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塞米松联合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张汉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9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在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4例重症ITP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化随机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小剂量(40...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在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4例重症ITP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化随机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小剂量(400 mg)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大剂量(800 mg)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血小板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8.1%)高于对照组(86.5%)(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6.35±0.67)d短于对照组的(11.23±1.15)d(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5 d后两组患儿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5 d后的血小板计数(158.39±12.05)×10^(9)/L高于对照组的(101.67±11.31)×10^(9)/L(P<0.05)。观察组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9%)低于对照组(13.5%)(P<0.05)。结论重症ITP患儿经地塞米松联合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能得到改善,且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疗效更佳,患儿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且安全性更佳,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地塞米松 丙种球蛋白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单慧蓉 《北方药学》 2024年第8期103-105,共3页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沭阳县中医院血液科2015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4例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基于双盲随机法均分为对照组(32例:地塞米松治疗)...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沭阳县中医院血液科2015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4例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基于双盲随机法均分为对照组(32例:地塞米松治疗)与试验组(32例:丙种球蛋白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指标以及外周T淋巴细胞指标均提升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此外,试验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耗时、出血停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以及总有效率(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6.25%)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丙种球蛋白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地塞米松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地塞米松 联合治疗 重症免疫性 血小板减少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合并干燥综合征及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英刚 陈光明 +1 位作者 赵明哲 楼雪勇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3期43-44,共2页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三者同时发生在同一患者少有报道。本文报道...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三者同时发生在同一患者少有报道。本文报道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合并SS及重症ITP 1例,回顾性分析病例特点、治疗策略,总结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弥漫甲状腺肿 干燥综合征 获得自身免疫性出血疾病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 同时发生 病例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紧急救治方案的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静 孙慧 马杰 《医学与哲学(B)》 2010年第1期48-49,61,共3页
为了探讨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118例接受激素(92例)或丙种球蛋白(16例)或rhTPO(10例)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1)激素组、丙种球蛋白组和rhTPO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1%、81.3%... 为了探讨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118例接受激素(92例)或丙种球蛋白(16例)或rhTPO(10例)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1)激素组、丙种球蛋白组和rhTPO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1%、81.3%和7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组有效率(67.3%)明显低于初治组(83.3%,P<0.05),PAIgG伴PAIgM升高组有效率明显低于不伴PAIgM升高组(P<0.05);(2)血小板达峰时间:激素组为(5.70±3.68)d,丙种球蛋白组为(4.31±0.75)d,rhTPO组为(5.00±1.63)d,激素组与丙种球蛋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激素组均出现类库欣综合征表现,丙种球蛋白组未见不良反应,1例(10%)rhTPO组患者出现轻度转氨酶增高。总之,丙种球蛋白和rhTPO治疗成人重症ITP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 免疫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注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附11例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群清 郝良纯 董丽 《小儿急救医学》 1999年第1期29-30,共2页
小儿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由于血小板数量极低而有内脏、皮肤的严重出血,可危及生命。本文报告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11例重症ITP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结果11一般资料22例ITP均符合第五届全国血... 小儿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由于血小板数量极低而有内脏、皮肤的严重出血,可危及生命。本文报告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11例重症ITP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结果11一般资料22例ITP均符合第五届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的诊断标准。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 血小板减少 紫癜 儿童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邱平武 马媛媛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13期45-47,共3页
