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43篇文章
< 1 2 1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资产价格对居民银行储蓄的溢价效应: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玲玲 孙海霞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4-160,共7页
本文从投资者的获利动机出发,提出资产价格对居民银行储蓄存在着溢价效应。然后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分析其作用机理,并以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检验了该效应在中国资产市场上的存在性,结论为溢价效应同时存在于股票和房地产市场... 本文从投资者的获利动机出发,提出资产价格对居民银行储蓄存在着溢价效应。然后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分析其作用机理,并以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检验了该效应在中国资产市场上的存在性,结论为溢价效应同时存在于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上。若要该效应发挥效力,就需要从金融产品创新、金融监管、金融体系改革等方面着手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价格 居民银行储蓄 溢价效应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市场基金能否替代银行储蓄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晓航 胡唯一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6-59,73,共5页
货币市场基金被普遍认为具有高收益、低风险的优点,是银行储蓄的替代品。从货币市场基金收益与风险的关系入手,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发现货币市场基金相对银行存款具有较高风险,从理论上讲并不是银行储蓄的理想替代品。
关键词 货币市场基金 银行储蓄 风险 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股市对居民银行储蓄的分流效应:1992-2009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玲玲 孙海霞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18,120,共6页
本文构建了居民银行储蓄模型,并以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全面检验了1992-2009年股市对居民储蓄资金分流效应的动态变化趋势。分时段检验发现,我国股市对居民银行储蓄的分流作用在1997年以后的时段内变得更加明显。长期协整关系却表明,与国内... 本文构建了居民银行储蓄模型,并以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全面检验了1992-2009年股市对居民储蓄资金分流效应的动态变化趋势。分时段检验发现,我国股市对居民银行储蓄的分流作用在1997年以后的时段内变得更加明显。长期协整关系却表明,与国内产出、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等经济基本面因素相比,股票价格和成交额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偏弱,这可能是我国股市的高波动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 居民银行储蓄 分流效应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某银行储蓄所工作环境空气质量调查
4
作者 汤俊豪 陈晓琴 +5 位作者 陈婷婷 廖瑞庆 周少诗 郑艳艳 潘瑞辉 甘永金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293-293,共1页
关键词 广西 银行储蓄 工作环境 空气质量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商银行储蓄服务工作的对策选择
5
作者 洪正 刘跃伟 杜立 《金融论坛》 1998年第12期46-48,共3页
一、服务问题根源探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以为储户提供优质、满意服务为天职的金融服务业在这方面的表现却不尽人意。储户反映银行服务人员态度问题,储户在银... 一、服务问题根源探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以为储户提供优质、满意服务为天职的金融服务业在这方面的表现却不尽人意。储户反映银行服务人员态度问题,储户在银行取钱碰到假钞问题,信用卡持有人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质量 服务工作 银行储蓄 储蓄 金融服务业 国有商业银行 过剩经济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服务管理工作 服务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指纹身份认证在银行储蓄系统中的应用
6
作者 刘达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85-186,205,共3页
目前大多数银行使用的储户安全系统是沿袭了几十年的数字密码系统。理论上讲,不论密码有多少位,使用枚举法均可获得其密码;还有通过其它方式也经常泄密等,这些都可能给储户造成损失。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指纹设备及其相关的系统功能,主... 目前大多数银行使用的储户安全系统是沿袭了几十年的数字密码系统。理论上讲,不论密码有多少位,使用枚举法均可获得其密码;还有通过其它方式也经常泄密等,这些都可能给储户造成损失。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指纹设备及其相关的系统功能,主要用于银行储蓄,解决数字密码泄密的问题。使用储户指纹替代其数字密码,确保了储户资金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储蓄 身份认证 指纹 应用 活体 密码系统 安全系统 系统功能 数字 枚举法 泄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养老金改革与银行储蓄向资本市场分流问题研究
7
作者 梅瑞江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3-55,共3页
我国高速增长的巨额居民储蓄转化成资本的效率很低,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素。同时资本市场因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巨大障碍。国际上成熟的证券市场依靠社会养老金把居民储蓄转化成长期稳定的资金... 我国高速增长的巨额居民储蓄转化成资本的效率很低,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素。同时资本市场因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巨大障碍。国际上成熟的证券市场依靠社会养老金把居民储蓄转化成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支撑资本市场。我国社会养老金这种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原因主要是现行的社会养老金体制的限制。改革社会养老金能很好地实现银行储蓄向证券市场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储蓄 社会养老金 资本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储蓄与通货膨胀
