰背部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背部功能、SF-36健康调查评分评估生活质量,影像学测量伤椎椎体高度、伤椎后凸畸形角度等参数,同时观察骨水泥渗漏、肺栓塞、邻近椎体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至少完成1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5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邻近椎体新发骨折。两组在每个椎体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黏度骨水泥组17个椎体中,经单侧穿刺4个(23.5%),经双侧穿刺13个(76.5%),普通骨水泥组22个椎体中,经单侧穿刺6个(27.3%),经双侧穿刺16个(7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所有患者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VAS评分明显降低,ODI评分明显降低,SF-36评分明显改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伤椎椎体中部高度明显改善,后凸畸形角度明显改善,以上所有指标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T发现骨水泥渗漏高黏度骨水泥组5个椎体(29.4%),普通骨水泥组15个椎体(68.2%),均无特殊不适及神经症状,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黏度骨水泥对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以达到与普通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相同的临床效果,但可显著减少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黏度 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P技术治疗老年脊柱重度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姜良德 王建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11-13,共3页
分析老年脊柱重度骨质疏松性骨折PKP(percutaneous kyphoplasty,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及保守治疗来分析探讨PKP手术治疗的意义及手术指征。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以往62例老年脊柱重度骨质疏松性骨折,一组43例病人行PKP手术治疗,余下1... 分析老年脊柱重度骨质疏松性骨折PKP(percutaneous kyphoplasty,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及保守治疗来分析探讨PKP手术治疗的意义及手术指征。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以往62例老年脊柱重度骨质疏松性骨折,一组43例病人行PKP手术治疗,余下19例病人未手术治疗,通过卧床、对症等保守治疗,来探讨、分析PKP手术治疗的手术效果。结果:PKP手术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并发症、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脊柱重度骨质疏松性骨折,疼痛严重的,严重影响生活的,建议行PKP手术治疗,对于疼痛较轻的,可通过卧床、止痛等对症处理,保守治疗。无论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两种方法都要早期进行抗骨质疏松,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同时要注意病人的随访,监督治疗疗效,减少再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脊柱重度骨质疏松性骨折 PKP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3
作者 蒋国强 陆继业 +3 位作者 卢斌 史超路 罗科锋 岳兵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4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severeosteoporosis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8月-2011年8月,157例老年(≥60岁)、重度(椎...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severeosteoporosis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8月-2011年8月,157例老年(≥60岁)、重度(椎体压缩I〉2/3)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接受PVP治疗。其中单侧PVP81例,双侧PVP76例。术后进行疗效、影像学评估及长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30.7个月。目测类比评分(VAS)由术前的平均7.8分降至术后24h的2.5分。疼痛消失95例,明显缓解55例,部分缓解6例,基本没有缓解1例。骨水泥向椎间盘内少量渗漏5例,向椎管内或一侧椎间孔方向少量渗漏各4例,向椎体前方渗漏12例,但均未发生脊髓、神经、血管等损伤和其他严重并发症。15例在术后1年内出现相邻节段椎体继发骨折。结论老年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已不是PVP手术的禁忌证。规范的手术操作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重度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黏度骨水泥对老年重度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PVP手术效果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唐杰 王健 梁智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44-1347,1351,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黏度骨水泥对老年重度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骨科择期行PVP治疗的老年重度胸腰段OVCF患者15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76... 目的比较两种黏度骨水泥对老年重度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骨科择期行PVP治疗的老年重度胸腰段OVCF患者15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76)及对照组(n=76)。所有对象均行PVP治疗,观察组于PVP术中采取高黏度骨水泥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低黏度骨水泥治疗。汇总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于术前及术后第1 d和第3、6个月时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受试者当时主观疼痛的程度,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被调查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于术前及术后第3、6个月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病人腰椎骨密度(BMD)。结果两组疼痛VAS评分均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且两组术后第1 d和第3、6个月时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疼痛VAS评分组间同时间点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ODI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且两组术后第1 d和第3、6个月时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第3、6个月时ODI评分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随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腰椎BMD均逐渐增加(P<0.05),且两组术后第3、6个月时腰椎BMD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但术后同时间点,两组腰椎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压疮、坠积性肺炎及肺栓塞的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骨水泥渗漏率[5.26%(4/76)]显著低于对照组[19.74%(15/76),P<0.05]。结论与低黏度骨水泥相比,将高黏度骨水泥应用于老年重度胸腰段OVCF病人PVP术中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黏度 重度胸腰段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老年人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PVP联合高粘度骨水泥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喆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5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对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内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aplasty,PVP)+高粘度骨水泥进行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68例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治... 