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
1
作者 付春 朱凤雪 +5 位作者 陈源源 李纾 赵秀娟 姜娟 王振洲 刘健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探讨中、高危急性肺栓塞(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RVD)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他们进入重症监护室(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2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CT肺动脉造影(CT... 目的探讨中、高危急性肺栓塞(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RVD)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他们进入重症监护室(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2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为中、高危APE合并RVD的住院患者共92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67.3±10.9)岁。根据是否收治ICU分为入ICU组(31例)和未入ICU组(61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PE合并RVD患者进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指标对APE合并RVD患者进入ICU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结果与未入ICU组比较,入ICU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较快、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较低,心功能指标中B型利钠肽(BNP)、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和肺动脉收缩压(PASP)较高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凝血功能指标中D-二聚体(D-dimer)较高,合并创伤/骨折病史比例较高(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BNP、hs-cTnI、PASP和D-dimer是影响APE合并RVD患者进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APE合并RVD患者的SBP>119 mmHg(AUC=0.879,95%CI:0.811~0.947)时进入ICU可能性降低,BNP>416 pg/ml(AUC=0.996,95%CI:0.988~1.000)、hs-cTnI>321.15 pg/ml(AUC=0.801,95%CI:0.694~0.907)、D-dimer>686 ng/ml(AUC=0.852,95%CI:0.771~0.933)和PASP>41 mmHg(AUC=0.967,95%CI:0.905~1.000)时进入ICU可能性增加(均为P<0.001)。根据上述指标是否为高优或低优指标进行赋值,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即Score1模型(取值范围[0,5]),截断点值为3分(AUC=0.999,95%CI:0.996~1.000,P<0.001),即当APE合并RVD患者的Score1≤3分时,患者进入ICU的可能性增加;当APE合并RVD患者的Score1>3分时,患者进入ICU的可能性降低。结论SBP、BNP、hs-cTnI、PASP和D-dimer是影响APE合并RVD患者进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APE合并RVD患者进入ICU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右心功能不全 重症监护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调查及与心理弹性和感知护士支持的相关性
2
作者 薛云丽 马登慧 +3 位作者 辛苑梦 赵伟 路尧 常俊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调查以及与心理弹性和感知护士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某院NICU的122例新生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父母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PPUS)、中文版心理弹... 目的:调查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调查以及与心理弹性和感知护士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某院NICU的122例新生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父母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PPUS)、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护士对患儿家长支持量表(NPST)分别调查疾病不确定感调查、心理弹性以及感知护士支持情况,分析疾病不确定感与心理弹性、感知护士支持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NICU新生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22例NICU新生儿家长PPUS评分为94.85±11.36分,其中女性、年龄<25岁、分娩时孕龄<37周的PPUS评分相对更高(t=2.010,2.003,2.070;P<0.05),经相关性分析,NICU新生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与心理弹性以及感知护士支持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0.480,-0.466;P<0.05),经多因素分析,性别、CD-RISC、NPST评分均为导致NICU新生儿家长产生疾病不确定感的独立影响因素(β=-0.953,-1.977,-1.635,SE=0.411,0.756,0.709;P<0.05)。结论:NICU新生儿家长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且与心理弹性、感知护士支持之间呈负相关性,临床可通过加强患儿家属心理弹性,优化护理干预措施层面减轻疾病不确定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 新生儿家长 疾病不确定感 心理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张利佳 张如 +1 位作者 李瑞涛 陈婷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5期787-791,共5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榆林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和B组男女比分别为33∶27、34∶26;年...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榆林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和B组男女比分别为33∶27、34∶26;年龄分别为(47.25±4.39)、(47.36±4.42)岁;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1.07±2.03)、(21.11±2.06)分。A组采用芬太尼静脉泵入给药,起始剂量为0.5μg/(kg·h),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0.7~1.5μg/kg负荷剂量;B组采用瑞芬太尼,起始剂量为0.05μg/(kg·min)。采用面部表情评分法(FPS)、Ramsay镇静评分法评估两组疼痛程度、镇静状态,每20 min一次。对镇静镇痛效果不达标者,单次增加0.25μg(/kg·h)芬太尼或0.025μg(/kg·min)瑞芬太尼,直至镇痛镇静效果满意。对于芬太尼剂量增加至1μg(/kg·h)或瑞芬太尼剂量增加至0.1μg(/kg·min)但镇静镇痛效果仍不达标者,给予丙泊酚静脉泵入,起始剂量0.5μg(/kg·h),逐渐增加用药剂量至镇静镇痛效果满意。