8
作者 曹均伟 吴正明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89年第9期15-16,共2页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条件下储蓄构成银行借贷资本时说过,储蓄“代表收入,仅仅是充当消费媒介的同一货币,通常会暂时转化借贷货币资本.”又说,“要作为收入来花费的部分,是会逐渐消费掉的,但在消费以前的那段时间内,它会作为存款,构成...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条件下储蓄构成银行借贷资本时说过,储蓄“代表收入,仅仅是充当消费媒介的同一货币,通常会暂时转化借贷货币资本.”又说,“要作为收入来花费的部分,是会逐渐消费掉的,但在消费以前的那段时间内,它会作为存款,构成银行家的借贷资本。”(《资本论》第3卷,第570~572页。)显然,马克思即使在论述银行借贷资本时,也没有离开消费的性质来论及储蓄问题。也就是说,储蓄尽管是构成银行借贷资本的根本要素,但它在性质上属于消费的范畴,是一种延期性质的消费,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储蓄消费的性质之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通货膨胀 银行储蓄 货币资本 保值储蓄 消费基金 银行 供求矛盾 积极作用 商品市场 短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发展银行储蓄问题
9
作者 石雷 《西南金融》 2004年第5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储蓄存款 中国 金融机构 银行储蓄业务 居民收入 存款利率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银行储蓄滑坡问题的深层思考
10
作者 陈涤非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18-19,共2页
一、银行储蓄滑坡对国民经济及银行业带来的冲击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使得我国银行储蓄的增长异常迅猛,形势十分喜人。然而,自1992年开始,尤其是1993年的年初几个月,银行储蓄的这一增长态势急... 一、银行储蓄滑坡对国民经济及银行业带来的冲击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使得我国银行储蓄的增长异常迅猛,形势十分喜人。然而,自1992年开始,尤其是1993年的年初几个月,银行储蓄的这一增长态势急转直下,全国各地区的储蓄存款增长速度大为减缓,甚而出现了负增长的现象。银行储蓄滑坡强烈地冲击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各地专业银行纷纷告急,齐呼资金奇缺,无款可贷,进而导致了国营企业流动资金吃紧,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及基础产业的建设所需资金不能到位,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储蓄 企业流动资金 滑坡问题 存款增长 基础产业 中央银行 深层思考 人民银行 负债结构 商业性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应最大限度地开展银行储蓄——兼与钟朋荣同志商榷
11
作者 彭辅廉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43-44,共2页
《经济学周报》1989年6月4日第2版刊登了钟朋荣同志的《丢掉存款幻觉》一文(简称钟文,下同)。钟文认为“变存款储蓄为持币储蓄,是减少社会总需求与节省转化费用的共同需要”,提出了“当前我们应取消活期储蓄存款”的主张,对传统的储蓄... 《经济学周报》1989年6月4日第2版刊登了钟朋荣同志的《丢掉存款幻觉》一文(简称钟文,下同)。钟文认为“变存款储蓄为持币储蓄,是减少社会总需求与节省转化费用的共同需要”,提出了“当前我们应取消活期储蓄存款”的主张,对传统的储蓄理论提出了挑战.在此,我想谈谈个人的看法,以求教于钟朋荣同志及广大读者. 一、钟文在论证过程中的两点疏忽支撑钟文结论的两点论据是:1、只有持币储蓄才能减少社会总需求;持币储蓄转化为存款储蓄,将会使潜在的购买力变成现实的购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朋荣 社会总需求 钟文 银行储蓄 人民银行 资金成本 银行业务 银行信用 相互抵消 资金结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二元储蓄结构的几点认识——兼谈银行储蓄存款的转移
12
作者 刘波 杜志亮 《武汉金融》 1988年第2期14-16,共3页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始终是在单一的银行存款方式下进行储蓄。近两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社会上发行了企业股票和各种债券。股票和债券的发行,直接从社会上吸收了一部分闲散资金,同时,也使相当一部分居民在银行的存款转移到购买...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始终是在单一的银行存款方式下进行储蓄。近两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社会上发行了企业股票和各种债券。股票和债券的发行,直接从社会上吸收了一部分闲散资金,同时,也使相当一部分居民在银行的存款转移到购买股票、债券上来,传统的储蓄形式受到冲击。1988年,国家实行财政、信贷双紧的方针,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将逐渐转向市场,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向社会发行股票、债券,势必会进一步使居民在银行的存款发生转移。一种以银行存款和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两种形式并存的二元储蓄结构正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储蓄存款 发行股票 存款转移 企业股票 银行存款 经济体制改革 个人存款 银行间接融资 货币发行 内部经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银行储蓄账户管理系统的UML建模方法及应用研究
13
作者 张运波 王中华 《琼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35-37,共3页
对一个简化了的银行储蓄账户管理系统进行UML建模,主要采用了面向对象的UML建模方法,运用了统一建模语言中的用况分析、用况图、活动图等技术进行了建模,并且对其建模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
关键词 面向对象 UML 银行储蓄账户管理系统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储蓄向资本市场分流问题研究
14
作者 梅瑞江 《河南科技》 2006年第6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银行储蓄 资本市场 分流 银行贷款 间接融资 世界范围 GDP 高比例 金融市场 银行存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前银行储蓄业务的转变与抉择
15
