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向固定谐振荷载下曲线轨道参数对钢轨位移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卫丰 杜林林 刘维宁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37-844,共8页
建立曲线轨道解析模型,此轨道模型考虑为具有周期性离散弹簧-阻尼支承的曲线Timoshenko梁。在频域内将曲线钢轨的位移及转角表达为轨道模态的叠加,并将周期性结构理论施加于轨道模型的运动方程,进而在一个基本单元内高效地求解轨道的动... 建立曲线轨道解析模型,此轨道模型考虑为具有周期性离散弹簧-阻尼支承的曲线Timoshenko梁。在频域内将曲线钢轨的位移及转角表达为轨道模态的叠加,并将周期性结构理论施加于轨道模型的运动方程,进而在一个基本单元内高效地求解轨道的动力响应。将横向固定谐振荷载作用于钢轨轨头,考虑不同扣件刚度、扣件阻尼、扣件间距及曲线半径,研究上述轨道参数对曲线轨道位移响应的影响。经计算分析可知:钢轨轨头的横向位移响应包括平面内和平面外的位移响应,是钢轨平移和扭转效应的叠加;增加扣件刚度或减小扣件间距可导致轨道系统一阶自振的频率增大,而其幅值减小,对于一阶自振频率以下的频段,钢轨位移幅值也有所减小;随着扣件阻尼的增大,一阶自振的幅值显著下降,对于pinned-pinned共振,随着扣件阻尼的增加,跨中处的钢轨位移增大,而扣件上方的位移有所减小;pinned-pinned共振频率随着扣件间距的增大而减小,而其位移幅值增大;对于曲线地铁轨道,曲线半径对钢轨的横向位移基本没有影响,但对竖向位移影响显著,随着曲线半径的增加,钢轨竖向位移幅值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轨道 固定谐振荷载 轨道参数 钢轨位移 周期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钢轨位移测定垂向轮轨力的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可达 《山西建筑》 2016年第35期145-147,共3页
分别利用连续弹性支撑梁模型和弹性点支撑梁模型,测定了钢轨位移,确定了垂向轮轨力,并通过试验,获取了扣件垂向刚度,在试验线路测试了车辆以不同速度通过测点时的轮轨力和位移数据,通过对比实测值与计算值,证明利用所测钢轨位移在连续... 分别利用连续弹性支撑梁模型和弹性点支撑梁模型,测定了钢轨位移,确定了垂向轮轨力,并通过试验,获取了扣件垂向刚度,在试验线路测试了车辆以不同速度通过测点时的轮轨力和位移数据,通过对比实测值与计算值,证明利用所测钢轨位移在连续弹性梁模型和弹性点支撑模型下求得的垂向轮轨力满足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力钢轨 轨道模型 钢轨位移 垂向轮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影像式钢轨位移观测系统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贺佳 张丽丽 +2 位作者 孔恒 郭飞 郭腾 《市政技术》 2023年第1期207-212,共6页
城市建设中,许多地下工程都要下穿城市铁路等既有线路,这就可能对城市铁路线路的安全产生影响。城市铁路属于都市快速交通设施,其交通运营期间对线路要求比较严格,绝不允许出现安全质量问题。针对目前既有线路监测设备无法满足安全、实... 城市建设中,许多地下工程都要下穿城市铁路等既有线路,这就可能对城市铁路线路的安全产生影响。城市铁路属于都市快速交通设施,其交通运营期间对线路要求比较严格,绝不允许出现安全质量问题。针对目前既有线路监测设备无法满足安全、实时、高效的问题,基于实际线路运行状况,研发、设计了数字影像式钢轨位移观测系统。应用该系统,较好地实现了对轨道纵向位移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同时该系统还具有数据存储和统计分析功能。现场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准确、效率高、适用性强、信息数据处理能力强、工务管理效率高,大大提升了钢轨纵向位移观测等相关工作的管理效率,降低了工作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穿工程 钢轨位移 数字影像式 实时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钢轨位移监测辅助测量装置设计思路
4
作者 刁义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10期170-173,共4页
本论文旨在研究铁路钢轨位移监测的辅助测量装置,探讨其在铁路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先介绍了铁路钢轨位移监测的重要性,分析了钢轨位移对铁路安全和设施维护的影响。其次对传统的钢轨位移监测方法进行了评估,指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 本论文旨在研究铁路钢轨位移监测的辅助测量装置,探讨其在铁路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先介绍了铁路钢轨位移监测的重要性,分析了钢轨位移对铁路安全和设施维护的影响。其次对传统的钢轨位移监测方法进行了评估,指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然后阐述了现代传感技术在钢轨位移监测中的应用,包括无线传感技术、激光测距技术和惯性导航技术等。最后,详细描述了辅助测量装置的硬件结构,并探讨了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本研究对于提高铁路运营管理的安全性、效率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钢轨位移监测 辅助测量装置 传感技术 数据采集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纵向位移快速测量系统的方法与应用
