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三代铰链聚乙烯在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磨损:一项10年研究
1
作者 JALALI O FISKE J +1 位作者 DEJARDIN M 胡孔足(摘译)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39-39,共1页
作者分析了133例第三代铰链聚乙烯在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磨损原因。平均随访10.4(8~13.4)年。平均线性磨损为0.0172 mm/年,平均容积磨损为16.99 mm^(3)/年。没有发现明显的骨溶解和假体松动,髋臼假体生存率为100%。患者年轻和使用... 作者分析了133例第三代铰链聚乙烯在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磨损原因。平均随访10.4(8~13.4)年。平均线性磨损为0.0172 mm/年,平均容积磨损为16.99 mm^(3)/年。没有发现明显的骨溶解和假体松动,髋臼假体生存率为100%。患者年轻和使用偏心内衬是加速磨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溶解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松动 髋臼假体 第三代 聚乙烯 铰链 磨损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陶界面与金属-聚乙烯界面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沈阳 黄环宇 万宗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9期39-42,共4页
目的比较全陶界面(COC)与金属-聚乙烯界面(MOP)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早期疗效。方法对行第4代Delta全陶界面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8例患者(观察组)和金属-聚乙烯界面全髋置换术的3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早期随访,所有患者均采用Harris评分... 目的比较全陶界面(COC)与金属-聚乙烯界面(MOP)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早期疗效。方法对行第4代Delta全陶界面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8例患者(观察组)和金属-聚乙烯界面全髋置换术的3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早期随访,所有患者均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髋关节功能,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及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关节总活动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假体松动、脱位、骨溶解以及假体周围骨折,5例患者(观察组2例,对照组3例)出现轻微疼痛,3例患者(观察组1例,对照组2例)出现异响,其中2例患者最后一次随访已消失,1例患者(观察组)仍有异响。结论全陶界面与金属-聚乙烯界面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效果满意,二者均能有效减少因关节面磨损导致的关节松动、脱位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全陶界面 金属-聚乙烯界面 异响 假体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陶瓷与金属-聚乙烯材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红 王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4期58-60,共3页
目的分析陶瓷-陶瓷与金属-聚乙烯材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差异。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关节面陶瓷-陶瓷材料的观察组、金属-聚乙烯材料的对照组,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 目的分析陶瓷-陶瓷与金属-聚乙烯材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差异。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关节面陶瓷-陶瓷材料的观察组、金属-聚乙烯材料的对照组,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活动度、血清钴和铬离子浓度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Harris总评分及疼痛、功能、活动范围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1及2年的髋关节活动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血清钴和铬离子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关节面陶瓷-陶瓷材料可以提升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活动度,降低体内金属元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金属-聚乙烯 陶瓷-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对聚乙烯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磨损的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兴 薛峰 +1 位作者 盛晓文 王正飞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5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对金属-聚乙烯(MOP)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的界面磨损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不同年龄段患者金属-聚乙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3年5月到2008年11月期间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THA患者资料研究,共获得完整病例资料8... 目的对金属-聚乙烯(MOP)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的界面磨损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不同年龄段患者金属-聚乙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3年5月到2008年11月期间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THA患者资料研究,共获得完整病例资料84例(88髋),按年龄及活动量分为两组:年龄<50岁和活动量大病例组(A组)和年龄≥50岁和活动量小病例组(B组)。全髋假体为钻铬钼合金-高分子聚乙烯全髋假体,临床疗效应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临床随访和对比研究,影像学进行内衬磨损率及骨溶解测量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取的至少5年的完整随访资料,其中A组有3例3髋(7.7%)因假体松动而最终行翻修手术,而B组资料中无任何翻修病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生骨折、感染、深静脉血栓(DVT)等常见并发症。A组Harris评分由术前34.13±6.28改善至手术后91.35±2.68,B组35.51±5.32改善至90.05±2.47;影像学观察,A组内衬磨损率为每年0.19±0.24 mm,B组为每年0.09±0.13 mm,两组中MOP内衬磨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MOP全部发生不同程度的骨溶解,B组MOP骨溶解的发生率为63.16%,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小于50岁和活动量大的患者,MOP假体的内衬磨损、骨溶解及影像学松动率均明显高于年龄≥50岁和活动量小的病例组,因此,对于年轻患者使用MOP假体应慎重,而对于老年病人和低活动需求的病人行THA时中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 金属-聚乙烯 磨损 骨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行金属对聚乙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4年内随访结果
5
