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
1
作者 王浩然 杜江 +2 位作者 朱齐飞 胡兆兴 范磊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5期724-728,共5页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0例)和观察组(采用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60例)。...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0例)和观察组(采用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60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关节活动度、临床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膝关节Rasmussen评分、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3个月随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组少(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膝关节Rasmussen评分、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踝关节活动度、临床治愈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下段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 锁定加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结合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固定用于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常保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3期76-78,8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minimmalinvi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结合微创内固定系统(limited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钢板固定用于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minimmalinvi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结合微创内固定系统(limited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钢板固定用于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宜春新建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经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MIPPO技术结合LISS钢板固定治疗,分析2组围术期指标、关节功能变化情况、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恢复优良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将MIPPO技术与LISS钢板固定联合用于四肢长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能够较大限度改善围术期指标,增强关节功能,促进患者运动能力恢复,术后恢复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长骨骨折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 微创内固定系统 钢板固定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结合预塑形钢板内固定技术在治疗胫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09-0112,共4页
分析探讨3D打印结合预塑钢板内固定技术应用于在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收集于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间治疗新鲜闭合性胫骨C型骨折40例患者的病案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病案资料中有20例使用3D打印结合塑形钢... 分析探讨3D打印结合预塑钢板内固定技术应用于在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收集于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间治疗新鲜闭合性胫骨C型骨折40例患者的病案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病案资料中有20例使用3D打印结合塑形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将其纳入研究组,另外20例患者采用传统胫骨钢板固定治疗,将其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手术治疗中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切口愈合时间、Matta骨折复位以及Johner-wruhs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11.15±1.72)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6.51±3.08)天;研究组解剖复位总满意度85%显著大于对照组的45.00%;研究组的解剖复位满意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Johner-wruhs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D打印结合塑形钢板内固定技术用于胫骨骨折的治疗,可以降低术后的出血量和透视的次数,缩短了手术操时间,降低手术的创伤和危险,有利于医生和病人之间的沟通,提高病人的预后,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3D打印 预塑形钢板内固定技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钢板内固定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血清SP NPY水平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鹏贵 刘烈东 +1 位作者 董建彬 苏海卿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1473-1478,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钢板内固定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血清P物质(SP)、神经肽(NPY)水平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我院7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组,各37例。A组行微创内固定系统(L... 目的:探讨不同钢板内固定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血清P物质(SP)、神经肽(NPY)水平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我院7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组,各37例。A组行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技术,B组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技术。统计对比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围术期疼痛应激(血清SP、NPY)、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内翻角、后倾角、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B组,切口长度短于B组(P<0.05);A组术后1、3、7d血清SP、NPY水平低于B组(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内翻角、后倾角、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1.08%)与B组(78.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技术、LISS钢板内固定技术安全性高,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但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技术比较,LISS钢板内固定技术切口较短,能明显减少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应激反应,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钢板内固定技术 LISS钢板内固定技术 胫骨平台骨折 应激反应 膝关节功能 P物质神经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胫骨中下段骨折 被引量:76
5
作者 张志新 周君东 +1 位作者 陈兴阳 邵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378-2382,共5页