比较两组相关指标。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药前及用药后90 min,两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和FPS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后10 min和30 min,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均较用药前升高,B组更高;FPS评分均较用药前降低,B组更低;MAP、HR水平均较用药前下降,但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63.13±3.63)h比(89.26±3.41)h、(93.86±6.33)h比(126.35±13.41)h、(12.05±3.27)d比(16.52±5.8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低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不仅可以降低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的FPS评分,也能提高Ramsay镇静评分,还能保持MAP、HR相对稳定,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瑞芬太尼 芬太尼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中应用层级链式护理的效果
4
作者 胡鹏 卢建丽 韩旭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究层级链式护理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PICU收治的70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 目的:探究层级链式护理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PICU收治的70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层级链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24)。相比对照组,试验组发热、咳嗽、肺湿啰音、呼吸困难、憋喘气促消失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P<0.001)。护理后,两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均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值流速均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链式护理在PICU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肺炎 层级链式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重症监护室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黏膜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5
作者 张英 潘瑜 +2 位作者 黄玉凤 倪月华 周芸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75-79,83,共6页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发生口腔黏膜压力性损伤(OMP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回顾性收集EICU收治的209例经口气管插管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观察期间是否发生OMPI,将患...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发生口腔黏膜压力性损伤(OMP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回顾性收集EICU收治的209例经口气管插管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观察期间是否发生OMPI,将患者分为OMPI组53例和无OMPI组156例。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E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发生OMPI的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2组在采用俯卧位通气、应用血管收缩药物、置管时意识状态、置管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气管插管留置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俯卧位通气(OR=2.545,95%CI:1.261~5.135)、应用血管收缩药物(OR=1.984,95%CI:1.162~3.387)、置管时不能表达主诉(OR=3.618,95%CI:1.891~6.924)、APACHEⅡ评分高(OR=2.394,95%CI:1.322~4.336)、气管插管留置时间长(OR=3.995,95%CI:1.857~8.593)均为E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发生OMPI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81;校准曲线分析显示,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6;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该预测模型在临床中具有实用价值。结论采用俯卧位通气、应用血管收缩药物、置管时不能表达主诉、APACHEⅡ评分高、气管插管留置时间长均为E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发生OMPI的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OMPI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压力性损伤 急诊重症监护 气管插管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验式教学法在呼吸重症监护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6
作者 白玉玲 王永华 +1 位作者 张琳琳 任小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5年第2期134-137,共4页
本文深入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呼吸重症监护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首先阐述了体验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体验学习圈理论等。接着详细介绍了其具体实施过程,涵盖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准备、学生分组、案例导入、角色扮演... 本文深入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呼吸重症监护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首先阐述了体验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体验学习圈理论等。接着详细介绍了其具体实施过程,涵盖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准备、学生分组、案例导入、角色扮演、模拟操作、小组讨论、教师点评、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临床实习及总结反思等环节。通过对这些方面的阐述,强调了体验式教学法在提升护理带教质量、培养优秀护理人才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法 呼吸重症监护 护理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重症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重症监护室后随访方法对非计划重返患者的影响
