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网支撑的引导骨再生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2
1
作者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编辑部 宿玉成 +1 位作者 刘倩 任斌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前,钛网支撑的引导骨再生(尤其是3D打印个性化钛网支撑的引导骨再生)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多,是许多骨缺损病例(尤其是复杂骨缺损病例)种植手术时骨增量的一种可靠解决方案。鉴于钛网支撑的引导骨再生技术敏感性较强,钛网暴露并发症的发... 目前,钛网支撑的引导骨再生(尤其是3D打印个性化钛网支撑的引导骨再生)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多,是许多骨缺损病例(尤其是复杂骨缺损病例)种植手术时骨增量的一种可靠解决方案。鉴于钛网支撑的引导骨再生技术敏感性较强,钛网暴露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高,目前国内外尚缺乏相关的指南或共识,《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编辑部组织相关专家讨论并起草了本共识,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再生 传统 3D打印个性化 钛网支撑的引导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异种骨混合的钛网支撑的引导骨再生伴角化龈增量的美学区连续牙列缺损种植修复一例
2
作者 蒋娟娜 李俊满 +1 位作者 陈琳 谢亮焜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72-276,共5页
本病例报告了一例自体骨-异种骨混合的钛网支撑的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伴角化龈增量的美学区连续牙列缺损种植修复。患者因外伤致上颌前牙区骨折、水平向骨丧失,连续多颗天然牙缺失。临床治疗取自体骨混合去蛋白牛... 本病例报告了一例自体骨-异种骨混合的钛网支撑的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伴角化龈增量的美学区连续牙列缺损种植修复。患者因外伤致上颌前牙区骨折、水平向骨丧失,连续多颗天然牙缺失。临床治疗取自体骨混合去蛋白牛骨矿物质(deproteinized bovine bone mineral,DBBM)异种骨填入骨缺损区,在唇侧放置钛网和生物可吸收性胶原膜。半年后行简易修复导板引导下种植体植入,二期术前行角化龈增量,临时修复体佩戴6个月后完成最终美学修复。结果可见,自体骨-异种骨混合的钛网支撑的GBR获得了理想的骨增量效果,为种植体植入提供了理想的位点,同时角化龈增量手术为最终美学修复提供了令医患满意的临床效果。因此,自体骨-异种骨混合用于钛网支撑的GBR是一种增加前牙区水平骨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区种植 引导再生 自体 角化龈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个性化钛网支撑的引导骨再生术后钛网暴露的原因、预防与治疗
3
作者 宿玉成 任斌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12,共8页
3D打印个性化钛网作为间隙保持装置,可有效地创造和维持成骨空间、减少术中时间、降低手术难度,是解决各类牙槽骨缺损的可靠的骨增量方案。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术后钛网暴露是最常见并发症,需要临床医生关注。本文针对3D打印个性化钛网... 3D打印个性化钛网作为间隙保持装置,可有效地创造和维持成骨空间、减少术中时间、降低手术难度,是解决各类牙槽骨缺损的可靠的骨增量方案。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术后钛网暴露是最常见并发症,需要临床医生关注。本文针对3D打印个性化钛网支撑的引导骨再生术后钛网暴露的原因、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内容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个性化 引导再生 并发症 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个性化钛网辅助下的引导骨再生与块状自体骨移植在复杂牙槽骨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苏雅娣 邹节娟 +1 位作者 王超 黄元丁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9-177,共9页
目的拟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比3D打印个性化钛网(3D-PITM)辅助下的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与块状自体骨移植在复杂牙槽骨缺损重建中的骨增量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 目的拟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比3D打印个性化钛网(3D-PITM)辅助下的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与块状自体骨移植在复杂牙槽骨缺损重建中的骨增量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的39名牙槽骨缺损种植患者,根据其骨增量术式不同分为3D-PITM+GBR组(19名)和自体骨Onlay组(20名)。