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8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应链数字化与商业信用—银行借款的替代性
1
作者 杨洲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9-71,共13页
作为两种重要的债务融资方式,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本文以2018年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供应链数字化如何影响商业信用—银行借款的替代性。研究发现:... 作为两种重要的债务融资方式,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本文以2018年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供应链数字化如何影响商业信用—银行借款的替代性。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促进了商业信用融资的使用,强化了商业信用—银行借款的替代性。机制检验发现,供应链数字化显著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了企业信息透明度和供应链效率,进而促进了商业信用融资的使用,并强化了商业信用—银行借款的替代性。异质性分析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对商业信用—银行借款替代性的强化作用在法治环境水平较高、融资约束程度较高以及处于成熟期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丰富了供应链数字化的经济后果研究,为探究企业主动使用商业信用替代银行借款进行融资的动因提供了增量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数字化 商业信用 银行借款 替代性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借款对高管薪酬结构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黄慧雅 刘心馨 周敏 《前卫》 2024年第32期0234-0236,共3页
本文以2014—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银行借款占债务总额比例与高管股权薪酬占薪酬总额比例之间的关系.相关研究发现,银行借款占借款企业债务比例越高,则高管股权薪酬占薪酬总额的比例越低.高管薪酬契约设计应基于特定情形... 本文以2014—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银行借款占债务总额比例与高管股权薪酬占薪酬总额比例之间的关系.相关研究发现,银行借款占借款企业债务比例越高,则高管股权薪酬占薪酬总额的比例越低.高管薪酬契约设计应基于特定情形,并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目前我国法律体系对于债权人的保护仍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值得关注的问题是:银行能否感知高管薪酬契约所预示的风险承担,并通过债务契约发挥相机治理机制的作用,对高管薪酬契约的制定产生一定影响,进而维护自身利益.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借款 融资约束 高管薪酬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银行借款——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3
作者 管考磊 钟梅花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35-141,共7页
基于2007—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经验数据,考察了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银行借款的影响。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导致企业控制权不清晰、代理成本上升和国有资本属性弱化等问题,进而导致企业银行借款规模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 基于2007—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经验数据,考察了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银行借款的影响。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导致企业控制权不清晰、代理成本上升和国有资本属性弱化等问题,进而导致企业银行借款规模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发企业银行借款短期化,并且只有高市场竞争程度行业和低市场化水平地区的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才会显著影响银行借款规模。研究不仅拓展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经济后果的认识,而且为完善银行信贷决策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银行借款 银行借款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的替代关系及其反周期性:1998-2006年 被引量:71
4
作者 石晓军 李杰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5,共12页
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是我国企业最重要的两类短期融资来源,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随宏观经济周期变化的行为是两个重要的金融与经济问题。文章分别建立了混合样本的联立方程和分期联立模型,利用沪深两市1998-2006年上市公司的5 354个样本点... 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是我国企业最重要的两类短期融资来源,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随宏观经济周期变化的行为是两个重要的金融与经济问题。文章分别建立了混合样本的联立方程和分期联立模型,利用沪深两市1998-2006年上市公司的5 354个样本点数据展开实证。得到的关键结论有:两类融资之间的总体平均替代率约为17%;相关性检验认为替代系数与同步宏观经济指标GDP之间具有反周期性规律。提出了宏观政策设计和微观企业管理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 银行借款 替代 经济周期 反周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所有权、银行借款与投资行为的关系:基于商业银行制度变迁背景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鲁平 杨湓来 康华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7-148,157,共13页
本文讨论了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变迁背景下银行借款与企业投资行为间的关系,并且分析了终极所有权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借款与企业投资行为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不同期限银行借款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不一致,杠杆治理作用主要由... 本文讨论了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变迁背景下银行借款与企业投资行为间的关系,并且分析了终极所有权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借款与企业投资行为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不同期限银行借款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不一致,杠杆治理作用主要由长期银行借款来体现。随着商业银行的制度变迁,银行借款的治理作用逐渐加强。在商业化阶段短期借款由于预算软约束的存在表现为对投资的促进,而长期借款则抑制过度投资,但治理效果不显著;在市场化阶段,短期和长期借款均与投资支出显著负相关;股份化改革之后,银行借款对投资的抑制作用增强。同时,银行借款财务杠杆的治理效应在非国企中发挥更好,而在国企中,随着政府层级的降低,终极所有权对上市公司中银行借款财务杠杆治理效应的影响依次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终极所有权 银行借款 投资 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资产减值信息有用性的实证检验--来自银行借款契约角度 被引量:18
