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钡条结肠传输试验在慢性便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孔浩 王晓兵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0-724,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钡条结肠传输试验在慢性便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112名排除器质性疾病和药物因素的慢性便秘患者的结肠传输时间和直肠肛管压力进行研究,进一步了解改进后的结肠传输试验在便秘患者中的应用,同时了解其与直肠肛管...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钡条结肠传输试验在慢性便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112名排除器质性疾病和药物因素的慢性便秘患者的结肠传输时间和直肠肛管压力进行研究,进一步了解改进后的结肠传输试验在便秘患者中的应用,同时了解其与直肠肛管测压在反映出口梗阻型便秘检查中的差异。结果 (1)功能性便秘(FC)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各时间点钡条排除率较健康志愿者均明显降低。FC患者60和72h钡条排除率明显高于IBS-C患者(均P<0.05),其余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志愿者比较,FC与IBS-C患者右半结肠传输时间(RCTT)、左半结肠传输时间(LCTT)、直肠乙状结肠传输时间(RSCTT)和总结肠传输时间(CTT)明显延长,提示其结肠传输较正常者明显减慢。与FC患者比较,IBS-C患者RCTT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76例FC患者和36例IBS-C患者直肠肛管测压结果进行了比较,其中FC和IBS-C患者排便时肛门括约肌无松弛者分别为34和1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排便时肛门内括约肌无松弛导致结肠传输减慢,差异主要在直肠乙状结肠;RSCTT或CTT异常者多存在排便时肛门内括约肌无松弛。结论 FC和IBS-C患者结肠传输较正常人群均明显减慢;排便时肛门内括约肌无松弛导致直肠乙状结肠传输减慢;钡条结肠传输试验和直肠肛管测压对于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条结肠传输试验 钡条排除率 结肠传输时间 直肠肛管测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钡条加发泡剂诊断糖尿病性胃轻瘫 被引量:9
2
作者 尹福在 刘兰祥 +4 位作者 沈轶 张秉明 陆强 王蕴 陈若岩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4-184,共1页
关键词 钡条 发泡剂 诊断 糖尿病性胃轻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钡条胃排空试验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云 缪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36-436,共1页
关键词 胃排空 胃轻瘫 糖尿病 试验 钡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钡条标记物检测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排空障碍12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尤丽英 李兆福 +1 位作者 李建华 傅燕 《云南医药》 CAS 1997年第6期437-438,共2页
应用钡条标记物检测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排空障碍12例报告尤丽英李兆福李建华傅燕应用动力学检测手段诊断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排空障碍的情况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其中以钡条标记物排空实验为简便、安全。我科对1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 应用钡条标记物检测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排空障碍12例报告尤丽英李兆福李建华傅燕应用动力学检测手段诊断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排空障碍的情况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其中以钡条标记物排空实验为简便、安全。我科对1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行钡条标记物排空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胃排空障碍 钡条 检测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钡条法胃排空功能检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芳军 赵天清 周伟生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2年第1期9-9,共1页
关键词 钡条 胃排空功能 检测 放射科 功能性消化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钡条胃排空功能观察
6
作者 白学松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钡条 胃排空功能 钡条-试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钡条—试餐法测定全消化道动力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金建军 宋分科 +4 位作者 范银忠 郏建臣 魏晓红 穆立祥 孙晓敏 《洛阳医专学报》 1999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准确、安全、客观、经济的全消化道动力检查方法。方法 通过用吞服简单试餐和小钡条的方法 ,对 4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全消化道运动功能测定 ,确立相应的运动时间参数和正常值范围。并对 1 5名以腹胀为主和 1 0名以...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准确、安全、客观、经济的全消化道动力检查方法。方法 通过用吞服简单试餐和小钡条的方法 ,对 4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全消化道运动功能测定 ,确立相应的运动时间参数和正常值范围。并对 1 5名以腹胀为主和 1 0名以腹泻为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全消化道动力测定。结果 试餐A :5 0 %小钡条从口至通过幽门的时间 ( 5 0 %M -PTT)为 ( 1 6 4 .2 5± 2 9.6 )min ;5 0 %小钡条从口至通过回盲瓣时间 ( 5 0 %M -ITT)为( 5 1 5 .1 0± 5 9.96 )min ;5 0 %小钡条从口至通过肛门的时间 ( 5 0 %M -ATT)为 ( 1 1 1 7.2 0± 1 36 .48)min。试餐B :5 0 %M -PTT为 ( 1 2 99.79± 1 936 .34 )min ;5 0 %M -ITT为 ( 5 84.6 0± 79.34 )min ;5 0 %M -ATT为 ( 1 2 99.2 5± 1 93.1 9)min。以腹泻为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各时间参数的排出率要高于以腹胀为主者。结论 本测定方法简单、安全、经济 ,能正确反映临床真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餐 钡条 全消化道动力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及发病机制 被引量:79
8