术前拍摄CBCT影像导入Mimics-Research和3-Matic软件进行三维重建与数字化设计,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激光选区熔融(SLM)技术制作3D-PITM。术中固定3D-PITM或自体骨块完成相应的骨增量手术。收集患者术前、植骨术后、术后6~9个月、种植体植入后的CBCT影像资料。基于CBCT数字影像资料,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在种植体中轴线上牙槽骨增加的高度,以及在种植体平台下方0 mm、2 mm、4 mm处牙槽骨增加的宽度,并计算其成骨率。结果3D-PITM+GBR组在骨增量前后和种植前后的垂直骨增量[2.68 mm(0.45,4.23)、2.27 mm(0.49,3.27)]均高于块状自体骨移植[1.60 mm(0.33,1.62)、1.74 mm(0.53,1.60)]。3D-PITM+GBR组在骨增量前后牙槽嵴顶下方0 mm、2 mm、4 mm平均骨宽度增量[(1.97±0.97)mm、(2.59±1.22)mm、(2.94±1.50)mm]高于块状自体骨移植[(1.06±0.99)mm、(1.45±1.25)mm、(2.32±1.23)mm]。3D-PITM+GBR组在种植前后种植体平台下方0 mm、2 mm、4mm平均骨宽度增量[(2.34±1.09)mm、(2.53±1.48)mm、(2.85±2.20)mm]反低于块状自体骨移植[(2.51±1.34)mm、(3.04±1.73)mm、(3.38±1.94)mm]。3D-PITM+GBR组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成骨率(66.8%,68.8%)均高于块状自体骨Onlay移植组(64.6%,62.6%)。3D-PITM用于重建复杂牙槽骨缺损能够较块状自体骨移植明显提高牙槽骨重建的高度和宽度,但植入物暴露率(21%)仍高于自体骨Onlay组(5%)。结论3D-PITM+GBR技术可代替块状自体骨移植用于重建复杂牙槽骨缺损,获得理想的骨增量效果和稳定的骨轮廓,但钛网暴露仍是其应用的常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个性化 引导再生 块状自体移植 牙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数字化个性化钛网在牙槽嵴引导骨再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婷婷 王凤 吴轶群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08-216,共9页
牙槽嵴骨量严重不足极大影响着种植体的植入和种植修复后的长期稳定性,引导骨再生在骨增量方面效果稳定。3D打印数字化个性化钛网是实现理想牙槽嵴骨增量的一种新方法,对骨量不足拟行种植修复的患者,完善术前检查,通过影像学、口内或模... 牙槽嵴骨量严重不足极大影响着种植体的植入和种植修复后的长期稳定性,引导骨再生在骨增量方面效果稳定。3D打印数字化个性化钛网是实现理想牙槽嵴骨增量的一种新方法,对骨量不足拟行种植修复的患者,完善术前检查,通过影像学、口内或模型扫描获取牙槽骨及牙列信息,以修复为导向设计种植体植入位置,并规划预期骨增量范围及个性化钛网形状,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个性化钛网。该技术有助于精确、个性化重建骨缺损区的牙槽嵴三维形态。本文拟对患者的术前评估、个性化钛网设计要点、临床应用程序及注意事项进行阐述,以期推动该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安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 引导再生 3D打印 增量材料 浓缩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网在前牙、前磨牙即刻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张晓东 王旋宇 +3 位作者 薛魁 王敏 刘青 朱晨晨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21-23,27,共4页
目的:探讨钛网在前牙、前磨牙即刻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8例需即刻种植联合引导性骨再生手术的患者,按就诊时间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钛网,B组使用胶原生物膜,比较2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肿胀、创口裂开情况,... 目的:探讨钛网在前牙、前磨牙即刻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8例需即刻种植联合引导性骨再生手术的患者,按就诊时间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钛网,B组使用胶原生物膜,比较2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肿胀、创口裂开情况,术后10 d创口愈合程度以及术后3、6个月骨再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肿胀、创口裂开及术后10 d创口愈合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钛网引导骨再生的效果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网在即刻种植手术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胶原生物膜 引导组织再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个性化钛网引导种植区骨再生的临床并发症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邓磊 雷雨晨 +2 位作者 陈岗 王超 黄海涛 《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244-249,共6页