目的:分析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3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62例重症IT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组行中小剂量丙种... 目的:分析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3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62例重症IT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组行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血小板参数、症状消退时间、治疗费用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容、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PLT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ITP,能够获得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相当的疗效,且治疗服用更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剂量 丙种球蛋白 儿童 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方案对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小板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唐俊海 杨波 熊高洁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析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方案对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血小板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55例均给予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重症ITP患儿作为治疗组,观察和比较治... 目的探析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方案对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血小板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55例均给予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重症ITP患儿作为治疗组,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容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并与同期来该院接受常规体检的55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前的PLT、MPV、PCT和PDW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儿童相比,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PLT、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MPV和PDW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经治疗后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接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方案并不会对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小板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该治疗方案为此类患儿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儿童 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毛圣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8期1724-1728,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重症IT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使用...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重症IT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使用地塞米松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0.8 g/(kg·d)),研究组加用小剂量丙种球蛋白(0.4 g/(kg·5d))。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血小板变化指标、不良反应情况、临床指标和凝血功能。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与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治疗14天和28天后血小板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平均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出血停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及粘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治疗,在联合地塞米松的基础上,小剂量丙种球蛋白的治疗反应效果高于大剂量使用,而在后续治疗中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临床疗效接近,但小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所带来的经济负担更小,方案更加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地塞米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血小板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3例临床观察
9
作者 夏延熙 李双 《湖南中医杂志》 1996年第4期13-14,共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3例临床观察溆浦县中医院(419300)夏延熙,李双主题词紫癜.血小板减少性/中西医结合疗法,@胎元汤/治疗应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3例临床观察溆浦县中医院(419300)夏延熙,李双主题词紫癜.血小板减少性/中西医结合疗法,@胎元汤/治疗应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在临床中发病率高,尤以急重症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 胎元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验案
10
作者 万新月 王会朋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8期92-95,共4页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多种机制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西药治疗该病,但部分患者易出现药物依赖或病情复发,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针对这部分患者,王会朋主任中医师紧抓核心病机,以“少阳为枢”理...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多种机制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西药治疗该病,但部分患者易出现药物依赖或病情复发,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针对这部分患者,王会朋主任中医师紧抓核心病机,以“少阳为枢”理论为指导,从肝胆论治,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效如桴鼓。该文介绍小柴胡汤加减治疗ITP验案2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加减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阴凉血方联合泼尼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免疫功能及ST2/IL-33通路的影响
11
作者 赵冰洁 车虹 +4 位作者 胡琏 易文静 肖利 刘培佳 刘松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07,共6页
