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钨镍合金镀层油管适用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宋中华 张士诚 +3 位作者 周理志 蔡锐 谢俊峰 常泽亮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56-1259,共4页
为研究钨镍合金镀层防腐蚀技术在酸性气井油管上应用的可行性,在P110S挂片试样表面及油管内壁电镀一种钨镍合金镀层,对镀层试样进行模拟高含H2S和CO2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评价,同时对钨镍合金镀层油管进行上卸扣及密封性能的实物试验评价... 为研究钨镍合金镀层防腐蚀技术在酸性气井油管上应用的可行性,在P110S挂片试样表面及油管内壁电镀一种钨镍合金镀层,对镀层试样进行模拟高含H2S和CO2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评价,同时对钨镍合金镀层油管进行上卸扣及密封性能的实物试验评价。高温高压釜模拟腐蚀试验结果表明,钨镍合金镀层试片在高含H2S高含CO2的油气井模拟工况下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试验表明,该镀层不影响基体材质的抗硫化物应力开裂性能。基于ISO 13679标准的实物试验结果表明,钨镍合金镀层可以用在特殊油管接头上,其具有良好的抗粘扣性能,且不影响密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镍合金 镀层 油管 腐蚀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密度系列钨镍合金粉末注射成形喂料的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世勇 郑振兴 夏伟 《中国钨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26,共4页
利用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3种不同密度(分别为10g/cm3、14 g/cm3、17g/cm3)的钨镍合金粉末注射成形喂料的流变行为,分析了剪切速率、温度以及钨镍成分配比对喂料流变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钨镍合金喂料是一种假塑性流体,其表观... 利用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3种不同密度(分别为10g/cm3、14 g/cm3、17g/cm3)的钨镍合金粉末注射成形喂料的流变行为,分析了剪切速率、温度以及钨镍成分配比对喂料流变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钨镍合金喂料是一种假塑性流体,其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非牛顿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钨在合金中所占比重越大,喂料对剪切速率的变化及温度的变化越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镍合金 流变性能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 XLY—Ⅱ型流变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密度钨镍合金粉末注射成形(MIM)工艺参数的优化
3
作者 郑振兴 王世勇 +1 位作者 周世明 夏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6-108,共3页
在丰庆FC-80型注塑机上,用粉末装载量为53vol%的90W-7Ni-3Fe喂料成形打印座。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射胶"面板上"射一"的压力、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及其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实验结果表明,在喂料温度为120℃,保压... 在丰庆FC-80型注塑机上,用粉末装载量为53vol%的90W-7Ni-3Fe喂料成形打印座。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射胶"面板上"射一"的压力、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及其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实验结果表明,在喂料温度为120℃,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分别为40bar和3s的实验条件下,"射一"的压力、速度、时间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压力和时间、压力和速度的交互作用大于任一因素的单独作用,我们对这种交互作用做了定性的描述。实验条件下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压力120bar,速度20%,时间6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 工艺优化 正交实验 钨镍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钨镍合金镀层提高铝合金用压铸型寿命
