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次高斯和的增信码重量分布
1
作者 衡子灵 陈辅灵 +1 位作者 李德祥 刘奋进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44,共18页
循环码是一类具有高效编码和译码算法的重要线性码,在通信和数据存储系统等领域被广泛应用。重量分布是循环码的重要研究对象,如何构造具有较少重量的循环码是编码理论中的重要研究问题。借助于二次高斯和、有限域上特征标的性质等数论... 循环码是一类具有高效编码和译码算法的重要线性码,在通信和数据存储系统等领域被广泛应用。重量分布是循环码的重要研究对象,如何构造具有较少重量的循环码是编码理论中的重要研究问题。借助于二次高斯和、有限域上特征标的性质等数论工具研究了一类循环码的增信码,给出了增信码的重量分布和参数。结果表明,这类增信码是射影循环码且具有较少的重量。该增信码与原码相比有更高的传输效率且其对偶码关于球填充界最优或几乎最优。此外,还给出了原码的完全重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码 增信码 高斯和 重量分布 完全重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量分布的高性能极化编码构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尤俊铧 邓雅静 吴绍华 《移动通信》 2024年第5期8-14,共7页
极化码凭借其出色的性能成为了未来6G实现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最具潜力的候选信道编码方案之一。基于对极化码、PAC码重量分布的定量分析,探究了RM-Polar构造和预编码过程能够提升极化码可靠性的原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替换部分特定的信息信... 极化码凭借其出色的性能成为了未来6G实现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最具潜力的候选信道编码方案之一。基于对极化码、PAC码重量分布的定量分析,探究了RM-Polar构造和预编码过程能够提升极化码可靠性的原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替换部分特定的信息信道,进一步提升了极化码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256,128)极化码和PAC码的错误系数显著降低,在10-5的误分组率条件下,分别带来了约0.28 dB和0.53 dB的额外编码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码 PAC码 重量分布 RM码 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线性码的完全重量分布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淑娣 岳勤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1-285,共5页
构造一类新的带有定义集的线性码,应用有限域上的指数和的计算技巧以及有限域上的分圆数理论,确定出这类线性码的完全重量分布以及重量分布,这类线性码是二重码,可应用于构造强正则图和秘密共享方案。
关键词 线性码 完全重量分布 重量分布 指数和 分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一类循环码的重量分布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爱仙 李江华 孙晓青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0-182,共3页
在本研究中,笔者应用有限域上的二次型理论以及有限域上指数和的计算技巧,完全确定出了一类循环码的重量分布,这类循环码的对偶码有两个零点。
关键词 循环码 重量分布 二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原料与鱼片重量分布的相关性和分级加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从浩 王琦 +1 位作者 侯温甫 王海滨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6-28,33,共4页
对罗非鱼原料与罗非鱼片重量分布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级技术后401—650g重量等级的罗非鱼原料加工所得重量在3.01—5.00盎司规格的鱼片比例达86.0%,高于未分级前的78.1%。提出了罗非鱼原料分级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
关键词 罗非鱼 重量分布 相关性 分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乳胶粒粒径及重量分布测试 被引量:6
6
作者 朱岩 苏克新 《湖北化工》 2000年第2期25-26,共2页
对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乳胶粒的粒径及其分布进行了测试 ,并与同一聚合物体系的其它乳液加以比较、分析 ,得出其粒径最小。
关键词 核壳结构 乳液聚合 乳胶粒 粒径 重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带有两个Niho型指数的循环码的重量分布
7
作者 夏永波 上官晓天 白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研究了一类基于两个Niho型指数构造的循环码,以指数和为工具,确定了这类循环码的非零权重为5,进一步运用求指数和的方幂和的方法确定了其重量分布.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比,由于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计算方幂和,从而为计算这类循环码的重... 研究了一类基于两个Niho型指数构造的循环码,以指数和为工具,确定了这类循环码的非零权重为5,进一步运用求指数和的方幂和的方法确定了其重量分布.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比,由于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计算方幂和,从而为计算这类循环码的重量分布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码 Niho型指数 重量分布 指数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新的线性码及重量分布