目的:探讨滋阴凉血方联合泼尼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免疫功能及ST2/IL-33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BALB/c小鼠,其中32只采用注射抗血小板血清构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滋阴凉血方(0.2 ml/10... 目的:探讨滋阴凉血方联合泼尼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免疫功能及ST2/IL-33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BALB/c小鼠,其中32只采用注射抗血小板血清构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滋阴凉血方(0.2 ml/10 g)、泼尼松(0.2 ml/10 g)和滋阴凉血方+泼尼松(0.2 ml/10 g)共4组,每组8只,剩余8只小鼠设为空白组。分别按剂量灌胃给药,模型组与空白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次/d×2周。采集血样和脾脏组织,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外周血小板数;HE染色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IL)-17及外周血血小板生成素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脾脏组织IL-33、s ST2、ST2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Treg细胞数。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小板数、血小板生成素、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及Treg细胞均明显降低(P<0.05),IL-17水平、Th17细胞及IL-33、s ST2、ST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滋阴凉血方+泼尼松组血小板数、血小板生成素、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及Treg细胞均明显上升(P<0.05),IL-17水平、Th17细胞及IL-33、s ST2、ST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滋阴凉血方+泼尼松可有效地调节Th17/Treg平衡,进而有效改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机制可能与调节ST2/IL-3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滋阴凉血方 泼尼松 免疫功能 ST2/IL-3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Th17/Treg平衡及其临床意义
12
作者 高洁 宋琳琳 +1 位作者 李洪娜 谢楠楠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ITP患儿(ITP组)和12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96例患儿有2例失访,根据预...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ITP患儿(ITP组)和12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96例患儿有2例失访,根据预后将剩余94例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n=74)和预后不良组(n=20)。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7和Treg。收集ITP患儿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TP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h17、Treg和Th17/Treg对ITP患儿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TP组Th17、Th17/Treg和白细胞计数(WBC)明显较高(t=8.663、30.730、3.888,P<0.001),而Treg和淋巴细胞计数(ALC)明显较低(t=25.496、16.237,P<0.001)。预后不良组Th17、Th17/Treg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t=5.423、11.174,P<0.001),Treg、血小板计数(PLT)和ALC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t=4.059、7.289、5.347,P<0.001),且两组患者年龄存在显著差异(χ^(2)=8.52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h17(OR=1.517,95%CI:1.139~2.020)、Th17/Treg(OR=1.765,95%CI:1.285~2.425)均为ITP患儿预后良好的危险因素(P<0.05),Treg(OR=0.932,95%CI:0.877~0.990)、PLT(OR=0.936,95%CI:0.889~0.985)及ALC(OR=0.819,95%CI:0.700~0.958)为其保护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Th17、Treg和Th17/Treg单独预测ITP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2(95%CI:0.578~0.775)、0.778(95%CI:0.681~0.857)、0.721(95%CI:0.619~0.809),Th17、Treg和Th17/Treg联合预测ITP患儿预后的敏感度为85.00%、特异度为87.84%,AUC为0.913(95%CI:0.837~0.961),优于Th17(Z=2.481,P=0.013)、Treg(Z=2.549,P=0.011)和Th17/Treg(Z=2.042,P=0.041)单独预测的AUC。结论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儿Th17/Treg比例失衡,联合检测Th17、Treg及Th17/Treg可以提高对患儿预后的预测效能,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辅助T细胞 调节T细胞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新进展
13
作者 罗晓霞 杨仁池 《血栓与止血学》 2025年第1期36-43,共8页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病症,其治疗手段已从传统的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逐步演进至新型生物制剂与靶向疗法。本综述旨在全面剖析ITP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血小板生成...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病症,其治疗手段已从传统的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逐步演进至新型生物制剂与靶向疗法。本综述旨在全面剖析ITP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s,TPO⁃RA)、抗体介导疗法以及联合治疗方案等多个方面。尽管新型治疗方案层出不穷,ITP的治疗策略仍需强调个体化与精准靶向性,以应对不同患者间的治疗反应差异、长期疗效的不确定性以及潜在的不良反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免疫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细胞多参数指标联合检测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颜梦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36-139,共4页
分析血细胞多参数指标联合检测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5月某院90例ITP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9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受试者入组时血细胞参数指标,血小板平... 分析血细胞多参数指标联合检测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5月某院90例ITP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9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受试者入组时血细胞参数指标,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大血小板比例(P-LCR),比较研究组不同预后ITP患儿入组时病情程度、治疗方案,以及治疗前后血细胞参数指标的差异,分析治疗后血细胞参数指标与疾病转归的相关性及预测ITP患儿疾病转归的价值。结果 入组时,研究组MPV、PDW、P-LCR(11.45±1.75)fL、(17.15±2.38)%、(42.45±6.74)%水平高于对照组(9.49±1.55)fL、(14.37±2.09)%、(23.10±4.57)%,PLT[(45.62±8.83)×109/L低于对照组(228.97±48.20)×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预后良好患儿MPV、PDW、P-LCR低于预后不良患儿,PLT高于预后不良患儿(P<0.05);治疗1、2个月后,MPV、PDW、P-LCR与疾病转归呈负相关(1个月r=-0.481、-0.550、-0.579;2个月r=-0.541、-0.583、-0.645,P均<0.05),PLT与疾病转归呈正相关(1个月r=0.530;2个月r=0.582,P均<0.05)。结论 联合检测MPV、PLT、PDW、P-LCR可辅助评估ITP病情,且在预测患儿疾病转归方面具有较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血细胞多参数 动态监测 病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继发溃疡性结肠炎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例
