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污泥富磷堆肥前后重金属赋存形态及释放能力变化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玉
方文
+3 位作者
祁光霞
魏勇红
刘建国
李润东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786-2793,共8页
市政污泥富含有机质和N、P等营养元素,经堆肥稳定化处理后可成为矿山废弃地复垦的良好基质,但市政污泥中含有的重金属成为限制其土地利用的主要瓶颈.以磷尾矿为辅料进行污泥堆肥处理,既可利用其中磷酸盐固定市政污泥中的重金属,又可实...
市政污泥富含有机质和N、P等营养元素,经堆肥稳定化处理后可成为矿山废弃地复垦的良好基质,但市政污泥中含有的重金属成为限制其土地利用的主要瓶颈.以磷尾矿为辅料进行污泥堆肥处理,既可利用其中磷酸盐固定市政污泥中的重金属,又可实现磷尾矿和市政污泥的协同资源化利用.以磷尾矿渣为辅料,采用高温好氧堆肥工艺,研究污泥堆肥前后重金属As、Cr、Cu、Ni、Pb、Cd和Zn的赋存形态以及不同pH条件下的重金属浸出特性,探讨污泥富磷堆肥处理对堆肥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添加磷尾矿渣经过堆肥处理,促进了重金属由不稳定形态向稳定形态转化,降低了重金属在土壤自然pH范围(6~8)内及强碱性条件下的潜在释放风险,有利于污泥的土地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堆肥
磷尾矿
重金属赋存形态
pH值
浸出特性
原文传递
武汉某退役电镀车间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形态分析
被引量:
14
2
作者
雍正
罗泽娇
宋萌萌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50,59,共6页
以武汉市某退役电镀车间场地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电镀车间周围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对土壤中4种重金属Cu、Ni、Cr、Zn的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对污染较为典型的红色黏土中这4种重金属的可...
以武汉市某退役电镀车间场地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电镀车间周围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对土壤中4种重金属Cu、Ni、Cr、Zn的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对污染较为典型的红色黏土中这4种重金属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等形态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场地土壤中超《展》B级标准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是Zn、Cu,分布在废弃槽堆放区、镀铜区域、电解镀锌区和危险废物储地附近,污染深度在土壤表层及表层以下2m左右,但在地面建筑承台、电镀槽附近污染深度可超过2m甚至达到4m;Cu、Cr、Ni 3种重金属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为主要存在形态,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90%、98%、95%,Zn主要以残渣态为主要形态,占总量的比例为88%。该研究旨在表征以中更新统冲洪积层红色黏土受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存在形态特征,以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及其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重金属赋存形态
某退役电镀车间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余璨
陈虎林
+2 位作者
李清清
李政
黄香
《环境研究与监测》
2018年第3期1-8,共8页
沉积物作为水体重金属最主要的"汇",其成分和结构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水环境的污染状况。而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赋存形态直接控制其在环境中的化学行为和潜在生物毒性。文章根据国内外已开展的河流沉...
沉积物作为水体重金属最主要的"汇",其成分和结构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水环境的污染状况。而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赋存形态直接控制其在环境中的化学行为和潜在生物毒性。文章根据国内外已开展的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析研究,详细介绍了常见的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即单级提取法和多级连续提取法,并通过对两种典型提取流程(Tessier法和BCR法)的比较分析,探讨更适用于河流沉积物重金属的形态分析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赋存形态
顺序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燃煤飞灰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挥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禺昊
董众兵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1-226,共6页
为分析循环流化床燃煤飞灰在热处理减容过程中重金属元素的挥发特性,以飞灰中Cu、Pb、Zn和Cr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逐级提取试验研究了重金属在飞灰中赋存形态,然后在实验室水平电加热炉上考察了热处理温度(900~1 400℃)和热处理气氛(空...