作者 刘云 孙岩 +1 位作者 薛绮萍 李建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胃轻瘫的早期诊断方法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糖尿病住院患者38例,采用生化及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胃动素、胃泌素、胰高血糖素水平.以患者卧立位肱动脉收缩压变化检查植物神经功能;并采用标准餐... 目的:探讨糖尿病胃轻瘫的早期诊断方法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糖尿病住院患者38例,采用生化及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胃动素、胃泌素、胰高血糖素水平.以患者卧立位肱动脉收缩压变化检查植物神经功能;并采用标准餐加服小钡条试验,记录排空时间,以胃排空时间>6h诊断为胃轻瘫.结果:糖尿病胃排空异常者与胃排空正常者相比其空腹血糖(12.53±4.13mmol/L vs 7.12±1.37mmol/L,P<0.01)、餐后血糖(19.79±5.69mmol/L vs 14.11±4.21mmol/L,P<0.05)及糖化血红蛋白(9.73%±2.39% vs 7.26%±1.96%,P<0.05)明显升高,同时具有高水平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及胰高血糖素.糖尿病胃排空异常者植物神经功能异常发生率为62%(13/21),而糖尿病胃排空正常者为24%(4/17),糖尿病胃排空异常者胃内小钡条排空时间较正常者明显延长(7.93±1.23h vs 4.35±1.01h,P<0.001).结论:采用临床症状评分、血糖及胃肠道激素等监测及影象学检查可诊断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胃轻瘫与神经病变、高血糖、血清胃肠激素异常、微血管病变及代谢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评分 胃肠道激素 钡条排空试验 糖尿病胃轻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新法诊断糖尿病胃轻瘫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兰祥 张秉明 +2 位作者 尹福在 沈轶 陆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77-377,共1页
关键词 X线诊断 糖尿病胃轻瘫 钡条 发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胃肠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牟宽厚 冯捷 鱼晓洪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1227-1228,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胃肠蠕动情况从而为瘙痒性皮肤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慢性瘙痒症患者进行钡条透视基础研究以及用吗叮啉增加胃肠蠕动的临床研究.结果: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患者存在胃肠运动功能障碍,采用χ2检验得出一下结... 目的:探讨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胃肠蠕动情况从而为瘙痒性皮肤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慢性瘙痒症患者进行钡条透视基础研究以及用吗叮啉增加胃肠蠕动的临床研究.结果: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患者存在胃肠运动功能障碍,采用χ2检验得出一下结果,其中慢性湿疹值χ2为93.49,慢性荨麻疹χ2值为87.1,神经性皮炎χ2值为74.97,而老年性皮肤瘙痒症χ2值为87.1,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治疗试验显示,改善胃肠蠕动功能对改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作用,运用U检验证实与正常对照治疗方法相比慢性湿疹值u为3.6,慢性荨麻疹u值为4.74,神经性皮炎u值为3.45,而老年性皮肤瘙痒症u值为4.53,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患者存在胃肠运动功能减弱,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和减少胃肠内食物存留时间的药物对瘙痒症状缓解以及该病治疗可能具有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瘙痒性皮肤病 胃肠动力学 吗叮啉 钡条透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胃排空时间测定及普瑞博思对其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耀宗 徐家裕 +3 位作者 江石湖 周玉琴 史峰 诸琦 《胃肠病学》 1997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胃排空时间及普瑞博思对其的疗效。方法:应用放射学技术建立了国人胃排空时间测定。结果:凡食用本标准餐加固体小钡条后6小时,如胃内仍有小钡条应疑有胃排空障碍,7小时仍有小钡条者则可肯定有胃排空... 目的:观察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胃排空时间及普瑞博思对其的疗效。方法:应用放射学技术建立了国人胃排空时间测定。结果:凡食用本标准餐加固体小钡条后6小时,如胃内仍有小钡条应疑有胃排空障碍,7小时仍有小钡条者则可肯定有胃排空障碍。30例NUD,70%(21/30)患者胃排空时间延长,30%(9/30)患者胃排空时间正常。凡胃排空时间延长者服用普瑞博思四周后复查,结果;74%(14/19)患者胃排空时间缩短至正常,26%(5/19)患者胃排空时间无改善。结论:应用放射学技术进行胃排空时间测定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可靠。NUD发病确与胃动力障碍有关。普瑞博思为NUD的治疗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排空时间 钡条 普瑞博思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疗效研究 试餐 胃排空障碍 胃动力障碍 延长者 加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杰 林建军 樊慧苏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8期113-116,共4页
目的:观察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儿童FD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健胃消食口服液和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比... 目的:观察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儿童FD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健胃消食口服液和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胃电图(EGG)及钡条胃固体排空试验变化情况,观察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5.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胃电节律正常百分比和胃电节律过速百分比较治疗前升高,胃电节律过缓百分比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电节律过速百分比高于对照组,胃电节律过缓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胃排空正常率、可疑异常率较治疗前升高,胃排空异常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复方丁香开胃贴可有效治疗儿童FD,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儿童 健胃消食口服液 复方丁香开胃贴 胃电图 钡条胃固体排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固体排空功能与其临床症状的关系
13
作者 兰梅 王新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固体排空功能 临床症状 钡条排言情况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神法针刺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汶汐 蒋希成 孙远征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第9期6-10,共5页
