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8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进路——以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为例
1
作者 苟爽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1,153,154,共14页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如何在民族互嵌式共同体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当下的重要关注。进入多元互嵌的各个族群,通过结构互嵌中的交往交流交融突破传统民族关系的缔造,在“四个与共”的自然历史过程中寻找互嵌价值进...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如何在民族互嵌式共同体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当下的重要关注。进入多元互嵌的各个族群,通过结构互嵌中的交往交流交融突破传统民族关系的缔造,在“四个与共”的自然历史过程中寻找互嵌价值进而升华共同体意识,在家国同构的文化传承中激活与建构人们潜意识的共同体情感,为新时代各个民族互嵌式社区实现深度有效互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种文化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互嵌式社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下高校美育通识课程体系构建探究
2
作者 刘华春 吴广文 《艺术家》 2025年第3期113-115,共3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强调各民族在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共性,不仅可以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增强文化认同,还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各民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全社会共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强调各民族在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共性,不仅可以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增强文化认同,还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各民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高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在美育通识课体系构建方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入课程体系能有效提升育人水平,符合时代语境,同时对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模式创新、建设路径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美育通识课程体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司法保障研究——以民族地区“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为例
3
作者 段海风 张美玉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3期76-90,共15页
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积极响应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愈发凸显,成为民族区域法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人民法庭依托地缘优势、组织优势及建设优势,致力于... 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积极响应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愈发凸显,成为民族区域法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人民法庭依托地缘优势、组织优势及建设优势,致力于将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引入规范化、法治化和专业化的全新轨道。然而,当前民族地区构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现有法律规范与民族地区区域法治的完备性与适应性不足、司法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的现状有待改善、法庭法定职能与延伸性职能的作用有待深化、文化多元性与法治统一性之间的关系有待协调。为全面提升民族工作质量,持续推进民族地区法治化建设水平,需紧密围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区域法治建设和完善法律规范体系、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和提升基层服务效能、夯实法庭职能基础和构建多部门协同合作机制,并结合地方文化特色打造一批示范性“枫桥式人民法庭”品牌,积极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桥式人民法庭 枫桥经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基层社会治理 司法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库建设研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视角
4
作者 敖日格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75-178,共4页
青海省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遗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资源。根据当前青海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思政教育情况,结合青海地域特色探析高校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 青海省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遗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资源。根据当前青海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思政教育情况,结合青海地域特色探析高校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目标和策略等,有助于提高青海高校大学生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水平,有助于增强青海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和谐,同时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青海 高校课程思政 资源库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研究
5
作者 王欣欣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180-182,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课程,在“大思政课”观指导下,应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文章主要研究提升艺术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课程实效性、挖掘艺术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课程,在“大思政课”观指导下,应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文章主要研究提升艺术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课程实效性、挖掘艺术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思政资源、挖掘艺术院校专业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容和优秀文艺作品资源、发挥课程思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全面探索艺术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一体化建设的实践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院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坤 刘晴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6-77,共12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为城市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城市社区是各族群众实现交往交流交融的公共场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实践场域。新时代新征程,民族工作应结合城市社区的特点,厘清城市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为城市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城市社区是各族群众实现交往交流交融的公共场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实践场域。新时代新征程,民族工作应结合城市社区的特点,厘清城市社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内在逻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城市社区为研究基点,以有形、有感、有效为基本方法,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凝聚社会共识、厚植情感认同、完善社区治理上的价值意蕴。城市社区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进路要在社区共同体建设、社会资源引入、文化活动丰富上创新“有形”;要以构建互信、互容、互合、互助邻里关系、提升优质有效社区服务为重点增强认同“有感”;要加强党建引领力量、构建常态化机制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果“有效”,进一步推进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落地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有形有感有效 城市民族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才发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6-25,共10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中华民族共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和命脉,中华民族大团结是中华民族交融、共生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机制建设的基本内涵包括:增强社区治理共同体公共精神是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完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机制是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是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核。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的重要举措是: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宪法为统帅全面深化法治体制机制改革,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旅游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独特作用——以2024年国庆假期全国非遗旅游为例
