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行业市场进入与退出分析:统一的市场角度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颖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44,共7页
市场进入与市场退出是组成市场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市场进出制度的建立,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银行业市场进入与市场退出之间的关系,认为在我国应尽快建立完善的银行市... 市场进入与市场退出是组成市场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市场进出制度的建立,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银行业市场进入与市场退出之间的关系,认为在我国应尽快建立完善的银行市场进出入制度,以形成一个既可以保证银行体系安全、又具备竞争力的银行业市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进入 市场退出 银行业市场进入与退出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房树人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进入与退出壁垒是衡量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重要指标,侧重于从新企业进入市场与原有企业退出市场的角度来考察现有市场关系的变化和调整,反映了市场中潜在竞争程度与沉淀成本的大小,从而与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一起共同描述了市场结构的基... 进入与退出壁垒是衡量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重要指标,侧重于从新企业进入市场与原有企业退出市场的角度来考察现有市场关系的变化和调整,反映了市场中潜在竞争程度与沉淀成本的大小,从而与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一起共同描述了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我们从规模经济壁垒、产品差异壁垒、政策法律壁垒和沉淀成本壁垒等方面来分析中国银行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以推进银行业管制的放松,促进银行业效率的提高和制度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进入壁垒 政策法律壁垒 市场退出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20
3
作者 方莹 严太华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4,共6页
通过对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性、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的实证分析 ,发现中国银行业新兴力量发展缓慢 ,四大寡头的垄断地位在短期之内难以动摇。由于国有银行太大 ,新兴银行太小 ,缺少大小适度的中等银行过渡 ,致使整个行业呈现... 通过对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性、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的实证分析 ,发现中国银行业新兴力量发展缓慢 ,四大寡头的垄断地位在短期之内难以动摇。由于国有银行太大 ,新兴银行太小 ,缺少大小适度的中等银行过渡 ,致使整个行业呈现出头重脚轻、两极分化的市场结构特征和两种形式各异的规模不经济状态。无论是新银行进入市场 ,还是在位银行退出市场 ,都面临着各种层层高筑的市场壁垒 ,致使劣势银行难以清除 ,产业结构优化受到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银行业 市场集中度 规模经济性 市场进入壁垒 市场退出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海啸 胡方方 翟新 《中外企业家》 2015年第10Z期61-,共1页
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其稳定发展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本文选取16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样本,从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这三个方面分析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得出结果我国银行业是高度集中、进入和退出壁垒高的寡头垄断行业... 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其稳定发展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本文选取16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样本,从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这三个方面分析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得出结果我国银行业是高度集中、进入和退出壁垒高的寡头垄断行业,但是垄断程度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 市场结构分析 集中度 进入壁垒 退出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商业银行市场退出和市场进入问题研究
5
作者 贺振球 《海南金融》 2001年第12期15-16,共2页
国有商业银行面临入世的严峻挑战,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其市场应是有退有进,从而做到轻装上阵,主动应战。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市场退出 市场进入 发展战略 人事制度改革 金融产品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监管方式建立高效合理的银行业监管体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凌宗诠 贾建军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监管 银行业监管 金融监管体系 监管方式 内部控制制度 市场准入 监管对象 市场退出监管 风险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明康指出五方面推动银行业监管立法
7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3-63,共1页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目前中国的银行业监管立法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实践的发展,为此,银监会未来一段时间将从政策性银行和邮储机构、信托业、不良资产处置、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存款保险制度等五方面,积极推动银行业监管...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目前中国的银行业监管立法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实践的发展,为此,银监会未来一段时间将从政策性银行和邮储机构、信托业、不良资产处置、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存款保险制度等五方面,积极推动银行业监管立法,填补法律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立法 银行业 刘明康 中国银监会 不良资产处置 存款保险制度 金融机构 政策性银行 市场退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体育市场准入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燕领 王家宏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6-100,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职业体育市场准入制度进行经济学分析。结果显示:职业体育市场准入制度的成因主要包括职业体育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职业体育市场外部性与职业体育市场的过度进入等;职业体育联盟强调市场垄断,但不排除内部竞争,构成有...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职业体育市场准入制度进行经济学分析。结果显示:职业体育市场准入制度的成因主要包括职业体育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职业体育市场外部性与职业体育市场的过度进入等;职业体育联盟强调市场垄断,但不排除内部竞争,构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维持职业体育市场的团队生产效率;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存在使得联盟"进入权"成为职业体育联盟内部管理的一种有效管理机制,改进了职业体育联盟的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体育市场 准入制度 市场竞争 过度进入 进入壁垒 退出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民营银行 被引量:2