4
作者 黄星亮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4-45,共2页
压铸型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型腔表面磨损和热疲劳.高温金属液流对型壁和其他工作表面的液力冲击、摩擦、侵蚀及其扩散,形成高温磨损.型腔工作表面与压铸金属材料间的相互化学作用降低了压铸型的塑性,这样多次使用导致型腔工作面的热疲劳.例... 压铸型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型腔表面磨损和热疲劳.高温金属液流对型壁和其他工作表面的液力冲击、摩擦、侵蚀及其扩散,形成高温磨损.型腔工作表面与压铸金属材料间的相互化学作用降低了压铸型的塑性,这样多次使用导致型腔工作面的热疲劳.例如,在压铸铝合金时,对于一般压铸型来说,当压铸次数超过预定使用次数的40%时,便因烧蚀网纹和热裂而使压铸型损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镍合金 镀层 合金 压铸型 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压铸模部件上沉积钨镍合金
5
作者 刘林秋 《模具科技》 1989年第2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压铸模 钨镍合金 电沉积 电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镍合金镀铬工艺研究
6
作者 冯明 《涂装与电镀》 2011年第3期43-45,共3页
对钨含量大于95%,镍含量大于3%的钨镍铁合金镀硬铬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合适的工艺配方和参数。所得铬镀层均匀、细致、无明显缺陷;对镀铬层热震试验,加热至230℃保温2h后投入20℃的水中,镀层无起泡、无脱落;96h中性盐雾试验后无腐蚀... 对钨含量大于95%,镍含量大于3%的钨镍铁合金镀硬铬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合适的工艺配方和参数。所得铬镀层均匀、细致、无明显缺陷;对镀铬层热震试验,加热至230℃保温2h后投入20℃的水中,镀层无起泡、无脱落;96h中性盐雾试验后无腐蚀出现。实验表明:钨镍合金镀硬铬后能增加耐蚀性和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镍合金 镀硬铬 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镍合金涂层的制备工艺及屏蔽性能研究
7
作者 陆海峰 王博 +4 位作者 张泽群 邓春银 蒲立星 刘省勇 张文利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58,共6页
针对核电站新型屏蔽材料的需求,采用高能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钨-镍合金涂层,对其微观形貌、成分分布、硬度及结合强度等性能进行分析,并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测试的方法对比研究钨-镍合金涂层和铅的屏蔽能力。结果表明,钨-镍合金涂层厚度为... 针对核电站新型屏蔽材料的需求,采用高能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钨-镍合金涂层,对其微观形貌、成分分布、硬度及结合强度等性能进行分析,并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测试的方法对比研究钨-镍合金涂层和铅的屏蔽能力。结果表明,钨-镍合金涂层厚度为875μm左右,整体致密均匀,孔隙率仅为5.1%;涂层内无氧化及裂纹现象发生,平均硬度为523 HV0.3,结合强度达47.3 MPa。屏蔽能力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理论计算和实际测试结果相近,在同一厚度下钨-镍合金涂层对γ射线的屏蔽能力较铅更为优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合金涂层 孔隙率 屏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液中钨酸钠浓度对电沉积镍-钨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二立 张长科 +1 位作者 陆欣 鞠辉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共8页
[目的]研究镀液中钨酸钠浓度对Ni–W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制备适合在高温环境中应用的耐磨Ni–W合金镀层。[方法]通过改变镀液中钨酸钠的质量浓度,采用直流电沉积法在20CrMoA钢表面制备了不同W质量分数的Ni–W合金镀层。研究了钨酸钠质... [目的]研究镀液中钨酸钠浓度对Ni–W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制备适合在高温环境中应用的耐磨Ni–W合金镀层。[方法]通过改变镀液中钨酸钠的质量浓度,采用直流电沉积法在20CrMoA钢表面制备了不同W质量分数的Ni–W合金镀层。研究了钨酸钠质量浓度对沉积速率,以及Ni–W合金镀层的W质量分数、形貌、密度、显微硬度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镀液的钨酸钠浓度显著影响着Ni–W合金镀层的W质量分数,进而影响镀层的形貌、内应力、显微硬度及抗高温氧化性能。