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聚乙烯醇混杂纤维混凝土单轴受力应力-应变曲线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钟光淳 周颖 肖意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11-120,共10页
既有研究表明,在混凝土基体中同时加入钢(S)纤维和聚乙烯醇(PVA)纤维,形成S-PVA混杂纤维混凝土,可以显著提升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在此基础上,依据钢纤维、PVA纤维长度和掺量的不同,设计了17组试验组,完成了单轴受力全过程试验。根据试验... 既有研究表明,在混凝土基体中同时加入钢(S)纤维和聚乙烯醇(PVA)纤维,形成S-PVA混杂纤维混凝土,可以显著提升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在此基础上,依据钢纤维、PVA纤维长度和掺量的不同,设计了17组试验组,完成了单轴受力全过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定量分析了钢纤维、PVA纤维对于改善混凝土弹性模量、材料韧性、抗拉抗压强度及其峰值应变的影响;提出了实用的S-PVA混杂纤维混凝土单轴受拉和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数学表达式。提出的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为混杂纤维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非线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聚乙烯醇混杂纤维混凝土 纤维特征值 单轴应力-应变曲线 弹性模量 韧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聚乙烯醇纤维对地聚合物混凝土力学与抗冻性能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杨立伟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9期95-98,共4页
地聚合物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等优势,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分析钢纤维和聚乙烯醇纤维对地聚合物混凝土力学与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制备了不同钢纤维和聚乙烯醇纤维添加量的地聚合物混凝土样品,测试了其抗压强度、弹... 地聚合物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等优势,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分析钢纤维和聚乙烯醇纤维对地聚合物混凝土力学与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制备了不同钢纤维和聚乙烯醇纤维添加量的地聚合物混凝土样品,测试了其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冲击韧性和抗冻性能,确定了最佳复合纤维掺量。研究结果表明,地聚合物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强度、冲击韧性以及抗冻性均随钢纤维以及聚乙烯醇纤维掺量的增大而出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纤维掺量为0.9%~1.2%时,地聚合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冲击性能以及抗冻性能最好,且混杂纤维掺加优于单独掺加聚乙烯醇纤维或单独掺加钢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聚乙烯醇纤维 地聚合物 混凝土 力学性能 抗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聚乙烯醇混杂纤维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周颖 钟光淳 肖意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5,共15页
本文设计了1片普通混凝土剪力墙试件和5片混杂纤维混凝土剪力墙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混杂纤维混凝土分布位置和高度对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根据拟静力试验数据,分析了墙体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关键点、位移延性、刚... 本文设计了1片普通混凝土剪力墙试件和5片混杂纤维混凝土剪力墙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混杂纤维混凝土分布位置和高度对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根据拟静力试验数据,分析了墙体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关键点、位移延性、刚度退化性能、耗能能力以及关键位置钢筋应力应变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剪力墙试件中采用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区域以均匀的水平裂缝为主,有效控制了剪力墙的斜裂缝的产生,最终表现出弯曲破坏模式。(2)相比混杂纤维混凝土分布在约束边缘区域,混杂纤维混凝土分布在底部的试件滞回曲线更加饱满,耗能能力更好。(3)混杂纤维混凝土分布高度越高,滞回曲线越饱满。当分布高度大于0.3h(h为全长)时,混杂纤维混凝土分布高度的提升对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的影响较小。(4)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掺入提高了剪力墙的抗剪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水平分布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混杂纤维混凝土 剪力墙 低周往复加载 分布位置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钢纤维混凝土局部组合梁受力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伍凯 杨毅恒 +3 位作者 诸睿哲 张雁杰 梁庆庆 王世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3,共11页