5
作者 王波 杨展 +2 位作者 肖杰灵 杨立 杨荣山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钢轨纵向位移是无缝线路状态演变的典型表现,监测钢轨纵向位移情况成为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的重点工作。然而,目前常用的无缝线路状态监测方法均基于固定式设备,大多存在成本高、精度差的弊端,且较难实现快速监测。开发设计一种动态的无缝... 钢轨纵向位移是无缝线路状态演变的典型表现,监测钢轨纵向位移情况成为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的重点工作。然而,目前常用的无缝线路状态监测方法均基于固定式设备,大多存在成本高、精度差的弊端,且较难实现快速监测。开发设计一种动态的无缝线路钢轨爬行快速测量系统,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对轨标和道旁基标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通过对轨道场景进行还原和追踪,实现对无缝线路状态的监测。通过系统在现场的应用测试验证了该监测方法良好的适用性,在现场试验中钢轨纵向位移的测量精度可控制在±1 mm范围内,满足监测要求。该系统提高了无缝线路养护维修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可为无缝线路科学精细化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线路 监测系统 现场试验 钢轨纵向位移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支承块轨道结构病害对钢轨竖向位移影响研究
6
作者 赵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7-41,共5页
[目的]弹性支承块轨道结构因其具有较强的减振降噪特性,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被广泛应用。但弹性支承块轨道结构病害对钢轨竖向位移影响较大,需对其进行研究,以有效整治该类病害。[方法]弹性支承块轨道结构主要病害为支承块空吊和扣件失效... [目的]弹性支承块轨道结构因其具有较强的减振降噪特性,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被广泛应用。但弹性支承块轨道结构病害对钢轨竖向位移影响较大,需对其进行研究,以有效整治该类病害。[方法]弹性支承块轨道结构主要病害为支承块空吊和扣件失效。基于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弹性支承块轨道结构,建立了弹性支承块轨道静力学模型,分析了无缝线路和有缝线路轨道在列车静荷载下支承块空吊、扣件失效对钢轨竖向位移的影响。[结果及结论]支承块空吊病害会对钢轨竖向位移产生较大影响。对于无缝线路,无支承块空吊病害时的钢轨竖向位移为1.441 mm;对于有缝线路,无支承块空吊病害时的钢轨竖向位移为1.530 mm。发生支承块空吊时,随着支承块空吊量的增加,钢轨竖向最大位移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在扣件完全失效情况下,钢轨竖向位移会随着失效扣件套数的增加而成倍增加,有缝线路钢轨竖向位移比无缝线路的大0.056~1.186 mm。扣件刚度折减越少,对其他位置钢轨竖向位移影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轨道结构 支承块空吊 扣件失效 钢轨竖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扣件钢轨纵向累积位移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曾志平 胡籍 +3 位作者 王卫东 黄相东 李平 田春雨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3-1249,共7页
为研究并模拟列车频繁制动作用导致的钢轨累积位移现象,以弹条Ⅲ型分开式扣件作为试验对象,对钢轨进行长期重复拉力加载,并通过数据采集软件采集拉力及钢轨位移数据,得到扣件纵向阻力与钢轨残余变形规律,获得在未超过扣件最大阻力的单... 为研究并模拟列车频繁制动作用导致的钢轨累积位移现象,以弹条Ⅲ型分开式扣件作为试验对象,对钢轨进行长期重复拉力加载,并通过数据采集软件采集拉力及钢轨位移数据,得到扣件纵向阻力与钢轨残余变形规律,获得在未超过扣件最大阻力的单向循环荷载加载下,钢轨纵向累积位移与加载循环次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钢轨纵向累积位移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在经过大量重复加载后残余位移增长速率有所减小,但位移值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对于弹条Ⅲ型分开式扣件,钢轨纵向残余位移f(x)和循环次数x间的函数关系近似满足幂函数形式:f(x)=0.01758x^(0.2332),且拟合度较高(R^(2)=0.9351)。