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碘掺杂碳点过氧化物模拟酶比色探针检测茶叶中痕量Pb(Ⅱ) 被引量:3
1
作者 程春生 杨德志 +2 位作者 李宏 李秋兰 杨亚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23-328,共6页
基于Pb(Ⅱ)对铜、碘掺杂碳点模拟酶的活性调节,建立简单、灵敏测定茶叶中Pb(Ⅱ)的比色探针新方法。铜、碘掺杂碳点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其模拟酶催化参数符合典型的米氏方程模型。Pb(Ⅱ)吸附于铜、碘掺杂碳点表面后,可促进底物3,3’,5,... 基于Pb(Ⅱ)对铜、碘掺杂碳点模拟酶的活性调节,建立简单、灵敏测定茶叶中Pb(Ⅱ)的比色探针新方法。铜、碘掺杂碳点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其模拟酶催化参数符合典型的米氏方程模型。Pb(Ⅱ)吸附于铜、碘掺杂碳点表面后,可促进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3,3’,5,5’-tetramethylbenzidine,TMB)的氧化。Pb(Ⅱ)在0.27~27.02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将该方法用于Pb(Ⅱ)含量的测定,其检出限可达到34.3μg/L,实际茶叶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2.41%~101.85%范围内,满足GB 5009.12—2017《食品中铅的测定》中的检测要求。该方法具有简便、稳定、特异性强等特点,其检出限也低于国家规定的食品中Pb(Ⅱ)含量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碘掺杂碳点 过氧化物模拟酶 比色探针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