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发澜沧江,促进经济合作,发展跨国旅游 被引量:2
1
作者 施荣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5期80-85,共6页
澜沧江──开发东南亚最重要的国际河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文化意义,它能为中国西南数省市开辟新的出海通道,并有利于开发和利用澜沧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更为紧迫的是,它将促进东南亚跨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 澜沧江流域 东南亚 国际航运 金四角经济合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中国西南与缅老泰越北部地区经济发展协作系统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士录 《东南亚南亚研究》 1995年第1期1-7,共7页
中国西南与相邻的缅甸、老挝、泰国和越南四国的北部(以下简称“四北”地区)是一个广大的地区。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然而又具有振兴社会经济的许多有利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 首先,这一地区是连接中国、东盟和南亚三大市... 中国西南与相邻的缅甸、老挝、泰国和越南四国的北部(以下简称“四北”地区)是一个广大的地区。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然而又具有振兴社会经济的许多有利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 首先,这一地区是连接中国、东盟和南亚三大市场的中间环节;是连接北部湾与孟加拉湾的“亚洲西南大陆桥”跨越的地段,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地区 协作系统 经济发展 北部地区 边境旅游 社会经济 少数民族地区 水能资源 云南省 金四角经济合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中国西南面向东南亚开放的足迹——评我所对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开放的研究
3
作者 王国平 《东南亚南亚研究》 1995年第3期31-36,共6页
中国西南地区地处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如何抓住有利时机,利用中国西南地理优势、资源优势以及现有的经济技术,探索中国西南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方式和途径,对我国特别是中国西南地区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所研... 中国西南地区地处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如何抓住有利时机,利用中国西南地理优势、资源优势以及现有的经济技术,探索中国西南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方式和途径,对我国特别是中国西南地区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所研究人员从中国西南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战略需要出发,自80年代末以来,对诸如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国家经济技术合作、中国西南对外开放通道建设、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经济技术合作及国际合作开发等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发表了许多文章。综合考察近年来我所研究人员对中国西南面向东南亚开放的各项研究成果,便可发现这一研究不论是在力度上,还是在层次上都有较明显的提升,其可操作性也有较显著的加强。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有些还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无疑是对这一研究的巨大推动。 扩大对东南亚地区的对外开放,依然是当今和未来中国西南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国家 中国西南 对外开放 经济技术合作 金四角经济合作区 中国西南地区 云南 大西南 国际合作开发 对外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长三角”——亚太经济合作的崭新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魏燕慎 《当代亚太》 1995年第2期7-12,共6页
亚洲已形成或正筹划的各“增长三角”鸟瞰;增长三角的特点及发展前景的简要分析。
关键词 增长三角 亚太经济合作 金四角经济合作区 新加坡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亚洲开发银行 三角经济 经济集团 图们江三角洲 对外开放
原文传递
发展华西南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
5
作者 孙国锡 《当代亚太》 1996年第3期37-40,共4页
近年来,我国西南部(下称华西南)与东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关系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前景是令人鼓舞的。本文拟对华西南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经济合作的机遇、挑战和我国应采取的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华西南 东南亚国家 金四角经济合作区 产业结构 资本技术密集型 经贸合作关系 亚洲开发银行 东盟国家 大经贸战略 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
原文传递
亚太地区局地经济圈
6
作者 于文生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25-125,共1页
近年来,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或即将出现一些地方性经济圈.主要有:①东北亚经济:主要包括俄罗斯远东,中国东北、渤海地区,日本及朝鲜、韩国,蒙古.
关键词 地区局 俄罗斯远东 东亚地中海经济 金四角经济合作区 东北亚经济 亚太地区经济 朝鲜半岛 环黄渤海 中国东北 渤海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