7
作者 王爽 吴艳梅 +2 位作者 刘颖 李丽青 张亚琴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由重症专科护士主导的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后随访方法对非计划重返ICU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开展非计划重返患者干预提供借鉴。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3月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接受治疗的2009例... 目的探讨由重症专科护士主导的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后随访方法对非计划重返ICU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开展非计划重返患者干预提供借鉴。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3月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接受治疗的2009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47例,采用常规随访护理;观察组962例,实施由重症专科护士主导的ICU后随访方法。比较两组在非计划重返ICU发生率、患者家属决策后悔程度及ICU护理人员专业知识能力方面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非计划重返ICU发生率和家属决策后悔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ICU护理人员核心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专科护士主导的ICU后随访能有效降低重症患者非计划重返ICU发生率,减轻家属决策后悔程度,并提升ICU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为未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重症监护室后随访 非计划重返重症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床旁空肠营养技术对重症创伤手术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周睿 程大梅 《临床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床旁空肠营养技术对重症创伤手术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根据肠内营养支持手段将75例重症创伤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经鼻胃置管,38例)和研究组(经鼻空肠置管,37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肠内营...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床旁空肠营养技术对重症创伤手术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根据肠内营养支持手段将75例重症创伤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经鼻胃置管,38例)和研究组(经鼻空肠置管,37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ENTS)、肠道屏障功能、血清营养学指标及肠内营养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7 d ENTS较同组术后1 d及3 d时均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3 d、5 d、7 d ENTS较同组术后1 d时均上升,术后5 d、7 d ENTS较同组术后3 d时均下降(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 d、5 d、7 d ENTS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均高于同组术后1 d,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术后1 d和术后7 d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反流、置管失败患者比例及置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重症创伤手术患者使用床旁空肠营养技术耐受性更好,有利于维护肠屏障功能,提高机体营养水平,且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空肠营养技术 重症创伤手术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效果
原文传递
成人机械通气患者重症监护舒适体验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
9
作者 张成果 孙小玲 +6 位作者 黄萍 陶金 付逸超 卢山 张宁 刘才琪 孟芳芳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1,共6页
目的:编制成人机械通气患者重症监护舒适体验量表并检验其信度、效度,为测量机械通气患者重症监护的舒适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基于Kolcaba舒适理论模型,通过文献回顾、质性整合、焦点小组讨论,并参考既往量表,构建量表维度和条目池。通... 目的:编制成人机械通气患者重症监护舒适体验量表并检验其信度、效度,为测量机械通气患者重症监护的舒适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基于Kolcaba舒适理论模型,通过文献回顾、质性整合、焦点小组讨论,并参考既往量表,构建量表维度和条目池。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法、预调查形成初始量表。2022年5月至2024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最终选取285例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调查,检验量表的信度、效度。结果:最终形成的成人机械通气患者重症监护舒适体验量表包括24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7.185%。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43,折半信度为0.841,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和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均为1。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结论:成人机械通气患者重症监护舒适体验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重症监护单元机械通气患者舒适状况的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重症监护 量表 信度 效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定植与传播研究
10
作者 陈翔 高晓东 +5 位作者 周春妹 黄声雷 潘文彦 刘霄 梅静骅 史庆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4,共8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特征与传播途径。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某院肝外科监护病房CRKP临床感染株17株(临床感染组)、主动筛查株5株(主动筛查组)、环境分离株7株(环境组)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特征与传播途径。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某院肝外科监护病房CRKP临床感染株17株(临床感染组)、主动筛查株5株(主动筛查组)、环境分离株7株(环境组)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并比较其耐药基因、毒力基因、ST分型差异,根据系统发育树分析其传播途径。结果29株CRKP分别携带4~18种耐药基因,52~98个毒力基因,3组CRKP的耐药基因、毒力基因的数量及基因型别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T分型显示,29株CRKP主要包含ST11和ST15两大类,基于核心基因组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共有7组不同的CRKP高度同源,其中4组有较为明确的流行病学关联。结论重症监护病房的CRKP携带较多的耐药基因、毒力基因,部分菌株ST分型和系统发育树高度同源,存在交叉传播的可能,今后应加强防控措施以减少CRKP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全基因组测序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重症监护室药物混合输注的相容性调查分析及优化策略
