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足学情 创设情境 重构单元——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1
作者 郑林萝 《辽宁教育》 2025年第7期75-78,共4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作为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教师在开展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元教学时,可通过调查衔接学情,确定识字单元目标;依据理解目标,重构识字单元内容;遵循认知规律,设计识字学习任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作为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教师在开展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元教学时,可通过调查衔接学情,确定识字单元目标;依据理解目标,重构识字单元内容;遵循认知规律,设计识字学习任务;搭建全息评价,评估识字目标达成等策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识字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字单元目标 创设学习情境 重构单元内容 识字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教材·重构单元——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索
2
作者 曹青梅 《文教资料》 2024年第13期139-142,共4页
教材内容多、知识点零碎、教学课时少等是高中历史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倘若教师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导致学生的知识碎片化、情境模糊化、学习浅表化等,进而降低高中历史教学的效果,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鉴于此,教师可采取... 教材内容多、知识点零碎、教学课时少等是高中历史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倘若教师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导致学生的知识碎片化、情境模糊化、学习浅表化等,进而降低高中历史教学的效果,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鉴于此,教师可采取创立大观念、创设大情境和创建大任务等策略,有条不紊、有的放矢地实施大单元教学,着力解决教材内容多、知识点零碎、教学课时少等现实问题,使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结构化、情境化,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助力他们发展历史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单元 解构教材 重构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叉树数据流图粗粒度可重构单元阵列映射算法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乃金 江建慧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80-1187,共8页
针对多叉树任务数据流图的划分映射问题,基于粗粒度行并行可重构架构,提出一种行列剪枝映射算法.首先分析和比较了二维没有跳变近邻点点互连和行并行互连的可重构单元阵列的映射性能,通过3种类型的一次循环四阶多叉树映射实验结果表明(R... 针对多叉树任务数据流图的划分映射问题,基于粗粒度行并行可重构架构,提出一种行列剪枝映射算法.首先分析和比较了二维没有跳变近邻点点互连和行并行互连的可重构单元阵列的映射性能,通过3种类型的一次循环四阶多叉树映射实验结果表明(RCA4×4),行并行架构执行总周期最大减少了63个周期,最少减少了20个周期;然后设计实现了行列剪枝映射算法,先按行剪枝映射,再对已映射节点的依赖后继进行列剪枝映射,在满足面积和互连等约束下考虑运算节点层次和入度等因素构造了排队函数,通过该函数值动态调整就绪列表节点的调度次序.实验结果表明,与放置路由算法相比,文中算法执行时间平均减少了15.7%(RCA4×4)和18.4%(RCA5×5);与分裂压缩内核算法相比,该算法执行时间平均减少了30.0%(RCA4×4)和29.8%(RCA5×5):从而验证了文中提出解决多叉树行并行可重构单元阵列及映射算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叉树 行并行 重构单元阵列 时域映射 资源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重构单元的生产线规划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孙连胜 宁汝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8-681,共4页
利用模块化设计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可重构单元的生产线规划方法.利用遗传算法对可重构单元进行构建或重构,并将可重构单元作为生产线的基础模块,通过对可重构单元及其相关设备的增删或调整,改变单元和生产线的加工能力.采用基于多agent... 利用模块化设计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可重构单元的生产线规划方法.利用遗传算法对可重构单元进行构建或重构,并将可重构单元作为生产线的基础模块,通过对可重构单元及其相关设备的增删或调整,改变单元和生产线的加工能力.采用基于多agent的控制系统,以保证控制系统与实际生产线和单元配置的相互独立性,从而实现生产线的快速构建与重构,以适应市场产品多变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设计 重构单元 生产线规划 遗传算法 多agent柔性制造系统 生产线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可配置的密码算法重构单元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可长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30-832,835,共4页
针对分组密码可重构设计中关键模块的详细实现问题,深入研究了分组密码算法中可重构逻辑单元的划分,以及需要实现的常用功能模块;利用可重构原理,设计了分组密码算法中的加法模块和S盒的重构实现方案,给出了详细的实现原理图;为了提高... 针对分组密码可重构设计中关键模块的详细实现问题,深入研究了分组密码算法中可重构逻辑单元的划分,以及需要实现的常用功能模块;利用可重构原理,设计了分组密码算法中的加法模块和S盒的重构实现方案,给出了详细的实现原理图;为了提高运行速度,给出了在重构结构下的流水线设计;经实验测试表明,设计的重构功能模块在进行加法运算时最高可提高8倍速度,进行S盒查表时,资源节省达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码算法 重构单元 可配置 粒度 加法器 S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关联谋整体 重构单元促提升——以“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内容为例
6
作者 郑小芬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第35期10-12,共3页