目的基于3D打印个性化钛网技术,探讨一种改良式引导骨再生技术对降低骨愈合期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7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就诊,种植区剩余牙槽骨量严重不足的9例患者(9个植骨区域,24个缺牙... 目的基于3D打印个性化钛网技术,探讨一种改良式引导骨再生技术对降低骨愈合期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7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就诊,种植区剩余牙槽骨量严重不足的9例患者(9个植骨区域,24个缺牙位点),年龄(45.6±8.0)岁,所有患者术前以修复和生物学为导向,模拟植入种植体,并设计和3D打印制作个性化钛网。术中在个性化钛网的轮廓基础之上将植骨材料进行1 mm的过量充填,表面覆盖可吸收性胶原膜以固定植骨材料,完成9例患者的引导骨再生手术。观察9例患者术后愈合期植骨部位是否有切口裂开、钛网暴露、周围软组织感染以及“假骨膜”的形成。结果①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颏部皮肤麻木,6个月时缓解,9个月时麻木感基本消失;②术后14 d,2例患者在拆线时创缘裂开约2 mm,仅有可吸收性胶原膜暴露,无钛网暴露及感染,术后1个月复诊时软组织愈合;③在术后1~9个月随访中,所有患者均未见软组织裂开、钛网暴露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④拆除钛网后所有移植骨表面未见明显纤维结缔组织即“假骨膜”的形成。结论应用3D打印个性化钛网技术引导种植区骨再生时,采用一种过量骨粉植入联合可吸收性胶原膜的覆盖,能双重隔离钛网与黏膜的直接接触,可以有效减少切口裂开、钛网暴露以及感染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个性化 引导再生 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钛网联合引导骨再生术修复牙槽骨缺损的作用及美学效果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马蕊 周立波 李钧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锥形束CT三维重建的个性化钛网联合引导骨再生技术(GBR)修复牙槽骨缺损的效果及对种植美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拟接受钛网联合GBR进行修复牙槽骨缺损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三维组:43例,接受基于... 目的:探讨基于锥形束CT三维重建的个性化钛网联合引导骨再生技术(GBR)修复牙槽骨缺损的效果及对种植美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拟接受钛网联合GBR进行修复牙槽骨缺损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三维组:43例,接受基于锥形束CT三维重建的个性化钛网联合GBR进行牙槽骨修复;传统组:43例,患者采用传统钛网联合GBR技术进行牙槽骨修复;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2个月、术后4个月、术后6个月的牙槽骨宽度增加值、牙槽骨高度增加值、牙槽骨量体积增加值及两组实施种植体修复后的唇侧美学评分及种植点位骨吸收量。结果:术后4个月、术后6个月,三维组患者的牙槽骨宽度增加值、牙槽骨高度增加值、牙槽骨量体积增加值均大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期种植修复后,在种植后6个月、种植后12个月,三维组患者的PES评分均高于传统组(P<0.05);二期种植修复后6个月、种植后12个月,三维组患者的牙槽骨顶部宽度、牙槽骨高度、牙槽骨中部骨宽度增加值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组的钛网暴露发生率4.65%、种植体松动发生率2.33%,传统组的钛网暴露发生率11.63%、种植体松动发生率6.9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锥形束CT三维重建的个性化钛网联合GBR修复牙槽骨缺损有利于促进牙槽骨形成,对于改善二期种植后美学效果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三维重建 个性化 引导再生 牙槽缺损 种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引导骨再生的个性化钛网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白丽云 王超 +3 位作者 季平 万浩元 周娜姿 刘锐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316-320,共5页