11
作者 范理菊 彭帅宁 +2 位作者 赵晓玉 安静 董占军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6-661,共6页
目的评估河北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中常用静脉药物混合输注的相容性,并提出优化策略。方法调取河北省人民医院ICU在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常用的35种静脉药物,通过Micromedex数据库及相关文献对静脉药物混合输注的相容性进行分析... 目的评估河北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中常用静脉药物混合输注的相容性,并提出优化策略。方法调取河北省人民医院ICU在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常用的35种静脉药物,通过Micromedex数据库及相关文献对静脉药物混合输注的相容性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文献查询及分析结果,制作了35种药物的相容性表。共计595种组合,其中相容279种(46.9%),不相容22种(3.7%),不确定28种(4.7%),未知的266种(44.7%)。结论ICU中混合输注现象普遍,但缺乏安全性证据和相关指南。迫切需要完善相容性数据,开发全面的静脉药物相容性资源,提供更安全的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静脉药物 混合输注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在重症监护治疗后患儿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12
作者 范晓睿 顾莺 +3 位作者 杨玉霞 王蓓蓓 胡静 沈伟杰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目的将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HQ)引入ICU后患儿群体中,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9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有ICU住院经历的240例患儿进行睡眠习... 目的将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HQ)引入ICU后患儿群体中,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9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有ICU住院经历的240例患儿进行睡眠习惯调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量表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834,分半信度为0.703。探索性因子分析从CSHQ中共提取出3个公因子,因子载荷为0.536~0.911,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3.355%。各维度与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334~0.818。结论中文版CSHQ在危重症患儿群体中信度良好、效度适中,今后可对CSHQ进行修订和改良,探索适用于我国文化背景下ICU后儿童睡眠问题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儿科 睡眠 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13
作者 王乔莎 莫蓓蓉 +3 位作者 刘义兰 王鑫 步相艳 杨佳敏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77,96,共5页
目的 构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量表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客观准确评价重症监护病房人文关怀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 以Watson关怀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质性访谈拟定量表维度和条目,通过专家函询、预调查(n=135)、... 目的 构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量表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客观准确评价重症监护病房人文关怀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 以Watson关怀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质性访谈拟定量表维度和条目,通过专家函询、预调查(n=135)、正式调查(n=309)完成量表的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6个因子,累积方差解释率为66.009%;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75。正式量表包括主动介绍与了解需求、沟通与决策、尊重与隐私保护、舒适护理、关怀与支持、转科与回访6个维度共29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2,折半信度为0.857,重测信度为0.734。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估重症监护病房人文关怀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患者 人文关怀 满意度 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14
作者 赵莹 段宏崟 +1 位作者 王卓 肇颖新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5年第1期75-78,87,共5页
目的调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NICU收治的感染新生儿198例(感染组),按照性别、日龄等因素选择同... 目的调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NICU收治的感染新生儿198例(感染组),按照性别、日龄等因素选择同期未感染新生儿198例(对照组),对感染组新生儿送检的血液、痰液等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感染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NICU新生儿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98例NICU感染新生儿的感染部位主要为气管(51.69%)、血液(13.04%)、尿液(11.11%)。198例NICU感染新生儿共检出病原菌261株(剔除相同部位、相同菌株),包括革兰阴性菌(167株,63.98%)、革兰阳性菌(83株,31.80%)、真菌(11株,4.21%)。感染组与对照组的分娩方式、合并基础疾病、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机械通气、母乳喂养、肠外营养支持、深静脉置管、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数量、住院时间、胎龄、出生时体质量、抗菌药物持续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方式“剖宫产”(OR=4.111,P=0.001)、合并基础疾病“≥3种”(OR=3.345,P=0.001)、有羊水污染(OR=2.139,P=0.002)、有新生儿窒息(OR=1.975,P=0.000)、有机械通气(OR=2.863,P=0.000)、住院时间“≥14 d”(OR=3.004,P=0.003)与NICU新生儿感染有关。结论临床上应针对分娩方式“剖宫产”、合并基础疾病“≥3种”、有羊水污染、有新生儿窒息、有机械通气、住院时间“≥14 d”的NICU新生儿进行重点监测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感染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许性低热量喂养对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患者营养状态和预后的影响
