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3(dpa)4LL’](L,L’=Cl,BF4)线性金属串配合物中金属-金属相互作用
1
作者 马华璇 郑燕玲 +2 位作者 詹益仕 叶慧丽 许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19-23,共5页
对含Cl^-、BF4^-轴向配体的金属串配合物Cr3(dpa)4Cl2、Cr3(dpa)4Cl(BF4)、Cr3(dpa)4(BF4)2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并对配合物的稳定性、金属-金属(M—M)相互作用的本质、前线轨道能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配合物五重... 对含Cl^-、BF4^-轴向配体的金属串配合物Cr3(dpa)4Cl2、Cr3(dpa)4Cl(BF4)、Cr3(dpa)4(BF4)2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并对配合物的稳定性、金属-金属(M—M)相互作用的本质、前线轨道能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配合物五重态最稳定,金属的非对称性低;七重态的能量略高于五重态,非对称性较高;(2)配合物1的五重态金属之间仅存在三中心三电子σ键,配合物2和3的五重态中除σ键外,还有2个π键;七重态的Cr-Cr短键有1个σ和2个π键的三重键,由于dpa^-配体的螺旋作用使Cr的8型d轨道发生扭转,不能有效形成δ键;(3)轴向配体BFd^-的配合物的前线轨道能隙比Cl^-的大,七重态的前线轨道能隙小于五重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T 金属串配合物 金属一金属相互作用 NB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O)_3(MePhPpy)_2(MCl_2)](M=Zn,Cd,Hg)的Fe-M相互作用及其对^(31)P化学位移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黄小璇 许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74-80,共7页
应用密度泛函DFT理论PBE0方法对单核配合物[Fe(CO)3(MePhPpy)2]1、双核配合物[Fe(CO)3(MePhPpy)2(MCl2)](2∶M=Zn,3∶M=Cd,4∶M=Hg)和[Fe(CO)3(MePhPpy)2(HgCl2)2]5的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了双核配合物中金属-金属间相互作用及其对31... 应用密度泛函DFT理论PBE0方法对单核配合物[Fe(CO)3(MePhPpy)2]1、双核配合物[Fe(CO)3(MePhPpy)2(MCl2)](2∶M=Zn,3∶M=Cd,4∶M=Hg)和[Fe(CO)3(MePhPpy)2(HgCl2)2]5的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了双核配合物中金属-金属间相互作用及其对31P化学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配合物2~4的稳定性为2>4>3.(2)Fe-M相互作用的强弱顺序为2≈3<4.(3)NBO分析得到Fe-M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σFe-P→nM和σFe-C→nM的电荷转移作用,而N-M的相互作用以nN→nM离域作用为主.(4)用DFT-PBE0-GIAO方法计算1,3,5的31P化学位移值与实验值较接近,并预测了2和4的31P化学位移分别为61.66和56.49.(5)形成双核配合物后,σFe-C→σF*e-P离域增大,而σFe-P→σF*e-C减小,使得P原子核所受的屏蔽作用比1的大,故双核配合物的31P化学位移比单核配合物的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T(PBE0) GIAO 金属一金属相互作用 31P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