该拟合公式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可以用于预测获得不同重复荷载作用后钢轨纵向累积位移值。经过大量纵向荷载重复作用后,扣件纵向刚度、扣件最大纵向阻力和扣件滑移阻力会有所增大,扣件弹塑性界限位移将会有所减小。研究成果可用于预测多次加卸载之后钢轨累积残余位移值,为相关线路设计与养护维修提供借鉴,同时也可为扣件本构关系的改进提供试验依据。同时可将钢轨残余位移预测值和扣件纵向刚度结合后计算出加载时钢轨最大纵向位移,通过对比不同地段钢轨最大纵向位移的限值,可以判断多次重复荷载后加载瞬间钢轨纵向位移是否超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列车频繁制动 弹条Ⅲ型分开式扣件 钢轨纵向累积位移 本构关系 残余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视觉的无缝线路钢轨纵向位移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崇爱新 尹辉 +2 位作者 刘艳婷 刘秀波 许宏丽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2-89,共8页
无缝线路钢轨纵向位移是由钢轨内部纵向应力引起的钢轨沿轨排或道床顶面的纵向移动,对其进行及时的高精度测量对于高铁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技术的无缝线路钢轨纵向位移测量方法。由轨旁固定设施上部署的... 无缝线路钢轨纵向位移是由钢轨内部纵向应力引起的钢轨沿轨排或道床顶面的纵向移动,对其进行及时的高精度测量对于高铁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技术的无缝线路钢轨纵向位移测量方法。由轨旁固定设施上部署的参考标靶、轨腰上部署的待测编码标志和双目相机构成便捷、高效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案;提出了基于双直线约束的编码特征点检测算法,重点解决了复杂现场采集环境中编码特征点的精确检测与匹配问题。提出了链式双目相机三维测距算法,通过精确三维重建实现了高精度的无缝线路钢轨纵向位移测量。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和室外现场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在室外现场实验中钢轨纵向位移的测量精度达到0.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无缝线路钢轨纵向位移 编码特征点 高精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内支承块空吊对钢轨竖向位移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代秀 王根平 +1 位作者 李成辉 陈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63,共5页
为研究隧道内列车荷载下弹性支承块空吊对钢轨竖向位移的影响,基于银洞坡和定水坝隧道现场实测数据,建立考虑支承块空吊的力学模型,分析连续1~3块支承块空吊情况下钢轨竖向位移的超限情况。实测和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内实测的空吊位置和... 为研究隧道内列车荷载下弹性支承块空吊对钢轨竖向位移的影响,基于银洞坡和定水坝隧道现场实测数据,建立考虑支承块空吊的力学模型,分析连续1~3块支承块空吊情况下钢轨竖向位移的超限情况。实测和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内实测的空吊位置和量值具有不确定性特征,空吊现象引起的钢轨竖向位移有超过安全指标的情况;单块支承块空吊值在10 mm以下,钢轨竖向位移不出现超限情况,当连续2块或连续3块支承块空吊量大于3 mm时,钢轨竖向位移出现超限情况,对于隧道内复杂的支承块空吊病害,建议控制空吊量在3 mm以内,同时应尽量避免连续空吊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支承块式轨道 支承块空吊 钢轨竖向位移 铁路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钢轨纵向位移检测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巩一帆 董志学 +1 位作者 蒋力顺 刘志强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2021年第3期111-115,共5页