15
作者 张乐 刘寒秋 张玉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容许性低热量喂养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肺炎患者营养状态和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ICU重症肺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热量喂养组和足量喂养组,每组50例。低热量喂养组采用容许性低热量喂养,足量喂养组采用足量... 目的探讨容许性低热量喂养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肺炎患者营养状态和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ICU重症肺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热量喂养组和足量喂养组,每组50例。低热量喂养组采用容许性低热量喂养,足量喂养组采用足量喂养,疗程均为1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的营养指标、炎症指标、呼吸功能指标和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性休克、肺水肿、支气管扩张等)。结果低热量喂养组患者的退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足量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28 d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热量喂养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水平与足量喂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热量喂养组降钙素原(PCT)和血清超敏反应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足量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热量喂养组患者氧合指数、通气量、平均动脉压和中心动脉压均较足量喂养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热量喂养组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AO)水平较足量喂养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热量喂养组HAP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0%和10.00%,足量喂养组分别为14.00%和1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容许性低热量喂养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的早期恢复有积极作用,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和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其炎症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许性低热量喂养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肺炎 住院 营养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16
作者 王艳新 易晓平 +1 位作者 李曼 袁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319,共7页
目的 分析神经重症监护病房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纳入2017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重症... 目的 分析神经重症监护病房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纳入2017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SAH患者。入院后,采用统一化标准方案收集患者人口学、疾病情况、手术治疗等临床信息。根据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ntensive care unit,CAM-ICU)的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谵妄组及非谵妄组,对比两组间资料的差异,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计算模型的AUC并使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共纳入SAH患者252例,42例(16.7%)发生了谵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史(OR 4.005,95%CI 1.538~10.432,P<0.001)、冠心病史(OR 6.758,95%CI 2.048~22.301,P<0.001)、机械通气(OR 7.816,95%CI 2.305~26.500,P<0.001)、使用镇痛药物(OR 2.832,95%CI 1.093~7.334,P=0.032)、使用镇静药物(OR 21.896,95%CI 8.397~57.092,P<0.001)、低蛋白血症(OR 3.047,95%CI 1.121~8.282,P=0.029)是神经重症监护病房SAH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为Logit(P)=-4.553+1.388×饮酒史+1.911×冠心病史+2.056×机械通气+1.041×使用镇痛药物+3.086×使用镇静药物+1.114×低蛋白血症。该模型AUC值为0.890(95%CI 0.829~0.951,P<0.001);Hosmer-Lemeshow检验χ^(2)=3.579,P=0.733;最大约登指数为0.695,对应的敏感度为0.762,特异度为0.933,预测准确率为89.7%。结论 饮酒史、冠心病史、机械通气、使用镇痛药物、使用镇静药物以及低蛋白血症是神经重症监护病房SAH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谵妄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护理减少重症监护病房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许龙辉 王仁秀 +3 位作者 丛晓 韩孝萱 杨国栋 许翠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48,共6页
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由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导致,采用无水护理可以降低其感染发病率、定植率,终止感染暴发和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量。本文介绍了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机制、水槽设置及使用状况、相关的干预措施,阐述了无水护... 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由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导致,采用无水护理可以降低其感染发病率、定植率,终止感染暴发和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量。本文介绍了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机制、水槽设置及使用状况、相关的干预措施,阐述了无水护理相关程序、实施效果及启示,以期为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护理 水源性感染 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俯卧位通气病人实施肠内营养循证护理实践
