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册制改革的风险治理溢出效应研究——基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视角
1
作者 王瑶 陈雅宁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6,共12页
本文基于2016—2022年A股非金融企业数据,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视角,实证检验了科创板实行注册制对同行业企业影子银行化的作用。研究发现,注册制改革产生了学习效应和“鲶鱼效应”,提升了同行业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促进了行业内竞争... 本文基于2016—2022年A股非金融企业数据,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视角,实证检验了科创板实行注册制对同行业企业影子银行化的作用。研究发现,注册制改革产生了学习效应和“鲶鱼效应”,提升了同行业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促进了行业内竞争,从而抑制了同行业企业的影子银行化。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水平和媒体关注度较低的情境下,注册制改革对同行业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治理效应更显著。经济后果检验发现,注册制改革能抑制同行业企业的影子银行化,有效降低同行业企业的经营风险,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结论为治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风险、评估注册制改革的风险治理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制改革 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 学习效应 鲶鱼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内部收入不平等
2
作者 钟华明 肖月 《现代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12,共13页
本文选取中国2007-2021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有显著正向影响,即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扩大... 本文选取中国2007-2021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有显著正向影响,即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扩大会加剧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机制分析表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通过金融收益和劳动收入份额分配机制加深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异质性分析表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的显著正向影响效果主要体现在非东部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 内部收入不平等 金融收益 劳动收入份额
原文传递
金融企业数据资产核算探析——以担保行业为例
3
作者 陶媛 《商业会计》 2025年第3期29-33,共5页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在生产、生活、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刻改造着企业的运营流程和业务模式。数据应当被确认为一项资产越来越成为实务界和学界的共识。文章系统回顾了学者们对数据资产概念、确认与计量方法的研究,结合金...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在生产、生活、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刻改造着企业的运营流程和业务模式。数据应当被确认为一项资产越来越成为实务界和学界的共识。文章系统回顾了学者们对数据资产概念、确认与计量方法的研究,结合金融工作实践,以担保行业为例,论述了金融企业进行数据资产核算的意义,基于前人的研究,推进数据资产相关核算方法的落地运用。采用广义数据资产的概念,着重核算企业的数据仓库、数据分析工具等数据载体的价值,参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按成本法计量数据资产的初始成本,并每年跟踪评估数据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减值测试,反映数据资产价值的变化。在现阶段条件下,为金融企业的数据资产入表提供了较为简易可行的方法,希望引起金融企业对数据资产价值和数据治理的重视,并为其他类型企业的数据资产核算提供思路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 金融企业 担保行业 核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金融企业战略转型的路径与策略
4
作者 孔红斌 《财富生活》 2025年第3期69-71,共3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金融企业的战略转型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推动下变得尤为重要。通过数字化转型与平台化建设、数据驱动的智能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及敏捷化组织架构的优化,金融...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金融企业的战略转型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推动下变得尤为重要。通过数字化转型与平台化建设、数据驱动的智能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及敏捷化组织架构的优化,金融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服务效率。数字经济时代要求金融企业积极引入金融科技、构建生态圈,提升客户体验,并实现合规体系的数字化升级,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金融企业 战略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金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改进策略
5
作者 黄雅宝 《活力》 2025年第1期154-156,共3页
新时期金融企业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和竞争的加剧,金融企业必须不断优化其全面预算管理策略,以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本文深入分... 新时期金融企业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和竞争的加剧,金融企业必须不断优化其全面预算管理策略,以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本文深入分析新时期下金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并结合金融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为金融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企业 全面预算管理 改进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开放对我国中小金融企业的风险传染影响及防范措施探析
6
作者 仇李霖 《现代商业》 2025年第2期154-157,共4页
金融开放是大势所趋,但也给我国中小金融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传染影响。中小金融企业自身特点如区域性、资源有限等,使其在金融开放环境下更易受到外部风险冲击。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开放背景下中小金融企业面临的地位和风险特性,指出... 金融开放是大势所趋,但也给我国中小金融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传染影响。中小金融企业自身特点如区域性、资源有限等,使其在金融开放环境下更易受到外部风险冲击。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开放背景下中小金融企业面临的地位和风险特性,指出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其次,阐述了风险传染的概念、类型、机制以及对中小金融企业的主要传染路径。最后,立足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健全外部支持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中小金融企业防范风险传染的对策建议。在金融开放的进程中,需要平衡开放与安全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护航中小金融企业健康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开放 中小金融企业 风险传染 防范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企业ESG表现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袁明丽 《电子商务评论》 2025年第1期609-618,共10页