目的探讨对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内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aplasty,PVP)+高粘度骨水泥进行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68例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PVP+普通骨水泥治疗)和研究组(采用PVP+高粘度骨水泥治疗),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手术后,研究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常规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矢状面Cobb角度低于常规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1.76%)低于常规组(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1,P<0.05);研究组术后骨水泥渗漏总发生率(8.82%)低于常规组(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高粘度骨水泥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后,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以及疼痛程度,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骨水泥渗漏现象,促进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总体预后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PVP 高粘度骨水泥 术后骨水泥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P低压渐进式球囊扩张复位法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2
6
作者 纪强 焦洪新 +4 位作者 陈志红 李晓苏 丁勇 季俊 阚文清 《颈腰痛杂志》 2017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低压渐进式球囊扩张复位法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可行性。方法自2012-07-2014-09,选择42例(57椎)重度OVCF患者,均行PKP手术治疗。术中球囊在低压下扩张复位(压力控制在130 psi左... 目的探讨低压渐进式球囊扩张复位法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可行性。方法自2012-07-2014-09,选择42例(57椎)重度OVCF患者,均行PKP手术治疗。术中球囊在低压下扩张复位(压力控制在130 psi左右),其扩张模式为"扩张-停顿-压力下降后-再扩张"的渐进方式,复位满意后缓缓填充拉丝期骨水泥。术后均予以规范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27-59 min,平均39.3 min;骨水泥注入量为2.8-4.7 ml,平均3.9 ml;4例出现骨水泥渗漏,均为椎旁渗漏。所有患者获得随访21-49个月,平均31.2个月。术后3 d与末次随访时,其伤椎高度、Cobb角及VAS评分、SF-36生活量表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 d对比,上述指标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低压渐进式球囊扩张复位PKP技术治疗重度OVCF安全,复位满意,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球囊扩张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欣彤 《心理医生(下)》 2011年第10期1508-1509,共2页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首选方法,用于治疗重度椎体压缩骨折尚存在争论,一般认为是它的禁忌症,但随着椎体成形术的逐渐成熟及影像放射技术的发展使其成为了可能。我...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首选方法,用于治疗重度椎体压缩骨折尚存在争论,一般认为是它的禁忌症,但随着椎体成形术的逐渐成熟及影像放射技术的发展使其成为了可能。我科自2009年01月至2011年1月采用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6例,共41个伤椎,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重度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探析
8
作者 王光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9期20-22,共3页
目的 :探讨用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30例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案将这30例患者分为成形术组(15例)和保守... 目的 :探讨用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30例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案将这30例患者分为成形术组(15例)和保守治疗组(15例)。对保守治疗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成形术组患者进行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VAS(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分、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的评分、SAS(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和ODI(腰背部功能量表)的评分。结果:在接受手术前,两组患者VAS的评分、SF-36的评分、SAS的评分和ODI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天时、术后3个月时和术后1年时,成形术组患者VAS的评分、SF-36的评分、SAS的评分和ODI的评分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缓解其焦虑的症状,促进其腰背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 重度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 临床效果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度骨水泥PVP与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
9
作者 孙军 疏致富 吴昊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24期29-32,共4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VP)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江苏省泗洪医院收治的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23... 目的:分析并比较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VP)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江苏省泗洪医院收治的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23例为观察对象,应用双色球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中有患者62例,研究组中有患者61例。给予对照组高黏度骨水泥PVP,给予研究组PKP。分别应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量表(JOA)、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胸腰椎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并比较评估结果,同时对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两组的JOA评分、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及AD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中的上肢、手、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ADL中的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高黏度骨水泥PVP,在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中应用PKP的疗效更优,能进一步促进患者胸腰椎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度骨水泥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重度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重度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期疗效
