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U型槽钢链模成形有限元仿真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黄慧琳 李亚光 +1 位作者 丁士超 李大永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3,共6页
链模成形工艺稳定,适用于性能波动较大的高强钢材料在复杂工况下成形。基于ABAQUS软件平台,建立了高强度钢U型槽链模成形的有限元仿真模型,采用各向同性硬化模型和随动硬化模型分别进行仿真。以高强度U型槽钢链模成形过程的板料中间翼... 链模成形工艺稳定,适用于性能波动较大的高强钢材料在复杂工况下成形。基于ABAQUS软件平台,建立了高强度钢U型槽链模成形的有限元仿真模型,采用各向同性硬化模型和随动硬化模型分别进行仿真。以高强度U型槽钢链模成形过程的板料中间翼缘边部的纵向应变为研究对象,将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比较了两种硬化模型对仿真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板料的成形过程,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已验证的仿真模型,通过数值试验的方法进一步探究了屈服强度和摩擦系数对纵向峰值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料屈服强度对翼板边部纵向峰值应变的影响不大,板料与模具间的摩擦系数对纵向峰值应变的影响也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U型槽钢 链模成形 有限元 各向同性硬化 随动硬化 纵向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帽形件链模成形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智恒 钱朕 +2 位作者 李亚光 丁士超 李大永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39,47,共6页
通过数值模拟与成形试验的方法,研究多道次链模成形帽形件的可行性。建立了多道次链模成形帽形件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成形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分布情况及发展历程,并估算了各道次机架的工作载荷。基于仿真结果,开发了多道次链模成形试验... 通过数值模拟与成形试验的方法,研究多道次链模成形帽形件的可行性。建立了多道次链模成形帽形件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成形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分布情况及发展历程,并估算了各道次机架的工作载荷。基于仿真结果,开发了多道次链模成形试验机,进行了帽形件的成形试验,结果发现,成形过程中未出现圆角破裂,成形效果良好。最后,将试验结果分别与仿真结果和目标形状进行对比发现,虽然腹板区域仍然存在轻微成形质量问题,但翻折角和压深的误差分别被控制在1°和0. 5 mm以下,成形目标基本实现,通过对比既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也说明成形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模成形 帽形件 翻折角 压深 有限元
原文传递
先进高强钢帽形件链模成形数值模拟 被引量:4
3
作者 梁振业 杨浩 +4 位作者 肖华 石磊 丁士超 李大永 彭颖红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3-106,116,共5页
建立了QP1180先进高强钢帽形件链模成形的ABAQUS/Standard有限元模型,对成形及回弹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先进高强钢等截面帽形件链模成形的不同参数,包括上下模具间隙、法向接触方式、摩擦系数以及材料塑性定义方式,对底板圆角处最外... 建立了QP1180先进高强钢帽形件链模成形的ABAQUS/Standard有限元模型,对成形及回弹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先进高强钢等截面帽形件链模成形的不同参数,包括上下模具间隙、法向接触方式、摩擦系数以及材料塑性定义方式,对底板圆角处最外层单元的最大主应变及与帽形件端部截面回弹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上下模具间隙与摩擦系数对帽形件底板圆角处最外层单元的最大主应变有显著影响,且该区域最大主应变随上下模具间隙的减小而增大,随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上下模具间隙、材料塑性定义方式以及摩擦系数对帽形件端部截面回弹形状具有较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高强钢 链模成形 帽形件 最大主应变 回弹形状
原文传递
先进高强钢U型件链模成形缺陷机理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亚光 李大永 +2 位作者 丁士超 肖华 石磊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2-71,共10页