为解决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困难,充分发挥各部分材料的性能优势,将钢筋笼离散化为随机分布的钢纤维,并将钢纤维混凝土集中应用于受压区,形成型钢-钢纤维混凝土局部组合梁。对18根不同钢纤维体积率(ρ_(sf))、剪跨比(λ)、型钢受压翼缘... 为解决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困难,充分发挥各部分材料的性能优势,将钢筋笼离散化为随机分布的钢纤维,并将钢纤维混凝土集中应用于受压区,形成型钢-钢纤维混凝土局部组合梁。对18根不同钢纤维体积率(ρ_(sf))、剪跨比(λ)、型钢受压翼缘上下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_(ss)、C_(sv))和型钢规格(I_(s))的组合梁试件进行四点弯试验。分析试验参数对破坏模式、荷载-挠度曲线以及破坏对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ρ_(sf)对小剪跨比试件(λ为1.5或1.7)的界面黏结性能具有积极改善作用,试件破坏模式由界面破坏转为弯扭破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须随I_(s)同步增大,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对型钢提供足够的“握裹效应”,避免或削弱弯扭变形的不利影响。通过高斯分布拟合,得到试件整体性能开始出现严重退化时的挠度退化系数,进而对构件整体性能开始出现严重退化时的挠度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型钢混凝土 钢纤维混凝土 破坏模式 荷载-挠度曲线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聚乙烯醇混杂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庆文 曹行 +2 位作者 杨露 王学志 刘华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1-127,共7页
通过设置不同的纤维体积掺量、混杂比和箍筋间距,对钢(SF)-聚乙烯醇(PVA)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梁中掺加SF或PVA纤维能有效抑制梁裂缝的产生和扩展,并提高梁的抗剪承载力;箍筋间距为15... 通过设置不同的纤维体积掺量、混杂比和箍筋间距,对钢(SF)-聚乙烯醇(PVA)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梁中掺加SF或PVA纤维能有效抑制梁裂缝的产生和扩展,并提高梁的抗剪承载力;箍筋间距为150 mm、体积掺加率为1%且SF-PVA纤维的混杂比为1∶1的试件开裂荷载值和抗剪承载力最大;在纤维混杂比和体积掺量相同的情况下,减小箍筋间距能明显提升梁的极限荷载值,但对梁开裂荷载值影响不大。并以SF体积掺量、PVA纤维体积掺量以及箍筋间距为输入层,极限剪力为输出层,建立了BP神经网络强度预测模型,并对极限剪力进行拟合,预测结果较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钢纤维 聚乙烯醇纤维 混杂 抗剪承载力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比强度理论的约束钢纤维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及应用
6
作者 丁发兴 邓亦南 吴霞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7,共9页
为建立钢纤维混凝土(SFRC)三轴塑性-损伤模型(CDP),采用普通混凝土三轴塑性-损伤模型构建方法,对已有钢纤维混凝土单轴力学性能试验数据库进行整理分析,提出适用于不同钢纤维体积分数下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 为建立钢纤维混凝土(SFRC)三轴塑性-损伤模型(CDP),采用普通混凝土三轴塑性-损伤模型构建方法,对已有钢纤维混凝土单轴力学性能试验数据库进行整理分析,提出适用于不同钢纤维体积分数下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受压峰值应变与受拉峰值应变的统一计算公式以及钢纤维混凝土单轴受压、受拉应力-应变骨架曲线和卸载刚度表达式。根据钢纤维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推荐了塑性-损伤模型中的三轴强度及其他参数,提出约束钢纤维混凝土三轴塑性-损伤模型。结果表明,在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简支梁静力加载、短柱轴压加载以及悬臂柱低周反复加载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中,所提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力学性能 塑性-损伤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玄武岩混杂纤维混凝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胡星宇 《工程与建设》 2015年第1期76-77,共2页
将玄武岩纤维和聚乙烯醇纤维混杂后掺入到C60级普通混凝土基体中,对两种纤维长度和三种纤维体积掺量下混凝土基体的28d抗压、抗折和弯曲韧性等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入纤维后,低掺量纤维对基体的抗压强度有所增加;抗折... 将玄武岩纤维和聚乙烯醇纤维混杂后掺入到C60级普通混凝土基体中,对两种纤维长度和三种纤维体积掺量下混凝土基体的28d抗压、抗折和弯曲韧性等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入纤维后,低掺量纤维对基体的抗压强度有所增加;抗折强度随纤维掺量增加而增加,15mm混杂纤维对混凝土抗折强度效果最好;弯曲韧性随纤维掺量和纤维长度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聚乙烯醇纤维 混杂纤维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受压下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关系研究
8
作者 谢汉梁 梁炯丰 +2 位作者 何春锋 鲁圣鹏 杨文瑞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49,55,共4页
