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微合金钢冶炼过程中TiN生成与控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睿 李阳 +3 位作者 孙萌 马帅 毛昀惬 姜周华 《特殊钢》 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
钛微合金钢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向钢中加入Ti元素进行微合金化,可以明显地提高材料的强度,并且改善材料的性能,但会在钢中形成TiN夹杂。TiN析出温度较高,细小的TiN夹杂可以抑制高温下晶粒的长大,同时... 钛微合金钢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向钢中加入Ti元素进行微合金化,可以明显地提高材料的强度,并且改善材料的性能,但会在钢中形成TiN夹杂。TiN析出温度较高,细小的TiN夹杂可以抑制高温下晶粒的长大,同时诱导晶内针状铁素体(IAF)的形成;而粗大的TiN夹杂对材料的性能不利。本文从TiN的生成与控制两个方面讨论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含钛微合金钢中TiN生成的最新进展。在TiN的生成上,主要总结了TiN的生成方式、形貌特征、热力学及动力学因素对TiN生成的影响,以及钢中TiN对钢材性能的危害。在TiN的控制上,主要总结了Al、B元素与Ti元素的协同作用对TiN生成的影响、Mg处理、Ca处理,以及稀土(Ce、La、Y)处理对钢中TiN生成的影响。钢中其他元素和Ti元素间的协同效应可以影响TiN的数量、尺寸及形貌。Mg处理、Ca处理以及稀土处理可以为TiN的生成提供有效形核质点,同时减少了大尺寸TiN夹杂的生成。经过Mg、Ca处理及稀土处理能生成纳米级的TiN复合夹杂,能有效诱导IAF的形成,强化钢材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微合金钢 TiN生成行为 TiN控制 稀土处理 氧化物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微合金钢中氮含量控制技术研究与实践
2
作者 李萍 《山东冶金》 CAS 2024年第3期43-45,49,共4页
介绍了莱钢银山型钢炼钢厂生产钛微合金钢Q355B不同生产环节氮含量变化情况,分析了生产流程各因素对钢中氮含量的影响,其中转炉终点碳氧含量、出钢温度,LF进站钢液温度、电极电耗、底吹氩气、埋弧效果,连铸保护浇注等对钢水增氮有较大... 介绍了莱钢银山型钢炼钢厂生产钛微合金钢Q355B不同生产环节氮含量变化情况,分析了生产流程各因素对钢中氮含量的影响,其中转炉终点碳氧含量、出钢温度,LF进站钢液温度、电极电耗、底吹氩气、埋弧效果,连铸保护浇注等对钢水增氮有较大影响。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通过转炉终点碳含量、出钢温度、精炼渣成分控制等措施,达到了稳定控制氮含量在40×10^(-6)以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微合金钢 氮含量 转炉 精炼 连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钛微合金钢连续冷却转变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冬梅 张晓明 +2 位作者 杜林秀 刘相华 王国栋 《钢铁研究》 CAS 2005年第3期21-24,共4页
利用Gleeble-1 5 0 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不同钛含量对微合金钢连续冷却转变的影响,用热膨胀法建立了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 ,为含钛微合金钢制定合理的控冷控轧工艺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在较宽的冷却速度范围内(2~... 利用Gleeble-1 5 0 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不同钛含量对微合金钢连续冷却转变的影响,用热膨胀法建立了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 ,为含钛微合金钢制定合理的控冷控轧工艺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在较宽的冷却速度范围内(2~2 0℃/s)都有贝氏体组织生成;随含钛量增加,γ-α相变点上移,扩大了先共析铁素体形成的冷却速度区间;在动态条件下出现了只有多边形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的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微合金钢 连续冷却转变 热膨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对铌钛微合金钢高温变形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洋 衣海龙 +1 位作者 刘振宇 王国栋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9-112,共4页