15
作者 陈学怡 万国威 +2 位作者 贾琳倩 朱东强 郑金平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6-89,共4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尚未阐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IBD不仅可累及消化道,还可累及骨关节、眼和皮肤等肠外组织。这...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尚未阐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IBD不仅可累及消化道,还可累及骨关节、眼和皮肤等肠外组织。这种发生在肠道外的炎症性病变通常称为IBD的肠外表现(Extra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EIM)。许多肠外表现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难以区分是真正的EIM,还是IBD的并发症或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血栓闭塞脉管炎 肠外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误诊分析
16
作者 侯兰芬 李文静 李丽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4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免疫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TP)的临床表现、误诊原因、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的9例iTT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急性起病,表现为典型“三联征”3例,“三联征”合并发... 目的分析免疫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TP)的临床表现、误诊原因、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的9例iTT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急性起病,表现为典型“三联征”3例,“三联征”合并发热1例,合并肾功能损害1例,典型“五联征”4例。9例误诊为HELLP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Evans综合征、溶血尿毒综合征各1例,病毒性脑炎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9例按初诊疾病治疗效果差而转我院,后根据临床症状、外周血红细胞计数、血涂片找红细胞碎片、乳酸脱氢酶、间接胆红素及骨髓象分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13(ADAMTS13)活性及抑制物检测确诊为iTTP。误诊时间3~7 d。9例确诊后均采用治疗性血浆置换,其中7例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经治疗死亡1例,8例随访1年,病情稳定,均无复发。结论iTTP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警惕性,对于高度可疑病例应尽早行ADAMTS13活性及抗体检测,以提高本病的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栓血小板减少 误诊 病毒脑炎 肾功能衰竭 EVANS综合征 溶血尿毒综合征 弥散血管内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平致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丽敏 范圣瑾 周晋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6年第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利福平 结核腹膜炎 吡嗪酰胺 皮下瘀斑 皮肤黏膜 药物过敏史 医院诊断 牙龈渗血 异烟肼
原文传递
周冬枝应用小柴胡汤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验案1则
18
作者 韩萍萍 夏欣欣 周冬枝 《山西中医》 2025年第3期38-38,52,共2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和肾脏受累等,其是一种高致死、高风险的临床急症[1]。现将周冬枝教授以小柴胡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血栓性血...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和肾脏受累等,其是一种高致死、高风险的临床急症[1]。现将周冬枝教授以小柴胡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冬枝 血栓血小板减少紫癜 小柴胡汤 验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固本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气亏虚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
19
作者 吕红姣 张蕾 张雪丽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1期182-186,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固本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气亏虚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IT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分别剔除2例,最终2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 目的:观察益气固本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气亏虚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IT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分别剔除2例,最终2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固本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组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短中期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血小板计数(BPC)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短期、中期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2.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慢性出血、体倦乏力、神疲懒言、食欲不振、食后腹胀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5项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BP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第14天、第30天、第60天、第90天,观察组BP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固本方联合穴位贴敷能改善脾气亏虚型ITP患者中医证候,稳定血小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脾气亏虚型 益气固本方 穴位贴敷 糖皮质激素 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余慧 金润铭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323-325,328,共4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于自身产生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过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儿童常见的出血陲疾病之一。与成人不同,儿童的ITP大部分呈急性、自限性过程。据美国血液学会统计,不予治疗的...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于自身产生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过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儿童常见的出血陲疾病之一。与成人不同,儿童的ITP大部分呈急性、自限性过程。据美国血液学会统计,不予治疗的患儿血小板计数升高占83%,在6个月内恢复的患儿占70%~80%。然而有一小部分患儿血小板持续〈20×10^9/L,伴有一个以上部位出血,称之为重症ITP,这部分患儿往往对治疗的反应不佳。而由于血小板重度减低导致的不同部位出血甚至颅内出血,严重威胁到儿童的身体健康,是临床儿科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就儿童重症ITP的治疗进展做简要介绍,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 重症ITP 颅内出血 巨噬细胞系统 血小板抗体 血小板计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