为分析循环流化床燃煤飞灰在热处理减容过程中重金属元素的挥发特性,以飞灰中Cu、Pb、Zn和Cr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逐级提取试验研究了重金属在飞灰中赋存形态,然后在实验室水平电加热炉上考察了热处理温度(900~1 400℃)和热处理气氛(空气和氮气)对重金属挥发规律的影响,结合热力学平衡计算结果,探讨了飞灰中重金属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挥发机理。结果表明:Cu、Pb、Zn和Cr在飞灰中的赋存形态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铁锰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升高热处理温度有利于重金属元素的挥发,4种重金属元素的挥发性顺序为Pb>Cu≈Zn>Cr。较低温度下重金属主要以氯化物形式挥发;较高温度下主要以重金属氧化物或单质形式挥发。反应气氛对Cu和Pb挥发率的影响不明显,而对Zn和Cr挥发率的影响显著。氮气气氛能促进Zn的挥发,但抑制Cr的挥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燃煤飞灰
重金属
挥发
重金属赋存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业和农业污染稻田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水稻吸收运移比较
被引量:
19
5
作者
李颢
陈敬龙
+4 位作者
段华泰
王静波
李婉秋
李恋卿
潘根兴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4-212,共9页
【目的】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农产品安全生产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比较分析工业和农业污染源稻田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水稻吸收运移,以期为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选取工业源和农业源重...
【目的】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农产品安全生产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比较分析工业和农业污染源稻田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水稻吸收运移,以期为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选取工业源和农业源重金属污染稻田各27块,在水稻成熟期使用抖根法采集根际土壤及水稻根系和籽粒样品,采用Tessier七步提取法分析土壤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及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迁移富集。【结果】所分析的Cd、Pb、Cu和Zn土壤全量,工业源稻田均显著高于农业源稻田30%以上,特别是土壤Cd全量达到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值的280%以上。土壤中重金属均以残渣态为主(占总量46.84%~64.99%)。Zn、Cd和Cu的交换态占比,工业源土壤高于农业源;相反,腐殖酸结合态占比农业源土壤高于工业源;工业源土壤中Cd、Zn表现出较高的土壤-作物迁移性。工业源水稻籽粒Cd、Cu、Pb含量分别高出农业源76%、172%和298%。冗余分析表明,重金属土壤有效态含量是影响水稻根系重金属累积的主要因子,同时,工业源中水稻根系重金属的累积对土壤pH值响应较强烈,而农业源对土壤有机质的响应更加强烈。【结论】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水稻的吸收因污染途径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工业污染稻田中土壤重金属有效性较高,植物迁移与食物污染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源
稻田土壤
重金属赋存形态
生物有效性
冗余分析
原文传递
弱碱性矿粉对轻度Cu和Zn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朱锋
邹佳佳
+1 位作者
朱端卫
华玉妹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6期65-71,共7页
选用4种不同pH值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通过室内模拟钝化试验,分别添加白云石、石灰石、硅灰石、磷矿粉4种矿粉,采用改进BCR法连续提取土壤中不同赋存形态的重金属,研究土壤中Cu和Zn赋存形态的变化,以获得不同矿粉对土壤中重金属的钝化特性...