利用MMS-3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铌钛和铌钛钼两种微合金钢进行了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两种钢的热变形行为,分析了微合金元素钼和不同变形条件对其动态再结晶的影响,得到了两种钢的动态再结晶激活能和变形抗力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 利用MMS-3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铌钛和铌钛钼两种微合金钢进行了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两种钢的热变形行为,分析了微合金元素钼和不同变形条件对其动态再结晶的影响,得到了两种钢的动态再结晶激活能和变形抗力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800~1 150℃)的降低和应变速率(0.1~10 s^(-1))的升高,试验钢的变形抗力升高;添加微合金元素钼后,试验钢的变形抗力增大,动态再结晶激活能增大,动态再结晶被抑制,变形温度对变形抗力的影响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微合金钢 动态再结晶 变形抗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对钛微合金钢奥氏体化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匡成盛 曹建春 +3 位作者 周晓龙 雍岐龙 杨银辉 刘庆春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设计了两种Ti/C原子比为0.5的钛微合金钢,研究了Mo对钛微合金钢不同奥氏体化温度下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的添加,提高了钛的碳氮化物在奥氏体中的固溶度,降低了奥氏体均匀化温度,细化了奥氏体晶粒,提高了奥氏体晶界和晶内的显微... 设计了两种Ti/C原子比为0.5的钛微合金钢,研究了Mo对钛微合金钢不同奥氏体化温度下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的添加,提高了钛的碳氮化物在奥氏体中的固溶度,降低了奥氏体均匀化温度,细化了奥氏体晶粒,提高了奥氏体晶界和晶内的显微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微合金钢 奥氏体 硬度
原文传递
等温工艺对钛微合金钢组织和析出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何康 宁玉亮 +2 位作者 李烈军 陈松军 霍向东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6-142,共7页
采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机、维氏硬度计、透射电镜等研究了等温工艺对Ti微合金钢组织性能和析出行为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在675℃等温时铁素体转变速度最快;随着等温温度降低,析出的TiC体积分数逐渐增大,沉淀强化效果增强,维氏硬度升... 采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机、维氏硬度计、透射电镜等研究了等温工艺对Ti微合金钢组织性能和析出行为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在675℃等温时铁素体转变速度最快;随着等温温度降低,析出的TiC体积分数逐渐增大,沉淀强化效果增强,维氏硬度升高;随等温时间延长,TiC粒子在铁素体晶粒内持续析出,维氏硬度增大,硬度分布更加集中;在650℃等温600 s时,析出强化量约为14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微合金钢 等温相变 等温析出 沉淀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微合金钢形变诱导析出规律的热模拟 被引量:7
7
作者 陈翱 李忠华 +3 位作者 何康 李烈军 陈松军 霍向东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2-167,共6页
采用Gleeble 3800热力模拟实验机模拟了钛微合金化低碳钢的两阶段控轧技术,通过应力松弛法得到了其应力松弛曲线及析出—时间—温度(PTT)曲线,研究了钛微合金钢在变形过程中的析出规律。结果表明:两阶段轧制后钛微合金钢的组织显著细化... 采用Gleeble 3800热力模拟实验机模拟了钛微合金化低碳钢的两阶段控轧技术,通过应力松弛法得到了其应力松弛曲线及析出—时间—温度(PTT)曲线,研究了钛微合金钢在变形过程中的析出规律。结果表明:两阶段轧制后钛微合金钢的组织显著细化,比较不同变形量下的应力松弛曲线,可以发现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应力松弛的速度加快,形变诱导析出的PTT曲线会向左偏移,最快析出的鼻尖温度由910℃降低到900℃,析出的开始时间提前,由65 s缩短至50 s,析出开始的孕育时间减少;此外,晶粒由于形变诱导析出的作用而逐渐细化,但随着保温时间的持续延长,晶粒会由于形变诱导析出的完成继续长大直至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微合金钢 形变诱导析出 应力松弛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冷却条件下钼对钛微合金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匡成盛 曹建春 +2 位作者 周晓龙 雍岐龙 田子启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8-152,共5页