目的探讨厚度、孔径大小对个性化钛网力学性能的影响及钛网引导骨再生的效果。方法建立不同厚度及孔径个性化钛网的有限元模型并输出应力,以筛选理想厚度及孔径;随后将钛网植入比格犬颌骨缺损内,通过Micro-CT及组织切片观察钛网引导成... 目的探讨厚度、孔径大小对个性化钛网力学性能的影响及钛网引导骨再生的效果。方法建立不同厚度及孔径个性化钛网的有限元模型并输出应力,以筛选理想厚度及孔径;随后将钛网植入比格犬颌骨缺损内,通过Micro-CT及组织切片观察钛网引导成骨效果。结果钛网力学性能随厚度增加而增强,随孔径增大而变差。0.4-3、0.4-4两种钛网力学性能更适合临床。动物实验显示钛网联合引导骨再生可以修复牙槽骨缺损,在骨缺损区可见大量新生骨形成。结论0.4-3、0.4-4两种钛网具有形态佳、力学性能优、简单方便、精度高等优点,个性化钛网用于引导骨再生安全可靠,且术后暴露率低,具备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生物力学 再生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成型钛网在美学区引导骨再生的短期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献利 王国庆 +4 位作者 袁清敏 赵西博 石磊 冯保静 李芳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1年第2期96-99,133,共5页
目的:观察预成型钛网在上前牙种植时重建唇侧骨板重度缺损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唇侧骨板重度缺损的前牙种植患者,术中用预成型钛网维持成骨空间,联合骨粉、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和胶原膜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 目的:观察预成型钛网在上前牙种植时重建唇侧骨板重度缺损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唇侧骨板重度缺损的前牙种植患者,术中用预成型钛网维持成骨空间,联合骨粉、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和胶原膜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CBCT测量二期手术时、修复后6个月、1年及2年植体唇侧的骨厚度及边缘骨高度。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对修复后各个时期的软组织进行评分。所获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分析。结果:二期手术时、修复后6个月、1年及2年唇侧的骨厚度分别为(:3.08±0.32、3.03±0.21、2.99±0.19、2.99±0.17)mm,边缘骨高度降低量分别为:高于顶端(0.51±0.12、0.69±0.12、0.69±0.15)mm。统计分析显示1年内骨厚度、骨高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年后趋于稳定。各个时期的PES评分与骨量的变化基本一致。结论:在前牙美学区种植存在重度骨缺损时联合使用预成型钛网、胶原膜和PRF引导骨再生的成骨效果显著、稳定,是一种有效的骨增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再生 牙种植 PES 胶原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成型钛网联合生物膜在美学区引导骨组织的再生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璇 李云朋 +2 位作者 张雪健 尹传蓉 邓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4112-4117,共6页
背景:可吸收屏障膜与不可吸收屏障膜在引导骨组织再生术中均有广泛应用,但各有优缺点。目的:探讨新型预成型钛网与不同骨增量材料的联合应用修复前牙骨量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1例上颌前牙单颗缺失的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3组:TCC... 背景:可吸收屏障膜与不可吸收屏障膜在引导骨组织再生术中均有广泛应用,但各有优缺点。目的:探讨新型预成型钛网与不同骨增量材料的联合应用修复前牙骨量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1例上颌前牙单颗缺失的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3组:TCC组(n=9)植入种植体后放置基柱,将自体骨屑、Bio-oss骨粉、浓缩生长因子相混合后植于骨缺损区,放置预成型钛网并固定,覆盖Bio-Gide生物膜;TC组(n=10)植骨方法同上,种植体周骨缺损仅做自体骨屑和Bio-oss骨粉移植;C组(n=12)将自体骨屑与Bio-oss骨粉混匀置于骨缺损区,覆盖Bio-Gide胶原膜,不放置预成型钛网及浓缩生长因子。种植手术后当天、术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测量3组骨高度及骨宽度,组织学观察新生骨生成情况。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青岛市口腔医院的相关伦理要求,患者对试验过程完全知情同意。结果与结论:(1)术后复查仅TC组出现2例创口裂开,术后3周左右创口愈合;(2)术后6个月锥形束CT骨量分析,TCC组、TC组骨高度均显著大于C组(P<0.05);在标志点2,4,6 mm处TCC组、TC组骨宽度均显著大于C组(P<0.05);标志点8 mm处,3组之间的骨宽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3组均可见骨小梁结构,但TCC组骨小梁更为成熟、致密,C组骨小梁较为稀疏,TC组介于两者之间;(4)结果说明,钛网具有良好的空间维持作用,能更好地维持植骨材料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成骨效果;浓缩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软组织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 增量 浓缩生长因子 生物膜 种植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个性化钛网应用于引导骨再生术的精度研究
