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针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吕岩峰 《大众科学》 2024年第4期73-75,共3页
目的分析中医针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22年2月—2023年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针推治疗;对照组... 目的分析中医针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22年2月—2023年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针推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VAS评分、JOA评分、TNF-α、hsCRP、-6(IL-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针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它能够快速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中医针推治疗应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推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明经穴针刺法联合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针推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岩 徐丽娟 +1 位作者 陈思歧 李艳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6-411,共6页
目的观察阳明经穴针刺法联合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针推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以52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阳明经穴针刺法及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针推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为研究组,以52例单独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为... 目的观察阳明经穴针刺法联合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针推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以52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阳明经穴针刺法及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针推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为研究组,以52例单独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四肢肌力评分、临床疗效、肢体感觉功能、肢体运动功能、上肢正中神经电生理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下肢近端、下肢远端、上肢近端、上肢远端肌力评分、上肢正中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分升高(P<0.05),研究组更明显(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86.54%)高于对照组(69.23%)(P<0.05)。治疗后,两组肢体感觉功能分级、肢体运动功能分级优于治疗前(P<0.05),以研究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上肢正中神经远端运动潜伏期(DML)降低(P<0.05),以研究组更明显(P<0.05)。结论阳明经穴针刺法联合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针推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四肢肌力、肢体感觉与运动功能,且可调节神经电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经穴刺法 治痿独取阳明 针推 吉兰-巴雷综合征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3
作者 杜和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99-0102,共4页
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视域下,分析针推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于2022年5月到2022年6月这段时间内,收治的表现为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用的病例。按照治疗方法制定分组计划,对照组(n=41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视域下,分析针推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于2022年5月到2022年6月这段时间内,收治的表现为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用的病例。按照治疗方法制定分组计划,对照组(n=41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针推组(n=41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针推治疗方法;对比疗效、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针推组的疗效更加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针推组的疼痛程度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功能障碍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针推组的功能障碍程度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QOL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针推组的QOL评分更高(P<0.05)。结论 针推治疗的治疗有效性较高,且能够更加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 针推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盛京小儿针推流派
4
作者 张秀英 王雪峰 张立佳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9年第1期1-4,共4页
盛京小儿针推伴随着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传承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流派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倡导用推即用药,依法立方;精简取穴,协同配穴增效,同时总结了不同疾病的核心特定穴、代表性手法及要穴。本流派也十分重视儿童保健,针对小... 盛京小儿针推伴随着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传承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流派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倡导用推即用药,依法立方;精简取穴,协同配穴增效,同时总结了不同疾病的核心特定穴、代表性手法及要穴。本流派也十分重视儿童保健,针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时令节气的不同,形成了二十四节气保健及脏腑保健的推拿方法。脊背六法、透穴针刺法为流派特有技法,同时擅长针推并用治疗儿童脑性瘫痪等疑难疾病。流派也有一定的区域性,在沈城享有较高声誉,并通过受邀讲学及举办针推培训班,已将流派学术思想及技法辐射全国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京小儿针推 脊背六法 王雪峰 针推并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治疗郁病浅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琼 曹徵良 +4 位作者 孙佳琪 章薇 常小荣 娄必丹 钟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0-12,共3页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的主要学术思想为"针经治脏"、"五经配伍"。笔者运用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的方法 ,通过针五经、调五脏来论治郁病,为针灸治疗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关键词 湖湘针推 五经配伍 郁病 学术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理论论治癃闭 被引量:4
6