钢轨受行车载荷及自然因素的作用发生膨胀从而产生纵向位移,影响机车行车安全,因此研发高性能钢轨纵向位移检测装置意义重大。针对钢轨位移检测装置因人工检测方法导致耗时、耗力的问题,在MATLAB仿真研究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图像处理的钢... 钢轨受行车载荷及自然因素的作用发生膨胀从而产生纵向位移,影响机车行车安全,因此研发高性能钢轨纵向位移检测装置意义重大。针对钢轨位移检测装置因人工检测方法导致耗时、耗力的问题,在MATLAB仿真研究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图像处理的钢轨纵向位移检测系统的实现算法,论述了对样本采集图像进行预处理、二值化、Canny边缘检测、Hough变换以及纵向位移计算等算法的实现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具有较高精确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纵向位移 图像处理 边缘检测 HOUGH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设备机器视觉的无砟轨道钢轨爬行状态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震 郑祯国 +3 位作者 张世杰 郭积程 王平 何庆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2-212,共11页
无缝线路钢轨爬行是由于列车的启制动以及外部温度变化导致的钢轨沿纵向发生位移,准确检测钢轨的位移状态变化,在铁路运营安全管理中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受限于时间、空间和精度约束,检测效果不够准确。从实际运维环... 无缝线路钢轨爬行是由于列车的启制动以及外部温度变化导致的钢轨沿纵向发生位移,准确检测钢轨的位移状态变化,在铁路运营安全管理中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受限于时间、空间和精度约束,检测效果不够准确。从实际运维环境出发,提出一种基于车载式机器视觉的无砟轨道钢轨纵向位移检测方法。研究包括:在钢轨与轨道板上粘贴位移标志物,使用实验室自研探伤小车搭载线激光扫描仪获取高精度图像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Pose的关键点检测方法,对钢轨及轨道板上的位移标志物关键点进行识别并确定感兴趣区域;基于Harris亚像素检测方法对标志物的亚像素角点进行定位,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在无砟轨道试验段进行测试,对钢轨纵向位移进行高精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钢轨纵向位移检测算法在不同实际位移下的均方根误差平均值为0.202 mm,最大值不超过0.5 mm,符合无砟轨道的检测要求。该方法可以在线路上多点连续进行钢轨纵向位移检测,提高了铁路运维效率,确保铁路行车的安全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线路 钢轨纵向位移 机器视觉 关键点检测 亚像素角点检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纵向位移数据录入存储及分析管理系统研究
12
作者 吴晓洁 《中国铁路》 2013年第11期31-33,共3页
针对呼和浩特铁路局采用手工记录、手工输入、人工分析方式检测钢轨纵向位移现状,开发由钢轨纵向位移数据记录仪和地面分析软件构成的钢轨纵向位移数据录入存储及分析管理系统,论述其主要功能,可实现数据存储、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提高... 针对呼和浩特铁路局采用手工记录、手工输入、人工分析方式检测钢轨纵向位移现状,开发由钢轨纵向位移数据记录仪和地面分析软件构成的钢轨纵向位移数据录入存储及分析管理系统,论述其主要功能,可实现数据存储、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提高工作效率。现场试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纵向位移 数据录入存储 分析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钢轨纵向位移检测系统的研究
13
作者 张彦龙 唐隆 甘得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2期1-4,共4页
由于列车运行负荷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作用,轨道发生了膨胀,造成了列车的纵向位移,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MATLAB仿真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轨道位移检测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预处理、二值化、坎尼边... 由于列车运行负荷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作用,轨道发生了膨胀,造成了列车的纵向位移,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MATLAB仿真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轨道位移检测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预处理、二值化、坎尼边缘检测、Hough转换、纵向位移等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法。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精度高,可靠性好,符合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纵向位移 图像处理 边缘检测 HOUGH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荷载作用下轨道位移响应分析