选用4种不同pH值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通过室内模拟钝化试验,分别添加白云石、石灰石、硅灰石、磷矿粉4种矿粉,采用改进BCR法连续提取土壤中不同赋存形态的重金属,研究土壤中Cu和Zn赋存形态的变化,以获得不同矿粉对土壤中重金属的钝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白云石、石灰石、硅灰石、磷矿粉对土壤中Cu和Zn均有一定的钝化作用;多数情况下,白云石和石灰石对Cu污染的土壤钝化效果较好,在矿粉最高设计添加量2%(w/w)时,4种土壤中酸溶态Cu相对降低幅度为17.22%~50.49%,残渣态Cu相对升高幅度为3.24%~20.66%;石灰石和硅灰石对Zn污染的土壤钝化效果较好,在矿粉最高设计添加量2%(w/w)时,4种土壤中酸溶态Zn相对降低幅度为17.82%~28.48%,残渣态Zn相对升高幅度为5.98%~24.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污染土壤
钝化
重金属赋存形态
弱碱性矿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污泥富磷堆肥前后重金属赋存形态及释放能力变化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玉
方文
祁光霞
魏勇红
刘建国
李润东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辽宁省清洁能源重点实验室
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786-2793,共8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7302-001)
文摘
市政污泥富含有机质和N、P等营养元素,经堆肥稳定化处理后可成为矿山废弃地复垦的良好基质,但市政污泥中含有的重金属成为限制其土地利用的主要瓶颈.以磷尾矿为辅料进行污泥堆肥处理,既可利用其中磷酸盐固定市政污泥中的重金属,又可实现磷尾矿和市政污泥的协同资源化利用.以磷尾矿渣为辅料,采用高温好氧堆肥工艺,研究污泥堆肥前后重金属As、Cr、Cu、Ni、Pb、Cd和Zn的赋存形态以及不同pH条件下的重金属浸出特性,探讨污泥富磷堆肥处理对堆肥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添加磷尾矿渣经过堆肥处理,促进了重金属由不稳定形态向稳定形态转化,降低了重金属在土壤自然pH范围(6~8)内及强碱性条件下的潜在释放风险,有利于污泥的土地利用.
关键词
污泥堆肥
磷尾矿
重金属赋存形态
pH值
浸出特性
Keywords
sewage sludge compost
phosphate tailings
heavy metal speciation
pH value
leaching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武汉某退役电镀车间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形态分析
被引量:
14
2
作者
雍正
罗泽娇
宋萌萌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50,59,共6页
文摘
以武汉市某退役电镀车间场地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电镀车间周围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对土壤中4种重金属Cu、Ni、Cr、Zn的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对污染较为典型的红色黏土中这4种重金属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等形态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场地土壤中超《展》B级标准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是Zn、Cu,分布在废弃槽堆放区、镀铜区域、电解镀锌区和危险废物储地附近,污染深度在土壤表层及表层以下2m左右,但在地面建筑承台、电镀槽附近污染深度可超过2m甚至达到4m;Cu、Cr、Ni 3种重金属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为主要存在形态,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90%、98%、95%,Zn主要以残渣态为主要形态,占总量的比例为88%。该研究旨在表征以中更新统冲洪积层红色黏土受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存在形态特征,以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及其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重金属赋存形态
某退役电镀车间场地
Keywords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heavy metal fraction
retired electroplating workshop site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余璨
陈虎林
李清清
李政
黄香
机构
西藏大学理学院
出处
《环境研究与监测》
2018年第3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委地区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21667027)
西藏大学研究生"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6-GSP-022)
文摘
沉积物作为水体重金属最主要的"汇",其成分和结构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水环境的污染状况。而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赋存形态直接控制其在环境中的化学行为和潜在生物毒性。文章根据国内外已开展的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析研究,详细介绍了常见的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即单级提取法和多级连续提取法,并通过对两种典型提取流程(Tessier法和BCR法)的比较分析,探讨更适用于河流沉积物重金属的形态分析提取方法。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赋存形态
顺序提取法
Keywords
surficial sediment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etal
sequentialextraction procedure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燃煤飞灰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挥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禺昊
董众兵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1-226,共6页
文摘