作者 廖玲 陈钰莹 +4 位作者 李赛群 周有君 常小荣 娄必丹 章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8-839,共2页
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是一个具有湖湘传统针推医学特色的学术群体,其主要学术观点为"推经治脏""针经治脏""灸经调脏""五经配伍""五经助制"等。作者拟介绍在湖湘针推流派"... 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是一个具有湖湘传统针推医学特色的学术群体,其主要学术观点为"推经治脏""针经治脏""灸经调脏""五经配伍""五经助制"等。作者拟介绍在湖湘针推流派"五经配伍"主要学术思想指导下,运用"五经配伍""针经治脏"治疗癃闭,为临床治疗癃闭开辟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针推流派 五经配伍 经治脏 癃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推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道武 梁晓菲 王秋景 《上海针灸杂志》 2002年第2期22-23,共2页
目的 观察针灸推拿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与单一针灸、推拿疗法的相对差异性。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针推组、针组和推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针推组痊愈率 (5 5 .2 % )和总有效率 (10 0 .0 % )均明显高于针组 (31.0 %和86 .... 目的 观察针灸推拿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与单一针灸、推拿疗法的相对差异性。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针推组、针组和推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针推组痊愈率 (5 5 .2 % )和总有效率 (10 0 .0 % )均明显高于针组 (31.0 %和86 .9% )和推组 (34.7%和 91.8% ) ,经统计学处理 (P<0 .0 5 ) ,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针推结合疗法优于单一的针灸疗法和推拿疗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推结合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研究 灸疗法 拿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浅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翠英 李金香 +2 位作者 潘诗敏 张曦 李莹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6期757-760,共4页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的主要学术思想为"五经配伍",主张通过"针经治脏"以达到调和脏腑的目的。"五经配伍"结合了五行助制、经-脏相关理论,通过针五经、调五脏、和五行来论治消化性溃疡,以期为临床针刺治疗脾...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的主要学术思想为"五经配伍",主张通过"针经治脏"以达到调和脏腑的目的。"五经配伍"结合了五行助制、经-脏相关理论,通过针五经、调五脏、和五行来论治消化性溃疡,以期为临床针刺治疗脾胃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学 消化性溃疡 五经配伍 经治脏 五行助制理论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湖湘针推学术流派理论论述针灸治疗便秘 被引量:4
9
作者 罗容 钟峰 章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406-409,共4页
便秘的病位在大肠腑,其发病与气血津液及肝、心、脾、肺、肾的功能失调有着紧密联系。本文以便秘为例,从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角度阐释便秘患者的五脏生克制化关系,并据此选穴配穴,施以相应补泻手法,为针灸治疗便秘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 五脏生克制化 便秘 选穴配穴 补泻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派学术思想及临床特色刍议 被引量:7
10
作者 钟峰 娄必丹 +5 位作者 刘密 石文英 曹越 陈成 常小荣 章薇 《四川中医》 2018年第5期38-40,共3页
探寻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形成的学术源流,总结归纳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及其临床特色,以便更好地继承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的学术精髓,促进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 湖湘针推学派 五经配伍 学术思想 临床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推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调查报告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宏 刘飞 +1 位作者 王宛彭 王衍衡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90-91,共2页
针对实践教学过程、技能训练及实习过程的相关问题展开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践操作教学较适用于技能课教学(87.8%)和临床课教学(84.7%);技能课考试中笔答试卷和技能考核较合适的分数比例为1:1(68.4%);大部分学生认为临床实习岗前培训有... 针对实践教学过程、技能训练及实习过程的相关问题展开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践操作教学较适用于技能课教学(87.8%)和临床课教学(84.7%);技能课考试中笔答试卷和技能考核较合适的分数比例为1:1(68.4%);大部分学生认为临床实习岗前培训有必要(87.8%);认为临床实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为理论知识不扎实(53.2%),其次为临床辩证思维能力差(25.5%);认为较适用于实习教学的教学方式为临床案例(8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推专业 大学生 实践教学 调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利湿针推法对痰湿体质量化积分及肥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昕红 王东岩 孙忠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利湿针推法对痰湿体质肥胖患者量化积分及肥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健脾利湿针推法治疗痰湿体质肥胖患者2个月。观察各组痰湿体质患者特征计量化积分、减肥疗效及肥胖指标的变化。结果:针推组减肥疗效、痰湿量化积分及减... 目的:探讨健脾利湿针推法对痰湿体质肥胖患者量化积分及肥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健脾利湿针推法治疗痰湿体质肥胖患者2个月。观察各组痰湿体质患者特征计量化积分、减肥疗效及肥胖指标的变化。结果:针推组减肥疗效、痰湿量化积分及减肥指标改善明显优于针刺组、推拿组(P<0.05)和中药组(P<0.01)。结论:健脾利湿针推法使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的积累同时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利湿针推 痰湿体质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推结合心理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范宜文 薛玉香 《上海针灸杂志》 2004年第9期14-15,共2页
目的 观察针刺推拿结合心理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针刺推拿结合心理治疗 ,并与对照组采用氨苄青霉素治疗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10 0 .0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5 .7%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目的 观察针刺推拿结合心理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针刺推拿结合心理治疗 ,并与对照组采用氨苄青霉素治疗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10 0 .0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5 .7%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针推结合心理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推治疗 心理疗法 急性乳腺炎 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湘针推“五经配伍取穴法”论治慢性便秘 被引量:2