本文选取我国2017~2022年A股上市金融企业数据,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金融企业ESG综合表现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为进一步明确金融企业ESG表现影响其经营绩效的作用机制,本文选... 本文选取我国2017~2022年A股上市金融企业数据,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金融企业ESG综合表现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为进一步明确金融企业ESG表现影响其经营绩效的作用机制,本文选取员工待遇这一指标作为中介变量,研究该指标在企业ESG表现对其经营绩效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1) 金融企业ESG表现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且为正向影响。2) 员工待遇在ESG表现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推动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同时,本文也为进一步加强企业ESG建设、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Based on the stakeholder theory, signal transmission theor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this paper selects the data of A-share listed financial enterprises in China from 2017 to 2022, and uses two-way fixed effect model to study the impact of ESG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financial enterprises on their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further clarify the mechanism of financial enterprises’ ESG performance affecting their operating performance, this paper selects the indicator of employee treatment as a mediating variable to study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this indicator in the process of the impact of enterprise ESG performance on its business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Financial enterprises’ ESG performance has a lagged and positive impact on their operating performance. 2) There is a mediating effect of employee treatment in the process of ESG performance affecting enterpris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iming at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business performance.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also provides useful reference value for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SG and promoting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企业 ESG表现 经营绩效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错配与我国非金融企业系统性风险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小林 郭庆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6-51,共16页
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关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金融资源配置的失衡(即金融错配)是否会引致非金融企业系统性风险,这一问题尚未得到充分关注。基于非金融企业部门客观存在的金融错配事实,以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的... 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关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金融资源配置的失衡(即金融错配)是否会引致非金融企业系统性风险,这一问题尚未得到充分关注。基于非金融企业部门客观存在的金融错配事实,以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的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错配对非金融企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错配通过推升非金融企业的过度负债、商业信用关联以及“脱实向虚”,显著提高了非金融企业的系统性风险水平。这一效应对于高客户集中度、货币政策紧缩期及金融周期下行期的企业尤为明显。这一研究发现在丰富非金融企业系统性风险驱动因素的同时,也为政策部门进一步优化宏观政策调控方式以降低金融错配引致的非金融企业系统性风险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错配 金融企业 系统性风险 宏观政策调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审计、管理层特征与国有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
9
作者 张月玲 石珂钰 王守成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4-78,共15页
以2010—2018年国有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政府审计监管下,国有企业高管政企合作特征和晋升特征与企业影子银行业务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有非金融企业高管政企合作特征与企业影子银行业务规模显著负相关,高管晋升特征与企... 以2010—2018年国有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政府审计监管下,国有企业高管政企合作特征和晋升特征与企业影子银行业务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有非金融企业高管政企合作特征与企业影子银行业务规模显著负相关,高管晋升特征与企业影子银行业务规模显著正相关;政府审计对上述关系起到不同程度的监管和威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显性金融资产受缚会使影子银行业务增加。这对于防止国有企业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和研究政府审计影响国企高管决策的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持。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国家审计机关应对存在晋升预期的高管所在国企,增加审计力度和审计资源供给;同时,国有企业方面应当合理配置金融资产,降低金融资产错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 管理层特征 政府审计 国有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金融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自组织机制构建
10
作者 郭骁 《北方金融》 2024年第8期14-16,共3页
为确保国有金融企业不发生系统性风险,需从战略管理的高度基于系统科学来审视自身的运转方式,而系统科学中的自组织理论给了我们很多新的启示。依该理论,国有金融企业作为内部有控制中心的他组织,其在战略管理领域面临着外部环境模糊复... 为确保国有金融企业不发生系统性风险,需从战略管理的高度基于系统科学来审视自身的运转方式,而系统科学中的自组织理论给了我们很多新的启示。依该理论,国有金融企业作为内部有控制中心的他组织,其在战略管理领域面临着外部环境模糊复杂的现实情境,继续由高管团队作为他组织的内部控制中心,来自上而下地制定战略存在困境,首先是“下情上达”处于从属地位不利于战略管理工作,其次是控制中心基于SWOT模型构建战略存在局限性。因此,对于国有金融企业而言,在战略管理领域有必要构建自组织机制,使其成为他组织与自组织的耦合。在构建策略上,一方面需要构建金融国企内部员工的自主学习机制,另一方面还需要面向战略管理领域营造自下而上的“直觉式综合”进言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金融企业 战略管理 自组织理论 他组织 机制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情境下国有金融企业聚焦服务质量优先战略的价值分析