为分析循环流化床燃煤飞灰在热处理减容过程中重金属元素的挥发特性,以飞灰中Cu、Pb、Zn和Cr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逐级提取试验研究了重金属在飞灰中赋存形态,然后在实验室水平电加热炉上考察了热处理温度(900~1 400℃)和热处理气氛(空气和氮气)对重金属挥发规律的影响,结合热力学平衡计算结果,探讨了飞灰中重金属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挥发机理。结果表明:Cu、Pb、Zn和Cr在飞灰中的赋存形态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铁锰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升高热处理温度有利于重金属元素的挥发,4种重金属元素的挥发性顺序为Pb>Cu≈Zn>Cr。较低温度下重金属主要以氯化物形式挥发;较高温度下主要以重金属氧化物或单质形式挥发。反应气氛对Cu和Pb挥发率的影响不明显,而对Zn和Cr挥发率的影响显著。氮气气氛能促进Zn的挥发,但抑制Cr的挥发。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燃煤飞灰
重金属
挥发
重金属赋存形态
Keywords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fly ash from coal combustion
vaporization of heavy metal
occurrence mode of heavy metal
分类号
TQ536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业和农业污染稻田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水稻吸收运移比较
被引量:
19
5
作者
李颢
陈敬龙
段华泰
王静波
李婉秋
李恋卿
潘根兴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江苏省南京市晶桥镇农业服务中心
出处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4-212,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800306)资助。
文摘
【目的】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农产品安全生产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比较分析工业和农业污染源稻田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水稻吸收运移,以期为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选取工业源和农业源重金属污染稻田各27块,在水稻成熟期使用抖根法采集根际土壤及水稻根系和籽粒样品,采用Tessier七步提取法分析土壤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及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迁移富集。【结果】所分析的Cd、Pb、Cu和Zn土壤全量,工业源稻田均显著高于农业源稻田30%以上,特别是土壤Cd全量达到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值的280%以上。土壤中重金属均以残渣态为主(占总量46.84%~64.99%)。Zn、Cd和Cu的交换态占比,工业源土壤高于农业源;相反,腐殖酸结合态占比农业源土壤高于工业源;工业源土壤中Cd、Zn表现出较高的土壤-作物迁移性。工业源水稻籽粒Cd、Cu、Pb含量分别高出农业源76%、172%和298%。冗余分析表明,重金属土壤有效态含量是影响水稻根系重金属累积的主要因子,同时,工业源中水稻根系重金属的累积对土壤pH值响应较强烈,而农业源对土壤有机质的响应更加强烈。【结论】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水稻的吸收因污染途径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工业污染稻田中土壤重金属有效性较高,植物迁移与食物污染风险较大。
关键词
污染源
稻田土壤
重金属赋存形态
生物有效性
冗余分析
Keywords
Pollution source
Paddy soil
Heavy metal form
Bioavailability
Redundant analysis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弱碱性矿粉对轻度Cu和Zn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朱锋
邹佳佳
朱端卫
华玉妹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6期65-71,共7页
基金
湖北省公益性科技研究项目(2012DCA24001)
文摘
选用4种不同pH值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通过室内模拟钝化试验,分别添加白云石、石灰石、硅灰石、磷矿粉4种矿粉,采用改进BCR法连续提取土壤中不同赋存形态的重金属,研究土壤中Cu和Zn赋存形态的变化,以获得不同矿粉对土壤中重金属的钝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白云石、石灰石、硅灰石、磷矿粉对土壤中Cu和Zn均有一定的钝化作用;多数情况下,白云石和石灰石对Cu污染的土壤钝化效果较好,在矿粉最高设计添加量2%(w/w)时,4种土壤中酸溶态Cu相对降低幅度为17.22%~50.49%,残渣态Cu相对升高幅度为3.24%~20.66%;石灰石和硅灰石对Zn污染的土壤钝化效果较好,在矿粉最高设计添加量2%(w/w)时,4种土壤中酸溶态Zn相对降低幅度为17.82%~28.48%,残渣态Zn相对升高幅度为5.98%~24.54%。
关键词
轻度污染土壤
钝化
重金属赋存形态
弱碱性矿粉
Keywords
slightly contaminated soil
immobilization
fractions of heavy metals
alkalescent mineral powder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污泥富磷堆肥前后重金属赋存形态及释放能力变化
李玉
方文
祁光霞
魏勇红
刘建国
李润东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0
原文传递
2
武汉某退役电镀车间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形态分析
雍正
罗泽娇
宋萌萌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研究
余璨
陈虎林
李清清
李政
黄香
《环境研究与监测》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燃煤飞灰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挥发特性研究
王禺昊
董众兵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工业和农业污染稻田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水稻吸收运移比较
李颢
陈敬龙
段华泰
王静波
李婉秋
李恋卿
潘根兴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9
原文传递
6
弱碱性矿粉对轻度Cu和Zn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试验研究
朱锋
邹佳佳
朱端卫
华玉妹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