背景: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用于治疗老年性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良好,可更好的修复骨折,有利于下肢功能恢复。目的:回顾性方法比较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胫骨中下段骨... 背景: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用于治疗老年性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良好,可更好的修复骨折,有利于下肢功能恢复。目的:回顾性方法比较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胫骨中下段骨折的老年患者,根据内固定选择不同分为2组: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病例28例为微创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病例28例为髓内钉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内固定中出血量、内固定后AOFAS踝-后足量表评分、内固定后下地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内固定后并发症及J-W优良率等。结果与结论:(1)微创组手术时间、AOFAS踝-后足量表评分、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微创组治疗优良率(96%)高于髓内钉组(79%)(P<0.05);(3)微创组并发症低于髓内钉组(P<0.05);(4)结果说明,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胫骨中下段骨折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骨折断端的血运,保护了骨折处周围软组织,符合BO原则,有利于骨折愈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内固定 老年人 骨科植入物 骨植入物 胫骨中下段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结合锁定钢板和动力髁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张英 邱垂明 +3 位作者 贾丙申 周健强 李俊 谭海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036-4039,共4页
背景: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方法较多,但缺乏相关比较,临床医生选择其治疗方法尚无统一标准。目的:比较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结合锁定钢板和动力髁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效果的差异。方法:将37例股骨远端粉碎骨折... 背景: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方法较多,但缺乏相关比较,临床医生选择其治疗方法尚无统一标准。目的:比较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结合锁定钢板和动力髁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效果的差异。方法:将37例股骨远端粉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结合锁定钢板组19例,动力髁螺钉组18例。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创伤、内固定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与动力髁螺钉组相比,锁定钢板组置入内固定后出现骨痂时间和骨折完全愈合时间早(P<0.05),下地活动早,功能恢复好。根据Karlstorm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锁定钢板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动力髁螺钉组(P<0.05)。提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效果优于动力髁螺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 锁定钢板 动力髁螺钉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9
7
作者 余英剑 李桂涛 +3 位作者 洪翔 曹瑞治 刘恒 陈伟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9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方式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效果差异,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IFF患者60例,...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方式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效果差异,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IFF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MIPPO技术结合LCP方式治疗,对照组采取PFNA治疗。术后两组患者进行系统康复训练,随访1年,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4.7±11.4)min、(267.9±79.4)mL、(83.4±7.9)d、(17.5±1.1)周,均优于对照组[(79.4±12.1)min、(336.2±84.5)mL、(103.3±9.5)d、(18.9±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15.9±2.3)d]与对照组[(16.7±2.5)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22例(73.3%),良5例(16.7%),一般2例(6.7%),差1例(3.3%),对照组分别为16例(53.3%)、5例(16.7%)、5例(16.7%)、4例(13.3%),观察组优良率[90.0%(27/30)]明显优于对照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2/30)]与对照组[10.0%(3/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 MIPPO技术结合LCP治疗IFF生物力学稳定,有助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临床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 锁定加压钢板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结合中医药综合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7
8
作者 唐建军 廖绍彬 马洋 《当代医学》 2009年第10期149-150,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结合中医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结合中医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16例,对其进行分析评定。结果本组16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一例出现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断裂以及骨... 目的观察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结合中医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结合中医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16例,对其进行分析评定。结果本组16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一例出现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断裂以及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踝关节功能优12例,良4例。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结合中医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斌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对比使用传统的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以及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2例确诊的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使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方法治疗四肢骨... 目的对比使用传统的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以及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2例确诊的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使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方法治疗四肢骨折,对照组患者使用切开复位有限接触加压钢板的方法治疗其四肢骨折,对比两组的住院天数、手术发热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长短等指标。