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滩血吸虫病流行区野粪污染的特点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友阶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1998年第2期86-86,共1页
关键词 流行病学 血吸虫病 野粪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市钉螺耕作区血吸虫野粪污染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甲 李劲松 +7 位作者 王尚位 杨光怀 杨勋 张川秀 李桂莲 李忠莲 赵水华 李桂珍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13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索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血吸虫野粪污染情况,为拓展防治思路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大理市代表性好、自然标志明显的有钉螺的主耕作区,2012-06/11,每月共调查3次;调查人、牛、狗等野粪,干、鲜野粪计数,采集鲜野粪作尼龙袋集卵孵... 目的探索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血吸虫野粪污染情况,为拓展防治思路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大理市代表性好、自然标志明显的有钉螺的主耕作区,2012-06/11,每月共调查3次;调查人、牛、狗等野粪,干、鲜野粪计数,采集鲜野粪作尼龙袋集卵孵化法检查。结果在样本区内,有人、牛、狗3种野粪分布,以牛粪为主,占野粪总数的95.99%(512/539);牛粪密度为0.711 1堆/km2,为人粪密度(0.033 3堆/km2)的21倍;在采集的156堆新鲜野粪中,有2堆血吸虫毛蚴阳性牛野粪,阳性率为1.32%;野粪在环境上分布以沟或沟埂为主,在分布区域上有明显的区域聚集性。结论牛粪对耕作区的污染其危险性很高,应加强人、畜传染源清查和监测,加强重点环境灭螺,消除潜在的各种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市 血吸虫病控制 野粪污染 调查与分析
原文传递
湖沼型地区以机代牛改水改厕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传播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更新 王明胜 +2 位作者 韩世明 欧能 何宗贵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4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索以机代牛、改水改厕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效果。方法选择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村2个,1个为试点村,实施以机代牛、改水改厕措施,一个对照村,实施一般防治措施,分别观察其控制人群血吸虫和肠道寄生虫感染、野粪污染、钉螺感... 目的探索以机代牛、改水改厕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效果。方法选择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村2个,1个为试点村,实施以机代牛、改水改厕措施,一个对照村,实施一般防治措施,分别观察其控制人群血吸虫和肠道寄生虫感染、野粪污染、钉螺感染的效果。结果对策实施2年后,试点村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下降了46.3%,对照村人群感染率上升了19.7%,并且时有急性感染发生。试验村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下降了85.6%,对照村上升了152.2%,对照村滩地阳性螺密度上升的幅度是试点村的3.98倍。结论以机代牛、改水改厕综合措施,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而且能够改善农村落后的卫生状况,降低肠道寄生虫病,提高人群整体健康水平,是新形势下控制血吸虫病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水改厕 综合治理 湖沼型地区 控制 传播效果 肠道寄生虫感染率 血吸虫病传播 血吸虫感染率 肠道寄生虫病 人群感染率 方法选择 防治措施 野粪污染 钉螺感染 密度上升 综合措施 卫生状况 健康水平 对照 流行村 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血吸虫病抽样调查报告
4
作者 顾伯良 曹奇 +2 位作者 沈明学 刘伯荧 赵伯阳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6期367-369,共2页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抽样调查计划》及其《实施细则》,结合我省防治工作实际,于1989年下半年在已控制地区的28个县(市、区)开展了血吸虫病抽样调查,1992年上半年又在未控制地区的3个县(区)进行了补充调查。现报告如下: 调查方法 调查点...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抽样调查计划》及其《实施细则》,结合我省防治工作实际,于1989年下半年在已控制地区的28个县(市、区)开展了血吸虫病抽样调查,1992年上半年又在未控制地区的3个县(区)进行了补充调查。现报告如下: 调查方法 调查点以村为单位。在已控制地区,普查10~14周岁低年龄组人群,采用皮内试验过筛,阳性者作环卵沉淀试验(COPT),环沉率≥1%的判为阳性,并进行粪检;在未控制地区,进行人、畜血吸虫病病情和江滩螺情、野粪污染情况普查。病情:对3足龄以上人群作粪检,用尼龙袋集卵孵化法3送3检,耕牛采用大粪量1送3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卵沉淀试验 抽样调查报告 江滩地区 野粪污染 皮内试验 螺情 活螺平均密度 有螺面积 七里村 灭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市大观区有螺环境封洲禁牧示范区控制血吸虫病近期效果观察