镀液中钨酸钠的质量浓度为40 g/L时,所得Ni–W合金镀层平整致密,无裂纹,W质量分数为34.82%,密度约为10.88 g/cm^(3),经500°C热处理后的显微硬度高达1199.6 HV,抗高温氧化能力远优于兵器工业中常用的PCrNi3MoVA合金钢。[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Ni–W合金镀层在武器身管等高温高磨损环境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电沉积 酸钠 内应力 显微硬度 抗高温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镍合金材料对γ射线屏蔽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辛 《江西能源》 2008年第4期25-28,共4页
文章介绍了利用NaI(TI)闪烁谱仪研究137Cs和60Co等放射源发出的γ射线在钨-镍合金与铅材料中吸收规律的变化情况,通过钨-镍合金与铅这二种材料的比对,得出钨-镍合金对γ射线的吸收远高于传统的屏蔽材料—铅。因此,钨-镍合金可以有效地... 文章介绍了利用NaI(TI)闪烁谱仪研究137Cs和60Co等放射源发出的γ射线在钨-镍合金与铅材料中吸收规律的变化情况,通过钨-镍合金与铅这二种材料的比对,得出钨-镍合金对γ射线的吸收远高于传统的屏蔽材料—铅。因此,钨-镍合金可以有效地利用在辐射防护射线屏蔽方面,从而对辐射防护的材料选择上提出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镍合金 铅材料 线吸收系数 半吸收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钨合金电结晶机理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振良 杨防祖 +1 位作者 姚士冰 周绍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30-234,共5页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电位阶跃法研究了Ni-W合金电沉积特点.结果表明,在以柠檬酸铵为络合剂的镀液中,沉积层的W含量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但电流效率变化不大,当电流密度超过15A/dm2后,镀层的W含量不再发生明显的变化而...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电位阶跃法研究了Ni-W合金电沉积特点.结果表明,在以柠檬酸铵为络合剂的镀液中,沉积层的W含量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但电流效率变化不大,当电流密度超过15A/dm2后,镀层的W含量不再发生明显的变化而电流效率却明显降低.循环伏安实验结果表明,当镀液中有Ni2+存在时,WO2-4才能被还原到以Ni-W合金形式存在的W金属态,且其沉积电位比WO2-4(沉积为钨蓝氧化物)和Ni2+单独沉积时的电位更正.根据电位阶跃的i~t曲线分析得知,在玻碳电极上Ni-W合金电结晶过程遵从扩散控制瞬时成核三维成长模式进行,且随着过电位的增加,电极表面上晶核数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循环伏安 合金 电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钨磷合金电结晶机理及其镀层结构与显微硬度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防祖 牛振江 +2 位作者 曹刚敏 许书楷 周绍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22-1027,共6页
应用循环伏安、恒电位阶跃和 X射线衍射( XRD)等方法研究了 Ni-W-P合金电沉积特点和镀层结构与显微硬度 .结果表明,在以柠檬酸铵为配体的溶液中, Ni-W-P合金沉积层较 Ni-W合金有较低的电化学活性 .根据电位阶跃的 i~ t曲线分析表... 应用循环伏安、恒电位阶跃和 X射线衍射( XRD)等方法研究了 Ni-W-P合金电沉积特点和镀层结构与显微硬度 .结果表明,在以柠檬酸铵为配体的溶液中, Ni-W-P合金沉积层较 Ni-W合金有较低的电化学活性 .根据电位阶跃的 i~ t曲线分析表明,在玻碳电极上 Ni-W-P合金电结晶过程遵从扩散控制瞬时成核三维成长模式进行,随着过电位的增加,电极表面上晶核数增多 . XRD试验结果表明, Ni-W-P合金镀层呈现明显的非晶态特征 .所获得的 Ni-W-P合金电沉积层的显微硬度在 450 kg· mm- 2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层 电结晶 结构 合金电沉积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密度影响下镍钨合金电沉积层的组成、结构和形貌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防祖 曹刚敏 +3 位作者 解建云 郑雪清 许书楷 周绍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6-60,共5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X射线衍射和金相显微镜等方法研究在焦磷酸盐体系中,电流密度影响下所获得的Ni-W合金电沉积层的组成、结构和表面形态.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提高,合金沉积层中的W含量增大;形成置换固溶体的合金沉积层晶... 