结果对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2年。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与发热时间都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能够减少四肢骨折损伤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高效治疗四肢骨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 四肢骨折 并发症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小切口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林 龚冲丞 +1 位作者 王晓民 王瀚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8期1094-1096,共3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下采用小切口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NIPPO)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按照是否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仅行跗骨窦入路MIPPO治...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下采用小切口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NIPPO)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按照是否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仅行跗骨窦入路MIPPO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跟骨窦MIPPO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治疗优良率(97.50%)高于对照组(80.0%),术后12个月的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术前、对照组,患足Eohler角、Gissane角均大于术前、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跟骨窦MIPPO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不仅能够准确评估骨折程度,还可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附骨窦小切口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 SandersⅢ-Ⅳ型 跟骨关节内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永宁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50-51,共2页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四肢骨折患者共6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共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四肢骨折患者共6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共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共2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能够有效治疗四肢骨折,加快骨折愈合速度,有利于术后恢复,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 四肢骨折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贵宾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1期114-115,共2页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胫骨远端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与对照组(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胫骨远端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与对照组(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 胫骨远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经前方入路治疗肱骨粉碎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旭峰 丁国正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80-82,91,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WO技术)经前方微创入路治疗肱骨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2年3月我科室运用MIPO技术治疗17例粉碎肱骨骨折(AO分型:B型10例C型7例),所有病例均采取闭合牵引复位,经肱骨前方肌肉隧道置...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WO技术)经前方微创入路治疗肱骨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2年3月我科室运用MIPO技术治疗17例粉碎肱骨骨折(AO分型:B型10例C型7例),所有病例均采取闭合牵引复位,经肱骨前方肌肉隧道置入LCP板,C臂机透视力线满意后固定,术后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本组17例患者术后随访18-24月,平均21月,骨折4-6月均一期愈合,平均5个月愈合。1例术后出现桡神经麻痹症状,术后10周完全恢复,1例患者因合并肱骨近端骨折,钢板位置较高,发生肩峰撞击综合症,物理治疗后好转。按Neer评分,肩关节活动优9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4.1%)。结论运用MIPO技术经前方入路治疗肱骨粉碎骨供破坏少,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无需暴露桡神经,这是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粉碎骨折 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钢板内固定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血清SP NPY TNF-αIL-1β水平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杨晓峰 李彬 陈颖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1491-1494,共4页
目的:观察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SP、NPY、TNF-α、IL-1β水平及膝关节功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 目的:观察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SP、NPY、TNF-α、IL-1β水平及膝关节功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n=40)给予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伸膝最大角度、屈膝最大角度,观察治疗前、治疗后7d的血清P物质(SP)、神经肽Y(NP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4.1±1.2 vs 9.7±2.4cm)、住院时间(9.7±1.8 vs 13.9±2.3d)、愈合时间(13.7±2.1 vs 15.9±2.5d)以及伸膝最大角度(-0.68±0.11 vs-0.37±0.09度)、屈膝最大角度(132.84±6.28 vs 116.24±5.37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但两组手术时间(148.5±20.4 vs 135.8±19.5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的血清SP(7.58±0.84 vs 5.81±0.39μg/mL)、NPY(172.85±3.66 vs 195.27±3.67pg/mL)、TNF-α(12.25±0.37 vs 13.98±0.41pg/mL)、IL-1β(5.37±0.59 vs 3.47±0.42μg/L)水平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且机体创伤更小,疼痛应激和炎症反应更轻,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钢板内固定技术 膝关节功能 疼痛应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国平 冯育旻 +1 位作者 张卫东 薛山 《实用医技杂志》 2013年第10期1110-1111,共2页
