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钒钛磁铁矿精矿钙化焙烧-硫酸浸出强化提钒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正义 肖军辉 +1 位作者 陈肖汀 程仁举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37,共11页
为了在不同试验条件下获得钒浸出率最高的提钒工艺,对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精矿进行了钙化焙烧-硫酸浸提钒工艺条件试验。该钒钛磁铁矿精矿为钒钛磁铁矿磁选后的选铁精矿,其中的主要矿物大多带有磁性,如磁铁矿、钛铁矿,其中的V_(2)O_(5)... 为了在不同试验条件下获得钒浸出率最高的提钒工艺,对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精矿进行了钙化焙烧-硫酸浸提钒工艺条件试验。该钒钛磁铁矿精矿为钒钛磁铁矿磁选后的选铁精矿,其中的主要矿物大多带有磁性,如磁铁矿、钛铁矿,其中的V_(2)O_(5)质量分数为0.41%,属于低品位钒矿。钒的存在形式为钒铁尖晶石,主要分布在磁铁矿中。对矿物结合X射线衍射仪进行定性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仪扫描分析,确定钒钛磁铁矿精矿焙烧前后的矿物相变和焙烧机理;对矿物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半定量分析,确定钒钛磁铁矿中各元素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钒含量,用以计算浸出率来评判工艺效果。结果表明,焙烧过程中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成CaO和二氧化碳,CaO与钒铁尖晶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可溶于硫酸的钒酸钙,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热力学中标准吉布斯自由能(Δ_(r)G^(θ))的计算结果也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钒铁尖晶石转化为钒酸钙是可行的。在单因素条件下试验,采用球团焙烧方式,进行造球的物料粒度小于0.075 mm,球团尺寸为8~10 mm,确定了焙烧温度为1323 K、碳酸钙用量为7.5%、焙烧时间为2 h、随炉降温至室温的最佳焙烧条件;确定了焙砂粒度小于0.075 mm、浸出温度为333 K、浸出溶剂为体积分数10%的硫酸、液固比为5 mL/g、浸出时间为3 h的最佳浸出条件,可得到钒浸出率为94.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精矿 钙化焙烧 硫酸浸出 铁尖晶石 酸钙
原文传递
镁化合物对钒钛磁铁矿精矿碳热还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超 孙体昌 +1 位作者 寇珏 赵永强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65-771,共7页
以承德钒钛磁铁矿精矿(VTC)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镁化合物(MgCl2,MgSO4,Mg(OH)2,MgO)对钒钛磁铁矿在焦粉还原中的影响,探讨用镁化合物作为添加剂强化钒钛磁铁矿还原的可能性。气体分析结果表明含有不同镁化合物的VTC球团在1... 以承德钒钛磁铁矿精矿(VTC)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镁化合物(MgCl2,MgSO4,Mg(OH)2,MgO)对钒钛磁铁矿在焦粉还原中的影响,探讨用镁化合物作为添加剂强化钒钛磁铁矿还原的可能性。气体分析结果表明含有不同镁化合物的VTC球团在1250℃下还原120min后,球团的还原度顺序为MgCl2〉MgO〉Mg(OH)2〉无添加剂〉MgSO4;MgCl2的添加有利于整个还原过程;MgSO4的添加能加快还原前期磁铁矿还原成浮氏体的过程,但会阻碍浮氏体还原成金属铁;而MgO和Mg(OH)2的添加有助于还原后期钛铁矿的还原。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结果表明镁的添加,还原产物从亚铁板钛矿转变为钛酸镁,镁比铁更倾向于与钛结合,利于钛铁分离;但同时在还原过程中,镁聚集在未反应的内核中形成镁铁氧的固溶体阻碍铁的进一步还原,这是造成添加MgSO4降低VTC球团的还原度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精矿 碳热还原 镁化合物 还原度 铁分离
原文传递
钒钛磁铁精矿内配煤球团还原分形论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周兰花 曾富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3-158,共6页
基于分形理论建立了矿煤球团还原动力学新模型,通过钒钛磁铁精矿内配煤球团加热还原试验,探讨钒钛磁铁精矿内配煤球团分形还原机理.实验结果发现,钒钛磁铁精矿表面分维为2.2686;实验温度范围(960~1200℃)内,球团还原时间短于23 min时... 基于分形理论建立了矿煤球团还原动力学新模型,通过钒钛磁铁精矿内配煤球团加热还原试验,探讨钒钛磁铁精矿内配煤球团分形还原机理.实验结果发现,钒钛磁铁精矿表面分维为2.2686;实验温度范围(960~1200℃)内,球团还原时间短于23 min时,其表观速率常数与温度之间关系为k1=624.843exp(-1.5324×10^4/T)min-1,活化能为127.40kJ·mol-1;球团还原时间超过28 min后,其表观速率常数与温度之间关系为k2=0.035×exp(-0.5329×10^4/T) min-1,活化能为44.31kJ·mol-1.结果表明,球团还原初期主要受碳气化反应限制,后期主要受内扩散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精矿 球团 还原 分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磁铁精矿综合利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项敏 刘博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19年第2期42-45,共4页
为了高效综合利用我国储量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文章对钒钛磁铁精矿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重点分析比较了高炉-转炉法、直接还原法、钾化焙烧-酸浸提钒法以及铝酸钠溶液浸出-钛铁分离等方法各自的研究结果。采用高炉-转炉法,... 为了高效综合利用我国储量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文章对钒钛磁铁精矿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重点分析比较了高炉-转炉法、直接还原法、钾化焙烧-酸浸提钒法以及铝酸钠溶液浸出-钛铁分离等方法各自的研究结果。采用高炉-转炉法,精矿中铁和钒的回收率可分别达到90%和98%,而钛难以被回收;采用直接还原法,铁、钛和钒的回收率可分别达到89%、95%和84%;采用钾化焙烧-酸浸提钒法,钒浸出率可达75%以上;采用铝酸钠溶液浸出-钛铁分离法,铁的回收率可达75%,钛的回收率仅为20%。基于已有方法的分析和比较,并结合探索性研究,对今后钒钛磁铁精矿高效综合利用研究提出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精矿 综合利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与硫酸浸出预还原钒钛磁铁矿混合精矿中的Fe,V及Ti 被引量:6
5
作者 肖万海 赵宏欣 +4 位作者 宋宁 陈德胜 刘亚辉 王丽娜 齐涛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7-743,共7页
以预还原处理后的钒钛磁铁矿混合精矿为原料,用盐酸浸出其中的铁、钒、钛,考察了各因素对铁、钒、钛浸出率的影响,并对浸出渣进行了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在初始盐酸浓度20%(ω)、液固质量比4:1、浸出温度110℃、浸出时间4 h的优化浸出条件... 以预还原处理后的钒钛磁铁矿混合精矿为原料,用盐酸浸出其中的铁、钒、钛,考察了各因素对铁、钒、钛浸出率的影响,并对浸出渣进行了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在初始盐酸浓度20%(ω)、液固质量比4:1、浸出温度110℃、浸出时间4 h的优化浸出条件下,铁、钒的浸出率分别为91.8%和95.0%,钛的浸出率为0.3%;浸出过程中钛是先溶解-再水解沉淀;盐酸浸出液可用于回收铁和萃取提钒;盐酸浸出渣中Ti O2的硫酸分解率达98.2%,可作为硫酸法生产钛白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还原 磁铁矿混合精矿 盐酸 浸出 硫酸 分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