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地共建野外科学观测台站管理策略探析
1
作者 徐朝斌 林清强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野外科学观测台站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探索高校与地方共建野外台站模式,对于破解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学科建设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和制约因素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文章阐述了校地共建野外台站在高校科研育人和... 野外科学观测台站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探索高校与地方共建野外台站模式,对于破解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学科建设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和制约因素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文章阐述了校地共建野外台站在高校科研育人和地方科技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用管理策略分析与案例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剖析野外台站存在的困境和不足,从目标定位、人才引育、智能管理、资源共享、考核评价、机制建设与保障措施等方面系统分析实践案例并探索管理策略,以期为校地共建野外台站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或借鉴,为加强和规范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配置资源和调整布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 校地共建 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网络未来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4
2
作者 杨萍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4-112,F0003,共10页
野外站是分布式的野外科技基础设施,是中国科学院具有相对优势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特别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主导、引领着我国生态系统领域国家站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十四五”中国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网络(以下简称“野外... 野外站是分布式的野外科技基础设施,是中国科学院具有相对优势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特别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主导、引领着我国生态系统领域国家站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十四五”中国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网络(以下简称“野外站网络”)的建设更加重视顶层设计与全面布局,进一步明确野外站网络的定位和目标,提升野外观测数据的质量及其对外服务和共享;面向学科前沿、针对国家重大需求、突出科学内涵,重点建设野外站重点科技基础设施,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观测实验网络(“坤脉工程”)的立项,提升野外站网络的装备水平,增强野外站的核心竞争能力;全面推动野外站的信息化建设,加强运行保障能力建设,改善野外站网络的科研环境;深化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研究,凸显野外站网络的科学价值;建设与拓展专项观测网络;重视野外站网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网络 综合观测网络 专项观测网络 科技基础设施 科研样地
原文传递
滇东北草原上的守护者——滇东北草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3
作者 陈理军(文/图) 吴宁(文/图) +4 位作者 安科(文/图) 温清涛(文/图) 者国雄(文/图) 丁福红(文/图) 邓桃(文/图) 《云南林业》 2024年第11期56-57,共2页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作为应用型科研事业单位,科技创新是全院发展的基础和重要驱动力。长期以来,在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的领导下,深入实施“科技兴院、人才强院”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工作,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对林草行业发展的支撑...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作为应用型科研事业单位,科技创新是全院发展的基础和重要驱动力。长期以来,在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的领导下,深入实施“科技兴院、人才强院”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工作,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对林草行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事业单位 科技兴院 滇东北 草地生态系统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 人才强院 驱动力 守护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植物研究所牵头共建的“弄岗喀斯特生态系统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正式揭牌
4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8-118,共1页
4月17日上午,由广西植物研究所牵头,与崇左市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弄岗保护区管理中心)、南宁师范大学共同建设的“弄岗喀斯特生态系统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弄岗野外站)正式揭牌,标志着这一重要科研... 4月17日上午,由广西植物研究所牵头,与崇左市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弄岗保护区管理中心)、南宁师范大学共同建设的“弄岗喀斯特生态系统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弄岗野外站)正式揭牌,标志着这一重要科研平台正式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 科研平台 广西植物 喀斯特生态系统 崇左市 管理中心 弄岗 牵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部长三角潮汐河口涌潮-地貌-生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建设
5
《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6期4-4,共1页
近日,水利部办公厅公布2024年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筹建)认定名单,水利部长三角潮汐河口涌潮-地貌-生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长三角潮汐河口野外站”)获批建设。这是浙江省首个获批的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三角潮... 近日,水利部办公厅公布2024年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筹建)认定名单,水利部长三角潮汐河口涌潮-地貌-生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长三角潮汐河口野外站”)获批建设。这是浙江省首个获批的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三角潮汐河口野外站以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依托单位,联合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共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中心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 长三角 设计研究 潮汐河口 河口海岸 海洋规划 依托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东县举行云南无量山生物多样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标准宣贯活动
6
作者 魏心润(文/图) 《云南林业》 2024年第9期19-19,共1页
为推动林业行业及地方生态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标准化建设,近日,由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主办,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管护局承办的云南无量山生物多样性野外科... 为推动林业行业及地方生态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标准化建设,近日,由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主办,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管护局承办的云南无量山生物多样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标准(GB 40053)宣贯公益活动在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行业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 无量山 定位观测 景东县 普洱市 景东彝族自治县 公益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24—2030)》的通知(水国科[2024]186号)
7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报》 2024年第3期20-24,共5页