为了研究单轴受压下钢纤维的掺量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制作了48个100 mm×100 mm×300 mm的棱柱体试件(钢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0.6%、0.9%、1.2%,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25%、50%、100%),分析了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 为了研究单轴受压下钢纤维的掺量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制作了48个100 mm×100 mm×300 mm的棱柱体试件(钢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0.6%、0.9%、1.2%,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25%、50%、100%),分析了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逐步增加;但是,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均会下降,峰值应变增加。同时基础试验数据的分析,提出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下应力-应变曲线关系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再生混凝土 应力-应变曲线 抗压强度 峰值应变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混凝土栓钉-橡胶组合连接件疲劳性能分析
9
作者 张俊豪 刘世忠 +4 位作者 栗振锋 毛敏 郭文龙 郭京京 刘俊俊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0,146,共8页
为探究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FRC)栓钉-橡胶组合连接件的疲劳性能,结合文献疲劳试验,采用ABAQUS与FE-SAFE软件建立试件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静力性能与疲劳寿命计算,结果与文献试验值基本吻合。以剪应力幅、橡胶... 为探究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FRC)栓钉-橡胶组合连接件的疲劳性能,结合文献疲劳试验,采用ABAQUS与FE-SAFE软件建立试件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静力性能与疲劳寿命计算,结果与文献试验值基本吻合。以剪应力幅、橡胶套高度和栓钉直径等为控制参数,分析SFRC栓钉-橡胶组合连接件的疲劳寿命变化规律,并根据分析结果参考Eurocode 4拟合出SFRC栓钉-橡胶组合连接件的疲劳寿命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ABAQUS与FE-SAFE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较好地实现SFRC栓钉-橡胶组合连接件的疲劳性能分析;组合连接件的疲劳破坏位置均发生于栓钉根部焊缝处;与普通栓钉连接件相比,加入橡胶套的组合连接件在200万次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幅下降40%左右;组合连接件的疲劳寿命随着栓钉直径的增大逐渐增加,随着橡胶套高度的增加逐渐降低;提出的疲劳寿命计算公式在200万次疲劳荷载下的应力幅均明显低于各国现有规范,采用本文计算公式预测SFRC栓钉-橡胶组合连接件的疲劳寿命更加安全,为SFRC栓钉-橡胶组合连接件的设计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钉-橡胶组合连接件 钢纤维混凝土 有限元 FE-SAFE 疲劳寿命 应力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钢-玄武岩混杂纤维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10
作者 冉秋硕 徐泽辉 +1 位作者 齐文超 刘磊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80,共12页
为研究高温对钢-玄武岩混杂纤维混凝土(HFRC)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φ50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系统,对不同温度(25、100、200、400、600、800℃)下的单掺钢纤维(SFRC)、单掺玄武岩纤维(BFRC)及钢-玄武岩混杂纤维混凝土,其... 为研究高温对钢-玄武岩混杂纤维混凝土(HFRC)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φ50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系统,对不同温度(25、100、200、400、600、800℃)下的单掺钢纤维(SFRC)、单掺玄武岩纤维(BFRC)及钢-玄武岩混杂纤维混凝土,其中钢纤维、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1%、0.2%,分别开展动态压缩与动态劈裂实验,获取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动态应力-应变全过程,并获得对应的动态抗压、动态劈裂强度及峰值应变。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加入,可以保证试件在高温下的残余力学特性,而加入钢纤维后,试件的动态劈拉强度得到了明显改善。温度损伤软化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加入钢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可以有效缓解高温劣变,且钢-玄武岩混杂纤维混凝土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表现出更优异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混杂纤维 混凝土 动态抗压强度 动态劈拉强度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聚乙烯醇混杂纤维水泥基材料的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飞 陈鲤波 +5 位作者 马建宁 曾晓辉 王平 龙作虹 周昊 李建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39-3143,共5页