9
作者 章建伟 卢亚娟 龚剑玲 《现代管理科学》 2003年第5期76-78,共3页
本文在辨析民营银行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形成及其问题,认为靠银行内部改革调整无法实现银行业市场结构的转变,发展民营银行,引入竞争力量是唯一可行的选择,在具体民营银行的发展策略方面强调应新设银行与... 本文在辨析民营银行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形成及其问题,认为靠银行内部改革调整无法实现银行业市场结构的转变,发展民营银行,引入竞争力量是唯一可行的选择,在具体民营银行的发展策略方面强调应新设银行与优化存量并行、合理确定民营银行的资本结构、严格市场准入监管、建立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尽可能减小发展民营银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结构 产权结构 民营银行 发展策略 资本结构 市场准入监管 市场集中率 银行业 市场结构 市场退出机制 存款保险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致行动协议:资本市场的“专利制度”
10
作者 郑志刚 《董事会》 2021年第9期71-73,共3页
像"看似限制了技术的传播,但反过来鼓励了社会创新"的专利制度一样,创业团队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看起来为股东自由进入退出设置门槛,但却为高科技企业成功化解种种困境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一致行动协议由此成为"资本市场... 像"看似限制了技术的传播,但反过来鼓励了社会创新"的专利制度一样,创业团队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看起来为股东自由进入退出设置门槛,但却为高科技企业成功化解种种困境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一致行动协议由此成为"资本市场的专利制度"我国资本市场从2015年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团队 一致行动 专利制度 高科技企业 我国资本市场 进入退出 资本 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 被引量:2
11
作者 车克君 《中国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81,共1页
市场退出的制度缺陷 近年来,我国问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逐步走向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还是十分滞后。
关键词 银行业金融机构 市场退出 法律制度 制度缺陷 有法可依
原文传递
加快推进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12
作者 徐加生 夏连国 《吉林金融研究》 2007年第3期27-28,共2页
无论从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现状还是从银行业未来发展的要求看,都有必要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形成适合我国国情新的金融稳定机制,及时对出现严重问题、濒于破产或破产的金融机构进行处置。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市场退出机制 金融机构 稳定机制 银行业 破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显形存款保险制度
13
作者 贾稚云 《河北金融》 2006年第1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中小金融机构 保险基金 银行类金融机构 银行业 存款保险机构 中国国情 中央银行贷款 金融体系 市场退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亚梅 《经济视角》 2007年第2期62-64,共3页
一、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演变新中国商业银行监管是随着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而逐步展开的,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银行监管则是从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央行职能开始的,其沿革具体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 存款保险制度 银行业 中央银行 市场退出 最后贷款人 银行经营 高级管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率市场化探析
15
作者 艾建中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第9期46-47,共2页
2012年央行连续两次降息并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具有决定意义的存款利率首次允许上浮,最高执行央行基准利率的1.1倍,这标志着我国推进了近20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终于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随着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的逐步推进,存款... 2012年央行连续两次降息并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具有决定意义的存款利率首次允许上浮,最高执行央行基准利率的1.1倍,这标志着我国推进了近20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终于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随着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的逐步推进,存款保险制度、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等配套机制的逐步完善,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正在加快和稳步推进。在全面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必将放开,这将对商业银行业务产生深远影响,同业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银行利差收益空间会进一步压缩,利率价格决定机制的重大变化将对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业务模式、风险管理等产生深远影响,利率市场化已是当今国内商业银行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尽快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水平、调整结构,有效进行存款利率管理,积极应对利率改革带来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改革 商业银行业 利率浮动幅度 存款利率 公司治理改革 存款保险制度 市场退出机制 价格决定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业是时候谋划市场化生存了