10
作者 谢春华 谢玉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9期00297-00297,共1页
对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重度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期疗效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高龄重度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 对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重度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期疗效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高龄重度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结果:在手术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以及死亡。在三年的随访期间死亡9例。其余患者术后预后良好,行走功能恢复。结论:对高龄重度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高龄重度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期具有十分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其远期疗效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 高龄重度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适理念下身心一体化护理模式对重度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11
作者 徐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70-173,共4页
研究分析重度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以安适理念下身心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实施效果。方法 重度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采取手术患者60例,就诊时间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奇偶数划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做安适理念下身心一体化护... 研究分析重度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以安适理念下身心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实施效果。方法 重度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采取手术患者60例,就诊时间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奇偶数划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做安适理念下身心一体化护理,效果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疼痛,疼痛等级划分后例数统计,观察组可见疼痛有明显缓解(P<0.05),护理满意度评定,观察组于两组间良好(P<0.05)。结论 安适理念下身心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开展,能够使患者重度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术后疼痛缓解予以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适理念 身心一体化护理模式 重度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牵引续贯骨水泥强化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终板-椎间盘复合体损伤
12
作者 薛有地 张兆川 +2 位作者 戴维享 张建伟 邵长青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评估腰椎牵引续贯伤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损伤椎间盘及邻近椎体骨水泥强化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终板-椎间盘复合体损伤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0-12诊治的12例重度骨质疏松性椎... 目的评估腰椎牵引续贯伤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损伤椎间盘及邻近椎体骨水泥强化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终板-椎间盘复合体损伤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0-12诊治的12例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终板-椎间盘复合体损伤,首先对患者进行过伸位腰椎牵引,待伤椎椎体高度部分恢复后,将骨折椎体、损伤的终板-椎间盘复合体、邻近椎体组成的脊柱运动单元作为整体进行骨水泥强化。结果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4.3(14~35)个月,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脊柱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腰椎牵引后患者局部后凸Cobb角较入院时减小,局部后凸Cobb角为18.9°~30.5°,平均26.2°;末次随访时局部后凸Cobb角为15.6°~23.8°,平均19.0°。腰椎牵引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增加,椎体前缘高度为18.7~31.4 mm,平均26.8 mm;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为18.4~38.6 mm,平均29.9 mm。腰椎牵引后患者椎间角为2.3°~7.4°,平均5.2°;末次随访时椎间角为2.4°~7.3°,平均5.5°。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为0~2分,平均0.8分;ODI指数为9%~25%,平均16.3%。结论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终板-椎间盘复合体损伤采用过伸位腰椎牵引续贯伤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损伤椎间盘及邻近椎体骨水泥强化治疗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有效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并维持局部矢状面力线,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终板-椎间盘复合体损伤 腰椎牵引 骨水泥强化
原文传递
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1期31-32,72,共3页
目的:研究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2月治疗的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 目的:研究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2月治疗的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骨水泥灌注量、X线透视次数),术后第2天椎体高度恢复情况、脊柱侧弯Cobb’s角纠正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灌注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第2天椎体高度恢复率、脊柱侧弯Cobb’s角纠正度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的1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患者应用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不仅疗效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相当,还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辐射及骨水泥灌注量,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脊柱侧弯 经皮椎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锋 田家宇 +2 位作者 李多华 冯虎 孙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7-57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severe 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s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12月本院采用PVP治疗的3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severe 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s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12月本院采用PVP治疗的39例sOVCF患者。评估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6.3±5.7) min,平均骨水泥注入量(5.2±2.2) ml。术中有9例发生骨水泥渗漏(23.1%),其中椎旁渗漏3例,椎间隙渗漏6例,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7±3.8)个月,随时间推移(术前、术后第2 d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6.5±0.2)分,(2.4±0.8)分,(2.5±0.8)分, P<0.05]、ODI指数[(77.9±4.4)%,(24.2±2.9)%,(24.7±3.4)%, P<0.05]显著降低,而JOA评分[(14.3±2.7)分,(21.3±1.9)分,(20.7±1.7)分, P<0.05]显著增加。影像方面,伤椎高度[(6.7±1.7) mm,(16.5±4.0) mm,(14.4±3.3) mm, P<0.05]显著增加,而局部后凸Cobb角[(24.1±13.0)°,(15.6±10.2)°,(19.0±11.5)°, P<0.05]显著降低。[结论] PVP治疗sOVCF安全有效,术前体位复位和充分填充伤椎裂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Kümmell病 经皮椎体成形术