作者 陈磊 王维山 +2 位作者 孙建华 董金波 史晨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3-1215,共3页
目的探究金属对聚乙烯全髋置换术(MP-THA)对老年患者治疗的临床体会及中远期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该院对100例(112髋)老年患者运用金属对聚乙烯全髋关节假体完成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0例,强直性脊柱炎15例... 目的探究金属对聚乙烯全髋置换术(MP-THA)对老年患者治疗的临床体会及中远期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该院对100例(112髋)老年患者运用金属对聚乙烯全髋关节假体完成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0例,强直性脊柱炎15例,骨关节炎20例,髋关节发育不良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5例。结果患者都进行为期4年的随访调查,患者Harris评分从术前(38.80±7.44)分至术后4年的(94.85±2.57)分。4例术后偶感疼痛,3例术后出现轻微疼痛,无严重疼痛者。髋关节活动度达到了屈髋(120.65±8.86)°,外展(29.35±3.12)°,内收(24.35±4.12)°,外旋(34.75±4.43)°,内旋(36.75±4.11)°。X线显示所有患者髋关节假体位置均符合要求,109例髋股骨假体位于中立位,其中3例髋假体处于轻度外翻位,其余假体为初始固定优良。术后四年髋关节平均总活动度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髋臼假体外展角与理想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倾角与理想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THA适应证范围广泛,术后效果良好,关节活动范围增加,关节稳定性较好,使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对聚乙烯 髋关节置换术 中远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陶瓷与金属-聚乙烯全髋关节置换后的早期效果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礼庆 李希 付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2期9691-9696,共6页
背景:陶瓷关节因具有出色的耐磨损性,极高的硬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经开始大量应用于临床。但陶瓷-陶瓷全髋关节和传统金属-聚乙烯全髋关节置换的比较研究国内外研究较少。目的:对比观察陶瓷-陶瓷与传统金属-聚乙烯全髋关节假体置换... 背景:陶瓷关节因具有出色的耐磨损性,极高的硬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经开始大量应用于临床。但陶瓷-陶瓷全髋关节和传统金属-聚乙烯全髋关节置换的比较研究国内外研究较少。目的:对比观察陶瓷-陶瓷与传统金属-聚乙烯全髋关节假体置换治疗年轻患者髋关节疾病效果的差异。方法: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行全髋关节置换42例44髋,其中20例22髋选用陶瓷-陶瓷人工关节,22例22髋选用传统的金属-聚乙烯人工关节。手术方法采用外侧入路,置换后给予常规抗凝治疗及相应功能锻炼。置换后患者进行定期临床与放射学随访,至少随访6个月。置换前及置换后6个月时测量2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并以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无脱位、松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陶瓷-陶瓷关节组患者置换后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显著改善(P<0.05)。2组患者置换后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陶瓷-陶瓷关节置换后效果良好,近期随访效果满意,在改善患者症状及髋关节活动度方面与传统的金属-聚乙烯关节相当,但其优点和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因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是年轻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较为理想的关节界面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年轻患者 人工关节 陶瓷-陶瓷 金属-聚乙烯 HARRIS评分 关节活动度 功能锻炼 耐磨性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小梁金属髋臼假体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侧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朱金宏 易诚青 +1 位作者 马春辉 曹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40-1543,共4页
目的比较骨小梁金属(TM)髋臼与钛合金金属(Ti)髋臼术后短期临床预后及髋臼侧骨密度(BMD)变化,观察TM对人工全髋关节术后髋臼侧骨质变化的影响。方法随访TM组患者15例和Ti组患者13例,比较两组病例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观察X线平片上髋... 目的比较骨小梁金属(TM)髋臼与钛合金金属(Ti)髋臼术后短期临床预后及髋臼侧骨密度(BMD)变化,观察TM对人工全髋关节术后髋臼侧骨质变化的影响。方法随访TM组患者15例和Ti组患者13例,比较两组病例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观察X线平片上髋臼假体与骨界面有无放射性透亮线,根据Hodgkinson系统予以分级;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分别于髋臼Ⅰ、Ⅱ和Ⅲ区取直径为1 cm的圆形感兴趣区域(ROI)测量BMD。结果两组病例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Hodgkinson系统分级皆为0级,未见假体松动移位。DEXA测量结果显示:Ti组术后患侧髋臼假体周围所有ROI的BMD值较健侧均有明显下降(P<0.05);TM组术后患侧髋臼假体周围各ROI的BMD值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ROIⅠ区和Ⅱ区术后BMD变化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ROIⅢ区BMD变化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髋臼和Ti髋臼对术后髋臼侧骨质保留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小梁金属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骨丢失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对金属(Metal—on—Metal)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被引量:1
8
作者 鲁英 罗先正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1期60-63,共4页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金属-金属假体 人工髋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克华 杨永明 +1 位作者 史晓林 田跃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28期3110-3112,共3页
目的探讨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临床效果。方法髋关节疾患患者8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43例行金属对聚乙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对照组,44例行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观察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临床效果。方法髋关节疾患患者8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43例行金属对聚乙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对照组,44例行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观察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髋关节活动度、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评分、功能评分、运动范围评分、畸形评分、Harris总评分均显著升高,髋关节屈曲度、后伸度、外展度、内收度、外旋度、内旋度均显著增加。观察组患者功能评分、Harris总评分及手术治疗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运动范围评分、畸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髋关节屈曲度、后伸度、外展度、内收度、外旋度、内旋度均大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金属对聚乙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疾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聚乙烯内衬与金属壳分离3例