8
作者 黄永林 张恩荣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9,99,共10页
2024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诗”,旅游是... 2024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诗”,旅游是“远方”,推动二者深度融合,既可以激活非遗活力,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又能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024年国庆假期全国非遗旅游活动火爆,出彩出圈。非遗旅游通过“日用而不知”的非遗活动、“美美与共”的非遗审美、“共同价值”的非遗精神以及“和而不同”的非遗交流,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高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非遗旅游 独特作用 国庆假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内容分析——基于ATLAS.ti9软件对全国32个政策文本的质性分析
9
作者 焦若水 石拉毛草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9,共11页
政策文本体现了国家政策落地实践逻辑,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制定旨在选取合适的政策工具以达到既定政策目标,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采用ATLAS.ti9软件对《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 政策文本体现了国家政策落地实践逻辑,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制定旨在选取合适的政策工具以达到既定政策目标,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采用ATLAS.ti9软件对《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颁布以来,各地出台的31个重要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探讨各地在运用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政策工具时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人口大流动背景下地区政策多样化探索凸显,东部地区政策侧重于“三交”内容;各地逐步出台培育型政策,政策群创新探索趋势明显,但政策工具的联动效应有待提升。故此,未来各地区要结合区域结构特点,促进基本政策工具结构合理化,调适次级政策工具与各地实际的匹配度,不断健全和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地区 东部地区 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文本分析
10
作者 李俊清 谢宝峰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研析当前我国政府部门发布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文本,可为后续各级政府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健全民族工作政策体系。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选用Nvivo 12质性分析软件对政府出台的26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文本... 研析当前我国政府部门发布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文本,可为后续各级政府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健全民族工作政策体系。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选用Nvivo 12质性分析软件对政府出台的26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探讨现有政策存在的不足。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文本在政策工具结构、政策任务分布及政策工具与政策任务协同匹配等方面还存在问题,这极大影响了政策效能的发挥。未来相关政策的制定可从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平衡政策任务分布以及调适政策工具与政策任务协同匹配三方面着手,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政策文本 政策工具 政策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进展及启示——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
11
作者 图登克珠 黄荣才让 李亮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1,共7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年来,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年来,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备受国内学者关注,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文章对CNKI数据库中有关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期刊文献进行梳理,并借助Citespace软件,结合科学知识图谱对研究趋势、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和研究主题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相关发文趋势从2020年开始快速增长,到2022年趋于平稳。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尚未出现核心作者和团队,缺乏有效的合作交流。研究热点和主题聚焦于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西藏文化三大主题。基于对研究进展的整体把握,文章提出要增强研究力量和加强实践研究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体育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与实践路径
12
作者 周虎生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中华体育精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华体育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并提出实践路径。机制: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强化国家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塑造民族形象,激...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中华体育精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华体育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并提出实践路径。机制: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强化国家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塑造民族形象,激发民族自信;展示民族风采,传承民族精神。实践路径: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强化认同意识;搭建赛事舞台,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体育与国际交流,提升民族形象;挖掘体育文化内涵,弘扬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体育精神 机制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推荐技术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进路
13
作者 陆鹏 韦曼莉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4,共11页
社会形态演化进入算法社会新阶段,党的民族工作也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算法推荐技术凭借数字化、体系化、自动化、大众化、生活化、精准化的特点,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该技术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社会形态演化进入算法社会新阶段,党的民族工作也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算法推荐技术凭借数字化、体系化、自动化、大众化、生活化、精准化的特点,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该技术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观念、技术、内容、形式、治理等关键层次的逻辑机理为以技术运用创新宣传教育模式,以资源整合实现宣传教育有形有感有效,以智能分析提高宣传教育针对性,赋能关键在培养信息意识和算法素养,利用大数据建模技术,提高资源整合能力,搭建凝聚共识学习平台,加强信息监督与治理,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体系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推荐技术 赋能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宣传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思考
14
作者 欧阳奇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深入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路径,是...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深入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路径,是加强党对民族工作全面领导的应有之义。在一百多年党史发展中,伟大建党精神的谱写和传承,引领各族人民形成了对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华文化、伟大祖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认同。新时代新征程依然要坚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引领各族人民汇聚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中,更好地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和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化研究阐释,拓展宣传主体,丰富教育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红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民族地区幼儿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路径