12
作者 程熠 陈岗 +4 位作者 赵鹏宇 赵楠 王超 陈丹 黄海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80-885,共6页
目的:研究3D打印个性化钛网(3D printing individualized titanium mesh)在牙槽骨引导骨再生手术过程中的植入精度。方法:将9例因严重牙槽骨缺损而使用3D打印个性化钛网作为支架材料进行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患... 目的:研究3D打印个性化钛网(3D printing individualized titanium mesh)在牙槽骨引导骨再生手术过程中的植入精度。方法:将9例因严重牙槽骨缺损而使用3D打印个性化钛网作为支架材料进行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患者的术后即刻和术后6~9个月的CB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将实际钛网与术前设计钛网模型进行数字化拟合,比较钛网整体偏差及形变角度。结果:GBR术后即刻钛网与术前设计钛网之间平均偏差为(0.76±0.23)mm;术后6~9个月钛网与术前设计钛网之间平均偏差为(0.71±0.19)mm;术后6~9个月钛网与术后即刻钛网之间平均偏差为(0.35±0.11)mm。最大偏差值出现在术后即刻钛网与术前设计钛网之间,为3.50 mm。钛网形变角度结果显示,与术前设计相比,GBR术后即刻钛网的形变角度最大为21.49°,最小为0°,平均为(9.92±8.72)°。钛网形变角度与平均偏差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钛网形变角度越大,其与设计钛网产生的偏差越大。结论:3D打印个性化钛网应用于牙槽骨引导骨再生术,钛网实际位置及形态较术前设计存在偏差,需要进一步研究提高3D打印个性化钛网在GBR中的植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个性化 引导再生 精度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引导骨再生用个性化钛网受力分析
13
作者 马蕊 王志会 +1 位作者 刘洋 高阳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98-203,共6页
目的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观察不同厚度、不同孔隙率、不同杆径单胞结构填充的钛网在垂直外力作用时的应力和位移分布,为颌骨缺损时引导骨再生的个性化钛网设计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分别以31-32缺失和33-37缺失的两位患者的下颌骨作... 目的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观察不同厚度、不同孔隙率、不同杆径单胞结构填充的钛网在垂直外力作用时的应力和位移分布,为颌骨缺损时引导骨再生的个性化钛网设计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分别以31-32缺失和33-37缺失的两位患者的下颌骨作为小尺寸钛网(S型)和大尺寸钛网(L型)的研究载体,分别重建颌骨模型,设计不同厚度、孔隙率及杆径的钛网,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钛网承力情况下的应力和位移分布。结果随着钛网厚度的增加,钛网的应力和位移呈现下降趋势;随着钛网孔隙率的增加,钛网的应力和位移呈现上升趋势;随着钛网杆径的增加,钛网的应力和位移呈现不同趋势,其中S型钛网呈现下降趋势,而L型钛网无明显变化。结论钛网厚度在0.4 mm及以上时,所有钛网的应力值均在安全等效应力范围内,考虑到钛网过厚会对黏膜产生刺激,0.4 mm厚度钛网更适合临床需要;S型的孔隙率在55%及以下,L型孔隙率在55%~68%时,应力值在安全等效应力范围内,提高钛网孔隙率可以提供更充足的血液通道给黏膜,降低黏膜缺血萎缩与开裂的风险,L型钛网应尽量选择68%孔隙率,S型钛网选择55%孔隙率;S型钛网杆径在0.7 mm及以上,L型钛网杆径在0.5 mm及以上时,S型和L型钛网均可满足强度要求,综合孔隙率等因素,考虑杆径越大对黏膜刺激增大,因此0.7 mm杆径的钛网更适合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再生 有限元分析 单胞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网应用于即刻种植骨缺损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晨辰 刘向辉 +3 位作者 孙卫革 尹伟 程义成 张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4-818,共5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钛网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BR)在不同植体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骨再生过程中的实际成骨效果。方法 6只成年健康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2、3、4前磨牙,一侧植入韩国DIO植体4枚,另一侧植入ITI植体4枚。每颗植体周围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钛网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BR)在不同植体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骨再生过程中的实际成骨效果。