确定了玄武岩-聚乙烯醇混杂纤维水泥基材料的最优配合比,将玄武岩-聚乙烯醇混杂纤维水泥基材料与普通C40混凝土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耐久性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玄武岩-聚乙烯醇混杂纤维水泥基材料在300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不到1.5%,而在不... 确定了玄武岩-聚乙烯醇混杂纤维水泥基材料的最优配合比,将玄武岩-聚乙烯醇混杂纤维水泥基材料与普通C40混凝土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耐久性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玄武岩-聚乙烯醇混杂纤维水泥基材料在300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不到1.5%,而在不到150次冻融循环中,普通C40混凝土的质量损失已接近5%;混杂纤维水泥基材料28和56 d的渗透系数为普通C40混凝土的53%和26%,混杂纤维水泥基材料具有较强的抗渗透能力,抗渗性随着龄期增长逐渐增强;碳化时间<28 d时,混杂纤维水泥基材料的碳化深度大于普通C40混凝土,但碳化时间56 d时,混杂纤维水泥基材料的碳化深度为普通C40混凝土的90%;混杂纤维水泥基材料28和56 d的电通量分别为普通C40混凝土的65%和49%,混杂纤维水泥基材料的抗氯离子性能明显高于普通C40混凝土。玄武岩-聚乙烯醇混杂纤维水泥基材料的各项耐久性指标均优于普通C40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 玄武岩-聚乙烯醇混杂纤维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钢筋与钢纤维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本构研究
12
作者 陈艳军 孙海军 +1 位作者 李晓东 崔祎菲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4-42,共9页
主要研究了钢筋与钢纤维混凝土(SFRC)在不同温度下(20、200、400、600、800℃)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对14个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5%的SFRC试件进行中心拉拔试验,分析钢筋与SFRC在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性能,得到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滑移关系曲线... 主要研究了钢筋与钢纤维混凝土(SFRC)在不同温度下(20、200、400、600、800℃)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对14个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5%的SFRC试件进行中心拉拔试验,分析钢筋与SFRC在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性能,得到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滑移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钢筋与SFRC的极限黏结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400~800℃较20~200℃降幅明显;峰值滑移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建立界面黏结损伤模型,分析不同温度下钢筋与SFRC的黏结损伤规律,并对界面黏结损伤变量和相对滑移值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不同温度下钢筋与SFRC黏结-滑移本构方程。将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滑移拟合曲线与试验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本构方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钢筋与SFRC的黏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黏结-滑移本构方程 界面黏结损伤模型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佳鹏 孙敏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7年第1期32-37,共6页
通过钢-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试件的中心拉拔试验,研究钢-聚乙烯醇混杂纤维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分析钢筋种类,混杂纤维体积率对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并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出相应的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滑移曲线,提出了粘结滑移的本... 通过钢-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试件的中心拉拔试验,研究钢-聚乙烯醇混杂纤维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分析钢筋种类,混杂纤维体积率对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并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出相应的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滑移曲线,提出了粘结滑移的本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混杂纤维体积率的增大,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逐步提高,变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优于光圆钢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 钢筋种类 粘结性能 粘结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和聚乙烯醇纤维对河砂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宇飞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6-60,共5页