文章以“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内容为例,从教学中的困惑入手,寻根溯源,重构教学内容,最终得以解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生成性资源,思考学生困惑背后的深层原因,辩证地用教材教,立足关联谋划整体,重构单元教学,优... 文章以“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内容为例,从教学中的困惑入手,寻根溯源,重构教学内容,最终得以解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生成性资源,思考学生困惑背后的深层原因,辩证地用教材教,立足关联谋划整体,重构单元教学,优化教学内容,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谋划 重构单元 一次函数 方程 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视频处理的粗粒度可重构单元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启林 李冰 +1 位作者 时美强 熊军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86,共5页
针对视频处理算法,设计了一种面向视频处理的粗粒度可重构处理单元.它可以执行8位数据的加法、减法、乘法、乘加和求两数差的绝对值等操作,可以有效地支持高计算密度的视频处理算法.可重构处理单元使用Verilog设计,采用CMOS0.18μm工艺D... 针对视频处理算法,设计了一种面向视频处理的粗粒度可重构处理单元.它可以执行8位数据的加法、减法、乘法、乘加和求两数差的绝对值等操作,可以有效地支持高计算密度的视频处理算法.可重构处理单元使用Verilog设计,采用CMOS0.18μm工艺DC综合,面积为97913μm,关键路径为4.51ns,总的动态功耗为4.2mW.完成一次8×8像素块的2D-DCT算法和全搜索块匹配MAD算法分别需要10和15个时钟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处理单元 视频压缩编码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单元重构: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历史复习教学——以“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复习课为例
8
作者 陈艳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25年第1期122-127,共6页
在初中历史复习教学中,大单元重构是以主题提炼为核心,对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加以重构,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以历史情境为依托、以项目任务为驱动、以评价贯穿始终的教学活动。它能够真正落实“教—学—评”一致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在初中历史复习教学中,大单元重构是以主题提炼为核心,对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加以重构,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以历史情境为依托、以项目任务为驱动、以评价贯穿始终的教学活动。它能够真正落实“教—学—评”一致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体实践中,教师可采取依标“新”教、依标“深”导、依标“精”评等策略,重构大单元复习课教学,以此增强学生对历史复习课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历史整体认知水平的提升和高阶思维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习教学 单元重构 “教—学—评”一致性 初中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新订单插入的虚拟制造单元重构方法研究
9
作者 张利平 龚雨成 《工业工程》 2024年第6期103-114,共12页
虚拟制造单元旨在更改物流走向和优化制造单元,提高车间生产效率和物流柔性,广泛存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车间。随着新订单插入,产品类型与工艺路径不断变化,原有虚拟制造单元易引起设备负载不均衡和生产效率下降。针对新订单插入情形,... 虚拟制造单元旨在更改物流走向和优化制造单元,提高车间生产效率和物流柔性,广泛存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车间。随着新订单插入,产品类型与工艺路径不断变化,原有虚拟制造单元易引起设备负载不均衡和生产效率下降。针对新订单插入情形,引入连续相同工序,设计一种新的衡量新订单与原有虚拟制造单元的相似度指标;针对虚拟制造单元重构情形,建立以设备负载均衡、总运输成本、跨单元次数和单元继承率为优化目标的虚拟制造单元重构数学模型。另外,对基于分解的多目标进化算法(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based on decom-position,MOEA/D)进行改进,采用多种交叉算子提高全局搜索效率,采用基于模拟退火的邻域搜索提高局部探寻能力。最后,以某企业机加工车间实际案例和10组标杆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卓越性,为虚拟制造单元重构决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制造单元 单元重构 多目标优化 改进MOEA/D算法 新订单插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重构——以法治精神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云霞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第3期50-52,共3页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核心素养并不见之于孤立的、碎片式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见之于能否综合地、系统地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应对来自真实的生活问题。”目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各模块中以零碎的形...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核心素养并不见之于孤立的、碎片式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见之于能否综合地、系统地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应对来自真实的生活问题。”目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各模块中以零碎的形式存在,学生无法获得对于某一核心素养的系统性认识,这不仅影响知识的学习,也是核心素养培育的重大障碍。因而本文以培育法治意识为例,对单元教学重构的内涵、原因及路径作出初步探索,并列举具体操作案例尝试说明核心素养下的单元教学重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单元重构 法治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元重构与课时调整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以“三位数乘两位数”为例
11
作者 王小平 《小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26期41-44,共4页