方法 6只成年健康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2、3、4前磨牙,一侧植入韩国DIO植体4枚,另一侧植入ITI植体4枚。每颗植体周围制作垂直-水平联合型骨缺损,48枚植体按照处理方法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GBR组、钛网+骨粉组、钛网+GBR组。6个月后处死实验犬,通过直观测量、硬组织切片和新生骨形成率比较各组骨再生效果。结果酸蚀喷砂(SLA)表面的植体周围骨再生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可吸收研磨介质(RBM)表面;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网+GBR组骨再生效果最佳,GBR组和钛网+骨粉组次之,对照组最差,其中GBR组和钛网+骨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LA表面处理方法有利于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的骨整合;钛网联合GBR技术作为一种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骨再生的新方法,效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垂直-水平联合型缺损 引导组织再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胶原膜与钛膜在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治洁 张磊 +1 位作者 刘堃 唐庭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713-714,共2页
目的比较生物胶原膜与钛膜在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中的应用。方法 75例牙槽骨骨缺损的种植患者共植入82枚Xive螺纹根状种植体,同期采用植Bio-Oss小牛骨粉,盖BME-10X胶原膜或钛膜,进行引导骨再生,修复骨缺损。其中39例采用钛膜,43例采用BME... 目的比较生物胶原膜与钛膜在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中的应用。方法 75例牙槽骨骨缺损的种植患者共植入82枚Xive螺纹根状种植体,同期采用植Bio-Oss小牛骨粉,盖BME-10X胶原膜或钛膜,进行引导骨再生,修复骨缺损。其中39例采用钛膜,43例采用BME-10X胶原膜;二期手术时观察膜下骨再生情况,评价成功率。结果钛膜组37枚种植体、胶原膜组42枚种植体成功地完成骨整合,并成功完成义齿修复;胶原膜组和钛膜组的暴露率分别是2.3%和17.9%;2枚种植体因钛膜暴露及感染失败,1枚种植体因生物胶原膜固定不充分、移位感染失败。结论生物胶原膜及钛膜皆能有效地屏蔽软组织,引导骨再生,重建牙槽骨外形;与钛膜相比,生物胶原膜更为简便易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再生 胶原膜 牙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膜和胶原膜联合应用引导种植体周骨缺损骨再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世同 周磊 +1 位作者 杨晓喻 刘卫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9-621,共3页
目的:评价钛膜与胶原膜联合应用引导种植体骨缺损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4颗种植体植入30例患者的狭窄形牙槽嵴或唇颊骨壁缺损拔牙窝,所有种植体的唇、颊侧面部分暴露,种植体周骨缺损空间维持能力较差。测量种植暴露部分的最大长度... 目的:评价钛膜与胶原膜联合应用引导种植体骨缺损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4颗种植体植入30例患者的狭窄形牙槽嵴或唇颊骨壁缺损拔牙窝,所有种植体的唇、颊侧面部分暴露,种植体周骨缺损空间维持能力较差。测量种植暴露部分的最大长度,将羟基磷灰石珊瑚骨粉置于骨缺损处,采用钛膜覆盖稳定骨移植材料,然后将胶原膜覆盖于钛膜表面,无张力缝合伤口,术后6个月行Ⅱ期手术,取下钛膜,检查骨缺损骨再生的状况,再次测量种植暴露部分的最大长度。结果:2例患者于手术3个月左右因钛膜局部暴露,将钛膜取出。钛膜暴露率为6.6%。术后6个月Ⅱ期手术时见,所有种植体暴露部分完全被再生骨覆盖,种植体暴露部分长度为0。结论:在空间维持能力较差的骨缺损处,钛膜和胶原膜联合应用引导骨再生可获得理想结果。钛膜和胶原膜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钛膜的暴露率,延迟发生膜暴露的时间,从而使引导骨再生的结果更加具有可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再生 胶原膜 缺损空间维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夹板应用于美学区引导骨组织再生1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天奇 储顺礼 +3 位作者 聂然 付丽 裴婷婷 周延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9-853,共5页