6
作者 陆建桥 梁上坤 陈冬华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8-124,143,共8页
本文实证检验了长期资产减值信息在企业与银行借款契约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长期资产减值反映了企业未来盈利的预期,长期资产减值越多的企业未来业绩越差;长期资产减值信息为银行所接受,长期资产减值越多的企业获得的银行借款总量越少;... 本文实证检验了长期资产减值信息在企业与银行借款契约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长期资产减值反映了企业未来盈利的预期,长期资产减值越多的企业未来业绩越差;长期资产减值信息为银行所接受,长期资产减值越多的企业获得的银行借款总量越少;且银行更倾向用短期借款代替长期借款,以降低风险;所有权性质、地区性质对长期资产减值信息的有用性存在影响,民营企业、东部地区企业长期资产减值信息的有用性更强;借款契约期限的差异、减值信息质量的差异也会影响长期资产减值信息的有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资产减值 银行借款契约 所有权性质 地区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差异、管理层特征与银行借款契约——基于风险承担的视角 被引量:58
7
作者 李志刚 施先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8-77,159,共10页
战略差异会导致企业风险上升,继而对其融资活动产生影响。本文探讨战略差异与银行借款契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战略差异越大,企业获得的银行借款利率越高、期限越短、金额越少。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关系仅在企业管理团队较为年轻、持... 战略差异会导致企业风险上升,继而对其融资活动产生影响。本文探讨战略差异与银行借款契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战略差异越大,企业获得的银行借款利率越高、期限越短、金额越少。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关系仅在企业管理团队较为年轻、持股比例较低、学历层次较低的样本中得到保持。这表明,银行在制定借款契约时,会关注由企业战略差异带来的风险;管理团队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该风险带来的融资条件恶化。该研究结果揭示了,行业中观层面的战略信息和企业微观层面的管理层特征对银行信贷资源配置有着重要影响,这对企业战略选择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战略 战略差异 企业风险 管理层特征 银行借款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银行借款融资动机的盈余管理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5
8
作者 叶志锋 胡玉明 纳超洪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118-124,共7页
以1998~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基于银行借款融资动机而进行的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首先,将银行借款融资动机与其他动机的盈余管理区分开来,运用分布检验,得到样本公司基于银行借款融资动机的盈余管理证据。然后... 以1998~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基于银行借款融资动机而进行的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首先,将银行借款融资动机与其他动机的盈余管理区分开来,运用分布检验,得到样本公司基于银行借款融资动机的盈余管理证据。然后,运用Probit多元回归模型进行补充验证,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银行借款而进行盈余管理。在进行替换变量、控制内生性等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仍然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借款 融资 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银行借款契约——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志刚 施先旺 高莉贤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以手工搜集单笔银行借款契约信息,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否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进而作用于银行借款契约。研究发现,相对于未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公司,披露公司获得的银行借款利率较低、期限较长、金额较大;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公司... 以手工搜集单笔银行借款契约信息,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否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进而作用于银行借款契约。研究发现,相对于未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公司,披露公司获得的银行借款利率较低、期限较长、金额较大;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公司中,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越好,企业所获得的银行借款越优惠。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关系仅在民营企业和上市时间较短的企业中保持。这表明自愿信息披露有助于优化市场信贷环境,能够为企业获取银行信贷资源提供一条思路,同时为证监会制定相关披露准则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报告 自愿信息披露 银行借款契约 信息不对称 产权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周期中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替代行为研究 被引量:41
10
作者 石晓军 张顺明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22,共13页
对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两个扩展性研究.首先,基于公司债务的两类经典的期权理论,首次尝试导出了违约边界外生给定和内生决定两种情况下银行借款对商业信用的弹性表达式,在理论上得出替代关系和反周期的结论.其次,... 对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两个扩展性研究.首先,基于公司债务的两类经典的期权理论,首次尝试导出了违约边界外生给定和内生决定两种情况下银行借款对商业信用的弹性表达式,在理论上得出替代关系和反周期的结论.其次,利用沪深两市1998—2006年上市公司的5354个样本点数据,建立了时变系数固定效应Panel模型,不仅验证了两类重要短期融资之间的替代关系在中国是成立的,更重要的是,还利用Kappa一致性检验发现了这个替代关系具有同步性的反经济周期规律,揭示了这个规律的微观企业管理战略含义是:紧缩期“雪中送炭”而扩张期应坚守商业信用政策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 银行借款 债的期权模型 反周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借款、商业信用与公司投资行为 被引量:28