15
作者 捌马阿末 罗绒曲批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2,151,共9页
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实践阵地,而学前阶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键启蒙时期。文章基于现有研究成果,从推进学前推普工作、讲好民族团结奋斗故事、开发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 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实践阵地,而学前阶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键启蒙时期。文章基于现有研究成果,从推进学前推普工作、讲好民族团结奋斗故事、开发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主题的课程空间三个维度,探讨四川民族地区幼儿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路径。学前阶段是儿童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普通话的推广和使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路径。因此,深入推进学前推普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夯实语言基础。故事讲述是学前儿童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民族团结奋斗故事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幼儿园要通过讲好民族团结奋斗故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适宜载体。课程空间开发是幼儿园教育的独特优势,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要深度开发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主题的幼儿园课程空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搭建适切的实践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民族地区 幼儿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生活之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生产逻辑
16
作者 冯雪红 安宇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6,142,共9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将政策设计、话语叙事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动态过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重视政策的精细化、叙事的具象化、话语的鲜活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生产主要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将政策设计、话语叙事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动态过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重视政策的精细化、叙事的具象化、话语的鲜活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生产主要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权力运作而得以在社会结构中具象化呈现。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生产中存在忽视日常生活话语表述的问题,需要将自上而下的宣传教育与自下而上的自发响应相结合,将被动的政策言说和理论灌输转变为主动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知,创设有利于大众话语生成的语境氛围。具体可以通过话语内容贴合社会关切、话语叙事重视初级群体、话语呈现重视象征表达、话语传播重视全媒体运用等主要策略加强话语生产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亲诚惠容”理念可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生产的理念遵循,通过彰显话语叙事的亲民性、真诚性、普惠性和包容性,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日常生活的有效互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话语生产 日常生活 微观互动 亲诚惠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北疆文化:历史逻辑、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17
作者 吕文利 孙晓晨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6,F0003,共8页
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北疆大地上的多种文化汇聚交融而成的,是近年来内蒙古着力打造的特色文化品牌。作为一种柔性力量,北疆文化有助于进一步凝练各民族共享共创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符号,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 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北疆大地上的多种文化汇聚交融而成的,是近年来内蒙古着力打造的特色文化品牌。作为一种柔性力量,北疆文化有助于进一步凝练各民族共享共创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符号,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实践。同时,北疆文化是我国边疆研究与新时代发展需求不断适应、密切结合的产物,是对区域文化的有益探索,能够推动中国边疆学的理论创新与话语建构。新的历史形势下,应加强文化戍边,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与区域实践特点,推动北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北疆文化研究阐释与学术资源整合,加快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过硬的北疆文化研究队伍,并以此不断推进内蒙古文化强区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提供重要支撑与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文化 内蒙古地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戍边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8
作者 傅斌 邓坤坤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5,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并提出路径。价值: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归属感,提升民族软实力。逻辑:深化文化认同融通性,社会群体凝聚互动性,嵌入民...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并提出路径。价值: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归属感,提升民族软实力。逻辑:深化文化认同融通性,社会群体凝聚互动性,嵌入民族文化独特性,构建全球文化共识性。路径: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全力深化文化认同融通性;推广民族传统体育,积极增强群体凝聚互动性;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灵活保留民族文化独特性;传播民族传统体育,稳步提升全球文化共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维体系建设
19
作者 李锦霞 刘友田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0-65,共6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在长期交往中熔铸而成的立国之基与民族团结之本。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彪炳史册的奋斗历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系建构过程丰富而多维,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科学完备的理论基础,以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在长期交往中熔铸而成的立国之基与民族团结之本。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彪炳史册的奋斗历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系建构过程丰富而多维,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科学完备的理论基础,以及特色鲜明的话语表达。在政策演变、理论深拓、话语范式的多维度聚焦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系建构的具体实践贯穿我国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对新时代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宝贵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工作 体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S模型的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
20
作者 李莹 浦昆华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34-37,共4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基于此,通过ARCS模型深入分析发现,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课程体系、教育资源、教育形式、评价考核方面仍有不足,面临学生学习认知注意力偏低、自我相关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基于此,通过ARCS模型深入分析发现,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课程体系、教育资源、教育形式、评价考核方面仍有不足,面临学生学习认知注意力偏低、自我相关性不强、学习自信心不足、成果满意度不高等困境。鉴于此,基于ARCS模型从注意、相关、信心、满意四个维度系统地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以期充分发挥ARCS模型的优势和价值,为提升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育人成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S模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高校 应用价值 现实困境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