14
作者 钟峰 匡泓俊 +3 位作者 袁楠 杨腊媛 袁杨阳 章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137-140,共4页
湖湘针推是主要强调经脉-脏腑相关,以五行生克制化为治疗原则核心的学术流派。其临床取穴特点——五经配伍取穴法强调一经调控多脏、多经司控一脏和补母泻子理念。慢性便秘是一种多发的功能性肠病,反复发作易继发精神心理障碍、肛肠病... 湖湘针推是主要强调经脉-脏腑相关,以五行生克制化为治疗原则核心的学术流派。其临床取穴特点——五经配伍取穴法强调一经调控多脏、多经司控一脏和补母泻子理念。慢性便秘是一种多发的功能性肠病,反复发作易继发精神心理障碍、肛肠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本文基于五经配伍取穴法,结合湖南地区慢性便秘高发证候类型——气滞证、湿热证、脾虚证、气血两虚证,对慢性便秘辨治进行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 五经配伍 经脉-脏腑相关 慢性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推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性眩晕性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侯新聚 马红梅 熊伟 《药品评价》 CAS 2017年第14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针推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性眩晕性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颈性眩晕性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针推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针推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 目的:探讨针推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性眩晕性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颈性眩晕性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针推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针推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1.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眩晕评分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针推配合中药熏蒸方式对颈性眩晕性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眩晕症状评分,临床价值显著,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推 中药熏蒸 颈性眩晕性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推结合治疗子宫肌瘤33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振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18-618,共1页
关键词 针推结合 治疗 子宫肌瘤 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体非神经组织力学敏感细胞的研究与针推治疗作用机理的新思考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波 江瑜 +2 位作者 张小珊 田维毅 吴远华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9-12,共4页
通过简要联系经络实质新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现代医学生物学非神经组织力学敏感细胞的研究概况和初步分析针推力学刺激的作用形式及作用对象,提出新的针推治疗作用机理思路,为进一步开拓针灸推拿学现代研究空间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基本组织 力学敏感细胞 经络腧穴 针推治疗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推专业推拿治疗教学思路探讨——评《推拿治疗学》 被引量:4
18
作者 潘道友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I0004-I0004,共1页
推拿治疗是针推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临床学科课程,在过去的推拿治疗教学中,教师侧重于重难点的解析和临床能力的示范,学生的自主临床实践训练不足,在毕业后的岗位培训中不能很快地进入临床角色。范炳华主编的《推拿治疗学》(2016年7月中国... 推拿治疗是针推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临床学科课程,在过去的推拿治疗教学中,教师侧重于重难点的解析和临床能力的示范,学生的自主临床实践训练不足,在毕业后的岗位培训中不能很快地进入临床角色。范炳华主编的《推拿治疗学》(2016年7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主要研究了中医学中推拿治疗的临床理论、治疗原则和基础治疗方法,对相关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治疗研究等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与整合,使学习者能够更全面地掌握推拿治疗学的基础知识、技能、方法与研究重难点,进而为推拿治疗的临床应用和创新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拿治疗 针推专业 临床能力 临床理论 诊断鉴别 临床学科 临床实践 范炳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筋宣痹法针推结合治疗肩周炎急性疼痛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睿 吴叶琪 +1 位作者 吴婷 孙戴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6期177-180,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通筋宣痹法针推结合治疗肩周炎急性疼痛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疼痛期的肩周炎患者,按照患者选择意愿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针推结合通筋宣痹法治疗,每周3次,治疗2周;对照组予肩关节软组织封闭术治疗,每周1次,治疗... 目的:观察基于通筋宣痹法针推结合治疗肩周炎急性疼痛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疼痛期的肩周炎患者,按照患者选择意愿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针推结合通筋宣痹法治疗,每周3次,治疗2周;对照组予肩关节软组织封闭术治疗,每周1次,治疗2周。在治疗1周和治疗2周后分别通过Constant-Murley (CM)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肩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进行观测,并比较2组间临床疗效。结果:因失访等原因最终纳入统计的患者共53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28例。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2周后肩关节功能CM评分及疼痛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治疗组在肩关节功能及疼痛的改善方面均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2周后,2组肩关节功能CM评分及疼痛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76.00%,对照组85.71%,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通筋宣痹法针灸推拿结合治疗肩周炎急性疼痛期可以有效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临床疗效与封闭疗法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急性期 针推结合 通筋宣痹法 Constant-Murley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推结合治疗隐性脊柱裂遗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红 胡振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8期494-494,共1页
目的 :观察针推结合治疗隐性脊柱裂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0例患者分为针推组和中药组各 3 0例。结果 :针推组的疗效优于中药组 (P <0 0 5 )。结论 :针推结合治疗隐性脊柱裂遗尿的临床效果好 ,操作简便 ,无副作用。
关键词 遗尿 隐性脊柱裂 针推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