为了研究链模成形工艺常见缺陷的产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以先进高强钢等截面U型件为研究对象,对链模工艺成形过程进行分析,揭示了成形中同一截面上不同位置处板料的变形路径差异是引起纵向拉压冗余变形的原因,过多的冗余变形导致了U型件... 为了研究链模成形工艺常见缺陷的产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以先进高强钢等截面U型件为研究对象,对链模工艺成形过程进行分析,揭示了成形中同一截面上不同位置处板料的变形路径差异是引起纵向拉压冗余变形的原因,过多的冗余变形导致了U型件翼缘边波、腹板翘曲、端部张口和回弹量大等产品缺陷的产生。利用QP1180先进高强钢的Chaboche混合硬化模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结合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了成形缺陷的影响因素分析。分析中以U型件纵向中心线的平直度、翼缘边缘的平直度、U型件两端截面形状和中间截面的回弹角,分别评估了腹板的翘曲程度、边波缺陷、张口缺陷,以及整体回弹程度,为该工艺在汽车零件制造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模成形 先进高强钢 冗余变形 U型件 Chaboche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基于LS-DYNA的帽形件链模成形数值模拟及回弹补偿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莹华 刘哲 +3 位作者 鲍益东 梁振业 邹天下 李大永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3-111,共9页
基于前处理软件LS-PrePost建立先进高强钢DP1180的帽形件链模成形有限元模型,采用考虑先进高强钢Bauschinger效应的Y-U材料硬化模型,通过拉伸-压缩试验获取材料参数,然后通过LS-DYNA的显示算法进行求解,得出帽形件链模成形结果,并采用... 基于前处理软件LS-PrePost建立先进高强钢DP1180的帽形件链模成形有限元模型,采用考虑先进高强钢Bauschinger效应的Y-U材料硬化模型,通过拉伸-压缩试验获取材料参数,然后通过LS-DYNA的显示算法进行求解,得出帽形件链模成形结果,并采用无模法基于LS-DYNA的隐式算法计算出经链模成形后的帽形件回弹。结果表明,回弹导致链模成形帽形件腹板拱起,侧壁弯曲,且法兰处回弹最大。由于链模成形是一个连续加载过程,经链模成形后帽形件的回弹量沿成形方向不一致,为提高补偿的有效性,通过有限元软件DYNAFORM的SCP模块和三维设计软件THINKDESIGN的GSM模块对模具进行回弹补偿,最后分别通过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和补偿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模成形 帽形件 有限元 硬化 回弹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帽形件链模成形坯料线预示方法
6
作者 陈莹华 鲍益东 +3 位作者 席洁 梁振业 邹天下 李大永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69,共6页
针对链模成形工艺的特点,基于一步逆成形法提出了帽形件链模成形坯料线预示方法,该方法分析了帽形件成形前后的几何关系、计算了链模成形力和纵向拉力,并将纵向拉力等效到帽形件端面边界上,然后基于虚功原理建立了内外力平衡方程,根据... 针对链模成形工艺的特点,基于一步逆成形法提出了帽形件链模成形坯料线预示方法,该方法分析了帽形件成形前后的几何关系、计算了链模成形力和纵向拉力,并将纵向拉力等效到帽形件端面边界上,然后基于虚功原理建立了内外力平衡方程,根据线弹性反向变形理论获得了帽形件链模成形坯料线预示算法的迭代初始解,最后使用Newton-Raphson迭代法求解方程获得了帽形件坯料线。对某一车型梁形件的链模成形进行了有限元仿真与试验,验证了帽形件链模成形坯料线预示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模成形 帽形件 一步逆成形 坯料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辊冲复合成形研究现状 被引量:5
7
作者 孙勇 吴本钊 +5 位作者 张东星 郭秋泉 贾沛沛 胡涛 王新中 杨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7-84,共18页
辊冲复合成形(链模成形)是一种新型轻量化的金属成形工艺,该工艺融合了辊压和冲压的相关技术特点,具有节能、成本低和效率高的显著优势,特别适合轻量化、变截面材料的成形。该工艺通过扩大虚拟圆弧半径来延伸有限成形长度,将成形过程变... 辊冲复合成形(链模成形)是一种新型轻量化的金属成形工艺,该工艺融合了辊压和冲压的相关技术特点,具有节能、成本低和效率高的显著优势,特别适合轻量化、变截面材料的成形。该工艺通过扩大虚拟圆弧半径来延伸有限成形长度,将成形过程变成一种近似于连续成形的方式,该过程类似于具有超巨大辊轴半径的辊压成形过程。随着成形长度的增加,峰值和残余长轴应变减少。因此,辊冲复合成形的产品中有着更低的冗余塑性变形和残余应力。目前,该工艺是新能源汽车、建筑、电子以及轨道交通等行业中轻量化、变截面零部件的最有前景的成形工艺之一。系统回顾了辊冲复合成形等截面和变截面技术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辊冲复合成形仿真和实验工作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应用。介绍了辊冲复合成形相关装备开发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辊冲复合成形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包括可折叠曲面、最优成形曲面、轻量化材料、柔性辊冲复合成形、微辊冲复合成形和智能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冲复合成形 链模成形 轻量化材料 变截面 高强钢 铝合金 有限元分析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