采用分光光度法、X射线衍射和金相显微镜等方法研究在焦磷酸盐体系中,电流密度影响下所获得的Ni-W合金电沉积层的组成、结构和表面形态.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提高,合金沉积层中的W含量增大;形成置换固溶体的合金沉积层晶格参数涨大、晶格畸变度增大、而显微晶粒尺寸减小;合金沉积层的电结晶生长形态均呈现整齐的团粒状生长特征.讨论了上述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层 形态 合金 形貌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钨合金电沉积的电流效率和镀层显微硬度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杨防祖 曹刚敏 +2 位作者 郑雪清 许书楷 周绍民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4,共4页
通过调节镀液中不同的 Ni/ W 比例、温度和沉积电流密度,研究在焦磷酸盐体系中镍钨合金电沉积的电流效率、沉积层组成和显微硬度。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共沉积的电流效率不高。为了尽量提高合金的沉积电流效率,主要途径宜增大镀液... 通过调节镀液中不同的 Ni/ W 比例、温度和沉积电流密度,研究在焦磷酸盐体系中镍钨合金电沉积的电流效率、沉积层组成和显微硬度。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共沉积的电流效率不高。为了尽量提高合金的沉积电流效率,主要途径宜增大镀液中硫酸镍和钨酸钠的浓度;提高合金沉积电流密度,降低镀液中[ Ni]/[ W] 比例,则镀层中的钨含量增大;合金沉积层的显微硬度随镀层中的 W 含量提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电沉积层 电流效率 显微硬度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钨合金电沉积伏安特性和初期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黄令 董浚修 +2 位作者 杨防祖 许书楷 周绍民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3,30,共4页
镍钨合金镀层由于其高的硬度、耐磨及耐蚀性而被作为代铬镀层用于金属表面处理。为进一步探讨镍钨合金的电沉积机理,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位阶跃法研究了玻碳电极上镍钨电沉积的循环伏安特性和初期行为。电沉积过程中,钨酸根被还原成中... 镍钨合金镀层由于其高的硬度、耐磨及耐蚀性而被作为代铬镀层用于金属表面处理。为进一步探讨镍钨合金的电沉积机理,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位阶跃法研究了玻碳电极上镍钨电沉积的循环伏安特性和初期行为。电沉积过程中,钨酸根被还原成中间价态的氧化物。结果表明,钨酸盐的存在对阴极析氢过程具有明显的阻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电沉积 循环伏安特性 电镀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前后镍钨硼合金电沉积层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8
15
作者 曹刚敏 杨防祖 +3 位作者 黄令 牛振江 许书楷 周绍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0-154,共5页
采用电化学技术、 XPS、 DSC、 XRD等方法研究 Ni-W-B合金电沉积及热处理前后合金镀层的结构和显微硬度 .结果表明,在 Ni-W-B合金电沉积过程中伴随着化学沉积镍等过程以及 Na2B4O7在镀层中的夹杂; Ni-W和 Ni-W-B合金电沉积层分别表现... 采用电化学技术、 XPS、 DSC、 XRD等方法研究 Ni-W-B合金电沉积及热处理前后合金镀层的结构和显微硬度 .结果表明,在 Ni-W-B合金电沉积过程中伴随着化学沉积镍等过程以及 Na2B4O7在镀层中的夹杂; Ni-W和 Ni-W-B合金电沉积层分别表现为纳米晶结构和非晶态结构;热处理过程中合金电沉积层发生晶粒粗化过程以及 Ni-W-B合金镀层发生新相形成过程,产生 Ni4W和镍硼化物如 Ni2B、 Ni3B等沉淀物; 400℃热处理 2 h后 Ni-W合金镀层有最大的显微硬度达 919.8 kg· mm- 2,而在 500℃下 Ni-W-B合金有最大的硬度达 1132.2 kg· mm-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电沉积层 结构 显微硬度 热处理 合金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钨合金电沉积层结构与显微硬度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令 董俊修 +2 位作者 杨防祖 许书楷 周绍民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8-19,共2页
