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钢种换包工艺研究及应用
1
作者 赵英彪 何世存 +1 位作者 赵祥峰 何自亮 《甘肃冶金》 2024年第6期90-93,97,共5页
通过介绍制约异钢种换包工艺的瓶颈问题,结合结晶器改造,对换包时拉坯阻力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从异钢种换包时结晶器内坯壳收缩特性、不同钢种成分换包时混浇坯的精准剔除出发,研究异钢种换包工艺改进措施,措施应用后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通过介绍制约异钢种换包工艺的瓶颈问题,结合结晶器改造,对换包时拉坯阻力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从异钢种换包时结晶器内坯壳收缩特性、不同钢种成分换包时混浇坯的精准剔除出发,研究异钢种换包工艺改进措施,措施应用后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实现了不同成分、不同冷却特性的钢种换包连续生产,有效减少浇次间准备时间,增加铸机浇注时间,大大提高铸机作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种换包工艺 拉坯阻力 混浇坯 钢种成分 二冷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流中间包异钢种连浇过程物理模拟
2
作者 史超宇 尹延斌 张炯明 《河北冶金》 2025年第3期14-20,共7页
基于成本压力、炉机匹配及订单特点等因素考虑,各大钢铁企业在连铸生产中常采用异钢种连浇操作。异钢种连浇中,前后两个钢种成分不一,在中间包内势必存在两个钢种的混合过程,这就为后面连铸冷却、连铸坯成分判定及定尺等带来很大的影响... 基于成本压力、炉机匹配及订单特点等因素考虑,各大钢铁企业在连铸生产中常采用异钢种连浇操作。异钢种连浇中,前后两个钢种成分不一,在中间包内势必存在两个钢种的混合过程,这就为后面连铸冷却、连铸坯成分判定及定尺等带来很大的影响。为研究异钢种连浇过程中中间包内及出口处钢液成分变化规律,以某厂方坯连铸五流中间包为研究对象,通过水模型实验的方法,基于几何相似、动力相似原理,建立了1∶4的五流中间包水模型实验装置,研究了拉速(通钢量)、中间包剩余钢液重量等对异钢种连浇过程及过程中中间包内、中间包出口处钢液成分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在拉速一定的情况下,中包剩余钢液量越大,钢种混浇时间越短;而在剩余钢液量一定的情况下,拉速越小,混浇时间越短。而混浇时间变短,对于减少混浇坯长度、降低生产成本与设备损耗、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研究成果明确了拉速与中包剩余钢液量对混浇时间的影响,将为下一步连铸混浇坯判定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种连浇 中间包 物理模拟 钢种成分 拉速 钢液量 混浇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合同评审在钢铁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应用
3
作者 宁媛媛 董妮妮 +1 位作者 余璐 孙建立 《冶金与材料》 2018年第6期24-25,共2页
合同评审是企业接单生产的第一步,在钢铁企业生产活动中起到前期评估、风险防控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合同评审中重点事项的列举,阐述了合同评审在钢铁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应用,及其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合同评审 钢种成分 极限规格 尺寸公差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种初始凝固模式对连铸坯表面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伟 李阳 +3 位作者 程常桂 刘江傲 李洋 金焱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9-831,共13页
连铸过程中铸坯表面常产生各种质量问题,严重影响铸坯质量和生产顺行,然而,钢种初始凝固模式的差异对铸坯表面质量缺陷的影响规律尚不够明确。选用一系列代表性钢种,利用JmatPro软件进行了热力学平衡相图和高温力学性能的计算,结合Fe-C-... 连铸过程中铸坯表面常产生各种质量问题,严重影响铸坯质量和生产顺行,然而,钢种初始凝固模式的差异对铸坯表面质量缺陷的影响规律尚不够明确。选用一系列代表性钢种,利用JmatPro软件进行了热力学平衡相图和高温力学性能的计算,结合Fe-C-X多元伪平衡相图特征点的理论计算公式,综合研究不同钢种的初始凝固模式及其对铸坯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4种不同凝固模式的钢种而言,低碳、亚包晶凝固模式的钢种铸坯的主要表面质量缺陷分别是皮下夹杂、表面纵裂,其主要原因是高温阶段的相变引起的极限屈服强度和相变应变的变化;过包晶与高碳凝固模式的钢种铸坯很少出现表面质量问题。因此,表面缺陷的发生概率由钢发生高温相变(L+δ→γ/δ→γ)时δ相的比例、温度区间及坯壳的相变应变程度共同决定。基于钢种凝固模式及其对铸坯表面质量的影响,预测可能出现的铸坯表面质量缺陷,并采取相关措施降低表面缺陷发生率,对提高连铸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凝固模式 铸坯 表面质量缺陷 高温相变 钢种成分
原文传递
连铸坯表面纵裂纹的形成与控制研究现状 被引量:4
5
作者 何航 王子超 +2 位作者 曾杰 王凤康 王万林 《连铸》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表面纵裂纹属于严重的铸坯质量缺陷,易在轧制过程中发生显著的扩展行为,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国内外大量研究聚焦于如何调控连铸坯表面裂纹。本文对连铸坯典型表面纵裂纹的形成及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连铸坯表面缺陷影响因... 表面纵裂纹属于严重的铸坯质量缺陷,易在轧制过程中发生显著的扩展行为,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国内外大量研究聚焦于如何调控连铸坯表面裂纹。本文对连铸坯典型表面纵裂纹的形成及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连铸坯表面缺陷影响因素主要有钢种成分、连铸参数(结晶器冷却强度、拉速、过热度、结晶器锥度等)以及所选用保护渣的理化性能等。通过各因素间的协同调控,促进铸坯表面均匀传热和坯壳稳定生长,抑制铸坯表面纵裂纹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表面纵裂纹 钢种成分 连铸工艺参数 保护渣
原文传递
容器钢钢板表面纵裂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6
作者 梁亚 《连铸》 2011年第1期45-47,共3页
在生产容器钢的过程中,轧制后的钢板表面有表面纵裂产生,经过数据统计和分析,提出修改钢种成分控制、加热时间等预防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关键词 钢板 表面纵裂 钢种成分 加热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