原文传递
3D打印数字技术辅助改良交叉PVP对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浪 石洁 +4 位作者 黄正 贾永伟 张建坡 魏礼成 金昊雷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年第5期263-268,共6页
目的探究3D打印数字技术辅助改良交叉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对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SOVCF)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收治的SOVCF患者(166例),根据治... 目的探究3D打印数字技术辅助改良交叉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对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SOVCF)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收治的SOVCF患者(166例),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改良PVP组(83例)和PVP组(83例)。通过对比法分析3D打印数字技术辅助改良交叉PVP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状态的影响。结果改良PV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穿刺定位时间以及透视次数均较PVP组更小(P<0.05);改良PVP组患者的总有效概率较PVP组更大(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VAS评分以及ODI评分均显著减小(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JOA评分均显著增大(P<0.05);术后12个月,与PVP组相比,改良PVP组患者的TK、C7-S1SVA以及PT均更小(P<0.05),SS更大(P<0.05);术后12个月,与PVP组相比,改良PVP组患者的PF、PR、GH、VT以及SF均更大(P<0.05),BP更小(P<0.05);改良PVP组骨水泥向锥旁及锥前少量渗漏的患者比例较PVP组更小(P<0.05)。结论3D打印数字技术辅助改良交叉PVP治疗SOVCF患者,可缩短手术以及穿刺定位时间、减少透视次数,显著减轻疼痛,腰椎功能恢复良好,显著改善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状态以及生存质量,降低骨水泥渗漏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数字技术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状态
原文传递
过伸复位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壁破裂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被引量:18
16
作者 于金河 孙先泽 +2 位作者 侯树兵 任亮 顾振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91-994,共4页
[目的]探讨过伸复位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管后壁破裂的老年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本组38例重度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均先过伸复位,再接受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椎体成形术(PKP),术后对患者的疼痛及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 [目的]探讨过伸复位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管后壁破裂的老年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本组38例重度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均先过伸复位,再接受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椎体成形术(PKP),术后对患者的疼痛及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8例骨折椎体经皮穿刺均获成功,疼痛视觉评分(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9±0.3)分到术后(2.0±0.4)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复位球囊扩张前后椎体前、中、后缘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由术前的24.8°±3.7°矫正至术后的9.8°±2.9°,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过伸闭合复位结合PKP是治疗后壁破裂的老年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改善椎体高度,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伸复位 椎体后凸成形术 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后壁破裂
原文传递
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新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探究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 目的:探究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6例。参照组行双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研究组行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住院天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参照组(P<0.05);术后1周、1个月两组疼痛程度评分、腰椎功能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1周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腰椎功能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腰椎功能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用量,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脊柱侧弯 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 椎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效果比较
18
作者 齐俊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68-70,共3页
分析不同手术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A组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B组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比较其各项指标。结果:A组伤椎前缘高度、局部Cobb角、... 分析不同手术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A组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B组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比较其各项指标。结果:A组伤椎前缘高度、局部Cobb角、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PVP、PKP进行治疗,均能够显著改善的临床症状,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PKP的优势在于能够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良好的复位,其中骨水泥漏渗率明显低于PVP,但是在其他并发症发生方面,PKP与PVP差异不显著,但,采用PKP治疗患者的术后伤椎高度方面丢失较为明显,在临床上进行手术方案的选择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