作者 何伟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22-25,共4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和发展,商业银行储蓄业务正面临着重大转变,如何顺应这一形势的需要,使储蓄业务逐步向商业银行国际惯例靠拢,向效益型、集约化经营方向迈进,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了.一、储... 近年来,随着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和发展,商业银行储蓄业务正面临着重大转变,如何顺应这一形势的需要,使储蓄业务逐步向商业银行国际惯例靠拢,向效益型、集约化经营方向迈进,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了.一、储蓄业务面临的重大转变1.储源内涵的重大转变.储蓄存款,其本来涵义是指城乡居民获得的货币收入中的结余款或生活待用款,因暂时不消费而以各种定、活期储蓄形式存入银行的款项,具有相对稳定、相对分散、相对量小等特点.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储蓄存款的内涵有了突破.虽然一方面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长,仍然是银行储蓄存款的主要构成.但另一方面,城乡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周转金、以及部分国有工商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储蓄存款 银行储蓄 储蓄业务 重大转变 集约化经营 城乡居民储蓄 城乡个体工商户 竞争优势 柜台职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银行储蓄问题的教学
16
作者 吴维峰 程振娥 《山东教育》 2003年第26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银行储蓄问题 素质教育 山东 2001年 对口招生 高等职业院校 数学 应用题 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补财政赤字的资金由财政发国债不如用银行储蓄存款好
17
作者 石雷 《河北金融》 1996年第8期7-8,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除1985年因特殊因素略有结余外,其余年份皆系赤字,且赤字一年比一年多。其赤字的弥补,在1993年之前,除由财政部发行少量的国库券(下称国债)外,大部分是经全国人大会议批准,由财政部向中国人民银行透支和借款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除1985年因特殊因素略有结余外,其余年份皆系赤字,且赤字一年比一年多。其赤字的弥补,在1993年之前,除由财政部发行少量的国库券(下称国债)外,大部分是经全国人大会议批准,由财政部向中国人民银行透支和借款解决的。到1993年底止,财政部向中国人民银行的透支和借款累计余额达1700亿元左右。这种用发票子弥补财政赤字的办法,使通货膨胀加剧,增加财政负担,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持继、快速、健康发展。1993年12月29日,国务院作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债 财政赤字 财政部 银行储蓄 储蓄存款 增储 中国人民银行 弥补赤字 金融机构 发行国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7名银行储蓄所工作人员心理状况调查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国强 贾庆春 张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984-985,共2页
目的 了解银行储蓄所工作人员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 ,对某市银行储蓄所87名工作人员进行测试 ,与SCL - 90中国常模比较各因子分的差异 ,并按性别、年龄分组 ,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储蓄所工作人员在躯体化... 目的 了解银行储蓄所工作人员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 ,对某市银行储蓄所87名工作人员进行测试 ,与SCL - 90中国常模比较各因子分的差异 ,并按性别、年龄分组 ,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储蓄所工作人员在躯体化、强迫、恐怖、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 6个因子的得分和总分与全国常模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男性工作人员组与女性组在抑郁、焦虑、恐怖、人际关系 4个因子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 (3) 2 0~ 30岁组与 31~ 38岁组在焦虑、恐怖、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 6个因子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银行储蓄所工作人员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应加强其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储蓄 工作人员 心理状况 调查 症状自评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止银行储蓄存取款中欺诈行为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银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4-127,共4页
本文综述了建立银行储蓄信息系统安全子系统的设想,着重研究在银行储蓄信息系统中如何建立防欺诈存取款的各种方法。从基本原理来看有两个方面,一是从物理方面增加客户识别信息。这方面技术难度较大,例如,面像识别,体态识别,指纹识别。... 本文综述了建立银行储蓄信息系统安全子系统的设想,着重研究在银行储蓄信息系统中如何建立防欺诈存取款的各种方法。从基本原理来看有两个方面,一是从物理方面增加客户识别信息。这方面技术难度较大,例如,面像识别,体态识别,指纹识别。二是从数学模型出发,建立正常存取款和欺诈存取款的数学模型。根据取款人的取款数据特性,识别欺诈存取款行为。后一种不会对客户带来不便,也不涉及高尖端的物理技术设备,但其精确度不高,只有概率意义上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安全 数据挖掘 银行储蓄 欺诈行为 欺诈存取款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银行储蓄的影响因素研究——收入差距造成的储蓄效应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絮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9年第6期62-69,共8页
通过多元回归和虚拟变量模型对全国以及城镇和农村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分别对东中西部建立面板模型,分区域寻找银行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各个因素特别是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模型显示收入水平是影响我国居民储蓄水平的主要因素,收入差距... 通过多元回归和虚拟变量模型对全国以及城镇和农村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分别对东中西部建立面板模型,分区域寻找银行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各个因素特别是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模型显示收入水平是影响我国居民储蓄水平的主要因素,收入差距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并不固定,对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影响,利率对储蓄的影响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储蓄 收入差距 分位数回归 虚拟变量 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