近年来,骨折治疗的理念不断更新。采用间接复位技术,尽量减少对骨折部位血供及骨本身的影响,达到生物学固定己成共识。在此基础上,Kreuek等1997年提出微创外科技术及桥接接骨板技术的概念,即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inva... 近年来,骨折治疗的理念不断更新。采用间接复位技术,尽量减少对骨折部位血供及骨本身的影响,达到生物学固定己成共识。在此基础上,Kreuek等1997年提出微创外科技术及桥接接骨板技术的概念,即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闭。其核心是避免直接暴露骨折端,维持适当稳定的固定,最大程度地保护骨断端及其周围的血供,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学环境。这一技术现己广泛应用于胫骨及股骨等下肢骨折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肱骨干骨折 固定治疗 临床效果 疗效分析 钢板内固定技术 外侧 术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3期351-352,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的防治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5年9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188例,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和正常组,分组的依据是:...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的防治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5年9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188例,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和正常组,分组的依据是:患者术后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患者的平均年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糖尿病和原发病的发病率方面,正常组患者明显低于并发症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包括以下并发症:手术切口感染、骨折愈合延迟、骨折畸形、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等。结论: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的高危因素主要有:高龄、手术时间延长、骨折愈合延迟、糖尿病以及原发病等,治疗时,对出现上述情况的患者应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以此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并发症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护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峰 白菊平 付秋霞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7年第6期106-107,共2页
目的总结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2例肱骨近端骨折MIPPO术后的患者,采取了指导和协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患肢肢端血运及有无神经损伤-垂腕现象,指导患者尽... 目的总结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2例肱骨近端骨折MIPPO术后的患者,采取了指导和协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患肢肢端血运及有无神经损伤-垂腕现象,指导患者尽早功能锻炼的方法。结果32例患者,优24例,良5例,一般2例,差1例,差的1例为肱骨头缺血坏死所致。结论良好的手术、精心的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有效的防止了骨不连和骨坏死的发生,促进了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技术 肱骨近端骨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军平 李翠英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8期1305-1306,共2页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较常见骨折,有数据显示其约占全身骨折总发病率的4%~5%,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多见,常由于摔倒上肢着地传导应力所致。该类骨折患者由于多为老年患者,常伴发骨质疏松,骨折后由于骨质质量差,和肱骨近端血供的解剖因素,既...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较常见骨折,有数据显示其约占全身骨折总发病率的4%~5%,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多见,常由于摔倒上肢着地传导应力所致。该类骨折患者由于多为老年患者,常伴发骨质疏松,骨折后由于骨质质量差,和肱骨近端血供的解剖因素,既往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存在手术切口大、固定不稳定、易导致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肱骨头坏死等不良后果[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钢板内固定技术 临床研究 锁定钢板 治疗 微创 老年患者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联合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中下段骨折临床效果 被引量:20
19
作者 崔勇 段广斌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2期2075-2077,共3页
骨折属于临床骨科常见疾病之一,近些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跌倒等导致的股骨骨折明显增多。该类疾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恢复困难等,尤其对于老年人,股骨骨折常伴有周围血管、组织以及神经... 骨折属于临床骨科常见疾病之一,近些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跌倒等导致的股骨骨折明显增多。该类疾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恢复困难等,尤其对于老年人,股骨骨折常伴有周围血管、组织以及神经大范围损伤,多会出现大出血、神经功能受损等症状[1]。因此,及时有效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动力髋螺钉(DHS)、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新型骨股近端内固定系统等技术在骨科广泛应用,随着微创技术的引入,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LCP联合技术在股骨骨折治疗中得到广泛关注[2]。本研究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方式,分析老年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应用MIPPO联合LCP治疗的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中下段骨折 锁定加压接骨板 钢板内固定技术 有效治疗 微创技术 老年人 临床效果 神经功能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胛骨体部骨折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外侧柱内固定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张了然 朱燕辉 +5 位作者 张恒辉 周唐峻 王立 金晨 陶海荣 刘勇章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984-987,共4页
目的研究肩胛骨体部骨折微创钢板内固定(minimal invasive plating osteosythsis,MIPO)技术外侧柱内固定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肩胛骨体部骨折患者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1~68岁,平均(3... 目的研究肩胛骨体部骨折微创钢板内固定(minimal invasive plating osteosythsis,MIPO)技术外侧柱内固定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肩胛骨体部骨折患者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1~68岁,平均(34.5±8.4)岁。其中左侧17例,右侧11例。车祸伤20例,摔伤或高处坠落伤8例。合并肋骨骨折5例,肱骨近端骨折1例,锁骨骨折3例。28例患者均采用MIPO技术外侧柱内固定治疗,术后6个月随访肩关节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29.4±7.3)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8~13周,平均(9.3±1.8)周。术后6个月时参照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89~99分,平均(96.6±3.4)分。其中优11例,良15例,可2例,优良率92.9%。术后无并发症。结论肩胛骨体部骨折MIPO技术外侧柱内固定具有手术切口小、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肩胛骨体部骨折良好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体部骨折 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 外侧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