研究了玄武岩纤维(BF)单掺以及与聚乙烯醇纤维(PVAF)混杂对河砂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BF提升了RPC的力学性能,但BF的增韧效果有限;随着BF掺量的增加,RPC的工作性呈指数式下降,合适的BF体积掺量为0... 研究了玄武岩纤维(BF)单掺以及与聚乙烯醇纤维(PVAF)混杂对河砂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BF提升了RPC的力学性能,但BF的增韧效果有限;随着BF掺量的增加,RPC的工作性呈指数式下降,合适的BF体积掺量为0.75%;BF与PVAF混杂对河砂RPC有明显的增韧作用,混杂纤维合适的PVAF体积掺量为0.8%。掺入纤维后可制备出符合GB/T 31387—2015要求的RPC120和RPC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 聚乙烯醇纤维 纤维混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钢-PVA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与变形钢筋黏结性能试验
15
作者 许成祥 吕红杰 +1 位作者 许奇琦 朱红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615-8623,共9页
为研究高温后钢-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s,PVA)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hybrid fiber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FHPC)与变形钢筋的黏结性能退化规律,以200、400、600、800℃为目标温度,选取钢纤维体积率、PVA纤维体积率、矿粉掺量... 为研究高温后钢-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s,PVA)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hybrid fiber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FHPC)与变形钢筋的黏结性能退化规律,以200、400、600、800℃为目标温度,选取钢纤维体积率、PVA纤维体积率、矿粉掺量为正交试验因素设计并制作25组HFHPC试件,完成了单调荷载下的中心拉拔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后各组HFHPC试件黏结破坏形态均表现为钢筋拔出破坏;试验温度范围内,对HFHPC试件黏结强度的影响程度均为:钢纤维体积率最大、矿粉掺量次之、PVA纤维体积率最小;随着温度的升高,HFHPC试件黏结强度逐渐下降,且在相同温度条件下,HFHPC试件黏结强度和峰值滑移相比于未掺纤维的混凝土试件均有所提升,其中,200℃时HFHPC试件的黏结强度提升最为显著,分别提升了33.69%、35.76%、37.54%和46.03%;混杂纤维能显著提高高温后高性能混凝土与钢筋的峰值界面能,明显改善黏结延性和耗能能力;提出的考虑温度作用后的混杂纤维混凝土与钢筋黏结-滑移模型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可为火灾后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及加固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PVA)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HFHPC) 高温 变形钢筋 正交试验 黏结-滑移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压-剪受力分析
16
作者 朱斌 张永刚 张丽 《江西建材》 2024年第7期79-82,共4页
为研究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压-剪复合轴力状态性能,文中掺入不同体积率的钢纤维(0、1%、2%和3%),和同等条件的钢纤维普通混凝土的压-剪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选取轴压荷载分别为0和10 MPa,得到不同工况下破坏形态和位移-荷载曲线。... 为研究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压-剪复合轴力状态性能,文中掺入不同体积率的钢纤维(0、1%、2%和3%),和同等条件的钢纤维普通混凝土的压-剪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选取轴压荷载分别为0和10 MPa,得到不同工况下破坏形态和位移-荷载曲线。结果表明,钢纤维的存在可提高再生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剪切强度值,且剪切破坏后可保持试件的整体性;轴向压力的存在试件的剪切破坏面有明显的摩擦痕迹,但有效提高抗剪强度值。根据数学回归分析,得出峰值荷载与钢纤维量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钢纤维 -剪试验 剪切峰值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型钢纤维对盐-冻融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损伤的影响
17
作者 丁一宁 葛茂林 +1 位作者 刘倩文 朱昊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6,共8页
为探究钢纤维在氯盐侵蚀与冻融循环耦合作用下对混凝土损伤的影响,对多组不同钢纤维掺量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快速盐-冻融循环试验。利用超声波法和激光扫描法分析不同掺量盐-冻融后混凝土损伤的效应,通过分析超声波速变化得到混凝土的盐-... 为探究钢纤维在氯盐侵蚀与冻融循环耦合作用下对混凝土损伤的影响,对多组不同钢纤维掺量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快速盐-冻融循环试验。利用超声波法和激光扫描法分析不同掺量盐-冻融后混凝土损伤的效应,通过分析超声波速变化得到混凝土的盐-冻融损伤度D,并建立D与盐-冻融循环次数n之间的韦布尔分布;利用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表征混凝土表面损伤,并研究了不同掺量钢纤维混凝土试件表面在盐-冻融循环作用后粗糙度变化率ΔR的作用,以及ΔR与D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混凝土盐-冻融损伤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基于超声波法建立的损伤度D与盐-冻融循环次数之间较好地满足两参数韦布尔分布,决定系数大于0.95;混凝土试件损伤度D随粗糙度变化率ΔR的变化规律满足指数函数关系,决定系数大于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冻融循环 混凝土损伤 超声波法 损伤度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早期干燥收缩研究
