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国资产价格对居民银行储蓄的溢价效应: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 |
杨玲玲
孙海霞
|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2
|
货币市场基金能否替代银行储蓄 |
王晓航
胡唯一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3
|
我国股市对居民银行储蓄的分流效应:1992-2009 |
杨玲玲
孙海霞
|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4
|
广西某银行储蓄所工作环境空气质量调查 |
汤俊豪
陈晓琴
陈婷婷
廖瑞庆
周少诗
郑艳艳
潘瑞辉
甘永金
|
《现代预防医学》
CAS
|
2004 |
0 |
|
5
|
工商银行储蓄服务工作的对策选择 |
洪正
刘跃伟
杜立
|
《金融论坛》
|
1998 |
0 |
|
6
|
活体指纹身份认证在银行储蓄系统中的应用 |
刘达明
|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7
|
社会养老金改革与银行储蓄向资本市场分流问题研究 |
梅瑞江
|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8
|
银行储蓄与通货膨胀 |
曹均伟
吴正明
|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
1989 |
0 |
|
9
|
谈谈发展银行储蓄问题 |
石雷
|
《西南金融》
|
2004 |
0 |
|
10
|
对我国银行储蓄滑坡问题的深层思考 |
陈涤非
|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1
|
理应最大限度地开展银行储蓄——兼与钟朋荣同志商榷 |
彭辅廉
|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2
|
对二元储蓄结构的几点认识——兼谈银行储蓄存款的转移 |
刘波
杜志亮
|
《武汉金融》
|
1988 |
0 |
|
13
|
基于银行储蓄账户管理系统的UML建模方法及应用研究 |
张运波
王中华
|
《琼州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4
|
银行储蓄向资本市场分流问题研究 |
梅瑞江
|
《河南科技》
|
2006 |
0 |
|
15
|
论当前银行储蓄业务的转变与抉择 |
何伟
|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1996 |
0 |
|
16
|
浅谈银行储蓄问题的教学 |
吴维峰
程振娥
|
《山东教育》
|
2003 |
0 |
|
17
|
弥补财政赤字的资金由财政发国债不如用银行储蓄存款好 |
石雷
|
《河北金融》
|
1996 |
0 |
|
18
|
87名银行储蓄所工作人员心理状况调查 |
张国强
贾庆春
张辉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
2002 |
1
|
|
19
|
防止银行储蓄存取款中欺诈行为的方法研究 |
金银秋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20
|
我国银行储蓄的影响因素研究——收入差距造成的储蓄效应分析 |
杨絮飞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
200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