11
作者 郭骁 《北方金融》 2024年第11期8-10,共3页
在不确定情境下,国有金融企业若继续实施三种传统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以及集中化战略)将产生很强的局限性,这就要求在不确定情境下,更需努力寻找确定性,通过抓住“服务质量”等极少数确定性变量来使金融企业锚定方向并获得战略主... 在不确定情境下,国有金融企业若继续实施三种传统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以及集中化战略)将产生很强的局限性,这就要求在不确定情境下,更需努力寻找确定性,通过抓住“服务质量”等极少数确定性变量来使金融企业锚定方向并获得战略主动性,尤其随着《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出台,也为聚焦质量优先战略提供了政策驱动力。同时在不确定情境下,反而是发力提升服务质量这一“内功”的最好时机,通过降低返工来节省费用,因此服务质量优先战略能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稳定的利润转化,符合短期利益,而长期来看,在环境好转时,由于提升服务质量的模仿成本很高,因而尽早实施服务质量优先战略可获得相对持久的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情境 国有金融企业 服务质量优先 战略管理 战略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基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视角
12
作者 马彧菲 梁智豪 《当代金融研究》 2024年第1期45-64,共20页
后疫情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金融科技有助于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但金融科技也会加剧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基于2016-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研究发现:金融科技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呈显著倒“U”... 后疫情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金融科技有助于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但金融科技也会加剧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基于2016-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研究发现:金融科技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呈显著倒“U”型关系;金融科技的发展会提高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化水平,从而降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金融科技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与大规模企业中更为显著。为了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应引导金融科技健康发展,深化影子银行业务监管,强化非金融企业主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 脱实向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金融企业“他组织”与“自组织”相耦合的服务质量提升研究
13
作者 郭骁 《北方金融》 2024年第7期20-22,共3页
国有金融企业是整个金融业的根基,其提供的金融服务在整个金融业中占比也最大,如何提升国有金融企业的服务质量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意义。而SERVQUAL理论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逻辑,针对服务业提出了一种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将服务质量... 国有金融企业是整个金融业的根基,其提供的金融服务在整个金融业中占比也最大,如何提升国有金融企业的服务质量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意义。而SERVQUAL理论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逻辑,针对服务业提出了一种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将服务质量分为五个维度,为国有金融企业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由此框架出发,五个维度中的有形性维度和可靠性维度,需要由国有金融企业的管理层来推动改善,即需要发挥企业作为“他组织”的“自上而下”的领导体系来实现;而响应性维度、保证性维度和移情性维度,则不应由管理层直接推动,而是需要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培养金融企业的“自组织”机制,进而由员工“自下而上”地主动为客户服务来实现。而“他组织”和“自组织”作为自组织理论的两种组织形态,也存在彼此嵌套的动态关系,在金融业的具体实践情境中,还需要推动“他组织”与“自组织”相耦合进而发挥合力,最终实现服务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金融企业 服务质量 他组织 自组织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金融企业构建首席质量官制度的价值与探索
14
作者 郭骁 《甘肃金融》 2024年第11期6-8,5,共4页
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25年,服务质量满意度得到全面提升。金融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金融业中的国有金融企业,作为金融业的支柱和压舱石,其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对实体经济和整个经济... 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25年,服务质量满意度得到全面提升。金融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金融业中的国有金融企业,作为金融业的支柱和压舱石,其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对实体经济和整个经济社会意义重大,因此亟需探讨如何提升国有金融企业的服务质量,构建并持续完善首席质量官制度是一个新的探索。在国有金融企业中构建首席质量官制度,一方面可以为面向服务质量的内涵式增长创造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防范金融风险并构筑金融安全创造价值。具体的创建过程,需要从体系构建和功能构建两个方面展开,前者除了创设首席质量官这一高管职位以外,同时各分支机构和网点也都需要创设质量经理,由此构建以首席质量官为首的一支从上到下的质量管理队伍,并进行垂直管理;后者一方面是面向服务质量提升的功能构建,即通过自下而上地收集分析客户满意度信息并开展投诉管理,从而精细化地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是面向强化金融安全管理的功能构建,即通过培训使质量经理成为所在机构的“质量安全员”,并创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使得各级质量经理发现的安全问题或隐患能够及时、无障碍地向上级传递、识别和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金融企业 首席质量官 服务质量 金融安全 价值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服务质量的国有金融企业服务分类与再设计
15
作者 郭骁 《黑龙江金融》 2024年第7期55-57,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金融业对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国有金融企业作为金融业的核心,其发展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金融业的发展质量。而国有金融企业的发展质量又直接反映在微观的服务质量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金融业对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国有金融企业作为金融业的核心,其发展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金融业的发展质量。而国有金融企业的发展质量又直接反映在微观的服务质量上。为了提升服务质量,首先需要对金融服务进行细分,以银行为例,基于“与顾客接触和互动的程度、劳动密集度以及定制化程度”这三个维度将银行服务细分为“基础类服务”“中低风险保值增值类服务”“高端个性化服务”“信贷投放服务”。在此基础上,根据这些不同的服务类型,可分别从“实体设施、过程和程序,雇员行为,雇员的专业判断”这三个方面进行差异化的服务过程设计,这时围绕这些服务类型的服务设计重点出现了一种演化规律,那就是对实体设施、过程和程序的侧重越来越少,而对雇员的行为和雇员的专业判断侧重越来越多,尤其是雇员的专业判断,逐渐成为银行能否提高顾客满意度,进而提升服务质量的核心维度。进而基于服务接触中的三元组合理论,提出银行员工作为三方中的核心一方,逐渐拥有了控制整个银行服务接触过程的趋势,因此银行除了重视顾客(指外部顾客)之外,还需要将员工视为内部顾客,需要高度重视内部顾客的满意度,即定期收集、监测和提升“员工满意度”,只有员工满意度获得提升,员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外部顾客,进而提高“顾客满意度”,从而最终提高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质量 国有金融企业 服务分类 服务设计 员工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