8
作者 苏驷希 胡正名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1-86,共6页
定义了一类新的线性码,它具有结构简单、码率较大的特点。利用一般方法产生了纠多个错的线性码。计算出这类线性码的重量分布,关于码的自同构群也得到了一些结果。
关键词 线性码 重量分布 自同构群 纠错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LMBP网络的四元自正交码重量分布检索
9
作者 马月娜 李瑞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1-984,共4页
目的根据四元自正交码重量分布及其对偶距离的特点,寻找对偶距离参数较优的码。方法从已知四元自正交码构造出训练样本,利用一种改进的LMBP神经网络对未知自正交码重量分布进行的检索,以达到减小运算量的目的。结果设计出较为理想的神... 目的根据四元自正交码重量分布及其对偶距离的特点,寻找对偶距离参数较优的码。方法从已知四元自正交码构造出训练样本,利用一种改进的LMBP神经网络对未知自正交码重量分布进行的检索,以达到减小运算量的目的。结果设计出较为理想的神经网络,在一定的训练下可达到89%的检索正确率。结论将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四元自正交码研究可起到简化计算,提高查找速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元自正交码 重量分布 BP神经网络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等重码的对偶距离分布和对偶重量分布
10
作者 夏树涛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9-33,共5页
本文讨论了二元等重码的对偶距离分布和对偶重量分布.首先给出了二元码的对偶重量分布和对偶距离分布的定义、性质和关系,然后对等重码,导出了其对偶重量分布的一个递推关系式,以此得到了对偶距离分布的一个递推不等式.最后,讨论... 本文讨论了二元等重码的对偶距离分布和对偶重量分布.首先给出了二元码的对偶重量分布和对偶距离分布的定义、性质和关系,然后对等重码,导出了其对偶重量分布的一个递推关系式,以此得到了对偶距离分布的一个递推不等式.最后,讨论了上述分布的一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重码 对偶距离分布 对偶重量分布 二元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量分布式约束的LDPC码性能研究
11
作者 姚春光 张健 +1 位作者 葛新 王建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35-2139,共5页
本文对"重量分布式约束的码集合内码性能"这一命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分别得到了码集合性能的上限和下限,本文给出了性能下限码的Fill-Shift构造方法,而且由LDPC码校验矩阵不变性可以对LDPC码的校验矩阵作必要的初等变换,这样可... 本文对"重量分布式约束的码集合内码性能"这一命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分别得到了码集合性能的上限和下限,本文给出了性能下限码的Fill-Shift构造方法,而且由LDPC码校验矩阵不变性可以对LDPC码的校验矩阵作必要的初等变换,这样可以在保持码性能不变的前提下降低编码复杂度和实现系统编码;此外,还可以利用该性质加强对重要信息符号的差错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C码 密度进化 码集合 初等变换 重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重量分布载荷强度计算方法研究
12
作者 杨亢亢 宋达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共5页
为解决船舶重量分布载荷强度计算过程中重量缺失或失真等问题,提出一种重量分布载荷强度计算方法。在分析船舶重量分布载荷强度分布原则和基本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该方法将船首、船尾分别视为一个完整的理论站距,将20个理论站距扩充到22个... 为解决船舶重量分布载荷强度计算过程中重量缺失或失真等问题,提出一种重量分布载荷强度计算方法。在分析船舶重量分布载荷强度分布原则和基本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该方法将船首、船尾分别视为一个完整的理论站距,将20个理论站距扩充到22个,分别计算设备在各理论站距内的重量分布载荷强度,再将船首、船尾2个理论站距载荷强度折算到相邻的2个理论站距,得到20个理论站距的船舶重量分布载荷强度。最后,通过VBA对Excel进行计算程序开发,并结合实例进行应用。该计算方法能更真实地反映船舶的重量分布,也为船舶行业提供一种快速、规范的重量分布载荷强度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重量曲线 理论站 静力等效原则 重量分布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阶R—M码陪集的重量分布
13
作者 张卷美 《焦作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6期63-68,共6页
利用Bool函数和Hadamard变换给出一阶R—M码R(1,m)陪集中元素重量的表达式,同时给出了陪集重量分布相同的条件,并给出了严格的证明。
关键词 陪集 重量分布 R-M码 元素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码的完全重量分布(英文)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淑娣 唐春明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64-68,共5页
利用指数和的值分布给出循环码的完全重量分布的一般计算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确定两类循环码的完全重量分布.