10
作者 潘骏 陈华 +1 位作者 王振文 洪如康 《浙江创伤外科》 2003年第2期140-140,共1页
关键词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聚乙烯内衬 金属壳分离 股骨颈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现状与热点 被引量:69
11
作者 王俏杰 张先龙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6期26-31,49,共7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近年来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也出现了一些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髋关节负重界面方面,高交联聚乙烯材料的改进使得陶瓷对高交联聚乙烯成为具有表现优异的负重面组合,陶瓷对陶瓷界面的碎裂风险随着新型复合陶...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近年来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也出现了一些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髋关节负重界面方面,高交联聚乙烯材料的改进使得陶瓷对高交联聚乙烯成为具有表现优异的负重面组合,陶瓷对陶瓷界面的碎裂风险随着新型复合陶瓷的出现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成为年轻患者负重界面的优选方案。金属对金属界面因存在不良软组织反应等潜在风险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而金属锥部腐蚀这一问题更是成为近期瞩目的焦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快速通道关节外科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再次赢得重视,但必须看到不可避免的学习曲线问题和微创技术本身可能存在的技术上的风险。在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方面,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感染的及时正确诊断和感染的积极预防上,多种新的诊断方法和具有抗菌或抑菌作用的新材料正被尝试用于感染的诊断和预防。各种高度多孔金属材料的临床应用改变了以往对于严重骨缺损的重建方法,为髋关节翻修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周围感染 髋关节置换手术 聚乙烯材料 金属对金属 关节负重 复合陶瓷 潜在风险
原文传递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桂赛银 阮爱娟 +1 位作者 赵群英 严界蓉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5期986-987,共2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采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的金属材料制成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并通过手术置换损伤的关节以切除病灶,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以恢复髋关节原有的功能及活动能力。而手术能否成功及术后患者是否能得到良好恢复均与...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采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的金属材料制成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并通过手术置换损伤的关节以切除病灶,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以恢复髋关节原有的功能及活动能力。而手术能否成功及术后患者是否能得到良好恢复均与手术室护理密切配合相关。作者应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护理 护理效果 术后患者 生物相容性 金属材料 关节疼痛 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2期10396-10396,共1页
1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临床上有哪些优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治疗髋关节疾病的经典手术之一,具有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恢复肢体活动等优点,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人工髋关节仍... 1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临床上有哪些优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治疗髋关节疾病的经典手术之一,具有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恢复肢体活动等优点,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人工髋关节仍存在一些自身问题,早期髋关节的脱位,或者关节不稳,晚期磨损碎屑导致假体无菌性松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金属对金属 股骨头 大直径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无菌性松动 髋关节疾病 经典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欣茹 《中国伤残医学》 2008年第2期82-83,共2页
人工关节是用金属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部件来代替患者受损害的骨和软骨,模仿正常关节的结构和生量功能,以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绝大数病人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都能获得一个无痛的关节,并能够明显地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人工关节是用金属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部件来代替患者受损害的骨和软骨,模仿正常关节的结构和生量功能,以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绝大数病人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都能获得一个无痛的关节,并能够明显地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是为了尽可能合理使用关节,延长关节的使用寿命,术后应避免做剧烈活动,并正确进行术后功能训练及康复训练,是保证术后关节使用及延长寿命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 康复训练 术后功能锻炼 人工关节置换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生活质量 使用寿命 正常关节
原文传递
金属对金属大直径球头全髋关节置换术研究进展
15
作者 庞清江 《现代实用医学》 2010年第7期727-728,共2页
目前,临床常用的人工全髋关节股骨头球头直径一般为22~32mm,此范围称为"标准头",大于32mm者称为大直径球头。金属对金属的全髋置换术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Wiles首先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20世纪50~60年代,Mckee、Ring等进一步发展... 目前,临床常用的人工全髋关节股骨头球头直径一般为22~32mm,此范围称为"标准头",大于32mm者称为大直径球头。金属对金属的全髋置换术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Wiles首先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20世纪50~60年代,Mckee、Ring等进一步发展了假体和固定技术。第1代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20世纪60年代逐步成形,并在70年代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对金属 髋关节置换术 大直径 球头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髋关节 全髋置换术 固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的配合