16
作者 刘雅荣 温滟琳 《山西财税》 2024年第4期40-42,共3页
随着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结构性失衡,我国经济表现出明显的“脱实向虚”,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现象日趋严重。而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本文通过研究非金融... 随着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结构性失衡,我国经济表现出明显的“脱实向虚”,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现象日趋严重。而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本文通过研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从资金供给层面和研发动机层面揭示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探索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规范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业务、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企业 影子银行 企业创新能力 结构性失衡 脱实向虚 研发动机 科技创新水平 第一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澎涵 杨有振 《金融理论探索》 2024年第3期14-29,共16页
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而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是影响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金融市场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非线性关系... 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而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是影响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金融市场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随着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金融市场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特征,即影子银行规模在适度区间内可以促进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超过适度区间后则会降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缓释了影子银行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倒U形关系,上述倒U形关系在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样本组中更为显著。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允许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适度规模的存在,加强对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业务资金来源的监管,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企业 影子银行 信贷资源配置效率 数字普惠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助力金融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提升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静 汪锦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72-77,共6页
本文聚焦ESG发展现状,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分析金融企业内部控制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的机理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金融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内部控制四机制,包括政策评估机制、战略导向机制、流程管理机制和监督整改机制,并从... 本文聚焦ESG发展现状,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分析金融企业内部控制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的机理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金融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内部控制四机制,包括政策评估机制、战略导向机制、流程管理机制和监督整改机制,并从建立健全ESG信息披露政策、科学设置ESG信息披露指标、高效搭建ESG信息管理平台、定期核验ESG信息披露质量四个方面探索提升金融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ESG 信息披露 金融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村金融企业结构的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詹继生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7-150,共4页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不仅要增加农村金融企业数量,更为重要的是改善农村金融企业结构。当前,农村金融企业存在重大的结构性缺陷,对新农村建设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优化农村金融企业结构,需要制定并坚持一系列原则。建立合理的农村金融企...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不仅要增加农村金融企业数量,更为重要的是改善农村金融企业结构。当前,农村金融企业存在重大的结构性缺陷,对新农村建设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优化农村金融企业结构,需要制定并坚持一系列原则。建立合理的农村金融企业行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是调整和优化农村金融企业结构必须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企业结构 农村金融企业行业结构 农村金融企业所有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风险内部控制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贾昆儒 《时代经贸》 2024年第2期84-86,共3页
本文旨在研究金融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风险内部控制。首先,本文概述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定义、发展、类型以及国内外市场现状;其次,对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内部... 本文旨在研究金融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风险内部控制。首先,本文概述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定义、发展、类型以及国内外市场现状;其次,对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内部控制理论与金融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风险管理的关系;最后,提出针对金融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风险的内部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金融企业 风险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