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扫描电镜(SEM)以及显微硬度计,研究了Mo对钛微合金钢在不同冷却条件下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两种钢获得的粒状贝氏体组织先增加后减少;与含钛钢相比,添加钼有利于粒状贝氏体组织的形成和细... 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扫描电镜(SEM)以及显微硬度计,研究了Mo对钛微合金钢在不同冷却条件下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两种钢获得的粒状贝氏体组织先增加后减少;与含钛钢相比,添加钼有利于粒状贝氏体组织的形成和细化,同时也利于提高显微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微合金钢 组织 粒状贝氏体
原文传递
钛微合金钢的合金化工艺实践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吉刚 缪新德 +1 位作者 任英 张立峰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6,共5页
含钛钢冶炼采用钛铁、钛线合金化冶炼实践及热力学分析表明,钛的氧化反应造成钛收得率降低,钢液中一定的Al含量可提高钛收得率。通过48炉次试验分别对两个钢种、两种合金化方式和两种工艺路径(EAF和BOF)进行钛收得率考察,钛总收得率72.... 含钛钢冶炼采用钛铁、钛线合金化冶炼实践及热力学分析表明,钛的氧化反应造成钛收得率降低,钢液中一定的Al含量可提高钛收得率。通过48炉次试验分别对两个钢种、两种合金化方式和两种工艺路径(EAF和BOF)进行钛收得率考察,钛总收得率72.66%~87.17%,目标钛含量高的钢种(钢种Ⅱ,0. 05%Ti)钛总收得率(79.84%~84.66%)高于含量低的钢种(钢种Ⅰ,0.02%Ti)钛收得率(72.66%~87. 17%);钛铁合金加入钛的收得率67.34%~72.76%,低的出钢氧化性可以提高钛的收得率;钛线喂入钛的收得率78.62%~85.12%,钛铁加钛线合金化方式由于喂线前炉渣中钛化合物抑制了钛的渣-钢钛氧化反应,喂线环节钛收得率(83.49%~85.12%)明显高于单独加钛线合金化钛收得率(78. 62%~79.54%);熔渣中的钛在真空处理环节可以部分还原进入钢水,由于VD环节渣-钢还原动力学条件有利于钛的还原,钛还原率(28.05%~44.04%)明显高于RH真空处理顶渣钛还原率(<4%)。钢种Ⅰ及钢种Ⅱ冶炼钛合金化采用LF喂钛线+VD工艺路线较其它方式更为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微合金钢 合金 工艺路线 EAF-LF-VD BOF-LF-RH 收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微合金钢热变形奥氏体的再结晶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邢新 徐洲 黄杰 《上海金属》 CAS 2003年第5期12-15,共4页
研究了钒钛微合金钢热变形奥氏体的再结晶行为 ,根据热变形奥氏体的动态再结晶图和静态再结晶图可以综合判断在高温轧制过程中轧制温度、轧制速率、压下率、停留温度以及停留时间对热变形奥氏体组织状态的影响 ,从而为实际生产工艺的确... 研究了钒钛微合金钢热变形奥氏体的再结晶行为 ,根据热变形奥氏体的动态再结晶图和静态再结晶图可以综合判断在高温轧制过程中轧制温度、轧制速率、压下率、停留温度以及停留时间对热变形奥氏体组织状态的影响 ,从而为实际生产工艺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微合金钢 热变形奥氏体 再结晶 轧制温度 轧制速率 压下率 停留温度 停留时间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微合金钢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煜 赖朝彬 +2 位作者 郑晓楠 罗迪强 邓庚凤 《江西冶金》 2023年第4期298-305,共8页
钛(Ti)微合金钢是通过添加微量元素Ti,以微合金化处理结合控轧控冷技术生产的一种新型钢种。文中从强化机制、热影响区第二相粒子及氧化物冶金工艺3个方面综述了Ti微合金钢的研究进展。对第二相粒子在钢中作用机理的研究表明,精准控制... 钛(Ti)微合金钢是通过添加微量元素Ti,以微合金化处理结合控轧控冷技术生产的一种新型钢种。文中从强化机制、热影响区第二相粒子及氧化物冶金工艺3个方面综述了Ti微合金钢的研究进展。对第二相粒子在钢中作用机理的研究表明,精准控制第二相粒子的尺寸、分布、形态、数量是Ti钛微合金钢研究的难点之一;第二相夹杂物诱导针状铁素体形核机理是Ti微合金钢开发的另一个技术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微合金钢 强化机制 第二相粒子 氧化物冶金 针状铁素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钛微合金钢的动态CCT曲线
12
作者 吴俊平 靳星 +4 位作者 陈登福 龙木军 曹俊生 段华美 杜星宏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19,共5页
研究了不同冷却速率下一种含钛微合金钢的相变过程与相变温度的变化,结合金相-硬度法获得该含钛微合金钢的动态CCT曲线。结果表明:含钛微合金钢的Ac_1=702℃、Ac_3=826℃;随着冷速增加,奥氏体转变开始和结束温度逐步下降;冷速小于1.5... 研究了不同冷却速率下一种含钛微合金钢的相变过程与相变温度的变化,结合金相-硬度法获得该含钛微合金钢的动态CCT曲线。结果表明:含钛微合金钢的Ac_1=702℃、Ac_3=826℃;随着冷速增加,奥氏体转变开始和结束温度逐步下降;冷速小于1.5℃/s时,组织为铁素体与珠光体;1.5~2.5℃/s冷速为贝氏体产生的临界冷速;冷速为5~10.0℃/s时,组织主要是贝氏体;冷速为15~20℃/s时组织为下贝氏体与少量马氏体;随冷速增加,硬度整体呈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微合金钢 动态CCT曲线 冷却速率 观组织 硬度