部机关各司局,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各有关单位:《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24—2030)》已经部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 部机关各司局,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各有关单位:《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24—2030)》已经部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4年7月12日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24—2030)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野外站)是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之一,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水利部野外站建设发展,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国科发基[2017]250号)、《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国科办基[2019]55号)、《“十四五”水利科技创新规划》(水国科[2021]416号)等文件,制定本建设发展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基地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 创新体系 基础科学研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水利科技创新 优化整合 水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焦作矿山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建设
8
作者 刘鹏飞 《资源导刊》 2024年第15期10-10,共1页
日前,记者从河南省科技厅获悉,由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和国土整治院申报的“河南省焦作矿山生态修复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并进入建设期(期限两年),将为黄河流域中下游矿山生态修复、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流域生态监测提供重要的科研... 日前,记者从河南省科技厅获悉,由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和国土整治院申报的“河南省焦作矿山生态修复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并进入建设期(期限两年),将为黄河流域中下游矿山生态修复、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流域生态监测提供重要的科研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平台 国土整治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 生态监测 地质灾害监测 河南省科技厅 自然资源 矿山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与运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水国科〔2024〕 177号
9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4年第25期35-39,共5页
部机关各司局,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各有关单位:《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与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已经部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关键词 暂行办法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建设与运行管理 水务 水利部 印发 计划单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黄委再次获批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10
作者 席会华 荆诚然 《治黄科技信息》 2024年第6期2-3,共2页
日前,水利部办公厅公布2024年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筹建)认定名单,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牵头申报的水利部黄河凌汛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水利部黄河口生态水文演变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参与共建的水利部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水文演变野外... 日前,水利部办公厅公布2024年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筹建)认定名单,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牵头申报的水利部黄河凌汛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水利部黄河口生态水文演变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参与共建的水利部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水文演变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水利部内蒙古河套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水利部野外站”)获批筹建,这是黄委继2019年首次获认定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之后,再次获批筹建水利部野外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 内蒙古河套灌区 黄河凌汛 水利部 黄河下游滩区 水资源高效利用 水土保持 黄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56
11
作者 傅伯杰 牛栋 于贵瑞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6,共16页
地球系统科学是以地球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各圈层、各要素以及自然和人为现象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是在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共同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地球系统科学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需... 地球系统科学是以地球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各圈层、各要素以及自然和人为现象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是在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共同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地球系统科学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需要,是地球科学向综合集成方向转变的重要阶段。目前在地球系统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在全球规模上已经组织了一系列重要国际联合研究计划,企图组织全球的科学家协作推动地球科学的发展。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离不开对地球系统要素和圈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综合观测工作的支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项目都纷纷建立了国家、区域甚至全球尺度的观测、监测和信息共享网络。国际长期生态研究网络(ILTER)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其目的是对生态过程进行长期的监测,研究各种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及生态过程,从而揭示出生态系统和环境的长期变化,为生态系统评价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始建于1988年,在中国生态系统动态观测、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在CERN的基础上,由国家科技部组织开始建立中国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N),目前已经遴选出了53个台站,开始对农田、森林、草地(含荒漠)和水体(湖泊和海湾)的动态进行观测研究,该网络必将成为全球地球观测系统(GEOS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发展地球系统科学角度,讨论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地球系统科学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 中国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N) 全球地球观测系统(GEO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走产学研协同创新之路 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广胜 房世波 耿金剑 《中国科技产业》 2022年第11期38-39,共2页
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气象条件年际波动是导致作物产量不稳的主要因素,农业气象灾害是导致农业减产的重要环境问题。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条件变化幅度的增大及其导致农业气象灾害发... 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气象条件年际波动是导致作物产量不稳的主要因素,农业气象灾害是导致农业减产的重要环境问题。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条件变化幅度的增大及其导致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发生范围和影响程度增加,将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正因为如此,从2005年至今的中央1号文件连续关注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强调要加强气象对农业生产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气象灾害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 产学研协同创新 作物产量 中国农业生产 气象条件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网络建设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牛栋 《林业科技管理》 2003年第2期27-28,30,共3页