《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体现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渗透核心素养。通过横向分析多个教材版本的同单元内容,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单元未能有效串联知识点,缺乏必要的逻辑连贯性和知识技能的迁移应用指导。文章旨在对该单元进行全... 《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体现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渗透核心素养。通过横向分析多个教材版本的同单元内容,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单元未能有效串联知识点,缺乏必要的逻辑连贯性和知识技能的迁移应用指导。文章旨在对该单元进行全面的整合与重构,合理分布课时,以加深学生对单元核心问题和知识本质的理解,并提出单元重构及课时规划的关键策略,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重构 课时调整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思维培养的初中学习单元重构教学实践探究
12
作者 张华丽 李娟 《地理教育》 2024年第1期49-51,65,共4页
单元重构教学是发展学生高阶地理思维的重要组织方式。本文依据地理新课程标准,从培养地理思维为指引,统整初中地理教材相关资源,从确定学习单元主题、重构学习单元结构线索、重组课时学习活动实践表明,学习单元重构有助于学生整体理解... 单元重构教学是发展学生高阶地理思维的重要组织方式。本文依据地理新课程标准,从培养地理思维为指引,统整初中地理教材相关资源,从确定学习单元主题、重构学习单元结构线索、重组课时学习活动实践表明,学习单元重构有助于学生整体理解学习单元的内在逻辑关系,培养其整体建构能力;课时学习活动重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现学生的地理思维进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思维 学习单元重构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大概念单元重构教学路径分析
13
作者 胡伟平 《教育界》 2024年第11期44-46,共3页
文章探究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大概念单元重构教学策略,在概述初中物理大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说明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大概念的单元重构教学步骤,提出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大概念单元重构教学策略,由此达到加强初中物理课程建设的目的。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新课标 大概念 单元重构教学 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C和GA的可重构制造单元分级调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楠 陈友玲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467-4470,共4页
为了优化以零件族为单位进行生产的可重构单元内单个零件族的加工时间和协调各零件族同时完工以实现整体调度所用时间最短,提出一种分级调度算法。该算法将调度过程分为三层,即时间决策层、分配决策层和路径决策层。以时间决策层为最终... 为了优化以零件族为单位进行生产的可重构单元内单个零件族的加工时间和协调各零件族同时完工以实现整体调度所用时间最短,提出一种分级调度算法。该算法将调度过程分为三层,即时间决策层、分配决策层和路径决策层。以时间决策层为最终优化目标,通过将时间分解至分配决策层再至路径决策层,下层时间达到最优后反馈至上层,层层优化以实现整体调度时间最优。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算法在分配各零件族的机器数量和零件的加工路径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层解法 遗传算法 分级调度 重构单元 零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单元重构教学探讨
15
作者 王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3期0080-0083,共4页
在新课标背景下提出,初中物理教育工作需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打造出完善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之中,就要基于教材教育范围的要求进行合理规划,保证物理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优化。传统的教材单元设计... 在新课标背景下提出,初中物理教育工作需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打造出完善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之中,就要基于教材教育范围的要求进行合理规划,保证物理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优化。传统的教材单元设计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因此教师就需要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进行单元重构,借此优化初中物理教学水平。本文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综合性的讨论与分析,首先阐述了核心素养教育要求,其次列举了单元重构教学的理论基础,最后提供了指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单元重构教学的策略。希望针对有关内容的探讨,能够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有效开展初中物理单元重构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 单元重构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素养的单元重构探索——以“小乐器,不简单”项目为例
16
作者 林浩 《湖北教育》 2024年第28期62-64,共3页
中小学的工程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为目的,以工程设计为核心,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解决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予以实施。[1]这意味着工程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可以通过课堂内的情境设定来实现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我们以“声音... 中小学的工程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为目的,以工程设计为核心,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解决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予以实施。[1]这意味着工程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可以通过课堂内的情境设定来实现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我们以“声音”单元为基础,尝试利用项目化学习方式开展单元重构的工程教学,开发了“小乐器,不简单”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素养 实际情境 单元重构 情境设定 多学科融合 项目化学习 中小学 课堂教学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化学习的单元重构策略