16
作者 李玮 《工企医刊》 2005年第4期68-69,共2页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50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机械嵌入固定、骨水泥固定、非骨水泥固定三个阶段,它是用医用金属材料制成人工全髋关节代替自身的病变髋关节,以解除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增加活动范围及提高行走能力.该项手术在我国...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50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机械嵌入固定、骨水泥固定、非骨水泥固定三个阶段,它是用医用金属材料制成人工全髋关节代替自身的病变髋关节,以解除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增加活动范围及提高行走能力.该项手术在我国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1月期间为29例患者成功实施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现将手术配合情况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2003年1月 骨水泥固定 医用金属材料 髋关节疼痛 2004年 关节功能 行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健康教育在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智群 曾秋香 罗良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年第10期109-110,共2页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指采用金属、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据人体关节的形态、构造及功能制成人工关节假体,通过外科技术植入人体内,代替患病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纠正关节畸形,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指采用金属、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据人体关节的形态、构造及功能制成人工关节假体,通过外科技术植入人体内,代替患病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纠正关节畸形,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多是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脏器的各种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对其行持续有效的全程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接受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性健康教育 人工关节置换术 高分子聚乙烯 人工关节假体 全程健康教育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指导 被引量:8
18
作者 林红珍 黄爱玲 《基层医学论坛(B版)》 2007年第11期994-995,共2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采用金属及高分子聚乙烯材料模拟人体的髋关节和股骨头,用以替代严重受损关节的一种功能重建手术,从而使患者恢复髋关节的功能。但由于术后较长时间卧床及康复训练知识的缺乏,影响患者恢复。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恢...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采用金属及高分子聚乙烯材料模拟人体的髋关节和股骨头,用以替代严重受损关节的一种功能重建手术,从而使患者恢复髋关节的功能。但由于术后较长时间卧床及康复训练知识的缺乏,影响患者恢复。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十分重要,并直接影响到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为此,我们制定了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程序,目的在于指导患者如何在术后早期开始功能训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训练指导 功能重建手术 早期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程序 聚乙烯材料 模拟人体 肢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对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期疗效及血清金属离子浓度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佳楠 崔维顶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采用陶瓷对陶瓷(ceramic on ceramic,COC)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的中期疗效及血清中铝离子及锆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2014年于我院行COC假体THA的患者,拍摄髋关节的正位X...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采用陶瓷对陶瓷(ceramic on ceramic,COC)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的中期疗效及血清中铝离子及锆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2014年于我院行COC假体THA的患者,拍摄髋关节的正位X线片,术前、术后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将THA设为实验组,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同时检测血清中铝离子及锆离子浓度,对比两组之间两种离子浓度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45.6个月,平均Harris评分95.5分。实验组中位铝离子和锆离子浓度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其中8例铝离子和锆离子浓度较对照组升高20倍以上,这8例全部使用≥36mm陶瓷头(P<0.05);使用≥36mm陶瓷头的患者铝离子和锆离子浓度较<36mm陶瓷头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COC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中期疗效满意,使用<36mm的股骨头,铝离子及锆离子浓度较正常人无明显增高,提示COC假体在体内磨损极小。COC术后中期释放的铝离子浓度,没有达到增加阿尔兹海默症发病风险的浓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金属离子浓度 陶瓷对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预防和护理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美 肖伟 杨小莉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12期381-382,共2页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指置换全金属股骨头和金属或者超高分子聚乙烯髋臼,该手术主要是切除病患组织,恢复一定程度髋关节功能的活动,解除髋关节疼痛。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近年来,关节置换技术有...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指置换全金属股骨头和金属或者超高分子聚乙烯髋臼,该手术主要是切除病患组织,恢复一定程度髋关节功能的活动,解除髋关节疼痛。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近年来,关节置换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与脊柱外科和关节镜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脱位 护理 预防 关节置换技术 聚乙烯髋臼 髋关节功能 髋关节疼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