18
作者 余建杰 翟嘉欣 +1 位作者 郑琪 董建军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4年第6期55-58,63,共5页
研究了钢纤维、PVA纤维、PVA-钢混杂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早期干燥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入不会改变自密实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发展趋势;单掺钢纤维或PVA纤维均能抑制自密实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其中,PVA纤维较钢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干... 研究了钢纤维、PVA纤维、PVA-钢混杂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早期干燥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入不会改变自密实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发展趋势;单掺钢纤维或PVA纤维均能抑制自密实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其中,PVA纤维较钢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干燥收缩的抑制效果更好,但纤维体积掺量过高则会导致纤维的抑制效果减弱;PVA-钢混杂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干燥收缩的改善效果优于单一纤维,其中,0.3%体积掺量的钢纤维与0.06%体积掺量的PVA纤维混杂对自密实混凝土干燥收缩的改善效果相对最好,表现出显著的混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纤维 钢纤维 混杂纤维 自密实混凝土 干燥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聚甲醛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韧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九光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4年第2期56-60,共5页
研究了分别单掺和混掺不同掺量和长度的钢纤维和聚甲醛(POM)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韧性的影响,并进行了SEM分析。结果表明:单掺POM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利,但采用合适掺量和长度的POM纤维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单掺0.50%... 研究了分别单掺和混掺不同掺量和长度的钢纤维和聚甲醛(POM)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韧性的影响,并进行了SEM分析。结果表明:单掺POM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利,但采用合适掺量和长度的POM纤维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单掺0.50%~1.50%的钢纤维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与单掺1.50%的钢纤维相比,混掺适量钢纤维和POM纤维能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韧性,推荐钢纤维和POM纤维的混掺比例为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混杂纤维 混凝土 力学性能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简化拉-压杆模型的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20
作者 张路杨 姚继涛 胡玉坤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100,共11页
在简化拉-压杆模型(Simplified softened strut-and-tie model,SSSTM)基础上,考虑轴压比对混凝土斜压杆倾角的影响,修正斜压杆倾角计算公式,并基于剪滞模型,考虑裂缝面纤维数量及纤维取向特性,建立裂缝面单位面积纤维拉应力计算公式,从... 在简化拉-压杆模型(Simplified softened strut-and-tie model,SSSTM)基础上,考虑轴压比对混凝土斜压杆倾角的影响,修正斜压杆倾角计算公式,并基于剪滞模型,考虑裂缝面纤维数量及纤维取向特性,建立裂缝面单位面积纤维拉应力计算公式,从而提出适用于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的改进简化拉-压杆模型(Modified simplified softened strut-and-tie model,MSSSTM).采用MSSSTM模型、SSSTM模型对36个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剪承载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MSSSTM模型、SSSTM模型的试验值与计算值之比的平均值分别为1.01、1.05,变异系数分别为0.04、0.09;按照MSSSTM模型计算得到的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剪承载力试验值与计算值吻合较好,离散性较小,且该模型亦能较合理地反映轴压比、混凝土强度等对节点受剪承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简化拉-压杆模型 钢纤维混凝土 梁柱节点 受剪承载力 斜压杆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