17
作者 施昌魏 《湖北教育》 2024年第28期1-1,共1页
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STE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专家组成员与传统学习相比,项目化学习具有鲜明的特点:注重真实性,通常围绕真实问题或情境展开,促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知... 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STE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专家组成员与传统学习相比,项目化学习具有鲜明的特点:注重真实性,通常围绕真实问题或情境展开,促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注重探究性,通过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收集资料、实施项目和反思总结等过程,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究和思考,不断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注重合作性,鼓励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习沟通、协调和分享,培养他们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注重创新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设计新颖的解决方案来应对挑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荣誉感 教育教学研究 专业指导委员会 团队合作能力 浙江省温州市 知识和技能 项目化学习 单元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可重构制造单元的仿真建模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国新 宁汝新 王爱民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3894-3898,共5页
针对传统仿真建模方法无法适应可重构制造单元频繁调整的特点,提出了模块化控制模型与数据驱动相结合的仿真建模方法。首先采用层次化建模技术将生产系统复杂的管理和控制过程分解为车间层、单元层和设备层,各层次内部采用面向对象仿真... 针对传统仿真建模方法无法适应可重构制造单元频繁调整的特点,提出了模块化控制模型与数据驱动相结合的仿真建模方法。首先采用层次化建模技术将生产系统复杂的管理和控制过程分解为车间层、单元层和设备层,各层次内部采用面向对象仿真建模技术将基本建模元素与仿真控制逻辑分离,构建过程控制模型;然后在对仿真建模各阶段需要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分类的基础上,采用系统集成和人机交互的方式及时获取仿真数据,利用变化了的数据驱动各层次控制模型,快速构建生产系统重构后的仿真模型。最后,以某研究所的机加车间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建模 重构制造单元 数据驱动 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岩石块体识别的单元重构–聚合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雨霆 肖明 +1 位作者 丁秀丽 邬爱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7-523,共17页
为解决工程岩体开挖中含有复杂开挖边界时的块体识别问题,提出岩石块体识别的单元重构–聚合方法。首先,引入成熟的网格划分技术,通过建立网格模型(如有限元模型),实现对复杂开挖边界的精确模拟;其次,采用基于单元重构技术的结构面建模... 为解决工程岩体开挖中含有复杂开挖边界时的块体识别问题,提出岩石块体识别的单元重构–聚合方法。首先,引入成熟的网格划分技术,通过建立网格模型(如有限元模型),实现对复杂开挖边界的精确模拟;其次,采用基于单元重构技术的结构面建模方法,将分布于岩体内的结构面建入网格模型;然后,提出基于单元聚合技术的块体构建方法和考虑有限性结构面时的单元组处理方法;最终可实现基于网格模型的复杂岩石块体识别。该方法识别所得的块体系统基于网格模型,块体的所有特征信息均可通过模型的单元和节点提取,块体的可视化也可在既有网格模型图形显示平台上实现。算例验证表明,当将结构面分别考虑为无限延伸和有限延展时,该方法的块体识别和稳定分析成果均与通用块体分析软件的结果一致。进一步将该方法应用于水电站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块体识别,可证明其应用于复杂岩石块体识别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因此,该方法是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工程岩体开挖边界的岩石块体识别的新方法,其实现过程独立于基于拓扑原理的传统块体识别思路,为块体稳定分析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块体识别 单元重构 单元聚合 结构面建模 网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元重构的岩土工程复杂地质断层建模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雨霆 肖明 左双英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48-1855,共8页
针对岩土工程数值分析中地质断层建模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单元重构的岩土工程复杂地质断层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分析对象进行独立离散,建立不考虑地质断层的模型。再通过单元重构,可将地质断层嵌入已建模型,实现复杂地质断层的自动建... 针对岩土工程数值分析中地质断层建模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单元重构的岩土工程复杂地质断层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分析对象进行独立离散,建立不考虑地质断层的模型。再通过单元重构,可将地质断层嵌入已建模型,实现复杂地质断层的自动建模。所谓单元重构,是首先使用八节点六面体单元,建立不考虑断层的分析模型,再借助四节点四面体,五节点四棱锥和六节点三棱柱等单元形态,对地质断层穿过的网格进行处理,重构为由多种单元形态构成的模型。然后结合岩土工程断层建模实例,将该方法应用于复杂地下岔管、重力坝坝肩和坝基以及大型地下洞室群的断层建模,可证明其有效性。进一步以大型地下洞室群为例,将考虑地质断层的洞室群模型导入通用软件,采用实体单元模拟地质断层进行开挖计算,并与不考虑断层的情形对比分析发现,考虑地质断层后,围岩位移和应力分布都呈现出不连续性,被断层切割部位的围岩变形增大,应力出现松弛。这表明含有地质断层的重构模型可以用于数值计算,且能有效反映出地质断层对洞室围岩稳定的影响,从而可证明该建模方法的可靠性,为岩土工程的复杂地质断层建模提供便捷的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地质断层 建模 单元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