11
作者 王鲁平 毛伟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1,共6页
运用中国30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2005年的平行面板数据,就其银行借款、商业信用与公司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总体上银行借款与商业信用均与投资支出负相关,且银行借款与投资的负相关性显著强于商业信用。在引... 运用中国30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2005年的平行面板数据,就其银行借款、商业信用与公司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总体上银行借款与商业信用均与投资支出负相关,且银行借款与投资的负相关性显著强于商业信用。在引入投资机会集与负债比率的交互项并细分样本之后,发现相对于低成长的公司,高成长公司中商业信用与投资的负相关程度更强,而银行借款与投资的负相关程度在高低成长公司中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借款 商业信用 投资行为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联系、最终控制人、制度环境与银行借款——基于国有上市公司2004-2008年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泽将 杜颖洁 杜兴强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42,125,共10页
手工搜集了2004-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国有上市公司关键高管(董事长、总经理)政治联系的经验数据,并明确划分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与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实证研究了政治联系等因素对国有上市公司银行借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上市公司... 手工搜集了2004-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国有上市公司关键高管(董事长、总经理)政治联系的经验数据,并明确划分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与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实证研究了政治联系等因素对国有上市公司银行借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与政治联系、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显著正相关,但与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无显著的相关性。在低制度环境组下,银行借款和政治联系、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显著正相关。在地方所有的国有企业中,银行借款与政治联系、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和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均显著正相关,但在中央所有的国有企业中,银行借款仅与政治联系、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联系 政府官员类和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 制度环境 最终控制人性质 银行借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盈余管理、金融市场化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 被引量:21
13
作者 邓路 刘瑞琪 廖明情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35,共14页
公司在获取银行信贷的过程中会通过盈余管理以满足会计业绩审核要求的行为已得到学者们的关注,但现有文献尚未研究公司在获得一定的银行借款后是否会继续进行盈余管理以获得超额银行借款.本文基于该问题,以2003年~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 公司在获取银行信贷的过程中会通过盈余管理以满足会计业绩审核要求的行为已得到学者们的关注,但现有文献尚未研究公司在获得一定的银行借款后是否会继续进行盈余管理以获得超额银行借款.本文基于该问题,以2003年~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个维度,考察了盈余管理行为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均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正相关;进一步,在考虑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之后,发现金融市场化弱化了应计盈余管理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的正相关关系,但增强了公司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获得更多超额银行借款的行为.本文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行为出发,同时结合金融市场化程度,拓展了会计信息质量与信贷资源配置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金融市场化 公司超额银行借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紧缩对公司银行借款与商业信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超林 杜金岷 苏柯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2-154,共3页
文章探讨了货币紧缩政策对公司向银行的借款和商业信用的影响。利用联立方程组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货币紧缩对银行借款存在负向影响,支持货币的信贷传导机制;货币紧缩对商业信用存在正向影响,支持商业信用... 文章探讨了货币紧缩政策对公司向银行的借款和商业信用的影响。利用联立方程组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货币紧缩对银行借款存在负向影响,支持货币的信贷传导机制;货币紧缩对商业信用存在正向影响,支持商业信用的替代性融资理论。此外,在货币紧缩时期,公司的应收账款趋于减少,应付账款趋于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紧缩 银行借款 商业信用 3S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责任信息、财务绩效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基于银行借款融资成本的视角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艺翔 李远慧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9-32,共4页
文章从银行借款融资视角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高低对银行借款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及企业的财务绩效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在银行借款融资成本方面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在银行借款融资成本中发挥... 文章从银行借款融资视角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高低对银行借款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及企业的财务绩效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在银行借款融资成本方面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在银行借款融资成本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并没有削弱企业财务绩效在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中的决策地位,现阶段企业财务绩效仍是银行在信贷决策中考虑的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信息 财务绩效 银行借款 融资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银行借款融资动机的现金流量管理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16