16
《中国银行业》 2015年第4期5-5,共1页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实施,显示了政府层面推动银行业改革的决心,这是推动银行业迈向市场化的重大信号。存款保险制度打破了长期存在的政府隐性担保,为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建立银行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铺平了道路,同时,差别费...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实施,显示了政府层面推动银行业改革的决心,这是推动银行业迈向市场化的重大信号。存款保险制度打破了长期存在的政府隐性担保,为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建立银行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铺平了道路,同时,差别费率对银行的资金成本、管理成本和风险成本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了对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约束。与此相呼应,是对民营银行的开闸放水。4月27日,天津金城银行开业,至此,第一批5家试点民营银行已有4家营业。两会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民营银行 金城银行 银行业改革 隐性担保 资金成本 政府工作报告 市场退出机制 成本管控 银行数量
原文传递
从7月1日起我国取消金融许可证年检制度
17
作者 国经 《中国金属通报》 2003年第24期1-1,共1页
近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发布的《金融许可证管理办法》将于2003年7月1日起施行。现行的“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和“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年检制度同时取消。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银监会已形成以市场准入、业... 近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发布的《金融许可证管理办法》将于2003年7月1日起施行。现行的“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和“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年检制度同时取消。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银监会已形成以市场准入、业务运营持续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监会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外资金融机构 市场退出 市场准入 持续监管 年检 制度 金融业务 业务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投资环境的国际比较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水林 徐立新 +2 位作者 大卫.多拉尔 时安卿 蒲宇飞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34,共11页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分析框架 ,从宏观稳定性、国际一体化、监管制度、治理结构、行政效率、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等方面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 ,并对中国投资环境的地区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在...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分析框架 ,从宏观稳定性、国际一体化、监管制度、治理结构、行政效率、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等方面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 ,并对中国投资环境的地区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中国及地区投资环境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投资环境 国际比较 宏观稳定性 国际一体化 监管制度 治理结构 行政效率 市场进入机制 市场退出机制 基础设施建设 金融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场竞争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余龙 王小龙 张陈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文章基于地方政府设立行政审批中心的准自然实验,分别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研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市场竞争加剧是行政审... 文章基于地方政府设立行政审批中心的准自然实验,分别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研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市场竞争加剧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中间渠道。一方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企业进入概率,增加新企业"进入威胁",激励在位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另一方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企业进入与退出水平,强化"优胜劣汰"机制,促进低效率企业退出,改善市场内企业结构。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主线的"简政放权"改革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为这一论断提供了微观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市场竞争 企业进入与退出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原文传递
制度质量、市场需求与企业出口动态决策 被引量:9
20
作者 易靖韬 蔡菲莹 +1 位作者 蒙双 徐雅君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5-160,共16页
在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如何维持我国出口贸易平稳持续发展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多重博弈模型,综合考察目的国制度质量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对企业出口动态决策的影响,并基于中国2000—2010年企业-目的国... 在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如何维持我国出口贸易平稳持续发展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多重博弈模型,综合考察目的国制度质量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对企业出口动态决策的影响,并基于中国2000—2010年企业-目的国层面出口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更高的目的国制度质量显著降低企业的退出概率,并提高退出企业的再进入概率。本国市场需求越高,目的国市场需求越低,企业退出该出口市场的概率越高;企业退出时本国市场需求越低,目的国市场需求越高,企业再进入该市场的概率越低。此外,制度质量和目的国市场需求对加工贸易和低科技企业的再进入决策影响更大,且企业出口动态决策的影响情况还因企业所在地区产生明显的差异。本文通过研究如何降低出口企业的退出概率并推动退出企业再进入,力图为我国出口企业提升持续出口能力提供经验支持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质量 市场需求 出口动态 退出 进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