14
作者 戚双星 王长林 张玉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32-35,共4页
通过建立轨道、轨枕、扣件、道碴系统分析模型,分析钢轨扣件的阻尼和刚度对轨道动力响应的影响。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扣件阻尼 扣件刚度 轨道系统 钢轨竖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轨枕空吊对钢轨力学行为影响规律研究
15
作者 牛留斌 杨静静 +3 位作者 刘丙强 杨飞 张志川 王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79,共13页
为研究非对称轨枕空吊激励下的轮轨力学行为,以我国典型有砟线路和服役车辆为参数建立轮轨动力学模型,采用基于Winker弹性地基假设的钢轨挠曲位移解析解验证模型输出的可靠性,并模拟分析车辆以运行速度200 km·h-1通过1~3根非对称... 为研究非对称轨枕空吊激励下的轮轨力学行为,以我国典型有砟线路和服役车辆为参数建立轮轨动力学模型,采用基于Winker弹性地基假设的钢轨挠曲位移解析解验证模型输出的可靠性,并模拟分析车辆以运行速度200 km·h-1通过1~3根非对称空吊的轨枕时轮轨垂向力及钢轨最大挠曲位移与空吊量之间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各计算工况中均存在临界空吊量,空吊量小于临界空吊量时钢轨最大挠曲位移随着空吊量的增大而增加,增加的幅度与空吊轨枕的个数相关,而大于临界空吊量时钢轨最大挠曲位移和轮轨垂向力趋于稳定;非对称空吊因左右股轨下基础等效支承刚度差异而造成轮对增载或减载现象,1~3根单侧空吊时最大轮重减载率分别约为9.54%,20.3%和28.2%,双侧空吊时轮重减载量减小,但钢轨最大挠曲位移增大。研究结果可为轨枕空吊区轮轨力学行为及轨道不平顺动静态差异分析和病害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枕空吊 轮轨动力学 钢轨挠曲位移 轮轨垂向力 轨道不平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剪力铰与钢弹簧变刚度下浮置板轨道减振特性研究
16
作者 黄腾锋 万灵 +2 位作者 黄强 张雨萱 崔正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1,共7页
针对浮置板轨道中浮置板端部位移偏大的问题,研究剪力铰设置与钢弹簧变刚度两种方式对浮置轨道位移的改善效果。将剪力铰简化为剪切弹簧阻尼单元,根据浮置板挠度分布及钢弹簧间距调整浮置板下钢弹簧刚度,基于振型叠加法和龙格-库塔法数... 针对浮置板轨道中浮置板端部位移偏大的问题,研究剪力铰设置与钢弹簧变刚度两种方式对浮置轨道位移的改善效果。将剪力铰简化为剪切弹簧阻尼单元,根据浮置板挠度分布及钢弹簧间距调整浮置板下钢弹簧刚度,基于振型叠加法和龙格-库塔法数值计算研究不同剪力铰刚度与钢弹簧刚度下浮置板轨道的减振特性。研究表明,设置剪力铰可以有效减少浮置板端部的位移差,但主要对端部3 m左右范围内的浮置板位移改善较为有效,剪力铰刚度并非越大越好,刚度取值应使浮置板和钢轨的位移波动幅度尽可能小。在钢弹簧总刚度不变的前提下,根据浮置板挠度分布调节钢弹簧刚度对浮置板位移和端部位移差的改善效果不大,但可以有效减少钢轨位移及其波动幅度,且长型浮置板轨道下的减振效果更好。适当扩大钢弹簧间距从而增大弹簧刚度可以改善浮置板轨道的位移响应,但间距过大时浮置板位移会出现剧烈波动。研究可为浮置板轨道的减振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浮置板轨道 剪力铰 钢弹簧刚度 端部位移 钢轨位移 浮置板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t轴重重载轨道扣件动参数对轮轨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张智荣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7期140-144,共5页
扣件系统刚度和阻尼是铁路轨道系统动力性能的关键设计参数,对于重载铁路系统而言合适的扣件刚度与阻尼设计参数将有助于缓解轮轨振动冲击,降低轮轨磨耗,提高系统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文以我国常用25t重载铁路为例,通过建立25t轴重... 扣件系统刚度和阻尼是铁路轨道系统动力性能的关键设计参数,对于重载铁路系统而言合适的扣件刚度与阻尼设计参数将有助于缓解轮轨振动冲击,降低轮轨磨耗,提高系统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文以我国常用25t重载铁路为例,通过建立25t轴重货车车辆-轨道-有砟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探讨了扣件动刚度与阻尼系数对轮轨振动响应特征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扣件系统动刚度对轮轨垂向力和钢轨垂向变形影响显著,轮轨垂向力最大值与扣件刚度呈正相关关系,与钢轨垂向位移为反比例关系;扣件阻尼系数主要影响轮轨垂向力的振动幅度,在低阻尼状态下甚至引起车轮的瞬时脱轨现象,但钢轨垂向变形影响不大。通过引入轮重减载率,并结合轮轨垂向力与钢轨垂向位移随扣件刚度与阻尼的变化规律,建议25t轴重重载扣件动刚度设计范围为30 kN/mm~90 kN/mm,阻尼系数设计范围为50 kN·s/m~100 kN·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扣件刚度 扣件阻尼系数 车轨耦合 轮轨垂向力 钢轨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守石太线 岗位做贡献