采用 X-射线衍射(XRD)和 X-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镍-钨合金电沉积层的结构。结果表明,含钨量小于37.2% 的镍-钨合金电沉积层晶格为面心立方F,是固溶体结构和(111)择优取向,镍与钨均以金属单质形式存在... 采用 X-射线衍射(XRD)和 X-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镍-钨合金电沉积层的结构。结果表明,含钨量小于37.2% 的镍-钨合金电沉积层晶格为面心立方F,是固溶体结构和(111)择优取向,镍与钨均以金属单质形式存在于合金镀层中;含钨量小于43.7% 的镍-钨合金电沉积层属于金属化合物结构,其原子比为4∶1。显微硬度测定表明,具有金属化合物结构的镍-钨合金电沉积层的显微硬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电沉积层 结构 显微硬度 电镀 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淬火钨镍铁合金力学性能与镍铁比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荣华 张立春 +3 位作者 黄继华 殷声 杨民让 苗江梅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40,共3页
研究了固溶淬火条件下Ni/Fe比(质量分数)对W-Ni-Fe高密度钨合金力学性能的影 响规律.拉伸测试表明.同溶淬火条件下 W-Ni-Fe合金的最佳Ni-Fe比发生偏移,随Ni/Fe比增 加,钨合金的强度和韧性同步提高... 研究了固溶淬火条件下Ni/Fe比(质量分数)对W-Ni-Fe高密度钨合金力学性能的影 响规律.拉伸测试表明.同溶淬火条件下 W-Ni-Fe合金的最佳Ni-Fe比发生偏移,随Ni/Fe比增 加,钨合金的强度和韧性同步提高,当镍铁比达到9/1时强度和韧性都达到最大值,其后合金的 强韧性随Ni-Fe比增加而同步降低.通过X射线和TEM分析发现,缓冷条件下W-Ni-Fe合金 中有脆性β相析出,固溶淬火工艺能有效抑制β相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e比 力学性能 热处理 合金 铁比 固溶淬火 强度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钨硼合金电沉积机理及镀层微晶尺寸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防祖 曹刚敏 +2 位作者 胡筱 许书楷 周绍民 《电化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9-174,共6页
应用循环伏安、恒电位阶跃和X射线衍射 (XRD)等方法研究了Ni_W_B合金电沉积特点和镀层微晶尺寸 .结果表明 ,在以柠檬酸铵为络合剂的溶液中 ,Ni_W_B合金沉积层较Ni_W合金有较低的电化学活性 .电位阶跃i~t曲线分析表明 ,在玻碳电极上Ni_... 应用循环伏安、恒电位阶跃和X射线衍射 (XRD)等方法研究了Ni_W_B合金电沉积特点和镀层微晶尺寸 .结果表明 ,在以柠檬酸铵为络合剂的溶液中 ,Ni_W_B合金沉积层较Ni_W合金有较低的电化学活性 .电位阶跃i~t曲线分析表明 ,在玻碳电极上Ni_W_B合金电结晶过程遵循扩散控制瞬时成核三维成长模式 ,且随过电位的增加 ,电极表面晶核数增多 .XRD测试结果表明 ,随沉积电流密度提高 ,合金镀层微晶尺寸逐渐增大 ,说明电流密度提高将更加有利于Ni_W_B合金电结晶过程中的晶核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成核机理 晶料尺寸 合金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非晶态镍钨合金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万小波 张林 +1 位作者 周兰 肖江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25,共3页
研究了电镀非晶态镍钨合金工艺,采用EDS、XRD等手段检测了镍钨合金镀层,并将工艺条件如电流密度,镀液pH值、镀液温度等对镀层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得出非晶态镍钨合金电镀的最佳工艺:[W]/([W]+[Ni])为0.6~0.8,Jc=6.0-12.0A... 研究了电镀非晶态镍钨合金工艺,采用EDS、XRD等手段检测了镍钨合金镀层,并将工艺条件如电流密度,镀液pH值、镀液温度等对镀层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得出非晶态镍钨合金电镀的最佳工艺:[W]/([W]+[Ni])为0.6~0.8,Jc=6.0-12.0A/dm^2,温度55~65℃,pH=6.5~7.5。结果表明,W含量质量分数高于44%的镍钨合金镀层结构为非晶态;且在此工艺下易得到钨含量在44%以上的非晶态钨合金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 电镀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钨合金电镀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文修 陈登龙 +2 位作者 张经童 卓丽华 刘信本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1年第7期294-297,共4页
Ni-W合金硬度大、耐磨、耐腐蚀,是重要的复合材料。在Fe基体上进行Ni-W合金电镀、镀层光亮致密、结合力强、耐盐雾试验性能好。在Ti基体或Fe基体上电镀Ni-W合金作为电极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性能。Ni-W镀层是优良的电催化剂。
关键词 合金 电镀 合金镀层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