报道1例左侧上颌中切牙缺失伴颊侧骨吸收导致种植位点唇舌向骨宽度严重不足的患者,通过骨劈开骨挤压技术,前牙区唇侧固定钛夹板以维持成骨空间,在植入种植体的同时,通过植入骨粉和PRF在种植位点进行同期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最终成功维持... 报道1例左侧上颌中切牙缺失伴颊侧骨吸收导致种植位点唇舌向骨宽度严重不足的患者,通过骨劈开骨挤压技术,前牙区唇侧固定钛夹板以维持成骨空间,在植入种植体的同时,通过植入骨粉和PRF在种植位点进行同期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最终成功维持并提高了前牙区唇舌向的丰满度,避免了前牙区垂直向软硬组织的吸收,并获得了较好的美学效果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板 美学区 引导组织再生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联合钛网支撑治疗脊柱结核角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宗强 施建党 +3 位作者 牛宁奎 朱禧 丁惠强 唐静 《骨科》 CAS 2018年第6期451-457,共7页
目的探讨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联合钛网支撑治疗脊柱结核角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科采用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联合钛网支撑治疗的19例胸腰椎脊柱结核角状后凸畸形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前... 目的探讨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联合钛网支撑治疗脊柱结核角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科采用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联合钛网支撑治疗的19例胸腰椎脊柱结核角状后凸畸形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病人的脊柱后凸Cobb角、矢状面平衡、Frankel分级、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24~36个月,平均32个月。术后Cobb角矫正至11.4°±4.4°(5°~20°);末次随访时为11.8°±4.7°(6°~20°),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二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为(2.3±1.1)分(1~4分),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2.5±1.3)分(1~5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二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的侧位片上C7铅垂线距S1后上缘的距离均为(9.0±4.2)mm,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术前Frankel B级2例,1例恢复到C级、1例恢复到D级;术前Frankel C级5例,4例恢复到E级、1例恢复到D级;术前Frankel D级12例,9例恢复到E级、3例仍为D级。后凸畸形及局部后背疼痛已明显好转,无其他并发症及病情恶化情况。所有病人在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及钛网松动和脱出现象。结论后路全脊柱截骨术联合钛网支撑治疗脊柱结核角状后凸畸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因畸形严重、手术难度高仍伴有神经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脊柱后凸 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膜引导骨再生在骨内种植体植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磊 黄建生 +4 位作者 黄云飞 徐淑兰 徐世同 宋光保 张雪洋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2年第4期169-171,共3页
目的 :总结牙种植术后使用钛膜引导骨再生临床体会。方法 :对30例47枚牙种植术中发现骨缺损、骨量不足的患者采用钛膜进行骨引导再生修复骨缺损及骨增量。术后定期观察 ,对新骨生长情况进行连续临床和X线的观察分析。结果 :30例47枚牙... 目的 :总结牙种植术后使用钛膜引导骨再生临床体会。方法 :对30例47枚牙种植术中发现骨缺损、骨量不足的患者采用钛膜进行骨引导再生修复骨缺损及骨增量。术后定期观察 ,对新骨生长情况进行连续临床和X线的观察分析。结果 :30例47枚牙种植术中 ,39枚种植体植入部位使用了钛膜。二期手术时种植体均已与骨组织形成理想的骨融合 ,顺利完成种植义齿修复。39枚种植体中有15枚种植体术后2个月的X线片可见到种植体封闭螺帽上方骨密度增高影。4月后二期手术切开牙龈时可见到新骨覆盖种植体表面 ,以骨凿等去除新骨后方可见到封闭螺帽。结论 :医用钛膜在种植术中应用有较好的引导骨再生作用 ,有利于种植术后骨融合期新骨的形成。不可吸收性膜的一些固有缺陷可通过临床正确的设计关在术中严格按照操作要点进行手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牙种植 引导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鲍光辉 赵志良 +1 位作者 冯瑞强 杨菊元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1-491,共1页
关键词 即刻种植 牙种植 引导再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