18
作者 蔡金栓 《太原铁道科技》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王克洪,太原南工务段东赵线路车间芦家庄养修工区工区工长。他三十年坚守奉献,总结出线路养护“一检、二整、三磨、四补、五清”工作法,为石太线安全畅通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王克洪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他研制出了“可... 王克洪,太原南工务段东赵线路车间芦家庄养修工区工区工长。他三十年坚守奉献,总结出线路养护“一检、二整、三磨、四补、五清”工作法,为石太线安全畅通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王克洪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他研制出了“可移动走行架”,解决了吊轨小车过尖轨顶面安全问题,获得2021年度集团公司“五小竞赛”优秀成果二等奖。他研制的“位移横距测量仪”,实现了轨距、水平、钢轨位移、起道量测量四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太线 线路养护 横距 尖轨 创新工作室 钢轨位移 工务段 轨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地铁减振轨道轮轨动态相互作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强 王平 +1 位作者 徐井芒 胡辰阳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3-126,140,共5页
为了研究地铁曲线段不同减振轨道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橡胶隔振垫道床轨道、钢弹簧浮置板道床轨道、梯形轨枕轨道、单趾弹条扣件轨道4种减振轨道结构的轮轨力、钢轨动态位移,以及对应断面处隧道壁的垂向振动... 为了研究地铁曲线段不同减振轨道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橡胶隔振垫道床轨道、钢弹簧浮置板道床轨道、梯形轨枕轨道、单趾弹条扣件轨道4种减振轨道结构的轮轨力、钢轨动态位移,以及对应断面处隧道壁的垂向振动加速度。分析结果表明:单趾弹条扣件轨道振动相对较大,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振动相对较小;4种减振轨道对应的轮轨垂向力、横向力、脱轨系数均满足列车安全运营要求;钢弹簧浮置板道床轨道的钢轨动态位移平均值较大,但小于安全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轮轨力 试验研究 减振轨道 脱轨系数 钢轨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振轨道对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华龙 蒋建政 +2 位作者 周昌盛 王小韬 袁玄成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3-58,共6页
为研究地铁A型车辆在不同等级减振轨道上行车时的动力学特性,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以深圳地铁某线路实际铺设的不同等级减振轨道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不同等级减振轨道的地铁A型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 为研究地铁A型车辆在不同等级减振轨道上行车时的动力学特性,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以深圳地铁某线路实际铺设的不同等级减振轨道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不同等级减振轨道的地铁A型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分析不同等级减振轨道下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相对于铺设其他两种等级减振轨道,铺设高等和特殊减振轨道时车体的垂向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增幅超过30%,车体垂向Sperling平稳性指标增幅超过5%;钢轨垂向位移增加明显且钢轨垂向位移的标准差增加了约3倍。主要结论为:采用高等级减振轨道会一定程度恶化车辆动力学性能和乘客乘车环境,在实际选取不同等级减振轨道时应综合考虑地铁车辆的行车动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减振轨道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钢轨位移 车体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