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铜、碘掺杂碳点过氧化物模拟酶比色探针检测茶叶中痕量Pb(Ⅱ)
被引量:
3
1
作者
程春生
杨德志
+2 位作者
李宏
李秋兰
杨亚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23-328,共6页
基于Pb(Ⅱ)对铜、碘掺杂碳点模拟酶的活性调节,建立简单、灵敏测定茶叶中Pb(Ⅱ)的比色探针新方法。铜、碘掺杂碳点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其模拟酶催化参数符合典型的米氏方程模型。Pb(Ⅱ)吸附于铜、碘掺杂碳点表面后,可促进底物3,3’,5,...
基于Pb(Ⅱ)对铜、碘掺杂碳点模拟酶的活性调节,建立简单、灵敏测定茶叶中Pb(Ⅱ)的比色探针新方法。铜、碘掺杂碳点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其模拟酶催化参数符合典型的米氏方程模型。Pb(Ⅱ)吸附于铜、碘掺杂碳点表面后,可促进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3,3’,5,5’-tetramethylbenzidine,TMB)的氧化。Pb(Ⅱ)在0.27~27.02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将该方法用于Pb(Ⅱ)含量的测定,其检出限可达到34.3μg/L,实际茶叶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2.41%~101.85%范围内,满足GB 5009.12—2017《食品中铅的测定》中的检测要求。该方法具有简便、稳定、特异性强等特点,其检出限也低于国家规定的食品中Pb(Ⅱ)含量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
铜、碘掺杂碳点
过氧化物模拟酶
比色探针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碘掺杂碳点过氧化物模拟酶比色探针检测茶叶中痕量Pb(Ⅱ)
被引量:
3
1
作者
程春生
杨德志
李宏
李秋兰
杨亚玲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23-328,共6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人才和平台计划-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项目(202005AD160015)
云南省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专项-云南省农科院科技专项(202002AE320007-03)。
文摘
基于Pb(Ⅱ)对铜、碘掺杂碳点模拟酶的活性调节,建立简单、灵敏测定茶叶中Pb(Ⅱ)的比色探针新方法。铜、碘掺杂碳点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其模拟酶催化参数符合典型的米氏方程模型。Pb(Ⅱ)吸附于铜、碘掺杂碳点表面后,可促进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3,3’,5,5’-tetramethylbenzidine,TMB)的氧化。Pb(Ⅱ)在0.27~27.02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将该方法用于Pb(Ⅱ)含量的测定,其检出限可达到34.3μg/L,实际茶叶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2.41%~101.85%范围内,满足GB 5009.12—2017《食品中铅的测定》中的检测要求。该方法具有简便、稳定、特异性强等特点,其检出限也低于国家规定的食品中Pb(Ⅱ)含量限值。
关键词
铅
铜、碘掺杂碳点
过氧化物模拟酶
比色探针
茶叶
Keywords
lead
carbon dots co-doped with copper and iodine
peroxidase mimic
colorimetric probe
tea
分类号
O652.1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铜、碘掺杂碳点过氧化物模拟酶比色探针检测茶叶中痕量Pb(Ⅱ)
程春生
杨德志
李宏
李秋兰
杨亚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