一、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科学院的野外台站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学科特色,它们不仅承担着长期定位监测任务,而且承担着过程、机理研究任务和为地方提供优化示范模式等多方面任务,已经在科学数据积累、科学研究、人才培... 一、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科学院的野外台站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学科特色,它们不仅承担着长期定位监测任务,而且承担着过程、机理研究任务和为地方提供优化示范模式等多方面任务,已经在科学数据积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优化模式示范推广、决策支持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我院在资源环境领域获得的两个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包兰线沙坡头地段铁路治沙防护体系的建立(1988年)、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1993年),主要是基于沙坡头站、封丘站、禹城站等野外台站的监测、试验、研究和示范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野外台站 作用 分布 发展历程 发展规划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网络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茂鑫 吴次芳 +1 位作者 李光宇 刘泽鑫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6,共6页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研究是强化基础研究、促进发展韧性的重要举措,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研究明确土地利用安全的内涵、总结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发展面临的问题;评述黄河流域野外...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研究是强化基础研究、促进发展韧性的重要举措,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研究明确土地利用安全的内涵、总结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发展面临的问题;评述黄河流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现状;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路径,充分论述建设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必要性、明确研究方向、建站原则等,提出土地利用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布设方案,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上构建了具体监测和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安全 科学观测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数据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毛智宇 徐力刚 +1 位作者 夏雨 周伍光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2年第4期15-20,共6页
以中国科学院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为例,开展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数据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以分析数据化管理现状为基础,提出了基于MySQL技术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数据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方法。数据管理平台的功能分为登录注册、查... 以中国科学院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为例,开展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数据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以分析数据化管理现状为基础,提出了基于MySQL技术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数据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方法。数据管理平台的功能分为登录注册、查询、录入数据、评估4个,结合典型的数据应用案例,探讨如何基于中国科学院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生态环境类数据开展相关的数据应用,以实现湖泊生态环境类信息数据的高效管理与资源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 数据管理平台 监测 数据库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两个野外台站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
16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0,共1页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国家研究实验基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今年科技部重点在生态环境领域建设和完善国家野外站体系。
关键词 国家科技部 地理研究 中国科学 野外 生态 观测 科学 台站 新疆 平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进中的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17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I0002-I0003,共2页
黑龙江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始建于1978年2月,当时的名称是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海伦试验站,主要任务是解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技术经济问题,提出了“飞乌型经济模式”,为当时的农业结构性调整发挥了重大作用。1... 黑龙江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始建于1978年2月,当时的名称是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海伦试验站,主要任务是解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技术经济问题,提出了“飞乌型经济模式”,为当时的农业结构性调整发挥了重大作用。1988年,海伦站成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创始基本单元之一,为农田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长期试验平台,为中国生态学研究提供了黑土生态系统数据支撑。于2005年12月14日科学技术部颁发了国科发基字[2005]494号文件,将海伦站晋升为黑龙江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韩晓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科学观测 研究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海伦 野外 农业现代化 技术经济问题 现代化过程 结构性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江喀斯特站成为国家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18
作者 王克林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21,共1页
近日,科技部下发了“关于批准建设河北站沽源草地生态系统等36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通知”(http://www.chinalab.gov.cn/),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与广西区共建的广西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站。通过科学院和科技部组... 近日,科技部下发了“关于批准建设河北站沽源草地生态系统等36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通知”(http://www.chinalab.gov.cn/),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与广西区共建的广西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站。通过科学院和科技部组织专家的严格评审,成为国家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迄今中国科学院共有23个野外站成为国家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科学观测 研究 喀斯特 野外 中国科学 农业生态 科技部 广西区 WW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19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河北沽源泉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2005年科学技术部批准的首批国家36个野外站之一,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典型区域,主管部门为教育部,依托于中国农业大学。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科学观测 研究 野外 河北 北方农牧交错带 中国农业大学 科学技术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米尔高原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立
20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6-646,共1页
2017年3月30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新疆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保护区管理局)达成协议,双方联合共建"帕米尔高原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关键词 野外科学 研究 保护区管理局 地理研究 生态系统 塔什库尔干 新疆生态 中国科学 草地生产力 科学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