18
作者 安祥 钟义 +3 位作者 刘晓玲 蔡丽碧 刘宇霞 李云 《全科护理》 2025年第1期115-120,共6页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室(ICU)俯卧位通气病人实施肠内营养的循证护理实践效果。方法:检索数据库,获取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汇总、推荐实践、系统评价等证据等级较高的文献管理方案并应用于35例俯卧位通气联合肠内营养的病人(干预组),并与常...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室(ICU)俯卧位通气病人实施肠内营养的循证护理实践效果。方法:检索数据库,获取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汇总、推荐实践、系统评价等证据等级较高的文献管理方案并应用于35例俯卧位通气联合肠内营养的病人(干预组),并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例病人进行效果比较,包括氧合指数、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胃肠不耐受情况、达到目标喂养量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结果:两组病人氧合指数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22.078,P<0.05),组间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交互)=5.283,P<0.05),且干预组病人第3天起氧合指数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俯卧位通气第6天干预组病人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俯卧位通气第1天干预组病人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第2天干预组病人腹泻、喂养中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第5天干预组病人腹泻、喂养中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人达到全量营养的时间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护理的ICU俯卧位通气病人肠内营养方案可提高营养达标率,改善病人营养状态,减少胃肠并发症,有助于病人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俯卧位通气 肠内营养 循证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长关联规则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
19
作者 陈璇 温鸿毅 +1 位作者 田龙 王晨宇 《浙江医学》 2025年第3期263-267,273,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住院时长关联规则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3月至2024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院信息系统中1000例ICU患者的基线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模型组700例和验证组300例。...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住院时长关联规则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3月至2024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院信息系统中1000例ICU患者的基线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模型组700例和验证组300例。采用FP-Growth算法构建住院时长关联规则预测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和校准曲线对模型进行基于模型组基线资料的内部验证;采用ROC曲线对模型进行基于模型组和验证组基线资料的外部验证。结果关联规则预测模型显示,相应的前项基线资料组合存在时,患者住院时长为1、2、3、4周的概率分别为69.00%、43.00%、22.00%、8.00%。关联规则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727~0.872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关联规则模型预测模型组和验证组患者住院时长的ROC曲线拟合较为理想(均P>0.05)且AU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关联规则预测模型在ICU患者住院时长的预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预测结果能够为ICU医疗资源配置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住院时长 关联规则 预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轮班模式与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疲劳的关系研究
20
作者 黄康慧 李梦瑶 +2 位作者 张媛媛 温弗乐 章雅青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2,共6页
目的调查ICU护士的轮班模式和职业疲劳状况,分析轮班模式与ICU护士职业疲劳之间的关系。方法便利选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6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498名ICU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疲劳衰竭恢复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横... 目的调查ICU护士的轮班模式和职业疲劳状况,分析轮班模式与ICU护士职业疲劳之间的关系。方法便利选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6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498名ICU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疲劳衰竭恢复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ICU护士慢性疲劳得分为50.00(33.33,66.67)分,急性疲劳得分为63.33(46.67,76.67)分,班次间恢复得分为46.67(36.67,56.67)分。多元分层线性回归显示,在控制了个体特征后,与“8 h日-8 h中-8 h夜-休-休”相比,“12 h日-12 h夜-休-休”的ICU护士慢性疲劳水平更高(P<0.05)、“8 h日-8 h夜-8 h中-休-休”的ICU护士班次间恢复水平更低(P<0.05),但不同轮班模式的ICU护士在急性疲劳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CU护士慢性疲劳和急性疲劳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班次间恢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轮班模式与ICU护士的职业疲劳水平有关,护理管理者可考虑通过优化护士的轮班模式改善其职业疲劳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护士 职业疲劳 轮班模式 急性疲劳 慢性疲劳 睡眠质量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