原文传递
钛微合金钢炉外精炼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勇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第1期88-89,共2页
针对钛微合金钢炉外精炼工艺除杂率较低的问题,为此提出钛微合金钢炉外精炼工艺优化研究。以流体力学和雷诺系数为理论依据,在钢液静止状态下保持至少 20min,为夹杂物充足的静止上浮时间,实现对钢液中大颗粒的夹杂物去除;然后通过向钢... 针对钛微合金钢炉外精炼工艺除杂率较低的问题,为此提出钛微合金钢炉外精炼工艺优化研究。以流体力学和雷诺系数为理论依据,在钢液静止状态下保持至少 20min,为夹杂物充足的静止上浮时间,实现对钢液中大颗粒的夹杂物去除;然后通过向钢液中添加适量的氧化剂,使钢液中不易排出的夹杂物在钢液搅拌状态下使其与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颗粒状物体,再经过滤使其彻底去除。经试验证明,优化后的钛微合金钢炉外精炼工艺的除杂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微合金钢炉外精炼工艺优化 除杂率 雷诺系数 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微合金钢中钛化合物的特征及其控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宗强 邓深 《柳钢科技》 2011年第5期23-26,共4页
综述钛微合金钢中钛化合物的存在特点,总结连铸、加热、轧制过程中钛化合物固溶、析出形态特征及其对钢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钛微合金钢 化合物 固溶 析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塑性低碳钒-钛微合金钢的组织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社奎 杜瑞瑞 《河北冶金》 2015年第5期26-28,共3页
钢坯经两阶段控制轧制后,采用UFC→690℃→炉冷的冷却工艺将钒—钛微合金钢冷却至室温,研究了钒—钛微合金钢的组织性能,阐明了强化机理。结果表明,在现有工艺条件下,可获得全铁素体组织,铁素体晶粒尺寸为4.4±3.0μm。实验钢的屈... 钢坯经两阶段控制轧制后,采用UFC→690℃→炉冷的冷却工艺将钒—钛微合金钢冷却至室温,研究了钒—钛微合金钢的组织性能,阐明了强化机理。结果表明,在现有工艺条件下,可获得全铁素体组织,铁素体晶粒尺寸为4.4±3.0μm。实验钢的屈服强度高达733 MPa,断后延伸率达到了27.5%,呈现出较强的塑性,沉淀强化量达到了30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微合金钢 超快速冷却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钛微合金钢异型坯高温塑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超 尚国明 《河南冶金》 2020年第1期12-14,46,共4页
在GL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铌钛复合微合金化钢异型坯的高温拉伸试验,并对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钢材的脆性温度区,第I脆性区的温度范围为1 300℃至熔点,高温塑性区的温度范围为950~1 300℃,第Ⅲ脆性区的温度范围为700~900... 在GL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铌钛复合微合金化钢异型坯的高温拉伸试验,并对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钢材的脆性温度区,第I脆性区的温度范围为1 300℃至熔点,高温塑性区的温度范围为950~1 300℃,第Ⅲ脆性区的温度范围为700~900℃,高温塑性区为微孔聚集韧性断裂,呈现典型的韧窝结构,在第Ⅲ脆性区为准解理断裂,呈现典型的河流花样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微合金钢 异型坯 高温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钢成功生产汽车箱体用600MPa钛微合金钢
17
《四川冶金》 CAS 2013年第1期35-35,共1页
近日,1200吨汽车箱体用600MPa钛微合金钢在承钢钢轧二厂成功下线。经检验,各项性能指标满足控制要求,板形及表面质量良好,焊接性能优良,解决了高强钢焊接性能差的问题。
关键词 钛微合金钢 箱体 汽车 生产 焊接性能 控制要求 性能指标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工艺对钒钛微合金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Mekk.,MF 陈长白 《国外钢铁钒钛》 1992年第1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钛微合金钢 轧制工艺 组织 性能
全文增补中
加热温度对钒钛微合金钢组织和强度的影响
19
作者 Mekk.,MF 徐勇 《国外钢铁钒钛》 1992年第1期24-35,共12页
关键词 钛微合金钢 加热温度 组织 强度
全文增补中
终轧温度对钒钛微合金钢组织和强度的影响
20
作者 Mekk.,MF 杨耿 《国外钢铁钒钛》 1992年第1期36-47,共12页
关键词 钛微合金钢 终轧温度 组织 强度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