5
作者 董红星 程卫平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8年第4期197-198,235,共3页
目的通过在有螺环境实施封洲禁牧系列措施,观察建立封洲禁牧示范区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 2016年选择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4个行政村有螺环境建设封洲禁牧示范区,主要措施有:聘请专职禁牧员看护,禁止耕牛上滩;清理所有有螺滩地牛粪,保... 目的通过在有螺环境实施封洲禁牧系列措施,观察建立封洲禁牧示范区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 2016年选择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4个行政村有螺环境建设封洲禁牧示范区,主要措施有:聘请专职禁牧员看护,禁止耕牛上滩;清理所有有螺滩地牛粪,保证滩地不被污染;禁牧工作宣传到每家每户,村民对工作的支持率70%以上。观察2015年和2016年示范区建立前后滩地野粪分布,人和钉螺血吸虫感染率变化情况。结果 2015年4个行政村有螺环境627 hm^2,共调查野粪806份,野粪平均密度为0.012 9份/100 m^2,阳性率为3.7%;2016年4个行政村共调查环境面积1 103 hm^2,查到野粪134份,野粪平均密度为0.0012份/100 m^2,阳性率为0%,和2015年相比野粪平均密度下降了90.7%,阳性率下降了100%(χ~2=4.02,P<0.05)。2015年钉螺调查活螺框出现率4.91%,LAMP法检测阳性螺,2016年活螺框出现率为15.1%,阳性螺框出现率为0。2015年、2016年人群查病IHA阳性率为2.15%、2.26%,Kato-Katz粪检阳性率均为0%。结论在有螺滩地实施封洲禁牧,近期能有效控制滩地污染,对控制血吸虫病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封洲禁牧 野粪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铁山区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德基 龚振彪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0-14,共5页
炼铁镇的居民及耕作均在山坡上,海拨在1,700~2,300m之间。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平均为53.6%,以16~30岁人群最高,女性高于男性;在8种动物中发现有血吸虫感染,其中牛在传播血吸虫病方面特别重要。人,畜野粪污染水体较为普遍。钉螺按水系呈... 炼铁镇的居民及耕作均在山坡上,海拨在1,700~2,300m之间。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平均为53.6%,以16~30岁人群最高,女性高于男性;在8种动物中发现有血吸虫感染,其中牛在传播血吸虫病方面特别重要。人,畜野粪污染水体较为普遍。钉螺按水系呈割裂状分布,孳生环境复杂多样,钉螺感染率平均为1.2%钉螺及感染螺以梯田埂为多,其次为田间、小沟及渗水荒田、草地。感染螺在村周150m以内占50%。有些远离村庄1km外的环境也较多。血吸虫病疫情轻重同海拔高低无明显关系,但同地理条件关系密切。居民感染血吸虫主要季节为6~9月,感染集中场所是梯田耕作区,感染方式主要与种植水稻有关的生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感染率 流行病学调查 钉螺感染率 钉螺分布 感染方式 野粪污染 钉螺自然感染率 活螺平均密度 割裂状 感染性钉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与风险评估系统的研究Ⅲ扬州市沿江地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评估 被引量:20
7
作者 左引萍 朱道建 +8 位作者 杜广林 唐恺 马玉才 张正球 陈韶洲 王福彪 汤洪萍 张进 孙乐平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3-357,共5页
目的评估扬州市沿江地区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风险,为江滩地区传播阻断后监测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在扬州市沿江的广陵、邗江、江都、仪征和开发区5个区(市)开展水体血吸虫感染性、水上流动传染源、江滩保虫宿主和野粪污染情况调查,... 目的评估扬州市沿江地区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风险,为江滩地区传播阻断后监测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在扬州市沿江的广陵、邗江、江都、仪征和开发区5个区(市)开展水体血吸虫感染性、水上流动传染源、江滩保虫宿主和野粪污染情况调查,评估和分析江滩地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的潜在传播因素与风险特征。结果 2015年,在扬州市沿江地区确定15个重点水域,共投放哨鼠1 500只,饲养后总存活率为99.33%;解剖哨鼠1 490只,未查到阳性哨鼠。共检查水上流动人员5 576名,未查到粪检阳性病人;共检查家畜3 566头(只),其中牛171头、羊1 895只、猪1 500头,未查到病畜。2016年1-3月在8块江滩共投放3 200只鼠夹,在6块江滩捕获野鼠62只,野鼠捕获率为1.94%,未发现感染血吸虫的野鼠;在7块江滩检获新鲜野粪35份,其中牛粪11份、羊粪17份、狗粪2份、其他野粪5份,分别占31.43%、48.57%、5.71%和14.29%,对检获的野粪进行检测,未查出阳性野粪。结论扬州市沿江地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较低,但江滩放养的牛、羊等家畜粪便所致污染是疫情发生的重大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风险评估 保重宿主 野粪污染 江滩地区 江苏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