关键词 循环码 指数和 完全重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码重量分布蒙特卡罗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卫党 袁聪 王新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73-676,共4页
对一般的蒙特卡罗法统计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逐重量的统计方法,并将之应用到码重分布的统计上.与一般统计方法相比,逐重量统计方法更反映了各个重量的输入序列对输出码重分布的影响,得到的统计结果有着本质上的提高和改善.
关键词 蒙特卡罗法 重量分布 重量统计 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体船重量分布对波浪载荷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菊红 黄晓琼 《舰船科学技术》 2011年第9期30-35,55,共7页
三体船根据执行任务、续航时间、航行区域等实际要求,存在着不同的载重状态。文中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和简单格林函数法,分别对三体船4种典型重量分布情形下的剖面波浪载荷进行长期预报,比较分析了纵向重量分布对三体船波浪载荷的影响。结... 三体船根据执行任务、续航时间、航行区域等实际要求,存在着不同的载重状态。文中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和简单格林函数法,分别对三体船4种典型重量分布情形下的剖面波浪载荷进行长期预报,比较分析了纵向重量分布对三体船波浪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体船全船纵向重量分布更加均匀,有助于降低剖面波浪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体船 重量分布 波浪载荷 长期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F2+uF2+u2F2上线性码的支重量分布
17
作者 黄成宝 朱士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25-930,共6页
研究了一类链环上型为8k的线性码的支重量分布与Hamming重量分布的关系,利用MacWilliams恒等式建立了该链环上线性码的支重量分布与其对偶码的支重量分布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F2+uF2+u2F2线性码 重量 重量分布 MACWILLIAMS恒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类指标为2的不可约拟循环码的重量分布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健 张耀宗 +1 位作者 孟祥蕊 马芳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312-4318,共7页
少重量线性码在认证码、结合方案以及秘密共享方案的构造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何构造少重量线性码一直是编码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通过选取特殊的定义集,构造了有限域上指标为2的不可约拟循环码,利用有限域上的高斯周期确定了几类... 少重量线性码在认证码、结合方案以及秘密共享方案的构造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何构造少重量线性码一直是编码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通过选取特殊的定义集,构造了有限域上指标为2的不可约拟循环码,利用有限域上的高斯周期确定了几类指标为2的不可约拟循环码的重量分布,并且得到了几类2-重量线性码和3-重量线性码。结果表明,由该文构造的3类2-重量线性码中有两类是极大距离可分(MDS)码,另一类达到了Griesmer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码 拟循环码 高斯周期 重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量分布偏差对全机重心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巧霞 黄利 《中国科技信息》 2020年第9期84-87,共4页
在直升机的重量与平衡的设计工作中,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会引起全机重心的变化,全机重心的变化规律对工程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首先分析重量偏差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定性、定量及等值线图三种分析方式研究重量分布偏差对全机重... 在直升机的重量与平衡的设计工作中,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会引起全机重心的变化,全机重心的变化规律对工程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首先分析重量偏差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定性、定量及等值线图三种分析方式研究重量分布偏差对全机重心的影响,得出全机重心变化量成中心对称分布的规律,以及重量偏差越大、距离中心点越远,全机重心变化幅度越大的规律;进而,采用加配重方法调整全机重心;最后创建重量分布偏差对全机重心的影响的评估软件,将其评估技术软件化,实现准确快速地分析、评估及调整全机重心,为直升机设计员及用户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量分布 重量偏差 理论重量 评估软件 等值线图 中心对称 重心 中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y码的循环码重量分布的生成算法
20
作者 韩娇 瞿云云 包小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1-53,共3页
循环码的重量分布问题是编码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确定一般的循环码的重量分布是十分困难的问题。利用Gray码的特性,给出了一个高效的循环码重量分布的生成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二次剩余码(简称QR码)的已有结论,给出了一个QR码重... 循环码的重量分布问题是编码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确定一般的循环码的重量分布是十分困难的问题。利用Gray码的特性,给出了一个高效的循环码重量分布的生成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二次剩余码(简称QR码)的已有结论,给出了一个QR码重量分布的生成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Y码 循环码 重量分布 生成算法 QR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