作者 叶志锋 胡玉明 纳超洪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37,共8页
本文以1998~2007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其基于银行借款融资动机而进行的现金流量管理行为。本文分别运用分布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将银行借款融资动机与其他动机区分出来,得到了上市公司为获取银行借款而将微负经营现金流量调控为... 本文以1998~2007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其基于银行借款融资动机而进行的现金流量管理行为。本文分别运用分布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将银行借款融资动机与其他动机区分出来,得到了上市公司为获取银行借款而将微负经营现金流量调控为微正经营现金流量的证据。在改变分布检验的区间宽度、控制回归分析的内生性和自选择问题等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的结论仍然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银行借款融资 动机 现金流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银行借款融资中的盈余管理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
17
作者 曹崇延 王阿静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62-70,共9页
银行借款是我国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途径,企业有没有为了自身利益而围绕借款过程进行盈余管理?研究将盈余管理的借款动机从其他动机中分离出来,并针对两组变量:银行借款与当期盈余、银行借款与当期盈余增量分别使用分布检验,以揭示企业... 银行借款是我国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途径,企业有没有为了自身利益而围绕借款过程进行盈余管理?研究将盈余管理的借款动机从其他动机中分离出来,并针对两组变量:银行借款与当期盈余、银行借款与当期盈余增量分别使用分布检验,以揭示企业在借款过程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并探究其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从而发现企业基于借款融资动机进行了盈余管理,且其表现形式为制造正盈余以避免亏损。另外,企业并没有刻意制造盈余上升的趋势。使用Probit回归进行补充验证,进一步证实企业围绕银行借款过程进行了盈余管理。对盈余管理的频率进行分析,发现约有4.74%到14.15%的企业存在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行为,且存在借款融资动机时,盈余管理频率将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借款融资 动机 盈余管理 分布检验 形式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关系对银行借款的影响机制研究——商业信用的中介作用和行业环境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雯莉 唐华军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44,共12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组织实施产业链与金融业深度融合,增强供应链的弹性和韧性。本文以2009-2019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分析供应链关系对银行借款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组织实施产业链与金融业深度融合,增强供应链的弹性和韧性。本文以2009-2019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分析供应链关系对银行借款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供应商集中度越高,银行借款规模就越大,且从供应商获得的商业信用净额在其中发挥中介传导效应;客户集中度越高,银行借款规模就越大,且向客户提供的商业信用净额在其中发挥中介传导效应。进一步以行业环境为调节变量,研究发现,所处行业成长性高、竞争激烈时,企业的供应商集中度、客户集中度与银行借款规模的显著性均更强。研究结论揭示和验证了供应链关系影响企业银行借款的内在机制,为企业加强供应链关系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商集中度 客户集中度 商业信用 行业环境 银行借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效率对银行借款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19
作者 尚娟 韩忠雪 黄军荣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3期102-105,共4页
文章从企业投资效率的角度研究我国银行信贷的有效性问题。结果表明,过度投资的企业比投资不足的企业获得更多的长期贷款,短期借款则没有显著差异。对于过度投资企业来说,过度投资程度越大,企业获得的长期借款越多,短期借款没有显著差异... 文章从企业投资效率的角度研究我国银行信贷的有效性问题。结果表明,过度投资的企业比投资不足的企业获得更多的长期贷款,短期借款则没有显著差异。对于过度投资企业来说,过度投资程度越大,企业获得的长期借款越多,短期借款没有显著差异;而对于投资不足的企业来说,投资不足程度对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都没有显著影响。文章的研究丰富了信贷资源配置方面的研究,也为我国银行的信贷决策和改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效率 银行借款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声誉影响企业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吗?——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善平 任栋莹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102-108,共7页
文章以国际"四大"和国内"十大"作为高声誉审计师的代表,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是否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研究表明,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进行审计的上市... 文章以国际"四大"和国内"十大"作为高声誉审计师的代表,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是否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研究表明,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进行审计的上市公司,其银行借款融资能力显著较高。进一步区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与较低地区的企业之后,发现高声誉审计师对国有企业和处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企业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师声誉 银行借款融资 控制人 市场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