目的:观察调神法针刺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焦虑状态与胃肠动力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为调神法针刺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将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与治疗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取... 目的:观察调神法针刺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焦虑状态与胃肠动力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为调神法针刺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将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与治疗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与胃俞,治疗组予调神法针刺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调神组穴:百会、神庭和本神,两组均治疗1次/日,6次/周,共治疗4周。两组对比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钡条胃排空总有效率及临床疗效,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及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更具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钡条胃排空总有效率78.1%(25/32),低于治疗组的87.1%(27/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34.4%(11/32),治疗组复发率16.1%(5/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1.8%(23/32),治疗组总有效率83.9%(26/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法针刺可改善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焦虑状态与胃肠动力功能障碍,降低复发率,具有远期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神法 针刺 餐后不适综合征 钡条胃排空有效率 焦虑 功能性消化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分型与胃肠排空功能关系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骆唯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574-574,582,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胃肠排空功能的关系,为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提供参考。[方法]将52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4个证型。全部患者均行胃肠排空功能检查,用X线钡条透...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胃肠排空功能的关系,为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提供参考。[方法]将52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4个证型。全部患者均行胃肠排空功能检查,用X线钡条透视法。[结果]脾胃虚弱型的0.5h胃钡餐残留量(%)、1h胃钡餐残留量(%)、胃全排空时间(min)、到达回盲部时间(min)与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3个证型比较,均有明显性差异(P<0.05),说明脾胃虚弱可导致胃肠排空功能减弱。[结论]采用X线钡条透视法进行胃肠排空功能检查,能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诊断依据,可帮助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准确辨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性胃炎 慢性 辨证分型 胃肠排空功能 X线钡条透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I患者胃肠传输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16
作者 刘忠义 罗娟 +1 位作者 方璐 涂圣伟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2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SCI患者小钡条胃肠传输功能检查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10例正常健康人组和35例SCI患者组,早餐时1次性吞服20条小钡条胶囊后开始腹部X线检查,直至80%的钡条排出。结果:健康人和SCI患者胃、小肠、结肠、直肠、全消化道... 目的:探讨SCI患者小钡条胃肠传输功能检查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10例正常健康人组和35例SCI患者组,早餐时1次性吞服20条小钡条胶囊后开始腹部X线检查,直至80%的钡条排出。结果:健康人和SCI患者胃、小肠、结肠、直肠、全消化道通过的时间分别是186±66分钟、360±95分钟、2780±650分钟、101±52分钟、2880±645分钟和213±89分钟、396±109分钟、4220±1320分钟、615±214分钟、4420±932分钟。与健康组比较,SCI患者组小钡条在结肠内滞留时间明显长于健康人(p<0.01),而在胃、小肠内滞留时间虽然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钡条胃肠传输功能检查图像清晰、定位准确、结果可靠,具有传输功能与形态兼顾的优点,能为SCI患者结肠传输功能滞缓分型提供可靠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传输功能 钡条 滞缓
原文传递
多潘立酮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0
17
作者 上海多潘立酮多中心临床研究协作组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 评价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2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予以多潘立酮 (丽珠医药集团生产 ) 10mg ,3次 /d ,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 10mg ,3次 /d ,疗程均为 4周。... 目的 评价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2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予以多潘立酮 (丽珠医药集团生产 ) 10mg ,3次 /d ,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 10mg ,3次 /d ,疗程均为 4周。治疗前存在胃排空延迟者 ,治疗后用小钡条法复查固体食物胃排空。结果 两组治疗 4周均可明显改善FD患者上腹胀、早饱、腹痛、烧心、食欲不振及嗳气等症状 ,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前症状总积分为 13.92± 2 .0 3,治疗后为 3.89± 3.72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治疗组上腹胀、早饱、腹痛、烧心、食欲不振及嗳气症状的有效率分别为 6 3.89% ,6 4 .71% ,5 7.14 % ,6 6 .6 7% ,6 4 .0 0 %及 5 8.6 2 % ;对照组治疗前症状总积分为 13.0 8± 3.92 ,治疗后为 4 .14± 2 .91,较治疗前也明显降低 (P <0 .0 1) ,对上腹胀、早饱、腹痛、烧心、食欲不振及嗳气症状的有效率分别为 5 0 .0 0 % ,6 5 .71% ,6 5 .2 2 % ,4 1.18% ,87.5 0 %及 4 4 .0 0 %。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总积分及症状有效率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均可改善胃排空延迟患者胃排空率 ,有效率均为 73.33%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多潘立酮片 钡条 疗效 胃排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